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家村种田轶事 >

第31章

桃家村种田轶事-第31章

小说: 桃家村种田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宝几个拿着手套,真心的满意,小子们的手套上分别绣着梅兰竹菊四君子再搭配福绿寿喜四个花体字,刘氏不识字,但是这些喜庆的花样子,她还是信手拈来。
  妞妞的手套上绣着一朵粉色的桃花,花蕊是明艳的黄色,再配上一朵粉色的花苞一片翠绿的嫩叶,妞妞笑的眼睛都成月弯弯了。
  桃子手套,妞妞所欲也,桃花手套,亦妞妞所欲也,二者可以得兼,一样带一只也!妞妞终于不用纠结戴哪双手套了,两双搭配着来,左手蓝布红桃子手套,右手绿布粉桃花手套,抑或右手蓝布红桃子手套,左手绿布粉桃花手套,嘿嘿,聪明的妞妞赢得了一家人的夸赞。
  午饭后,李氏照旧烧了一盆火,一家人在院坝里晒着太阳烤着火。
  大秦氏笑眯眯的带着两个儿媳妇也溜达过来,“我现在啊,每天就等着三嫂子烧火,我来烤个现成的。”
  “下次记得带些柴火来,你家柴房外都堆满了榆木疙瘩,正是烧火的好柴!”李氏笑道。
  “我那榆木疙瘩留着给我孙儿烤尿布的!”大秦氏扶着小秦氏做好,又拉着二儿媳妇冯氏挨着自己坐下。
  冯氏是新妇,这过门还没到一个月呢,还是羞答答的。大秦氏拉着她四处转转,一来熟悉熟悉人,二来也是让她早日适应,大方一点。
  “这是你三婶。”大秦氏给冯氏介绍道:“这是她大儿媳妇,你叫长富嫂子,这是二儿媳妇,你叫长贵嫂子,这婆媳三个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利落人。”
  冯氏红着脸喊着:“三婶,长富嫂子,长贵嫂子。”
  李氏和两儿媳都点头示意。
  “瞧长正媳妇长得多好看啊,冯老四生了个好闺女,模样好又能干!”李氏夸赞道。
  冯氏不好意思的低头,大秦氏拍了拍冯氏的手,说道:“的确是个好闺女,她大嫂有身子不方便,她整日忙前忙后的帮衬着我,我这心啊,是真心的满意!”
  李氏也点头,“都说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你们一家都是实诚人,冯老四把闺女嫁到你家,也是明白人!”
  这边大秦氏和李氏巴拉巴拉聊开了,那边小秦氏坐在扶手椅上,逗妞妞玩呢。
  小秦氏摸着妞妞两只不一样的手套,笑着问道:“妞妞,你两只手套咋不一样呢?”
  妞妞咯咯咯的笑起来,她对着右手背做了个吃桃子的动作,然后把手背伸到小秦氏嘴边,甜甜道:“婶,你也吃桃子!”
  小秦氏张嘴夸张的‘哇呜’一声做了个吃的动作,笑着对妞妞说:“真好吃!”
  妞妞满意的点头,“奶奶绣的桃子,娘绣的花花,妞妞都喜欢!”
  刘氏笑着跟小秦氏解释了妞妞两只不同手套的原因,小秦氏笑着掐了掐妞妞的脸颊夸赞一番,冯氏也笑着看过来,妞妞跟冯氏不熟,她害羞的把脸藏到刘氏怀里。
  刘氏指着冯氏跟妞妞说道:“这是你长正叔的新媳妇,你要叫长正婶子!”
  妞妞飞快的抬头看了一眼冯氏,又埋在刘氏怀里,闷声喊道:“长正婶子!”
  冯氏笑答应道:“恩,妞妞真乖!”
  刘氏拍着怀里的妞妞,跟小秦氏和冯氏聊起来,张氏也加入了,还是同辈人有话说,瞧李氏和大秦氏吧啦吧啦的多攒劲。
 

