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家村种田轶事 >

第6章

桃家村种田轶事-第6章

小说: 桃家村种田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找啦,刚让人捉了四只走。”赵氏说道。
  “呜~哇哇!还我的小狗!”小柱一听狗送人了,倒地就大哭起来,还带翻滚的。
  赵氏立即就来火了,拿个棍子就冲过来,小柱吓得马上爬起来。“吃都吃不饱,养那么多狗干啥?这两只谁家要,也送走。”
  二柱站一边没有吱声,他七岁多已经懂事了,尽管舍不得这些小狗崽,但是娘说的是实话,养着大黄就够了,再养六只小狗崽哪有那么多吃的,而且,大黄以后还会下小狗崽,不能把所有的小狗崽都养起来吧。
  桃花把小柱拉过来,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安慰了一会儿,小柱也不哭了,只是抱着剩下的两只小狗崽,默默地坐一边生闷气。
  赵氏和桃花继续整理菜地,二柱也来帮忙。
  春天是忙着播种的季节。各家各户的媳妇婆子都忙着捯饬自己的菜地。
  李氏带着两个儿媳妇也不例外,李氏从粮仓里抱出一个罐子,里面用草纸包着各种蔬菜种子。李氏和俩儿媳妇慢慢的打开草纸包,辨别一下种子类别,把当季的挑了出来。桃三爷家院子前面有两块菜地,后院还有一块。桃三爷帮着翻地,一锄头下去刨起一锄泥块,再用锄头把泥块捣碎摊平。不到一个时辰,桃三爷就把三块菜地翻整平顺了,老爷子顾不得歇息,给李氏打了声招呼,就找族长商量抗旱的事去了。
  桃三爷家对面不远处,桃五奶奶大秦氏带着儿媳妇小秦氏也在自家院前菜地忙着播种。桃五爷是老实的庄稼人,桃五奶奶秦氏有两子三女,三个女儿已经出嫁,小儿子桃长正刚到说亲年龄,大儿子桃长方和儿媳小秦氏成亲三年了,仍无所出,因小秦氏是大秦氏娘家侄女,大秦氏对儿媳妇虽有怨言,但顾着娘家面子,一家人还算和睦。
  李氏婆媳三人又说又笑的忙碌着,对面大秦氏招呼道:“三嫂子,带着儿媳妇种菜呢?今年都种些啥菜?”
  “跟去年差不多,萝卜、茄子、黄瓜、豆角每样都种点。”李氏答道,“今年天旱,也不知道这菜啊能成活不?”
  “是啊,遇到旱天,想吃点新鲜瓜菜,就得天天挑水灌着,费大劲啊!”大秦氏感慨道。
  “五婶,你今年可得多种点菜,长正兄弟今年要娶媳妇了吧?”张氏笑问。
  “就你消息灵,天上地下的事都知道。”大秦氏笑骂道。
  “五婶,定好日子吗?要帮忙就招呼一声啊。”张氏道。
  “好,到时候少不得你们婆媳三人帮衬着。”大秦氏提起小儿子的婚事,心情很好,身边的小秦氏没说话一直低头忙活。小秦氏十五岁嫁给桃长方,三年无所出,一直都小心翼翼。婆婆虽然是亲姑姑,但是没有孩子,被休回家是迟早的事情。桃长方年轻气盛,白天干活辛劳,夜里血气方刚,勤奋播种,可是,这不争气的肚子迟迟不见动静。
  大秦氏转身看了眼正默默浇水的儿媳妇,叹了一口气,也没再说话。
  李氏见大秦氏不再说话,也知趣的不说了,带着儿媳妇忙开了。
  前院两块的菜地采光都很好,李氏挑了最好的一块,把菜种撒下去。刘氏和张氏从后院抬来一桶水,把撒了菜种的土壤浇透,再把稻草铺在上面。这样既保温又保湿,菜种发芽快,还能保护嫩芽。
 

