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高官 >

第322章

高官-第322章

小说: 高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家大企业垄断了市场,但桶装矿泉水暂时还没有普及开去。
    最起码,在新安市本地还是一个空白。这是新安市第一家桶装矿泉水厂。时机把握住了,只要宣传推介得当,配合着饮水机渐渐热销的市场大环境,未来的发展可想而知。
    从矿泉水厂出来,在马千军的建议下,一行人准备去爬爬山。然后晚上留在山里吃顿烤全羊。
    两辆车从矿泉水厂向凤凰山风景区缓缓驶去,这条三级公路依旧是坑坑洼洼,车辆行驶过程中一突一顿,车速根本提不起来。
    彭远征感觉有些晕车想要呕吐,就打开了车窗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他抬头望去,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身材高挑的穿着牛仔装背着一个大旅行包的女孩一瘸一拐地一边沿着公路慢走,一边向来往车辆挥手。
    彭远征笑了笑道,“停下车,问问,看看是不是需要帮助,好像是一个外地的游客。”
    司机嗯了一声,将车停下,霍光明摇下车窗问道:“小姐,你拦车吗?”
    那女孩满脸灿烂的笑容一步步挪过来,这个时候,彭远征才发现这是一个老外。肤sè是浅褐sè,眼窝深陷,鼻梁高挺,鼻翼上还扣着一枚亮晶晶的鼻钉,五官非常jīng致。
    “你好……我的……脚扭伤……”那女孩吃力地用中文说着自己的情况,双手合十致意,到最后可能是着急了,就叽里咕噜说起了英文。
    好在彭远征的英文虽然不是太好,但基本上能听明白她的大概意思。说她是印度人,在香港留学,来国内旅游,从江南到了江北,听说新安的泥塑制品很有名就跑来看看。然后来了新安,又得知新安邻县有个凤凰山,就顺道来游玩。
    她是徒步旅游,不料半路上扭伤了脚,疼痛难忍,想要搭一辆车去景区,先住进宾馆再说。
    彭远征犹豫了一下,挥挥手,“上车……谢谢……女孩大喜过望,连连道谢,就上了彭远征的车。
    彭远征其实很难想象,邻县这种偏僻的小地方,竟然来了一个印度女孩。如果是欧美人乃至rì韩人,他都不奇怪,可一个单身的印度女孩,突然出现在视野之中,着实让他感觉诧异。
    这个印度女孩显然非常健谈,xìng格也极开朗。她在车上不断用半吊子临阵磨枪的中文和熟练的英文或者自言自语或者主动跟彭远征搭讪,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叫莎琳娜,自称对华夏文化很感兴趣,在香港留学期间曾三次来内地旅行。
    彭远征让司机把车直接开到了凤凰山景区宾馆,然后让霍光明帮着莎琳娜住进了宾馆,嘱咐她可以找宾馆医务室的医生看看脚伤。
    霍光明帮莎琳娜安排妥当,就准备离去,却被这个印度女孩一把抓住胳膊用英文问了一句,霍光明听不太懂,就把宾馆的服务员喊了过来。因为是涉外景区宾馆,所以也有服务员懂一点英语,跟莎琳娜比划沟通了好半天,才弄明白她的意思——
    她是在询问彭远征的名字和地址,说是脚伤好了,要专门去谢谢他。
    霍光明不禁哑然失笑,大声道:“那是我们县里的彭县长,彭远征。莎琳娜小姐,你来我们县里旅游,就是我们县里的客人,祝你玩好!再见!”
    霍光明转身而去……莎琳娜自言自语,嫣然一笑,望着霍光明的背影喊了一声……这是一次偶然的邂逅,虽然县里突然冒出一个印度女孩让彭远征多少有些好奇,但终归还是没有放在心上。至于莎琳娜的“专程感谢”,他当然并没有当真。
    但谁也没有想到,三天之后,莎琳娜竟然真的来了。
    上午,chūn风和煦,阳光明媚。莎琳娜打车来到县zhèng fǔ机关大院门口,手里还提着一大包水果。
    智灵正好去县委那边办事回来,见一个外国女孩在大院门口好奇地张望着,就上前去随意问了一句:“小姐,你找谁?”
    莎琳娜将手里的水果放在地上,然后双手合十,微笑着用中文和英文搀和着表达道:“你好,我来找……智灵柳眉一挑,“谁……你要找彭县长?”
    智灵也是大学毕业生,简单的英文语句还是能听出几分来的。
    莎琳娜大喜,连连点头,“是的,是的!彭…县…长!”
