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家村种田轶事 >

第11章

桃家村种田轶事-第11章

小说: 桃家村种田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妞妞羞羞的把头埋到小秦氏怀里,她喜欢小秦氏身上的味道,跟她娘一样淡淡的皂角味。
  妞妞在小秦氏怀里扭捏了一会儿,抬起头来望着小秦氏嚷:“长方婶生弟弟!生弟弟!”
  妞妞天真无邪,大人们听着各有滋味。
  刘氏赶忙笑着说:“长方媳妇也别多心,都说没换牙的小孩说话准,说不定啊,还真被妞妞说中了。”
  大秦氏笑的最开心,“那就借妞妞吉言了,真要是说中了,我可得给妞妞送份礼。”
  小秦氏抱着妞妞心里酸酸的。
 

第二十章 中药
更新时间2014…12…4 10:11:26  字数:2466

 刘氏和张氏拿出收集的鞋样和花样跟小秦氏交流,三人聊着聊着就去了刘氏东屋,屋里有桌子,摆的开,方便拓花样子。
  大秦氏乐呵道:“我们这些老婆子,就不学这时兴的花色样式了,真要穿戴出去,肯定被说成是老妖怪!”
  李氏手里搓着绳子,不赞同:“我可不服老,时兴的花样也可以用素色线绣,谁敢说我是老妖怪,我就跟她理论理论!”
  大秦氏手里的鞋做到最后一步了,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就是把鞋面和鞋底缝一起,既要做到缝好的鞋样式美观,还要上脚舒适,鞋头不能压脚趾,鞋尾不能磨脚跟。
  当然,对于这些做了几十年鞋的媳妇婆子们,并不是什么难事。
  大秦氏把手里的针在头发上划拉几下,继续缝鞋。手上动作没停,嘴里的话也没停过。“三嫂子,那天在河边菜地里,我光顾着教训那些碎嘴媳妇,没来及给你道谢。”
  “你客气啥,咱也别说什么道谢不道谢的,那些碎嘴媳妇就应该给她们点教训。嫁过来没几天,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李氏愤愤道。
  “我那儿媳妇心太善,嘴也不利,就知道生闷气。”大秦氏叹气。
  “长方媳妇是个好的,年纪也不大,你们也不要逼太紧。”李氏劝道。
  “三嫂子,说句实话,我和他爹虽说心里着急,真没有逼过她,毕竟她也是我娘家侄女,我把她当亲闺女一样。长方这小子对她也是巴心巴肝的,看两孩子感情好,我心里也欢喜。就是这老天爷啊,总是不如人愿!”大秦氏无奈道。
  “该来的时候就来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李氏也叹气。
  “我和他爹合计过,等老二娶亲有孩子了,给老大过继一个。”大秦氏跟李氏说着这些掏心窝的话,也没把李氏当外人。
  李氏点头,“长方两口子感情好,你也别做那棒打鸳鸯断人后路的事,我听说好些没孩子的人家抱养个孩子,自己的孩子也就带来了。”
  大秦氏说:“这事我也听过,所以等老二有孩子了再考虑!”
  “你家老二还没娶亲呢,说这事还太早,说不定那时候,长方媳妇有了呢!”李氏道。
  大秦氏坐近点,轻声道:“上月我娘家嫂子来了一趟,带来一大包中药,我那嫂子为这闺女也是操碎了心。她听人说有个几代专治女人病不孕症的老中医,大老远的去求药。按说这大夫脉都没把呢就开药,我也着实不信。我那嫂子说,那大夫只问了葵水是否正常是否疼痛,就开了一大包药,说是调理体寒利于坐胎的。”
  李氏说:“女人体寒也不宜受孕,先调理看吧!”