第五十九章 卖猪
更新时间2015…1…18 10:02:50  字数:2711

 冬月里,那些专门收猪的贩子都活跃起来,他们挨村挨户开始拉活儿了。
  桃三爷家猪圈里三条猪也长上膘了,一顿一大桶煮红薯拌粗糠,吃完就睡下养膘。
  李氏这几天在村里溜达,和村里的媳妇婆子闲聊,哪家养几条猪,打算啥时卖、卖几条、留几条都打听清楚了,然后和桃三爷商量一下,两人决定趁着刚进冬月,出栏猪不多猪价还可以,把猪卖给贩子两条,留一条再养到月底,肥一点再宰掉做腊肉。
  活猪的价钱肯定比不过宰掉卖猪肉,但是桃家村离集镇远,一没摊位二没人脉,宰了卖肉确实不方便,庄稼人家家户户都养猪,年底宰了在村子里也卖不掉。那些收猪的贩子就是看准了这些,从偏远村子贩活猪出去卖,有些的贩子还会通过官道把活猪运到更远更大的省城去卖。
  桃三爷到集镇卖鸡的时候,也打探了一番肉价,如今的猪肉价都涨到八十文一斤了,今年由于旱灾影响,猪肉的价钱持续走高,活猪的价钱也相应的提高了。
  村里每天都有猪贩子来收购活猪,价钱给的也不一样。桃三爷也不着急,跟不同的贩子谈价,通过几天的接触,桃三爷决定把猪卖给一个叫王顺的猪贩子。
  桃三爷和王顺谈好了价钱,另外三个合伙人就手脚利索的把猪前后套绳子上,抬着称了重,做上标记放到木驾车上。李氏提前两天就使劲儿给猪喂食,这两条肥猪肚子撑的溜圆。
  “大爷,你这两条猪够肥啊,一条一百二十斤,一条一百一十斤,一共是……”贩子掏出算盘,啪啪拨起珠子来,“大爷,一共是二百三十斤。”
  桃三爷看着他拨珠子,无误,点头。
  “这一斤活猪五十文,二百三十斤是十一两五百文。”王顺大约三十来岁,身体魁梧膀大腰圆,看起来是个粗人,打起算盘来还挺熟练。
  桃三爷笑着逗他道:“小伙子,你可要算好啊,算多了我不吱声就收下了,算少了我可不依哈!”
  “大爷,你不放心我再给你算一遍!”王顺很有耐心,他又当着桃三爷的面拨两遍算盘珠子,确认无误,从怀里掏出钱袋子,认真的数起钱来,反复数了三遍,确认是十一两五百文,然后掏出一个蓝布包着的册子,写上十一月初五,桃家村两条一共二百三十斤,一斤五十文,一共十一两五百文。
  桃三爷说道:“小伙子,记的还挺细!”
  王顺笑着把本子揣好,把银钱递给桃三爷,说道:“大爷,都说亲兄弟明算账,我们这碗饭还是四家分着吃,不记清楚不行啊,咱不能无凭无据的分钱吧,更不能为了钱财伤了大家的情分!”
  桃三爷点头赞同。
  王顺笑着指了指木驾车上的两头猪,说道:“大爷,你家两条猪肚子都撑圆了,这一肚子猪食也当肉价卖了!”
  桃三爷把烟杆点着,抽一口,笑着说道:“这个价卖给你已经算很便宜了,再说,现在红薯啥价?猪肉啥价?这一肚子红薯又得长多少膘?你小子等着赚吧!”
  王顺嘴角抽了一下。
  桃三爷接着道:“我给你算了算,你这一头活猪买回去宰了卖肉卖下水,一头活猪按照现在的肉价,至少赚一两五,等到腊月里,出栏猪多了,收购价便宜了,肉价却不会降低,你小子就等着数银子吧!”
  “哎哟大爷,你可真会算,这活猪咱可是囫囵秤的,运回去宰了除去肚腹猪血粪便这些,能有多少肉啊?咱就是挣个辛苦钱,几个人翻山越岭的搬运着牲口又脏又累,赚的钱四家人平分,咱也就赚个过年钱!”王顺叫起苦来。
  “咱这桃家村也是离镇太远,干啥都不方便!说实话,你们大冷天捣腾这个也的确辛苦。”桃三爷跟王顺摆谈起来。
