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家村种田轶事 >

第43章

桃家村种田轶事-第43章

小说: 桃家村种田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妞妞拿出两双新袜套出来,上面都绣着奇形怪状图案,“大哥,这双袜套是给你做的,二哥的我待会儿给他。”
  大宝很高兴,把袜套拿过来,仔细看着绣花,笑问:“妞妞,这是绣的啥花呀?”
  “不告诉你!”妞妞耍赖。
  “像是喇叭花,颜色不对啊,又像是梅花,瓣儿也对不上啊,咦?倒着看又像是菊花,颜色也对上了,这几个是菊花瓣吧!”
  妞妞脸红了,她咬着嘴唇,打死也不说的样子。
  刘氏说道:“那是蜜蜂子!”
  “啊!”大宝吃惊,“真没看出来。”
  妞妞哼了一声,“不许退还啊,送出去了没有收回的道理!”
  大宝把袜套收好,笑道:“勉强收下吧!不过也穿不去,如果你告诉大哥,为啥绣个蜜蜂子?我就穿。”
  妞妞眨着眼睛,说道:“蜜蜂子才好呢,能酿蜜能蜇人!”
  “这是啥原因啊!”大宝笑道。
  刘氏说道:“你的妹妹,你还不清楚吗?有时候傻呼呼的,有时候又贼兮兮的。”
  刘氏说的话,大宝认同,妞妞不认同,她极力申辩自己不傻,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儿看起来可爱极了,刘氏只好笑着说:“好好,我闺女不傻!”妞妞才罢休。
  西屋这边,张氏也给二宝收拾好了。二宝嘱咐着张氏要保重身体,张氏感动的抹眼泪,二宝强调张氏不能贪吃腌辣椒,张氏立刻收起眼泪一点儿也不感动了,二宝无奈的抽了抽嘴角。
  李氏在正房里高声喊着大宝和二宝,两人赶紧到了正房,李氏递给他们一个一个小布袋子,“呐,一个袋子五百文钱,你们装着啊,晚上爷爷要问起,你们就说只有三百文,多出来的两百文,你们饿了买些零嘴啥的!”
  “奶,爷不是说了吗?人家店里包吃包住还给发工钱呢,咱带这么多钱干啥?”大宝说道。
  “是啊,奶,况且我们带这么多钱也不安全,万一被贼惦记上了呢!”二宝故意说严重点。
  李氏脸一白,恍然道:“是啊,奶咋没想到呢,被惦记上了,伤了你们咋办哟!我的乖孙呢,还是别去了,家里又不是揭不开锅,去那凶险的地方干啥!”
  二宝无奈的看了大宝一眼,大宝赶紧安慰李氏:“奶,你要不放心,可以把钱放顺叔那里,我和二宝要用钱了去他那里取就是了,这样不就安全了!”
  李氏点头,“这个法子好,你们身上少放点,急用时也不慌,剩下的放顺子那里,我就放心了。”
  大宝和二宝松了一口气,揣着李氏给的五十文钱,出了正房。
  一下午时间就这样耗完了,桃三爷和儿孙们割完一片地,背着麦穗子回来。
  三宝把背篓往麦穗堆里一扔,就嚷开了,“奶,渴死了,咋没人送水啊!”
  刘氏听声赶紧把凉茶倒好,三宝咕噜咕噜喝了一大杯。
  几个人都喝坏了,一壶茶很快见底了。刘氏赶忙去灶房里烧水,妞妞也跟着去帮忙。
  桃三爷问道:“大宝,二宝,你们都收拾好了?”
  大宝和二宝点头,大宝说道:“衣服都收拾好了,被褥这些明天再收拾。”
  刘氏烧了一大罐开水,让妞妞提出去泡茶,又接着烧洗澡水,天色也不早了,割麦忙了一天,早就汗流浃背。
  李氏和张氏也相继来到灶房,中午剩下的南瓜包子不少,晚上可以当顿。李氏特意把腊猪耳朵,腊口条和腊猪尾巴拿来煮上,晚上切几盘下酒。
  三宝四宝热的已经把外衣脱了,只剩下个短褂子,很多麦芒扎到褂子里,扎的浑身痒痒。三宝厚着脸皮找大宝挠痒痒,大宝笑着给他挠。
  四宝嚷道:“你换个褂子不就行了,舍不得大哥明说就是了,忸忸怩怩的,挠痒痒的借口都使出来了!”
  三宝笑道:“你嫉妒了?”四宝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二宝主动凑上来,“我最喜欢给四宝挠痒痒了,这一天不挠,手酸死了!”
  四宝嘿嘿笑着躲开,不让二宝给他挠,“男人给男人挠痒痒,羞死了!”
  大宝和三宝满脸黑线。
 

