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家村种田轶事 >

第90章

桃家村种田轶事-第90章

小说: 桃家村种田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恨道:“懒得跟你说了,长富长贵你俩看着点,别让老头子喝多了!”
  长富长贵点头,三宝说道:“奶,你就放心吧,我们都有分寸的!”三宝不说话还好,一说话,李氏又炸毛了,骂道:“你这野猴子有啥分寸?吃起醪糟来吃一次醉一次!你好意思说你有分寸!”
  三宝吃瘪,夹了个花生米把自己的嘴堵住。
  刘氏赶紧拉住李氏,劝道:“娘,孩子们都在呢,都是有分寸的。”
  李氏才坐下来,喃喃道:“哎,你爹烟抽的多,晚上咳个不停,刚又抱了个酒坛子出来,我能不着急吗?”
  刘氏道:“娘,爹现在烟抽的少了,酒也很少喝了,你放宽心吧,这么多人看着呢,爹不会多喝的!”
  李氏慢慢的宽了心,又张罗着女人桌上的人吃菜。五宝看着碗里堆成小山的菜,说道:“奶,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会自己夹菜!”
  小玉儿也跟着五宝说道:“我也不是小孩子了!”
  李氏笑道:“奶这会儿夹得动菜,就使劲给你们夹,等到奶老的夹不动菜了,就轮到你们给奶夹菜了!”
  小玉儿和五宝点头,桃氏乖巧的给李氏夹了一块肉,说道:“奶,还有我呢!”
  李氏满意的笑着,吃着桃氏夹过来的肉块,道:“都是好孩子啊!奶也知足了!”
  张氏道:“娘,你快吃吧,一到过年过节尽说些伤感的话!”
  李氏斜蔑了张氏一眼,说道:“咋啦,我不过是提前预演一下嘛!孩子们印象深了,到时候才知道心疼我!”
  张氏心里翻了个白眼,说道:“你这儿孙满堂的有福老太太,还操心这些干啥,这一屋儿孙谁敢不孝顺你啊!”
  李氏道:“还不让人患得患失啊!”
  张氏赶忙给李氏夹了块肥肉,道:“娘,吃肉!”刘氏也赶忙给李氏夹菜,桃氏小玉儿和五宝也忙开了,李氏看着小山一样堆起的碗,笑道:“好!好!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桃三爷气的吹胡子,喝下一口酒,对李氏道:“你就作吧!”李氏又跟桃三爷嘀咕开了。儿孙们看着两个老人各坐一方,孩子气的相互吵吵,嘴角都翘起来了。
  三宝看不过去,跳起来嚷道:“嘿!老头儿老太太想演戏去外面搭个戏台子演吧!我去永盛哥那借个锣来,敲一敲还能收点钱!”
  桃三爷和李氏又开始集火三宝,三宝无所谓的坐下来继续吃,等两老人消了火,一家人又走上了吃饭的正轨。
  桃氏看了殷修竹好几眼,眼睛眨个不停,殷修竹笑了笑,传递着‘没事,吵着挺温情’的表情,桃氏眼睛都笑成月弯弯了,看得殷修竹心痒痒。二宝咳了一声,才终止了小夫妻俩眉目传情的戏码。殷修竹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笑笑,桃氏瞪了二宝一眼,哼了一声,埋头继续吃喝。

