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转世小太监之乱世称雄 >

第62章

转世小太监之乱世称雄-第62章

小说: 转世小太监之乱世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要立威。为人君者一定不能心慈手软。升赏杀伐當断则断,对于那些反对你、背叛你的人必須冷酷无情,对于那些忠诚于你之人,就重赏、重用,這样众人就会敬畏你,不敢有反叛之心,你才能令行禁止,行权自如。人皆如此,你想想,崇祯小儿不过一个昏庸无能之辈,那你为什麽对他怕的要死,就因为你的小命攥在他的手里,你的生死荣辱都在他的一念之间,他有這个权!當然他量小猜忌,滥杀忠臣,却是你要留心避讳的。”蒋雨泉道。
    這一条赵强也深以为然。
    “第三要集权。权力是个好东西,谁都想多得一點,可是放权容易,收回来可就难了,所以你要牢牢把控住。况创世初期,世道纷乱,变数甚多,人心难测,大权决不可旁落,如果底下人自己做大了,难免会生出贰心,趁势作耗。另外给予手下众人的权力要分散而均衡,使他们相互牵制,就无人能向你挑战了。”
    赵强點头认同。
    蒋雨泉接着说道:“有了上面這三条,你基本上就能掌控住局面,统辖部众了。此外还要对下多施恩义,广植羽翼,最好能建立一支只忠诚于自己的力量,靠他们帮你牢牢看住其他的人。”
    這一条建议赵强不太认同,這不是叫自己也建立一个类似东厂之类的组织吗,东厂现在已经是臭名昭着,为世人所厌憎,但他考虑到這蒋雨泉就是过去东厂的首领,所以没好表示反对,也點了點头。
    蒋雨泉一番话让赵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将蒋公公的话逐条同自己创教的方案进行对照,心里已经有了调整的打算。他起身深深的冲蒋雨泉一揖说道:“公公金玉之言,在下受教了,今后还请公公多多提醒,助晚辈成就一番伟业,他日有成,必不忘公公大恩。”
    “嘎嘎嘎嘎,好小子,如果有朝一日你真的當了皇帝,只别忘了给我立快碑,嘎嘎嘎嘎。”蒋雨泉得意的笑了。
第五十八章 谋定
    辞别了蒋公公,赵强在院子里面散步,思考着如何加快抗清的准备,如今最难办的是自己不能公开发展势力,一方面有朝廷在掣肘,另一方面,现在满清还没有入侵,自己公开以抗清的名义号召民众没有说服力。难就难在清军到底是哪年入侵自己还不知道,自己虽然是现代人转世过来的,学过历史,知道历史发展的大概进程,但是具体到李自成哪年进的北京?满清哪年进的北京,這年代根本就没记住,而且這历史的實际进程是不是和书上写的一致现在也说不清楚。
    赵强仰头望着天上的星星,脑海里电光闪过一般想起一事,他记起自己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叫《甲申三百年祭》,好象是毛主席写的,這篇文章是说的李自成进了北京以后骄傲自满,犯了错误,以至于丢了到手的江山,他老人家写這篇文章是为了教育自己的手下,全國解放以后,要戒骄戒躁,不能学李自成。没错!甲申是个年号,李自成就是甲申年进的北京,具体哪个月可就不知道了,李自成也是這一年被满清打败,那吴三桂也是這年反的。想到這些,赵强眼前一亮,他快步到书房,找来历法的书籍查阅,甲申年对应的是崇祯十七年!赵强心里一惊:“唉呦!就是明年,大乱在即,這可有點儿来不及啦!”
    第二天,赵强在府里召集尚大勇、田精明、冷锋和顾炎武开会商议对策。众人坐定,赵强一脸深沉,沉声说道:“各位,當今皇上昏庸无能,猜忌成性,滥杀忠臣;朝廷上下贪枳成风,贪官污吏催粮逼饷,搜刮民脂民膏,弄得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天怒人怨,天下大乱在即。而满清在关外厉兵秣马,虎视眈眈,无时不在妄图吞并我大明疆土!我诈伤脱离朝廷,就是为了筹备抗清大计,救民于水火。”赵强开宗明义吐露了自己独树旗帜的决定,众人听了一阵兴奋。
    赵强起身,背着手缓缓踱步,说道:“昨日,我偶得一梦,梦中之人向我宣示未来天下的走势。他告诉我说:‘甲申之年,天生乱相,帝星黯落,李闯称王,崇祯横死,大明覆亡,明有叛将,引清犯疆,驱走李闯,据我汉乡,中原逐鹿,满人成皇,天下大乱,百姓遭殃,天降神主,义帜高张,驱除外辱,定國安邦,太平盛世,万民吉祥!”