  大秦氏凑近李氏道:“那大夫还说了,这中药并不是天天吃,等葵水干净后,连续吃六天,然后两人再同房。这个月啊,我的心都是揪着的。”大秦氏双手合十,拜了拜,念叨着:“老天保佑!阿弥陀佛!”
  李氏同情的看了眼大秦氏,心里也叹气。
  大秦氏看桃三爷抗着一捆竹子走到篱笆墙了,坐直了身子,和李氏聊起菜地治虫的事情。
  这些竹子砍下来就直接拖走,竹子上的枝叶没有剔除,看起来蓬蓬的一堆,拖在地上哗啦啦的响着。
  黄黄前腿后腿绷直噘着屁股朝桃三爷身后的长竹子吼叫,桃三爷把竹子扔在篱笆墙外,啪的一声,黄黄吓得四脚同时离地,蹦了起来。它蹦着退到李氏脚边,对着竹子继续吼叫。
  “哎哟,吵得说话都听不清了,三宝,你来把旺财抱走!”李氏看着脚下这个小东西,吩咐三宝。
  三宝跑过来,抱起黄黄,安慰道:“黄黄别怕!那只是竹子!”
  桃三爷站在篱笆墙外,手起刀落,唰唰的就把竹竿和竹枝竹叶分离开来。枝叶能做大竹扫把,四宝勤快的把枝叶抱成一堆。
  这些竹子颜色深绿,根部带着褐色,老嫩适中,正适合编背篓和竹筐。
  桃三爷让三宝给他搬来个小板凳,坐在篱笆外,熟练的用砍刀破开竹竿,再破成竹条。竹竿很好破,只听得嗤啦嗤啦的声音不断,桃三爷手里的竹竿很快就变成细细的竹条。这些竹条还太厚,还要慢慢的剔薄。
  剔薄的竹条被卷成圆环,泡到附近的水田里。这样竹条不会干燥断裂,随时捞出来都可以编了。
  黄黄已经不叫了,听见妞妞的声音从东屋传出来,屁颠屁颠的跑到东屋,挤开房门钻进去。
  三宝和四宝蹲在桃三爷面前,兴致勃勃的看爷爷编背篓。
  “臭小子,站远点看,这些竹条不长眼的,划到脸上就是个血口子!”桃三爷吼道。
  三宝和四宝退到篱笆墙内看着,又感觉不过瘾,就爬到旁边的歪脖子桃树上。桃三爷抬头看了一眼,摇摇头,埋头编起背篓来。
  大秦氏抬头看了看太阳,已经升到头顶了。她站起来用鞋底拍拍大腿,说道:“三嫂子,这说着话时间过得就是快,一晃眼就到了做午饭的点了。”
  李氏也起身,“一家人要吃饭,天天都愁吃啥喝啥!咱庄稼人的日子啊,顿顿都那几样吃的,想吃个好的吧,还没有!”
  “三嫂,你家咸菜缸里还有泡萝卜没,给我捞几个。”大秦氏跟熟络的人不会客气。
  “有,去年萝卜种的多,泡了一大缸,你等着,我给你捞去。”李氏把鞋底放下,就往灶房里去。
  大秦氏在院坝里等着,很快,李氏就端着盆出来了,装了十来个粉红色的泡萝卜。
  “三嫂这也太多了!”
  “不多,你吃完了再来捞!这萝卜越来越酸了,再不吃就不好吃了,臭了扔掉怪可惜的。”李氏把手里的盆递给大秦氏。
  大秦氏接过来,道谢了,就回家去了。小秦氏难得串门子,大秦氏就没叫她,先回家做午饭了。
  东屋里,刘氏张氏小秦氏三个研究着新花样子的绣法,忘了时间。
  妞妞一直赖在小秦氏怀里,她不懂娘和婶婶们念叨的是什么,她只是乖乖的听着。可是听久了,她也有些烦躁。
  幸好黄黄钻到屋里来了,它蹲在妞妞脚下,歪着头,湿漉漉的眼睛讨好的盯着妞妞。
  妞妞朝着黄黄晃一晃脚,黄黄激动的呜呜叫,站起来摇尾巴。
  妞妞停止晃脚,黄黄不摇尾巴了,歪着头看妞妞。
  妞妞再晃一晃脚,黄黄又开始摇尾巴。
  妞妞觉得挺好玩,朝着黄黄晃脚或者不晃脚,黄黄也傻乎乎的盯着妞妞摇尾巴或者不摇尾巴。
  三位钻研人士终于意识到时间不早了,匆匆作别,各找各娘!
  李氏在灶房里忙着午饭,见刘氏和张氏进来也没说什么,婆媳三人默契的做着午饭。小秦氏过来还盆子,盆子里还装着几个咸鸭蛋。
  “哎哟,你们这是干啥,几个酸萝卜又不是啥好东西,你们还鸭蛋回来,太破费了。”李氏接过盆子,道了谢。
  “三婶,这是我娘家养的鸭子下的蛋,不是啥金贵东西,你也别客气了。”小秦氏和李氏又说了几句,就回家了。
 