  “的确不方便,这不特意做了这个轴距短的木驾车吗,用骡子拉着也能走山道,等上了官道就方便多了!”王顺说道。
  “哦,我看你这车是觉得奇怪,原来是变窄了。”桃三爷又看了看那个木架子车。
  “变窄了装的也少了,只能多跑几趟,大爷,你看我这手都冻烂了!”贩子伸出他那双红褐色的手,手背上全是陈年冻疮留下的皱皱红红的疤痕,还有新生的破皮流浓的冻疮,翻过手来,手心一层厚厚的茧子,不比庄稼人的茧子少。
  “你这碗饭吃的也是够辛苦的!”桃三爷说道。
  “大爷,实不相瞒,我老家耕地少兄弟多,我早早的就出来找钱自谋生路了,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也吃过,现在总算有家有口了,虽说没挣上大钱,但也能让媳妇孩子吃饱穿暖!但是想帮衬家里那些兄弟,还心有余力不足啊!”王顺说道。
  “人穷不怕,怕吃苦才可怕!慢慢来吧,你小子还年轻,又能吃苦,日子总会好起来的!”桃三爷拍了拍王顺的肩膀鼓励道,“早过了午饭的点儿了!你们还饿着肚子吧?”
  王顺不好意思的笑笑,“咱们出来跑的,差一顿两顿的,没啥!”
  “小伙子,身体最重要,一家老小都靠你了!”桃三爷抖抖烟灰,接着说道:“咱也没啥好东西招待,你大娘给你们烧了些红糖姜水,蒸了些红薯,你们几个凑合吃点暖暖身子吧!”
  王顺感激的朝着桃三爷作揖,然后招呼其他三个人过来。
  李氏端着一盆热热的红糖姜水,拿四个碗摆好,又去灶房把蒸红薯端出来,四个人朝着李氏作揖感谢,嘴里念叨着:“多谢大娘,多谢大娘。”
  李氏笑着说:“没啥好东西招待,你们也别嫌弃,吃点喝点暖暖身子吧!天寒地冻的挣个钱真不容易!”
  四人喝着热热的糖姜水,吃着烫烫的蒸红薯,心里也是一阵温暖。走的时候,李氏把剩下的糖姜水倒到他们的水罐里,剩的红薯也给他们包上带走。
  桃三爷把钱交给李氏放好,叹道:“都是爹生娘养的,看着那手上的冻疮茧子,脸上的冻疮,心里也不是滋味啊!”
  “可不是嘛,大冷天的谁都不容易!”李氏说道,“咱也尽点心意积点德,以后咱家孩子出门在外,也盼着有人给碗热水喝!”
  桃三爷点头,李氏去正房放银钱去了。
  桃三爷叼着烟杆,又去猪圈里看了看,往日挤挤满满的猪圈里,如今只剩下一条猪了。那条躺着的肥猪听见脚步声,哼嗤一声爬起来,朝着桃三爷叫开了。
  桃三爷把猪圈旁背篓里的萝卜缨子扔了些给它,肥猪马上不叫了,咔嚓咔嚓的大口嚼起来。桃三爷看了一会儿又走出圈舍,溜达着往前院走,心里盘算着留下六两银子作为明年买小猪崽的钱,剩下五两五攒起来,卖鸡和鸡蛋的钱用来买年货和添新衣也足够了,这一年家里银钱出出进进的,还有七八两的盈余,更让人欣慰的是,粮仓里粮食满满的。
  桃三爷在院坝里转着圈儿,三宝和四宝跑过来,一人一边,抱着桃三爷的大腿撒娇,桃三爷心里想着事儿,也由着他们小猴子一样吊在自己腿上。三宝四宝笑的眼睛都弯了,妞妞圆滚滚的跑过来,伸手牵着桃三爷的衣服,跟在屁股后面像个尾巴。大宝和二宝在屋里写字,听见弟弟妹妹的笑声,好奇的跑出来看。
  桃三爷脑海里把今年的账再一笔一笔的过一遍,又把明年的年景各种情况预想了一遍,有了底心里踏实多了,又盘算了一下攒钱修房的事,等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双臂双腿各吊着一个孙子,屁股后缀着一个孙女,桃三爷乐呵呵享受着儿孙之乐,拖着这群猴儿在院坝里继续转着。
 

