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kof的遥想 >

第111章

kof的遥想-第111章

小说: kof的遥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谁都会说,但是有谁真的去做了呢。难道我们的妇女废弃缠足,就是为了去隆胸吗?就是为了学习他们的同性恋和传播爱滋病的本事吗?
    譬如我们羡慕一个发达的国家,对于我们来说,要学习的是他先进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人权和法律意识。至于他的缺点:散漫,荒唐,怯懦,颓废则不必学,更不应该去效仿他们的“劣根性”,以至于导致了大城市爆发同性恋大游行。
    还有的人,高喊:不养狗就是没有爱心的表现。抱着疼着爱着哈巴狗,却把自己的父母抛在养老院,几个月不看望一次。这种人属于取其糟粕,弃其菁华。崇拜西方到了颠三倒四的境界,终于养狗也不养父母。
    我想询问一下那些挖掘中国文化劣根性的学者们,高人们:中国正处在‘东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时代,对来自国外的劣根性,我们挖,还是不挖?
    一个人除了生命,还有民族。
    欧洲人及其他们的后裔有天主教,基督教,阿拉伯人,印尼人和伊朗人有伊斯兰教,印度人有印度教……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就偏偏没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地位?!倘或传统文化中因包含一些缺陷和过时的东西,而就一定要被定性为‘封建社会‘的象征,那么,把欧洲带入黑暗的罗马天主教会又该当何罪?!如果传统文化注定要压迫妇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天主教注定要禁止离婚和永远反对异端?!马丁路德能改革‘神‘设立的天主教,我们就不能改进先人设立的思想和文明吗……
    任何民族都没有权利妄自菲薄。没有自信和自尊的人本没有出路,何况是民族!的。
    1609年,荷兰的资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比法国领先了将近200年,但是法国人还是从很多方面超过了他们!中国在明朝中期的发明是当时世界的百分之70(我们这一代人恐怕连百分之7都没有),当时向来落后于中国的欧洲人既然能超过我们,我们决不可以失去超过他们的信心和希望。
    去年秋天,我来到北京。站在十三陵面前,我肃然起敬,又不禁深感惭愧。。。那几代人,几乎把握着整个东亚和东南亚,让他们臣服,上供。和遥远的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强大的印度莫卧尔帝国并称列强,那几代人,驱赶了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人,五次杀进他们的国土,一直打到斡难河畔,让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平定西南土著的叛乱,兵不血刃的征服女真,控制了吐蕃和新疆,朝鲜和越南,打败了自命不凡的日本人和强悍的荷兰人,把持着几乎所有周遍国家的命运,并且让航线一直通向非洲,给他们带来友谊,文明和文化的交流,而绝不是西方式的杀戮和破坏。数百年来无敌于天下。
    而我们,我在想:相比之下,我辈真是卑劣的罪人!
    是的,黄河再渊远流长也要汇入大海,但是蔚蓝色的大海不是由一条多瑙河的水汇集而成的。
    多元的世界也是如此,多元文化的美利坚,就是榜样。
    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经济,改造了非洲的文化:啤酒,面包,太阳历,舞蹈(蹦迪)。改造了美洲的文化:香烟,卡百拉舞,改造了欧洲古典文化:宝龄球,更改造了澳洲文化:草群舞,蹦极。美国把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
    随着一些落后国家的进步,印度的逾迦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印度的草药也是高等文明的体现,我希望随着南亚经济的发展,快快呈现在世人面前,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完善。
    经济的逐渐繁荣,使中国有能力把武术,茶文化,鼓乐,少数民族音乐渐渐推向了世界。李小龙的电影,金镛的小说早被西方所熟悉,以后还要多,还要多。努力啊,中国人!
    2004年初,冯骥才先生组织的文化拯救工程,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开幕典礼。
    我想起查理曼大帝的第一次文化复兴,我希望我们不要半途而废吧!