  ☆、第一六六章管教宠溺皆是娘心

  这年的中秋节天气很好,万里碧空飘着棉花一样的云朵儿,秋老虎虽然厉害,却不敌午后穿堂风的凉爽,午饭后,一家人坐在树荫下剥着剩下的一小堆玉米棒子。
  桃三爷长富和长贵去红薯洞窖红薯,殷修竹也抢着去帮忙,李氏拉住他,说道:“好孙婿,你别去了,红薯洞太小,人多了摆不开!把衣服弄脏了也不划算!”
  殷修竹看了看身上的干净衣服,笑道:“奶,没事的,衣服脏了可以再洗干净嘛,再说,租地里上交的红薯也不少,不学会窖红薯可不行啊!”
  李氏见殷修竹坚持要去,扭头对大宝说道:“大宝,找一套你的旧衣服给修竹换上,你们几个也去学学窖红薯,明天去山腰帮着修竹把红薯窖了!”
  大宝点头,对着殷修竹道:“妹夫随我来!”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东屋大宝的房间,不一会儿殷修竹就换了一身粗布旧衣出来。
  李氏笑道:“瞧这孩子,天生是个书生样儿,穿上粗布衣裳也不像庄稼人。”
  殷修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跟着大宝几个往院东边的红薯洞走去。很快,桃三爷的嚷嚷声就传来了:“都来干啥?几个红薯咋要这么多人帮忙?都回去都回去!”
  任凭桃三爷如何嚷嚷,硬是没有一个人回院子来,孙子孙婿都积极的帮着窖红薯。
  李氏笑呵呵的对孙媳妇们说道:“你们几个命好啊,如今咱家劳力多了。都不用咱们女人去帮忙干活,前些年,窖红薯我们也要去帮忙的,还有掰玉米挖红薯这些活儿,我们这些女人都少不了。”
  潘氏笑道:“奶,从小算命的就说我命好,小时候被爹娘宠着,如今嫁到桃家,上慈下孝家庭和睦,相公体贴日子安逸。可不就应了那句‘命好’吗?”
  小李氏捂嘴笑:“大嫂!”
  潘氏反应过来。脸刷的红了,不好意思道:“说快了!”
  刘氏见大儿媳妇红了脸,赶忙解围,说道:“这夫妻恩爱是好事。没啥不好意思的。我们这些当长辈的见你们小夫妻贴心和睦。心里也欢喜!”
  桃氏附和道:“是啊,是啊,有啥脸红的嘛。二嫂嘴上不说,心里指不定多甜蜜呢!”
  小李氏脸一红,嗔道:“妹妹就会乱说!”
  桃子眨眼贼笑道:“我去茅房的时候路过二嫂屋子,瞧见二哥牵你的手了,还……”
  桃氏还没说完呢,小李氏马上打断道:“啊!妹妹定是眼花了,你二哥只是在帮我把脉而已!”说完,求救的眼光看向桃氏。
  桃氏嘻嘻笑道:“哦哦哦,原来是在把脉呀!想来是我看错了!”
  李氏明察秋毫,眼神扫视过孙女和孙媳,笑道:“妞妞这个傻闺女,从小就是马大哈,如今嫁了人也不知道改一改性子,还这样毛毛躁躁的,啥话都敢说!定是被修竹宠的没边儿了!”
  桃氏嘟着嘴不满道:“奶,你咋这样说我呢?”
  殷氏凑到桃氏耳边,小声道:“嫁给我哥嫁对人了吧?”
  桃氏眼睛都笑弯了,忙不迭的点头,小声回道:“三哥对你也好啊!”桃氏突然想到什么,凑到殷氏耳边,更小声的问道:“三嫂,三哥人面前对你挺守礼的,背地里坏不坏?”
  殷氏脸立刻涨成猪肝色了,不再说话,埋头剥起玉米来,桃氏还傻登登的等着殷氏回话呢,刘氏在一旁能听见一些闺女的豪言壮语,赶忙拿手掐桃氏的手臂,不让这个傻闺女说下去。
  桃氏大眼睛看向刘氏,不解道:“娘,你掐我干啥?”
  刘氏道:“有身子的人了,规规矩矩的坐好,歪着身子谨防绊倒!”
  “嘻嘻,说的起劲儿忘记了!”桃氏赶忙坐好,拿个玉米棒子剥起来。