第六十章 宰年猪与腌肉
更新时间2015…1…19 10:04:36  字数:2622

 冬月底,村里卖猪和宰猪的人家很多,每天都能听见肥猪的嘶叫声。
  这就是过年的前奏了。
  全村都洋溢着一种兴奋躁动的情绪,大人孩子脸上都不自觉的挂着笑容。那个叫王顺的猪贩子记得桃三爷一顿饭的恩情,每次来村里,都要询问桃三爷家需要带啥东西不?他最近在桃家村周边村子和集镇之间往返,带东西很方便。
  桃三爷也不客气,让王顺代买了一些要腌腊肉的井盐,又留王顺几个人在家吃了饭。一来二往两人熟络起来,王顺在桃三爷家吃饭的次数就多起来了,当然,王顺也会给桃三爷送上几盒茶叶几捆烟叶什么的,给孩子们带些糖果和点心。
  冬月二十八是桃三爷和郑屠子约好宰猪的日子,正好今天村里还有两家也是约的郑屠子宰猪。
  郑屠子背着刀具如约而至,李氏热情的给郑屠子煮了大大的一碗手擀面,上面放着几片切的厚厚的腊肉,郑屠子乐呵呵的把面条吃完,抹完嘴就准备宰猪了。
  都说宰年猪很讲究,一定要把屠子招待好,屠子吃饱了有劲,一刀毙命最是吉利的。如果一刀没有捅到要害,猪惨叫着迟迟不断气,还需要屠子补刀,桃家村人认为非常不吉利,来年会诸事不顺。
  郑屠子是深受桃家村人信赖的屠子,而且价钱公道,宰一头猪收费两百文,猪喉管和四个蹄子里的蹄筋归他所有,村民们都能接受。
  桃三爷搬了两条长板凳并排放到院外,又和郑屠子合力把大木桶搬到指定位置。刘氏和张氏一人一口锅烧起烫猪毛的开水,长富和长贵去猪圈把肥猪赶出来。肥猪肚子瘪瘪的,不像是卖活猪时候为了压秤,喂得肚子溜圆,要宰的猪为了方便清理内脏,提前两天就要减少喂食量。
  肥猪晃晃悠悠的从猪圈溜达到院外的空地上,悠闲的拱起土来,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没有丝毫觉察。
  妞妞自从上次看过宰猪就留下了阴影,这次早早的躲到屋里去了。
  正好这天学堂休假,大宝二宝也兴致勃勃的围观起来。这种血腥的场面,对于孩子们来说并无丝毫影响,他们心里想法很简单,就是宰年猪了,宰完有肉吃,宰完就要过年了。村里好多小孩子也跑来看热闹,冬月和腊月最有兴致的娱乐节目就是围观现场版宰猪了。
  一会儿工夫,郑屠子就把一头大肥猪宰好刮毛收拾干净了,剩下分割肉的活儿就更不用说,他拿出剔骨尖刀,在磨刀棍上来回荡几下,快速的分割起来。郑屠子虽然没有庖丁解牛那么邪乎,但是他刀法精准技术娴熟也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大圆簸箕里放着分好的前夹肉后腿肉还有五花肉和排骨,猪头和蹄子尾巴单独放一个桶,剩下的内脏放另一个桶。
  郑屠子从宰猪到分肉做的干净漂亮,桃三爷满意的泡好一壶花毛峰,递上准备好的两百文钱,笑呵呵的说道:“郑老弟,辛苦了,辛苦了!”
  “应该的,应该的。”郑屠子笑着接过钱,当面清点完毕,便坐着喝茶歇息。
  “郑老弟,你这技术真是越来越好了!”桃三爷赞道。
  “哈哈,三哥你太过奖了,我这也是靠熟能生巧混口饭吃!”郑屠子揭开茶碗盖子,浓浓的茶香扑面,黄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