    勇而知耻。不错的。
    清醒的中国人从自我做起吧。因为我们才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争气的罪人。中国,醒来!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a href=http://。2。/Zpsyym。aspx?smid=1719 target=_blank>;KOF的遥想最新章节地址<;/a>; 
传说中关于内涵文的祥瑞“玉兔”
           其实本文最初的题目是《装B文写作指南》,但是“装B”这个词太粗俗了,我更喜欢用“内涵”来代替。同时这也是本指南的第一个启示:“每一个词都有正、负两种属性,当涉及到自己的时候,尽量用正面的说法;当涉及到别人的时候,尽量用负面的说法——尽管两者差不多是一回事。”
    比如:“相比起那些装B的影评,我认为深入挖掘影片本身的内涵更为重要。”或者“对不起,我是XX公司驻北京市朝阳区总经办兼大北窑及大望路周边销售专区大销售总监,和那些卑微的推销员不同。”
    那么,什么是内涵文呢?它的定义其实很难概括,就好像电影中的cULT一样,不同的内涵文都有不同的特点,彼此的读者群完全不重叠,甚至彼此仇视。如果勉强要将其分类的话,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你看完之后不记得整篇文章说些什么,但会觉得作者很内涵——或者说很装B——进而肃然起敬。许多年后,当你回首往事,会惊愕地发现那位作者已经沦为笑柄。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曾经有人向一份电影杂志投稿,在稿子中他评价一位明星“如同农民一般的狡黠”,编辑批评说考虑到读者的口味,不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坚持要用农民这个比喻,请写成“普罗旺斯的农民”。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而对于内涵文来说,一个好的开头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时代,语文老师会“哼哼”教导我们说,写议论文一定要开门见山。而在写作内涵文的时候,开门见山在大多数时候并不可取,文章开头迫不及待地点明自己的论点只能显出你的急躁和浅薄,无法赢得读者的尊敬。千万不要试图在第一自然段就摆明自己的立场,高人从来不直说,而是云山雾罩,高深莫测。
    这样一来,作者就可以在一开始就建立起对读者的心理优势,从而在随后的论述中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比较流行的作法是引用名人名言。这一招在八、九十年代非常管用,我甚至还收藏了好几本写满了各类名言的小册子。不过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的爆炸,以往那种甩出几句名言就震慑全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于是,我们需要推陈出新。
    “知识就是力量”、“如果说我有什么成就的话,那全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故”、“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这些滥俗的名言已经丧失了新鲜度,广大人民群众已经耳熟能详。如果作者一定坚持要用,颠覆是最好的争取眼球的手段:
    “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但这是一句被误传了很久的名言,因为他随后又说:‘这1%的灵感却比那99%的汗水更弥足珍贵’。”(其实这个澄清本身也是伪造的,不过这不妨害内涵文的说服力)
    “牛顿谦逊地表示自己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殊不知他说这句话只是为了嘲弄虎克身材矮小。”
    这种手法效果奇佳,但需要作者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八卦的嗅觉,如同狗仔队一样追逐隐藏在名人名言后面的秘密。www。2。首发有时候这种联系非常的奇妙,比如奥逊·威尔斯大家都知道是不朽名作《公民凯恩》的导演,但他同时也是1938年美国火星人入侵广播大恐慌的始作俑者。即使这种八卦与接下来的文章主题没什么直接联系,它仍旧可以先声夺人,让读者悚然一惊,乖乖屈服在作者的睿智之下。因为它很内涵。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会震惊世界。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拿破仑接下来的一句是:‘那么还是让它一直沉睡好了。’由此我想到了在我珍藏的那瓶83年的杜福尔葡萄酒,它上面的拿破仑酒标还依然清晰,如同一头睡狮般横卧在酒窖。但是我要说的是,真正的品味与收藏并没什么联系……”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会震惊世界。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拿破仑接下来的一句是:‘那么还是让它一直沉睡好了。’可见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会用各种手段来进行渗透,比如我最近看的一部叫作《变形金刚》的片子……”