    “彭县长”这三个字被发音成这种洋腔怪调,智灵强忍着笑道:“你跟我来吧……彭远征正在办公室里跟副县长严华谈工作,突然听智灵来汇报说有个印度女孩莎琳娜专程来找他,先是一怔,旋即忍不住笑了起来。
    严华有些奇怪地望着他:“彭县长,你还有印度朋友?”
    “不,谈不上朋友。严大姐,我前两天去凤凰山的矿泉水厂,半路上遇到一个在香港留学来我们这里旅游的印度女孩,她扭伤了脚,我就顺道把她送到了景区宾馆住下……”彭远征笑着跟严华解释了几句,然后起身笑了笑,“好歹也算是国际友人,我出去迎一迎吧!”
    ……
    莎琳娜非常认真地从自己的旅行包里取出一个jīng美的护身符来,是一串彩sè牦牛骨手链,她双手递给彭远征。
    彭远征有心不接,但人家女孩是一片盛情,想了想还是收下说了声谢谢。
    莎琳娜坐在彭远征的办公室里格格地娇笑着,cāo着古怪的中文和流利的英语跟彭远征交谈着,临走的时候还专门邀请彭远征rì后去印度旅行,去她家里做客,她还在一张纸上详细写下了自己家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送走了这个让人记忆深刻的印度女孩,彭远征捏着莎琳娜送的护身符瞅了瞅,然后就笑着摇摇头,顺手将护身符扔进了自己办公桌的抽屉里面。
    智灵笑着走进来,“彭县长,我安排司机直接把莎琳娜送到市里的火车站去了,一个外国女孩也不容易,一个人跑到国内来旅游!”
    彭远征嗯了一声点点头,“行,也是咱们的客人。好了,你去通知李县长和郭县长,我找他们开一个碰头会。”
    “好的,彭县长,我这就去。”智灵转身而去,嘴角泛起一丝笑容。她心情不错,刚才那印度女孩也送给她一串护身符,还说女神会保佑她找上一个如意郎君。RQ
    最快更新,请收藏(。)。
542章挖墙脚?
    彭远征把李铭然和郭伟全找来,开了一个碰头会,一方面确定了县府机关干部下基层轮岗锻炼的首批大名单,这为下一步彭远征在机关jīng兵简政、抽调机关干部充实乡镇基层一线,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对94年全年即将推进的几个大项目进行梳理,确立了“平稳求快、保三争二”的主导思路。
    彭远征提出了一个目标:也就是从现在开始到年底,确保矿泉水厂项目和煤焦化工程成功运营,确保“东方小商品城”项目基本建设完成,新上两个投资过500万的新项目。
    在李铭然和郭伟全看来,邻县目前拥有的几个项目已经足以支撑邻县迈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和经济总量的翻倍增长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在这种前提下,彭远征应该以“求稳”为主,不必再费心劳力地引入新项目。
    说的私心一点,彭远征能在邻县干几年呢?通过这几个大项目的成功运作,完全就可以收获到足够的政绩,何必再去冒风险呢?
    花费自己的jīng力和心血、承担着相应的市场风险,去为后任做嫁衣裳,太没有必要了。这是李铭然和郭伟全的真实心态。
    但彭远征却根本没有考虑这些。他做官所追求的是实现个人价值和施政抱负,而不是个人政治利益最大化。因此他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所抓的每一个项目,都兼顾了长远,决不搞拍脑袋工程和短期政绩工程,不求官声民誉,但求无愧于心!