  刘氏心里叹道:“哎哟,我这个傻闺女是咋回事,啥话都敢说,啥话都敢问,也不知道修竹知不知道?在不在意?修竹那孩子一看就是个有学识的,都说读书人规矩多,她这当娘的操心死了!”
  刘氏这边愁的眉头皱巴巴的,身边的桃氏浑不在意的剥着玉米,刘氏抬眼瞅了瞅闺女的傻模样,又是一阵愁。
  李氏道:“哎!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这些当长辈的也操不了那么多心!”
  刘氏对着李氏笑了笑,眉头舒展开来,暗道:“幸好闺女嫁的近,我这当娘的可不能松了心,该教的还得教,兴许生了孩子,她这傻闺女能醒点神,说话能有个分寸!”
  女人们说着话剥着玉米,五宝上午去了族学,下午和小玉儿割完鹅鹅草回来,就乖乖的在屋里写字了,小玉儿跟五宝学了几个字,才高兴的出了屋子帮着剥玉米。
  张氏最心疼她这个闺女,只要有闺女在,眼光一刻也离不开,远远瞧着小玉儿从东屋出来,赶忙把小板凳摆在自己身边,招呼小玉儿坐到她身边。
  小玉儿如今也八岁多了,眉眼长得像极了张氏,都是细长的单眼皮,眼角微挑,唯有不同的是小玉儿少了张氏眼角的那段成熟风情,多了一份清稚。小玉儿除了眉眼,其他地方倒是和桃家几个孙子如出一辙。
  潘氏夸道:“玉儿妹妹出落的越发娇美了,再过几年准长成个大美人!”
  张氏笑眯了,只要是夸赞她亲亲闺女的事,她都一准儿的来劲,“大宝媳妇眼光就是好,咱这当娘的不是吹,咱小玉儿的模样,十里八村都找不出更好的!”
  李氏翻白眼道:“长贵媳妇说话还是悠着点,不要说太满了,小玉儿长的可人我这当奶的也承认,可这人前说话得留几分,你说的太满,谨防被外人笑话去!”
  张氏道:“娘,我可不是自吹自擂,我说的是实话。”
  小玉儿都听不下去了,对张氏说道:“娘,你少说两句吧,你把我吹到天上去成仙女了,还是不是你闺女啊!”
  张氏眼角一挑,急道:“咋不是我闺女,我心心念念多少年才盼来的闺女!谁也别想给我抢走!”
  李氏看张氏闺女病又犯了,道:“小玉儿迟早都要嫁人的,你这当娘的也要跟过去?”
  张氏明显低落了,无奈道:“要是能找个妞妞这样的夫家,抬眼能见着就好了!”说完,张氏眼露绿光的看向殷氏,道:“三宝媳妇,你家就兄妹两人吗?还有没有哥哥弟弟啥的?”
  殷氏摇头,张氏不死心,继续问道:“表哥表弟堂哥堂弟都行?”
  殷氏笑道:“二婶,我老家那些亲戚远在燕州,且早不来往了,你舍得把小月儿嫁到北边去啊?”
  张氏赶忙摇头,喃喃道:“看来最近的只有冯家村了!”
  小玉儿脸都涨红了,不断的向李氏求救,李氏安抚完小玉儿,大声道:“长贵媳妇,你要再这样神神叨叨的,小玉儿的亲事你就不用管了!好好的一个闺女,被你叨叨的不安神。”
  张氏又委屈又受伤的看向小玉儿,小玉儿乖巧的依偎在张氏身边,说道:“娘,你别乱想了,我知道娘疼我,我也心疼娘哦!”
  张氏的伤心立刻被闺女抚慰,听着闺女懂事的话语,张氏心里舒坦极了。
  桃氏看着旁边上演的母女情深,不满的看着刘氏,嘟囔着:“娘,你刚掐我了!”
  “我还掐少了!你这个不长进的闺女,娘恨不得把你耳朵揪下来!”刘氏恨恨道。
  桃氏委屈的继续剥苞米,听见东边传来笑声,赶忙找寻自家相公的身影,心里的小委屈只有自家相公能抚慰了。
  殷修竹和大宝几个从东边过来,衣服上并没有太多泥灰,由于人多,今年收获的红薯全部都窖完了,李氏赶忙张罗着给儿孙们端水洗手。
  殷修竹很快收到了媳妇委屈的小眼神,他嘴角一翘,含情脉脉的安抚一番,直到媳妇露出新月眼眸,他才走到水盆边洗手,然后跟着大宝去换衣服。