第十一章 桃子妞
更新时间2014…11…25 12:55:16  字数:2664

 大宝、二宝和三宝欢天喜地的回家来,李氏道:“哟!捡到金元宝了呀,笑的眼睛都找不着了。”
  “奶,是比金元宝还好的宝贝。”三宝对着李氏眨眼。
  “啥宝贝能把咱乖孙高兴成这样,给奶瞅一眼!”李氏笑着问。
  三宝得意的正要揭开谜底呢,大宝背篓里就传来一阵汪汪汪的狗叫。大宝把背篓放下了,二宝把盖着小狗崽的鹅鹅草拨开,把小狗崽抱了出来。
  “哪来的狗崽子?”刘氏问道。
  “娘,长武伯伯家狗崽子满月了,让咱们去捉来养的。”大宝解释道。
  “呐,这可是比金元宝还好的金狗崽啊!既然捉回来了就养着吧!”李氏发了话,小子们都放心了。谁知李氏接着来了一句:“年底养肥了好吃肉。”
  小子们马上就炸毛了,“奶,怎么能这样!黄黄不能吃!”
  “嗬嗬!奶逗咱乖孙呢,看你们着急的。”李氏乐呵道,“去那边给旺财垒个窝去吧!”李氏指了指院子东角。
  “奶,它叫黄黄不叫旺财。”三宝开始翻白眼。
  “狗不都不叫旺财吗?”李氏反问。
  “反正这只叫黄黄,哼!”三宝鼻子喷气。
  “找揍是不?敢跟你奶这样说话!”刘氏跳出来要揍人。
  大宝和二宝赶紧把三宝拉着跑开了,“娘,我们放鹅鹅草去。”
  “顺便给小猪崽喂些,早饿的翻圈了。”刘氏嘀咕道:“三宝这孩子,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大嫂,咱家哪有瓦给他揭呀,都是茅草顶!”张氏笑道。
  “就你贫嘴!”李氏说道,“等小子们大了,咱家攒些钱,建个砖瓦房,好娶孙媳妇儿。”刘氏和张氏都点头说好。
  院东角有一些碎石块,是以前铺院坝时候剩下的边角料,大宝和弟弟们给黄黄垒了个结实的狗窝,还在里面铺着厚厚的稻草,两个废弃的碗一个用作食槽一个用作水槽。黄黄对新环境还是有些胆怯,钻到狗窝的稻草里,就不出来了。三宝想趴地上把头伸进去看看,被大宝制止了,他可不想三宝再吃顿竹条肉。
  太阳慢慢的西落,傍晚升起冷冷的薄雾,农家的炊烟袅袅而起,给桃家村增加了些仙气。地里干活的人们都扛着锄头走上了回家的田间小道。几只迎接主人的狗,摇着蓬松的尾巴激动的扑向自己的主人,完全无视主人善意的呵斥,蹭蹭腿舔舔手呜呜叫,极尽亲昵之态。
  别家的宠物都知道迎接主人归家,桃三爷家目前唯二的宠物,黄黄小狗崽初来乍到,还在陌生的草窝里黯然伤神,另外一只肥滚滚的大花猫,老神在在的在东屋的窗台上呼呼呢。(大花抬起头,傲慢的甩来几个不屑的小眼神,拜托!白天要守护睡神小主人,夜里要巡视老主人的粮仓,咳!咳!当然,春天来了,还要抽空解决下自己的生理问题,如此充实的生活都是围绕桃家人展开的,竟然被说成是玩忽职守!看清楚点,太阳还没落山,床上那两只小睡神还没起呢,这陪/睡的工作怎能半途而废?最后请不要用看宠物的眼神看着我,再申明一次,请叫我守护者,谢谢。)
  天已经慢慢黑下来,不得不说,四宝和妞妞还是很有睡神的潜质,午饭后,在床上藏猫猫揪鼻子扯头发没玩一会儿,就靠一块睡着了,刘氏中途进来看了几次,都没有醒的迹象。当然,再厉害的睡神也抵不过尿胀神的厉害,四宝首先被尿憋醒了,中午他喝了两碗青菜汤,还没有嘘嘘过。四宝坐起来大声的喊着娘。张氏闻声进来,给四宝穿衣,四宝着急的喊着:“快!快!憋不住了!”张氏笑骂:“真是屎胀到屁门了才找粪坑!”四宝下床一溜烟冲向茅房嘘嘘去了。