    這段话自然是赵强精心编造的,朗朗上口,言之凿凿。他不好解释自己是转世而来,知道历史进程的事情,只好以托梦的方式把事情说出来。而且他受了蒋公公之言的启发,为了树信才這麽说的,大伙现在可能狐疑不信,但将来历史进程证實了自己的说法,威信自然就有了,得自天授的说法到时也必然被大家所接受。
    他说的這些,尚大勇等人将信将疑,不过天下大乱,明朝朝廷威在旦夕确是真的。
    赵强知道大家会有疑惑,也并不急于解释,转身微笑一下说道:“當然這仅是一梦而已,梦中说的是真是假且不必管他,日后自然会明了。就目前天下之局势,朝廷根基腐朽,已经无力挽回颓势,李自成、张献忠的势力做大已成必然;清廷在关外厉兵秣马,已经对东北的明军形成了绝对的优势,随时可能南下进逼中原,形势十分紧迫,所以我们得抓紧进行抗清的准备。”
    赵强侃侃而言,神态自若,仿佛天下大势全都了然于胸,举手投足隐隐显露出领袖的风采,让人心折。
    尚大勇抱拳说道:“赵大人,我早就说过,特区民团就是赵家军,我以及特区民团的五千弟兄唯大人之命是从,您说怎麽办,我都决议追随。”
    田精明说道:“没说的,我老田也愿意为大人效劳,不过目前情势我们似乎还不宜公开起事,还是先暗中筹备为宜。”
    顾炎武说道:“田大人说的没错,我们现在起事时机未到,别说皇上容不得我们,就是李自成等义军也不会愿意让我们自立,同他争天下。”
    赵强说道:“没错,我们建立自己的势力是为了抗清,为了天下太平,并不是想同李自成他们争天下,我们反过来还要主动去找李自成,争取和他联手,将来共同抗清。”
    尚大勇摇摇头说道:“如今李自成势大,声望如日中天,恐怕容不下我们。”
    “所以我们首先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有了實力,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能应对自如,现在小山子已经在各地秘密兴建了几个农庄,积攒了不少的物资钱粮,下一步可以着手编练民团了,现在的难处是我们都是朝廷官员,被自己的职份捆住了手脚,发展势力没有一个合适的名义,這恐怕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了。”赵强说出自己的困惑。
    众人一下沉默下来,在座的人中,要说民望,就是赵强最高,可如果赵强现在公开复出号召民众,无异于谋反。而其他人都没有足以号召民众的威望。沉默了一会儿,顾炎武说道:“如今朝廷仍在,我们以官方名义聚众恐怕不妥,搞不好反会被朝廷派去征剿起义军,不如我们以民间的名义,例如成立个什麽教,大人以为如何?”
    “教?”赵强脑子里灵光一闪,顿时有了主意,惊喜的说道:“对呀,我们幹脆成立个民间教派,现在以教的名义发展教众,宣传我们的主张,一旦局势变化,我们就率教众起事,這个办法好!”
    尚大勇他们也受了启发,纷纷顺着這个思路提出自己的意见。
    既然要立教,就得有个宗旨,赵强开动脑筋琢磨着,自己起事归根结底是想天下太平,那本教的宗旨就该是创太平盛世,如今正逢乱世,百姓渴望太平,用這个宗旨可以凝聚人心,号召民众,天下太平?太平天國!对呀,這个教幹脆就叫太平教!
    赵强理了理思路,说道:“各位,我看立教這个办法可行,我们這个教就叫太平教,宗旨就是‘建太平盛世。目前我还不宜出面,我看就请顾先生负责组织,我们几个在暗中协助,我们军校的三十几名学员正好可以作为创教的第一批骨幹,派到各地去发展教众,积蓄力量。另外从学员中挑选幹练忠诚之人到各地农庄去招用训练民团,由冷锋将军负责督办,同时请老田暗中将贸易市场的物资转移到各地的庄子中去。”
    田精明说道:“遵命,还有,既然我们手里掌握這一批人才,能不能调给我一些,我把他们安插到各地的钱庄和贸易市场中去,一旦起事,那钱庄和贸易市场的這些东西就全是我们的。”
    “好!就這麽办!”赵强说道。
    大的思路定了,众人又商议了具体的措施和人事安排。這件大事安排好了,赵强总算松了口气,安心的在府里“养伤”了。
第五十九章 感危机崇祯帝立储
    崇祯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李自成去年挥兵南下控制了湖北广大地区,今年年初,闯匪攻克襄阳,歼瀎官军在南方的主力,队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同时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设官分职,改变了长期流窜作战的打法,已经成了和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现在李自成又挥军北上,回攻陕西、山西和甘肃,而朝廷在西北只剩孙传庭率领的十余万残兵,根本无力阻止闯匪。张献忠也已经攻占四川大部分州府,进击成都。