    你看,只消用一句很简洁的过渡,就可以把八卦与不同风格的主题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如果嫌这种难度过大的话,那么不必理睬这些老家伙,可以转而寻找一些如雷贯耳但是又很冷僻的名人。谈文学时可以引杜拉斯、格拉斯、格瓦斯、大江健三郎;谈论哲学与社会的时候可以引福柯、韦伯;谈经济的时候可以引凯恩斯、萨谬尔森、甚至格林斯潘;谈艺术的时候,可以引爱森斯坦和布努艾尔。必要时连他们的著作名字一起引用。
    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很流行,但是又和流行文化有些距离,在“广为人知”与“滥俗”之间有一个巧妙的平衡。流行元素在内涵文中是大忌,每一个流行的名字——郭敬明、张五常、李亚鹏、村上春树、汤姆克兰西、乔治W布什、郭德纲——都会让你内涵文的气势减少一半。这些流行元素唯一的用处是在你需要嘲讽的时候竖立一个靶子,以显示你虽然卓而不群,却并不对现实生活孤陋寡闻,甚至还能取得幽默的效果。幽默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让读者忘掉你要表达的东西,哈哈一笑就掠文而过。
    “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的追捧,就如同少女们对郭敬明的痴迷一样,他们都同样盲目、狂热而且不分男女。”
    你不必真的读过这些名人的,只要记住其中的一些名句,并在谈论的时候保持从容淡漠就足够了,就象是不经意间提起自己的邻居和朋友一样。如果是在必须要发表评论的场合,也不必惊慌,尽量说的主观点,多谈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本身。这样非但不会被戳穿,而且会让听众觉得你很感性。
    这种技巧的精髓在于,不要涉及到任何细节,不要涉及到任何可能会露馅的说辞。你知道,现在的许多根本无法捉摸。从实践经验来看,谈论文笔是个相当安全的办法。一本可能没有情节、没有角色,但绝不会没有文笔,哪怕是《时间简史》和《《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比如这样:“你说《我的名字叫红》?噢,是的,这本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很优秀,但给我最大的触动作者的文笔,那是一种粗犷和精致彼此蕴涵的奇妙风格。掩卷之余,让我感觉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灵震颤,如风暴过后的大海,异乎寻常的平静。”
    你看,这一段话没有体现出任何信息,也不能证明与《我的名字叫红》有任何联系。“粗犷和精致彼此蕴涵”可以用来形容任何文笔,而且没有人会知道你震颤的到底是心灵还是心脏还是心脏瓣膜——但是很内涵。你可以多准备几段类似的万金油,然后在不同的场合替换成不同的名。
    这一点要向我国的足球解说员们致敬,他们可以把罗马对ac米兰的解说完全放在国安对万达的比赛中来,完全听不出任何破绽。他们是学习的榜样。比如我最喜欢的一段国内足球解说词是这样得:
    “他们的三线彼此衔接比较好,因此进攻起来非常流畅,防守时也可以及时收缩。当然边路也很重要,应该象重视中场一样,绝不能放弃。事实上在目前领先/平局/落后的局势下,我想只要他们不急躁,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足球毕竟是一脚一脚踢出来的嘛。”
    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体现,可你并不觉得它没用,有时候还可能觉得很有道理。事实上这段话说的确实没有任何错误,这是关键所在。
    以上的办法需要平时多作一些积累,作一些资料的搜集。如果我们实在找不到的话,可以选择伪造。
    其实古代八股文全是这种“代圣人立言”的东西,考生们需要用圣人的口吻来写自己的文章。同样的原理,我们要作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名人,并把自己的论点巧妙地安放在他们头上。只要别太离谱儿,不会有人觉察到其中有诈。尽管放心,没人会去费心考证,也根本无可考。
    “昆德拉曾经说过:‘爱与和平是人类的两大主题。’这一位写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作家对于人生仍旧存有如此的希冀,这让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感动莫明。”
    这确实会让读者感动莫明,我的意思是,确实让读者莫明……但是它很内涵。
    当然,名人的选择要恰当,要和他的身份相符,伪造也是需要技巧的。
    “托马斯艾略特说这个世界需要宽容和理解。”这就很好,艾略特是英国人,又是诗人,说出这样的话并不奇怪。只要你没读过《荒原》和《空心人》,就不会产生任何怀疑——就算读过也没关系,一个对现代西方社会价值观悲观的诗人,说出这样的话更合情理。
    但如果“托马斯艾略特说过,好吃不过饺子,好坐不如倒着。”就显然不那么可信……你可以换成“国画大师张大千在青城山隐居的时候,曾经对那里的道士说……”
    如果你一定要坚持这么作,那么就应该作一些简短的修饰,使之成为如下的样子:“托马斯艾略特说:你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好吃不过饺子……”很多挟洋自重的作者很喜欢用这样的手段,借外国人之口来说一些古怪的中国谚语——这些“外国人”的国籍不是日本人就是美国人,他们通常以中国通的形象出现。
    但我必须指出,这就落了下乘。内涵文的精髓就在于不依附于任何人,你可以引用名人的话,但不可以让人感觉到你很重视这些话。
    你也许觉得,即使记这么多人名也是一件麻烦事,那么还另外有一个偷懒的方式。
    这是几个固定的句式:“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