  刘氏随后也进来,给妞妞小睡神穿衣,“娘的小懒猪哟,睡了一天了,也该起来活动活动。”妞妞还迷糊着呢,她闭着眼睛还继续睡着,小脑袋睡着穿衣动作晃来晃去的,可爱极了!
  刘氏给妞妞穿的多,基本上是冬天的行头。贴身穿着厚棉布底衣,套一个夹棉小背心,再套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最外面是粉色棉布小褂子和小裤子。刘氏还觉得不够,又找出一个夹棉小帽子,戴好后能完全遮住其他地方只露出小脸蛋。帽子是粉红色的,头顶收拢成一个圆锥样的凸起,帽子下各有两个细绳,正好在下巴处打一个蝴蝶结。
  刘氏很满意,妞妞很不满意,试问裹成这样走路都费劲,能满意吗?
  刘氏直接无视妞妞忸怩的神色,亲了亲妞妞的小脸蛋,抱着妞妞去了正屋饭厅,桃三爷抽着烟杆和两儿子正在饭厅里聊春耕的事,大宝和二宝在昏黄的油灯下写字,这是今天先生留下的题目,三宝和四宝安静的围在哥哥们身边看着。
  刘氏把妞妞交给长富,“你抱会妞妞,我去帮着做晚饭。长富自然而然的接过妞妞抱怀里。
  “给我抱着吧,好几天没抱我的乖孙女了。”桃三爷放下烟杆,朝妞妞伸出手臂。妞妞艰难的滚向爷爷。(没办法,穿的太多,移动实在困难)
  这时,几个小子也看过来,妞妞眼睛笑成月弯弯,大声的喊:“哥哥!”
  “快看妞妞,像不像大桃子!”三宝问。
  大宝和二宝还好,笑完了继续写大字。四宝立即跳下板凳跑向桃子姑娘,戳戳脸蛋抓抓蝴蝶结,鉴定完毕,点头道:“真像大桃子啊!”
  人如其名,桃三爷满意的点头。
  今天的晚饭很简单,青菜疙瘩汤就着中午剩下的韭菜饼,一家人也吃的香喷喷的。
  隐约能听见从村东头传来呛呛的锣声,村里召开族会的时候,族长都会派孙子桃永盛敲着锣挨家挨户的通传。
  渐渐的锣声近了,桃永盛的声音从篱笆外传来:“三爷,晚饭后到祠堂议事了。”
  “永盛,进来随便吃点。”长贵开门出去应道。
  “谢了长贵叔,我爷让我先来通传大伙,我回去就吃。”桃永盛道谢后,又去了对面桃五爷家。
  桃三爷放下碗筷拿起烟杆,吩咐女人们留下照顾孩子,长富长贵跟他去族里的祠堂。
  “爷,我也要去!”大宝跟在桃三爷后面。三宝四宝也嚷着要跟去,三宝突然想起黄黄,捏了捏四宝的手,再对着四宝眨眼睛,四宝会意了,两人都安静下来,没有再嚷嚷。
  “小孩子去干啥,外面黑漆漆的,看不见路。”
  “爷,让我们去吧,我们闭着眼睛都能走回来。”二宝也跟上来了。
  “爹,就让两小子去吧,大宝二宝也不小了。”长富道。
  “也行,长富你去把风灯拿上。”桃三爷吸了口烟,烟丝的火光在夜色里闪动。
  大宝高兴的喊着“我去,我去”迅速的跑到屋里拿来风灯,手里还多了根两尺长的竹筒来。竹筒两节,顶端用一个干松塔堵住,松塔已经被灯油浸透。
  “臭小子,让你拿风灯,你又拿个竹筒来干啥!”长富要拍大宝的头,大宝利索的跳开了。
  “大伯,你不知道,这是大哥做的火把子,比风灯亮堂。”二宝参与了火把子制作的重要环节——偷灯油,灯油很贵,二宝只敢偷一点刚好浸湿松子。
  “好啦,那就试试我孙子的火把子吧。”桃三爷掏出火折子点燃了松塔,虽然浓浓的油烟有些呛人,但是足够亮堂,爷孙五人很高兴的上路了。路上还遇到提着风灯的桃五爷父子三人。于是,小风灯光荣下岗,一行人在光亮火把的照耀下,到达了桃家村祠堂。
 