    崇祯觉得大势不妙,开始着手做后事的打算了。他一方面指令在南京设立小朝廷,仿照朝廷的规制,设立六部九卿,重新委派各级官员,并以南京为指挥中枢,在南方各省编练新军,打算一旦北京呆不下去了,就迁都南京,以长江为依托同李自成抗衡。另外,为了安定民心,以备不测,崇祯决定立储。
    崇祯常年劳于政务,不恋后宫,所以膝下子嗣凋零,他先后有过七个儿子,现只留下兩名皇子,一个是丽妃所生的皇三子慈炯,另一个是皇后所生的皇四子慈焕,其他的儿子都已早逝。
    這一天,崇祯站在南书房的窗前看着外邊花园里的那几株开满粉花儿的桃树,几只蝴蝶在桃花间翻飞忙碌着,已经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了,可他的心里却体会不到丝毫的暖意。形势逼迫他立即作出立储的决定,他皱紧眉头,琢磨着自己的這兩个儿子。皇三子慈炯已经四岁,身体健壮,聪明伶俐,但过于顽皮脱佻,而且天性疏散,整日任性胡閙,他出入寝宫不愿意坐轿,却喜欢骑在太监脖子上行走,有时还骑在太监脖子上撒尿,才刚四岁,就学会变着方儿的惩治戏弄宫里的太监、宫女,弄的人人怕他,自己忙于政务无暇管教,丽妃也娇宠着他任他胡为。想到慈炯的顽皮模样,崇祯不由的轻笑:“這孩子即无自己身上沉稳勤勉的影子,又无丽妃身上稳重柔顺的性情,我怎麽生了這麽个儿子呢!呵呵,还是太小,大些就好了。”
    崇祯又想到皇四子慈焕,不由的皱紧了眉头。這孩子只有兩岁,因为皇后怀他的时候整日抑郁,茶饭不思,所以此子先天不足,身体孱弱,三天兩头的閙病,到现在还不会走路,话也说不成句。
    崇祯走回书案坐下,翻看着朝中大臣的奏折,都是奉旨举荐太子的,朝中阁老重臣大都举荐四子慈焕,理由是四子为皇后所生,母尊子貴,崇祯知道,這是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在暗中串联所致,自从皇后生了儿子以后,周奎就在为立外孙为太子不遗余力的努力,四处拉拢朝中重臣,为了讨好吴襄父子,不惜将府内的歌妓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此事崇祯早有所闻,那陈圆圆是他所恋的女子,却没能得到,不想倒便宜了吴三桂這小子。這崇祯最是小性,他得不到的东西,也不想别人得到!他正在用人之时,不好明着惩治吴三桂,却也不让他好受,吴三桂几番请旨进京都让他找理由给驳了,所以吴三桂去山海关赴任兩年多时间,未曾踏入京城一步。举荐三子慈炯的奏章只有兩份,一个是洪承畴,另一个是卢象升,二人举荐的理由很简单,就是立长不立幼。
    崇祯委决不下,起身在书房散步,他打心眼里不愿意立慈焕为太子,他年岁太小,身体虚弱,还没有长成,如果即位,肯定要受皇后的挟制,這皇后性恶歹毒,丝毫没有母仪天下的德行,如何能教育好皇子呢。可立三子慈炯也是不妥,丽妃性情温和,不善诡计,一旦自己西去,丽妃不是皇后的对手,且皇后外援众多,就是纂了皇位也是可能的。可惜那赵强成了沉睡不醒之人,否则凭丽妃是他的旧主,有他在朝中辅助慈炯,制衡周奎等人,就可高枕无忧了。他偶尔想到了赵强,不由又是一阵唏嘘哀叹。
    终于崇祯想通了,立太子只是为了稳定朝局,自己才三十几岁,不会那麽快就死了,不管立谁當太子,都有转圜的余地,既然這样,不如就顺应臣心,立慈焕为太子,好让皇后他们這支子朝臣给自己卖命,保住這大明江山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崇祯下旨,封皇四子慈焕为太子,皇三子慈炯为定王。
    周皇后见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更加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觉得自己总算把那丽妃给比了下去,将来自己的儿子當了皇帝,自己就是太后,一生都可尊貴无比,尽享荣华了。那丽妃却早已没有了這番心思,當初生了儿子以后,她本动过给儿子争储的心思,而且把外援的希望寄托在了赵强的身上,每次听说赵强在外立功的消息,她都兴奋不已,但自从听说赵强受伤昏迷不醒的消息以后,她的這番心思就渐渐的息瀎了。她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那活泼顽皮的模样活脱就是一个小小多子,心里越发的思念和记挂赵强,反而对那个整天阴沉愁苦的崇祯生出一丝的厌恶,不愿再兜搭邀宠,偶尔崇祯驾临钟粹宫,她也是找个借口将他支到其他嫔妃那里去。听到皇上立皇四子为太子的消息以后,丽妃反而觉得庆幸,她已经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當什麽皇帝了,因为从崇祯身上她看到當皇帝不是什麽好差使,她只希望儿子能快快樂樂的成长就行了,她甚至幻想着赵强能够醒过来,带着自己和儿子找一个清净的所在,象普通百姓那样过上自由自在的小日子,她知道這终究是梦而已,夜深人静,思及赵强,每每涕泪沾巾。
    皇太极一直在关注着明朝國内的局势发展,他没有想到明廷会败的這样快,照這样下去,用不了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