第二十一章 挨揍
更新时间2014…12…5 10:03:01  字数:2805

 天渐渐热起来,仍然没有降雨,小河里的水位下降的厉害,洗衣服变得麻烦起来,媳妇婆子们不得不从低处提水到洗衣台。
  稻田里蓄满的水,已经蒸发掉一半,幸好桃家村早做了蓄水准备,不会影响插秧。
  桃三爷早饭后,看着明晃晃的太阳直摇头,他卷着褐色的烟叶,抱怨着天旱无收。
  “哎!这老天爷真狠啊,一颗雨也不降!”他把卷好的烟叶塞好,点火抽起来。
  “爹,要不要和族长商量商量,这几天堰塘里放放水,麦子灌浆缺水影响收成。”长富着急道。
  “放几天不可能,我估摸着就放一天,这天旱成这样,剩下的水还要保稻米,再说,麦子灌浆需水量也不大,一天也足够了。”桃三爷喷出一口烟,叹道:“田里的秧苗再过十来天就能栽了,栽完秧苗又要忙着收麦子种红薯玉米,咱们辛苦点,今年虽旱也能保收。”
  长富和长贵点头。
  远处传来锣声,桃永盛挨家挨户的通知明天堰塘放水,让村民做好浇麦田的准备。
  长富听后,心里也松了口气,心想:不管这天还要旱多久,先保住这季麦子才是重要的。
  两个儿媳妇去河边洗衣服了,李氏喂完猪就把鸡从笼子里放出来,如今院里的菜苗已经长大些了,李氏也不再圈着它们,每天都要放出来,让它们在菜地里捉虫刨地。
  李氏从柴房抱出一捆树枝,这些树枝是特意留下的黄荆子,黄荆子是一种灌木,枝条笔直粗细均匀,适合做四季豆豇豆和黄瓜的藤架。
  李氏把这些黄荆子底端用砍刀削成矛状,方便插进泥土里。李氏背着一捆黄荆子在前面走,三宝四宝妞妞黄黄在后面跟着,路上的行人见了都笑着逗弄几句,孩子们很有礼貌的跟行人打招呼。
  河边菜地里的豆苗和瓜苗都长出了长长的藤蔓,李氏抽出一根黄荆子插到豆苗一侧土里,再把藤蔓小心翼翼的绕到黄荆子上。
  李氏让孩子们在地边站在,妞妞乖乖的点头,三宝和四宝到地里帮忙,可是,鉴于他们的破坏性远大于建设性,李氏一句话就制止了他们蠢蠢欲动的心。“呐,这个黄荆子用来打屁股最好了,黄荆肉可比竹条肉好吃哟。”
  三宝四宝顿时一阵屁股疼,他们乖乖的站在地边看着。
  这一片菜地不小,李氏这一捆黄荆子只够插四季豆和豇豆苗。李氏心里盘算了一下,柴房里剩下的黄荆子插黄瓜苗也不够,就让三宝回去叫桃三爷拿竹子来搭黄瓜架。
  三宝屁颠屁颠的跑回去,一会功夫,桃三爷扛着几根手臂粗的树干,三宝肩膀挎着一卷竹条到菜地里来了。桃三爷熟练的在黄瓜地四周埋好树桩子,再用竹条在树桩间牵成黄瓜架。
  河边菜地里的活忙完,桃三爷和李氏又回到院子,院子里的丝瓜冬瓜藤蔓也长出来了,两人一并把藤架搭了,南瓜藤就不用架子了,它们匍匐在地面,长势良好。
  刘氏和张氏洗衣服回来,刘氏一边晾衣服一边抱怨:“这河水下的也太快了,再这样下去,咱们都没地方洗衣服了。”
  张氏皱眉道:“可不是,咱们村有这条小河还算幸运,那些没有河的村子,今年指不定干成啥样子了。”
  刘氏想到她娘家村子,心里一阵酸疼,道:“我娘家村子没有河,也不知道咋样了?”