  ☆、第一六七章赏月去皱

  如今的桃家村,很多人家也把孩子送到镇上找活儿干,有的甚至去了县城和蜀州府,攒几年银钱也建上大瓦房,日子渐渐好过起来。虽然有了额外的进项,但立身之本的田地可不能弃,仍是精细的耕种着。
  晚上祭月,李氏提前就把贡品准备好了,月饼是李氏自制的,加上大宝二宝从镇上买回来的点心,还有殷修竹送来的酥皮月饼和水果,祭月的供桌上堆得满满的。从桌上的贡品就能看出桃三爷一家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虽不是大富大贵,但较之以往,庄户人家的日子能过成这样桃三爷还是很满意很有成就感的。
  桃三爷家如今女眷增多,稻草编的垫子也由以前的五个增加到八个。李氏带着家中女眷虔诚的叩拜完毕,由着男人们把供桌贡品收好,再换上客厅的桃木大方桌,把一干贡品和吃食堆到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起月饼来。
  中秋之夜,月华如水,放眼远眺能看见远处山脉流畅的线条和漆黑的山脊,转眸四顾能看见浓密的树冠和几处稻草垛,耳际间萦绕着草丛里的唧唧虫鸣,如同抑扬的琴音,尽显秋夜的静谧和美好。
  李氏把一盘干果馅的月饼推到长富面前,说道:“你们几个爱吃这个馅,放到离你们近点的地方。”
  桃三爷也爱吃干果馅,拿一个轻轻咬上一口,眯眼慢慢咀嚼着,再咽下喝口花茶。满足道:“月饼还是这个味,桂花却再也闻不到了,可惜村东头那棵金桂了,早些年一到中秋就香的醉人,后来竟死掉了。”
  三宝道:“爷,啥金桂,我咱没见过?”
  桃三爷道:“你咋能看到哟?这都是老早以前的事了,你爹和二叔倒是见过的!”
  长富点头回忆道:“是啊,好大一棵桂花树呢,开的桂花是金红色的。全村都能闻到桂花香。我和长贵小时候还去拣桂花,晒干了能做桂花汤圆还能泡桂花茶!”
  “可惜了哇!”桃三爷叹道。
  李氏说道:“这树和人一样,都有个生老病死,那金桂树就那点寿元。没办法的事!就好比这天上的月亮。初一是勾十五是圆。老天爷注定好了的。”
  桃三爷吹胡子道:“啥寿元不寿元的,那棵金桂树就是被桃老大那几个臭小子爬死的!特别是长祖那小子,小时候调皮捣蛋数第一!整日都挂在桂花树上!”
  长富笑道:“爹。也不能全怪长祖哥,村里的孩子都有份,闻着桂花香,都去攀爬折枝,后来不知道为啥,金桂树就死了。”
  长贵补充道:“我记得那时候还被大伯拿着棍子撵呢,他可心疼那棵金桂树了,后来树死了,大伯还伤心了好久!”
  桃三爷面带微笑的追忆了一番,叹道:“哎,桃老大的身体也不行了,今年冬天估计都过不去了。”
  老人都是这样,虽说活了多年,看的比年轻人通透些,可是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是会滋生出无限的不舍与不甘来,“一个个的都老了,都走了,总有一天也就轮到我了!”
  李氏抱怨道:“老头子说啥呢!这大过节的,念叨这些干啥!”
  三宝嚷道:“爷,你身体好着呢,能长命百岁!”
  桃三爷骂道:“你小子口无遮拦的,长命百岁的是皇上,咱这些泥腿杆子能活到七十就高寿了!”
  三宝声音小了一截儿,不服道:“皇上那是万岁,爷,你才乱说呢!”
  桃三爷想了想,的确说错话了,理亏道:“好啦,你们的孝心我都知道,我这把老骨头肯定能活过七十,我还等着四世同堂呢!”
  说到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