第八十二章 临行之前
更新时间2015…2…3 19:44:18  字数:2605

 天已经热起来了。
  吃完晚饭,李氏和刘氏把锅碗收拾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谁都没有要去歇着的意思。
  桃三爷把卷好的烟叶子塞烟锅里慢悠悠的点着,吸了几口才说道:“这忙一天了,咋都不回去歇着。”
  三宝道:“爷,才吃过饭,肚子撑的很,消消食了再睡!”
  “趁着消食的空儿,我再说说吧!”桃三爷说道,“给孩子们带的衣服不用我说了,你们当娘的最清楚,但是也不要多带,两三套干净衣服就行了,天冷了要添衣服我们赶集可以送去。”桃三爷说完又对着李氏说道:“老太婆,孩子们身上放个几十文钱就行了,其他的我会交给王顺代管着,孩子们需要可以去王顺那里取。”
  李氏说道:“我早想到了,还用你说!”
  桃三爷接着说:“咱们家几代都是守着田地过日子的庄稼人,没人出去做过买卖,至于那些生意人究竟是啥样的,咱也说不好,天下之大形形色色啥人都有。我十来岁就在镇上的杂货店帮过工,搬货送货打扫跑腿啥都干,累肯定累,但是累过了心里也挺高兴,因为这一天没有白过。我记得那时候一天店里来来往往多少人,掌柜处世及其圆滑,迎来送往都笑眯眯的招呼着。当然,我说的圆滑并不是说掌柜的心思不正,相反的,想把生意做好做大做长久,就得立身正,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的生意做不长久。”
  “爷,那你咋回桃家村了呢?”三宝问。
  “我记得那两年旱灾严重,后来又发生叛乱,到处都人心惶惶,杂货店生意做不下去了,掌柜也关门躲灾去了,我也回到桃家村了,那时候你们的太爷爷病重卧床,家里的钱早花光了,太爷爷死后不久,你们几个叔爷爷也饿死了,村里好多人都出去逃难了,听说遇到匪兵,活下来的没有几个人,后来这些人也没回来。”桃三爷吸了一口烟,又重重的吐出来,接着说道:“后来,旱灾过去了,叛乱也平息了,咱们桃家村的人没了一大半。幸好咱们村子没有过兵,听说那些匪兵路过的村子,活下来的人更少。”
  李氏说道:“都是些陈年往事了,还提它干啥?现在世道太平,家有存粮,没啥担心的。”
  桃三爷笑着说道:“是啊,当年幸存下来的小子,如今也是儿孙满堂了。后天,两个孙子也要踏上爷爷曾经走过的路,做着爷爷曾经做过的事。”
  三宝嚷道:“爷,我再过两年,也要走自己的路!”
  “好小子,有志气!”桃三爷夸道。
  李氏不乐意了,“别人都守在家里过日子,咱家这是咋回事,一个二个的都想出去,翅膀还没长硬呢,就想着飞出去了。”
  妞妞笑着说:“奶,我不出去,我守着家!”
  李氏擦泪道:“奶没白疼你,也就妞妞知道心疼奶奶,这几个臭小子心肠硬啊!”
  大宝和二宝难受的看着李氏,桃三爷看不过去了,“又来了,又来了!”妞妞赶紧拿手绢给李氏擦眼睛。
  “还有一点忘记说了,出门在外,就别自称小名了,族谱里早就写好了你们的大名,这么多年家里一直大宝二宝的喊着,从明天起都叫大名吧,早点习惯!”桃三爷说道。
  大宝几个点头,大名很少叫,并不表示他们不知道,学堂里先生就是称呼他们的大名。但是,家里真还有人不知道,那就是妞妞。这不能怪她,一是没进过学堂,二是她周围接触的人都是叫的小名,真没听人叫过哥哥们的大名。
  妞妞好奇的问道大宝:“还有大名啊,我咋不知道呢?都叫啥?快告诉我啊!”