    听着彭远征不疾不徐地阐述着他未来的发展思路,李铭然和郭伟全眸光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心头滋生起一丝丝的惭愧和汗颜。与彭远征接触地越久。两人越加觉得彭远征的胸怀和视野非常人所及,他的强势和强权,是为了做事而非私利。这从彭远征的责任担当和处事原则上足以看得出来。
    彭远征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清官,但肯定是一个公私分明的实干家。他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本身就站在了一个需要仰视的高度上。
    “铭然同志,老郭,县里的整体发展思路早已确定,那就是以小商品城项目为依托,打造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推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我们搞商贸物流,最大的优势就是交通便捷,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都从我们县里穿过。运输成本很低。”
    “基于这个思路,我们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支撑。引导企业积极投身商贸物流业发展。使企业成为建设市场、开拓市场、经营市场、繁荣市场的主体。通过企业+市场+产业的发展模式,为商贸物流业奠定基础。”
    “二是发展现代物流园区。推进集群发展。按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和建设一个园区、繁荣一个市场、发展一个产业的思路,规划设立一个现代物流园区,建立园区发展机制和政策,通过市场运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jīng的思路,加快产业配套,提升发展的整体优势、竞争优势。”
    “因此,我认为,94年我们的经济工作重点就是规划建设一个物流产业园区,然后力争引进几个相关项目……”
    “物流园区要把东方小商品城项目容纳进去,然后在东侧和西侧规划两个大型的市场交易中心——我的意见是建设机电设备交易中心和副食调味品批发集散中心。”
    彭远征的话一说完,郭伟全立即就明白他在打什么主意,忍不住嘴角浮起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铭然则皱眉轻轻道:“彭县长,我打断一下啊,我虽然不怎么熟悉经济工作,但建设大型的物资交易中心,需要市场底子,我们要想从无到有凭空造出一个市场来,怕是不容易。”
    彭远征还没有说话,郭伟全则哈哈大笑了起来:“老李,你还是没听明白彭县长的话——物流产业园区是一个虚的,只有两个项目是实的——彭县长要建机电设备交易中心和调味品批发集散中心,这分明是要挖墙角。”
    “挖墙脚?”李铭然有些莫名所以地讶然道。
    彭远征暗暗叹息,李铭然在经济工作上果然就是一个门外汉,一窍不通,连起码的经济敏感xìng都缺乏。这样的干部,无论责任心怎么强、多么清正廉洁,在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都是不适合干zhèng fǔ一把手的。
    郭伟全微笑着,“老李,市里现在已经有一个机电设备交易大市场,是80年代中期建成的,已经运作了接近十年的时间,可以说是江北省最大的机电设备批发基地。但是这个市场很不规范,基础设施也很简陋,市里曾经一度有过改造的投资意向,但后来搁浅了。”
    “至于调味品市场,泽林市就有一个,只不过是缺乏统一规划,完全是市场自发形成的。”
    “如果我们建设上规模、配套齐全的市场交易中心,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减免税优惠,我敢保证,不出半年的时间,就会慢慢将这两个市场大蛋糕吸引到县里来——问题的关键在于,优惠政策是否有力和宣传是否到位。”
    彭远征眼眸中掠过一丝光亮,深深地凝望着郭伟全,鼓了鼓掌朗声一笑,“老郭果然是经济专家,几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没错,我打的就是挖墙脚的主意。前一段时间,我专门去考察过市里的机电设备市场和泽林市的调味品市场,市场已经饱和,到了一个容纳的极限,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条件、环境和优惠措施,商家和市场迁移到县里来是完全可以看到的事情。”
    “正如老郭所言,我们的市场要做出亮点,要有足以吸引人的优惠,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要有相应的宣传战略。这是成功的关键。”
    李铭然哦了一声,却是没有再说什么。郭伟全则笑道:“彭县长,你是准备吸引投资还是直接由县里投入建设呢?”
    “还是要吸引投资。县里自主建设也不是不可,但存在一定的财政风险。我认为,我们还是要cāo作成市场项目,互利共赢、风险自担,我们所做的就是政策支持和优惠。运作模式,可以参照东方小商品城项目的成功模板。”
    彭远征挥了挥手道,目光坚定而清澈。
    郭伟全轻叹了一声,心里暗道:招商引资谈何容易?规划做了,思路有了,前景也可以展望,但如果没有企业来投资,一切都等于零,都是纸上谈兵。
    彭远征扫了郭伟全一眼,淡淡道:“招商引资推进经济发展,不光是我们几个县领导的事情,也是全县干部群众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考虑着,县zhèng fǔ可以出台一个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发动全县的力量,推进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项目者给予经济奖励。”
    彭远征说的招商引资奖励在后来的2000年之后,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几乎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类似的政策,但在90年代前中期,这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zhèng fǔ拿钱奖励招商引资的个人或者部门单位,这甚至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想法。
    郭伟全吃了一惊,抬头望着彭远征,犹豫道:“彭县长,财政拿钱奖励个人,这样是不是……”
    “老郭啊,改革开放就是要体制创新、经济方式创新,如果我们拘泥于以往的条条框框,那就什么也干不成。当然,这种奖励政策是暂时xìng的,等县里形成了一个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就可以取消这项政策。”
    “我已经跟韩书记探讨过这个思路,韩书记表示认可。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效果,应该是立竿见影的!”彭远征嘴角浮起一丝玩味的笑容。
    提出这个思路,他是经过了慎重考量的。奖励招商引资在后来虽然因为过多过滥,在很多地方异化扭曲,但cāo作的好、控制得住,作为一种临时xìng举措,还是能发挥重大作用的。
    他决定在邻县提前推开这个思路,也就是施行两年左右的时间——所以,这个奖励办法,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暂行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