第十二章 族会
更新时间2014…11…26 10:37:06  字数:2644

 族里的祠堂是单独的一套院子,三间正房连通,摆放着桃家几代先辈的灵位。东边两间屋子也是连通的,作为族里的议事厅。西边是一排粮仓,存放着历年来桃家的族粮。族里的公田早分给了各房耕种,每年只上交定量的族粮,族粮在灾年能很大程度的缓解灾情,平时还能资助族学和照顾孤寡老幼。
  桃三爷和桃五爷到祠堂的时候,其他几家已经到齐了。族长桃大爷坐大厅中间的椅子上,其他几个同辈的老人分别坐两边,成年的儿孙辈都站在后面。
  大厅前后各点一盏油灯,不是很亮,显得气氛有些庄重。
  桃大爷已经花甲之年,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他扫视了大厅一圈,就郑重的说道:“今晚叫大家前来也是有事相商,想必各位子侄也有所耳闻将议之事。这事儿我和村里几位老人也凑一起商议过,现在召集大家聚一起再议议。”桃大爷点燃了手里的烟杆子,吸了一口,鼻子里喷出一缕烟。
  “前些年还算风调雨顺,咱们也过了几年踏实日子。可是今年,立春后没见一颗雨,咱们是靠天吃饭的庄稼人,不得不揣摩老天爷的脾性。大伙儿家里多少有些存粮,但是这天灾加赋税,很快就会要了咱庄稼人的命!”桃大爷停顿了一会,又缓缓道来:“我也是个地道的庄稼汉,没有什么大的学问,安排农事也是靠着几十年的种地经验。首先从明天开始族里的两头黄牛由永盛负责安排犁地”桃三爷看向桃永盛。
  桃永盛站出来,应了声:“爷!”
  桃大爷摆摆手,桃永盛又站回去了。桃大爷接着说:“永盛,你再带三个小伙子,两人一组,轮流犁地。咱这两头老伙计每年春耕可是出了大力气的,一天累死也犁不了几亩地。其次呢,各家各户提前翻挖稻田,好好晒晒为插秧做准备,田基要查漏补缺,这些活儿年年都做,只是今年咱们提前了。大家也都看见了,地里的麦苗很多都发黄了,明天堰塘放水,各家出人清理水渠,必须把麦田浇透。”桃三爷咳了几声,桃永盛给他端来一杯水,桃大爷咕噜喝掉,接着道:“等到这些活干完,堰塘的水也放完了,咱们大家伙好好把堰塘整理整理,不仅要挖深多蓄水,还要把塘基再夯实加固。河边的水车我已经请人修理过了,趁着现在小河还有水,咱们就辛苦点,把堰塘和稻田都蓄满水。最后一点就是今年尽量都种耐旱的庄稼,高粱玉米红薯都行。大概就是这么安排吧,不管今年是否真有旱情,咱们先做好最坏的打算。你们还有什么好的意见都提出来,大家再商议商议。”
  桃大爷说完就静坐着,大厅里的男人们都低声商议起来。
  “大爷爷,我们能做些啥?”大宝探出头,问道。
  桃大爷笑道:“你们就负责好好读书,多识几个字!”其他人也跟着笑。
  “我们可以帮着递茶送水。”大宝认真道。
  桃大爷点点头:“好孩子,做好你们该做的事,递茶送水还轮不到你们呢!”
  气氛变的活跃了,桃三爷敲了敲烟杆子,说:“我也说两句吧,这几天各家各户的壮劳力都全出,咱们尽快把堰塘稻田整治好了,还得赶紧配合着耕牛犁地,光靠那两头老伙计,肯定会耽误春耕。还有就是这几天的伙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