  大宝笑道:“我的大名叫桃永麒,二宝叫桃永麟,三宝叫桃永瑞,四宝叫桃永虎,呵呵,你叫桃子!”
  妞妞眨着眼睛认真记着,随后‘啊啊’叫起来,朝着桃三爷不满道:“爷,你偏心,哥哥们都带永字,我咋没有!”
  李氏笑道:“闺女家要啥名字,长大了嫁人了,你就随夫家姓了。你哥哥们是按照族里辈分排的。”
  妞妞郁闷了,抠着指头抱怨道:“哼!哥哥们的大名都好听,别人家的桃花桃叶桃莲桃红都比桃子好听,连长方婶生的娇气包也叫桃月,都比桃子好听,哼!爷就是偏心。”大宝几个又开始安慰起妞妞来,都说桃子最好听了,别人取些花儿朵儿的,比桃子差远了,大宝甚至临时瞎编了一个叫桃子的小仙女的故事,妞妞听了又高兴起来。
  张氏暗暗提醒自己,提早给肚子里的闺女起个好听的名儿,可不能让桃三爷取个怪兮兮的名字了。
  刘氏笑道:“哪有这么傻的小仙女!”
  张氏说道:“大嫂,妞妞才不傻呢!只是心性单纯罢了!”
  妯娌俩就闺女如何管教的问题,讨论起来。
  长富和长贵也在跟儿子说些什么,桃三爷不住点头,后来忍不住插话:“出门在外要多留个心眼,心要细,嘴要严,不该问的别问,平时放勤快点,眼里要有活,手脚利索点。”
  大宝和二宝不住的点头,三宝和四宝也凑上去听。
  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一家人才各自歇下。
  三宝紧紧个挨着大宝睡,热的大宝往外推他,三宝厚着脸皮把哥哥抱着,大宝也就由他去了,他知道三宝舍不得他。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照常去割麦子,人多就是快,中午时分,全部麦子都已经收割完了。午饭后,就是打麦子,大宝和二宝跑前跑后的帮着耙麦瓤翻麦粒,李氏心疼他们,不让他们帮忙,大宝二宝犯了倔脾气,就是不肯歇着。
  桃三爷放下手里的联架,走过来喝水,说李氏:“孩子想帮忙干点活,你就不要搅和了。”
  李氏只好把心思放在晚饭上,早早的把刘氏喊道灶房,又是蒸又是炸的,忙活到晚上,一桌子丰盛的菜吓了桃三爷一跳,直骂老太婆不会当家。
  桃三爷倒了一壶酒,这次给大宝和二宝斟了一小杯,说道:“爷爷还是那句话,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你们也是大人了,要担起责任来!”
  三宝端着杯子吵吵着要喝白酒,李氏气的把杯子给他没收了。
  该交代的话都交代完了,李氏刘氏和张氏也接受了孩子要离家的事实,饭桌上都没有红眼睛流眼泪,只是夹菜更加殷勤了,大宝和二宝的碗都堆成了小山,三宝大呼‘偏心眼’,伸长筷子自己给自己碗里堆了个小山。
  吃过饭,李氏又把大宝和二宝的行李检查了一遍,又拿出一两银子递给桃三爷,让他带去放王顺家。桃三爷说:“不需要这么多,给个五百文就行了,孩子们也是有工钱的。”
  李氏执意要多带钱,桃三爷打趣道:“你咋变奢靡了,以前一个钱恨不得掰两半用,这几天又是蒸又是炸的,实在是不像话啊,还能不能当家了!”
  李氏恨了桃三爷一眼,“赶紧睡吧,明天要早起呢,过了明天,你想闻点油腥味儿都没有!”
  桃三爷笑了笑,宽衣睡下了。
  第二天五更,除了桃三爷,其他人都顶着黑眼圈。李氏做了些醪糟鸡蛋,又亲自把两床被褥捆好,把大宝和二宝的衣物都包好,眼泪汪汪的目送爷孙三人出门去。
  家里几个女人都在抹眼泪,长富和长贵也不好受,说去睡个回笼觉,三宝和四宝也嚷着好困,一夜没睡好,各自回屋了。
 