  “大嫂,你别担心,你娘家离的远,咱们这不下雨,指不定你娘家那边有雨呢!”张氏宽慰道。
  刘氏嗯了一声,没有说话,接着晾衣服。张氏娘家离得也远,不过前几天娘家带信来,说家里一切安好,她也放心了。
  大花躺着磨盘上晒太阳,它的肚子有了轻微的鼓起,显然是怀了小猫崽。李氏特意交代不许孩子们抱着大花颠来倒去,更不许孩子们撵着大花上串下跳。
  大宝和二宝懂事些,妞妞最纯良听话,三宝和四宝就调皮多了。李氏盯着三宝四宝说:“你们俩调皮蛋要是不听话,我顿顿给你们碗了放辣椒油!”三宝四宝乖乖的点头如捣蒜。
  孩子们迫切的希望大花早点产下小猫崽,他们每天都眼神灼灼的盯着大花的肚子看,看的大花发毛,晒太阳的地点立即从磨盘改为房顶。从此,孩子们只能望猫兴叹了。
  堰塘放水这天,几乎全村出动,守在自家麦田等着水来。
  这次不需要漫灌,村民们只需要把水从水渠挑到地里,用水瓢泼水即可。桃三爷一家配合默契,三个壮劳力负责挑水,李氏带着儿媳妇在麦田里泼水。
  麦田里一阵欢声笑语。即使今年天旱,但是麦子仍能有收成,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桃三爷擦了擦汗水,望着起伏的麦浪,心里倍感欣慰。
  水渠里过水,大人们忙着浇灌麦田,孩子们兴奋的玩水。
  小子们脱下鞋子挽起裤子,沿着水流前进。小闺女们不能脱鞋挽裤子,就站在水渠边,帮哥哥弟弟们提鞋子。不时有小子滑倒在水渠里,一身衣服湿透了也不在乎,站起来继续玩水。
  水渠里的水不深,刚好淹过膝盖。三宝四宝手牵手在水渠里走着,那些湍急的水流滑过双腿,冰凉凉的,随水摆动的野草挠的双腿也痒痒的,两人不时停下了相互泼水玩,或者给水渠边的妞妞泼水。妞妞提着哥哥们的鞋子躲来躲去,笑的直喘气。
  黄黄已经长大了一圈,它噗通的跳到水渠里欢快的游着。妞妞提着三宝和四宝的鞋子一路跟着,不时摘些花朵儿草叶儿扔进水渠里,看它们顺水而去。
  半天时间,村里的麦田都完成了浇水。桃大爷巡视了一圈,原计划放水一天,目前看来半天时间就够了,堰塘里的水还是要省着用,当即就令人把堰塘的涵洞堵上了。
  堰塘一停止放水,沟渠里的水也渐渐的不再流动了。天旱时节,这些水都是宝贵的。村民们守着沟渠,把剩下的水也挑走灌溉其他农作物。
  忙活完的大人们收工回家,水渠里玩水的小子们穿着湿漉漉的衣服也回来了。当然,小子们免不了一顿胖揍。一是玩水本来就是不被允许的,再加上衣服湿透了会生病,这两点加一起,就出现了村东村西此起彼伏的哭喊声。
  三宝和四宝此时正跪在院坝里,湿衣服早被换下来了,李氏熬了两碗浓浓的姜汤给他们灌下,就和儿媳妇们忙午饭去了,这揍人的活就交给了家里的男人们。
  长富从屋里搬出了一条长板凳,放到院坝中间,又慢条斯理的去柴房找出一根黄荆子,用砍刀把黄荆子上的枝桠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