第八十三章 学徒工
更新时间2015…2…4 10:14:17  字数:2737

 祖孙三人走得快,午时前就到了镇上。今天不当集,镇上的人不多。
  桃三爷先去了王顺家,把行李放下,由王顺带着,一行人先去了胡氏医馆。
  巧的是胡氏医馆开在悦来饭馆后面的街上,大宝二宝想着离得近,都挺高兴的。
  胡氏医馆是两间铺面连通成一间的大铺面,门**悬挂着黑底红字的牌匾,上书‘胡氏医馆’四个大字,进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对面的写着‘悬壶济世’的匾额,正下方搭着一张酸枝方桌,一位须眉斑白的老者端坐于前,一手捋须一手把脉,他对面的病者也静静的等着。大厅里时不时传来咳嗽声和**声,二宝环顾一圈,发现大厅左侧坐着等候的病人,右侧靠墙的位置摆放着一排七星斗柜,上面用隶书写着各种药草的名称,一个中年人拿着小秤盘,正在按药方子配药,另一个中年人正在往药斗子里增补草药。
  王顺侯在一旁,看胡郎中把方子写好交给对面的病者,才恭敬的上前躬身行礼道:“胡郎中,我把前几天说好的孩子带来了。”
  胡郎中点头,朝着桃三爷祖孙三人点头,并请他们坐近了说话。两个孩子都恭敬的给胡郎中行礼,胡郎中看两个孩子都挺好,他问王顺是哪个孩子?王顺给二宝打眼色。
  二宝心里有些怯,咬咬牙恭恭敬敬的站出来。
  胡郎中问道:“叫啥名啊?几岁了?家住何处啊?”
  二宝拱手恭敬的答道:“晚辈姓桃名永麟,今年十二岁,家住桃家村。”
  胡郎中点头,又问道:“会读写吗?”
  二宝说会,胡郎中笑了,接着问道:“学医可是很辛苦的,能吃苦吗?”二宝坚定的点头道:“能!”
  胡郎中满意的点头,朝着斗柜方向喊了声:“庆华,过来下!”
  那个正在增补草药的中年人赶忙放下手中的草药,走过来。胡郎中说道:“你带这孩子到后院,把这里的规矩说清楚,前几天走了李三和王五两个小子,空出来的屋子,就让这孩子住吧!”
  胡庆华点头,朝着桃三爷道:“老人家,请随我来!”
  桃三爷和胡郎中拱手打过招呼,带着大宝二宝和王顺一起跟去了后院。后院挺大,四四方方的十来间屋子,院子中间栽着一棵石榴树,花开的正艳,院子四角也栽着树,正是枝繁叶茂时。
  胡庆华把院侧一间屋子打开,里面收拾的很干净,摆着两张床一张方桌四个方凳,靠墙还有一个木柜。
  “就住这里吧!以前住的两个小子吃不了苦,前几天一起辞工了。”胡庆华说道,“这位大叔,王顺兄弟,请坐,现在人手少忙不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