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把你当弟弟 >

第65章

我把你当弟弟-第65章

小说: 我把你当弟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婺点点头, 跟他走了进去。
  没想到在里面遇到了传说中的崇阳大师。
  当时无殃刚好走开了,江婺喝了水,想看看这座景山寺,就看见了这个和尚。
  她并不信佛,可是这个须发皆白、慈眉善目的和尚用一种奇异的目光看着她,对她说了一句:“女施主命格奇异。”
  江婺听到这声音,突然觉得有些熟悉,好像很久之前在哪里听过一样。可是她怎么都想不起来,只能愣愣地反问一句:“有何奇异?”
  他苍老的面容十分温和,带着几分看超然,他道:“女施主命格,来自异世,且将来贵不可言。”
  江婺震惊地瞪大了眼。
  一瞬间她想起来了,当初,梦里那个声音。
  她下意识摸了摸手腕上的墨玉,怔怔问道:“您是?”
  他看了一眼她的手腕,睿智的双眼仿佛早已洞明一切,却不回答她的问题,摇摇头,慢慢走远了。
  江婺看着他的背影,久久回不过神来。
  回去的路上,江婺一直在思索这个事情,她的穿越、墨玉和那个崇阳大师,到底怎么回事儿?
  无殃发现了她的异常,皱眉问:“江婺,你在想什么?”
  江婺闻言抬眼看他,沉默了一会儿,问:“无殃,你就不好奇我的来历吗?”
  他握住她的手,轻轻摇头,“只要你往后余生都在我身边,其他的,都不重要。”
  江婺一愣,豁然开朗。
  对啊,往后余生有无殃陪着,有一个家,还管他穿越是怎么回事干嘛?
  景山之行回来,时间仿佛都过得快了许多。
  纳采、大征揭开了大婚序幕,整座京城都陷入了皇帝大婚的喜悦当中,宫里宫外都变得忙碌起来。
  江婺没有父母,却有古夫人为她忙活,古安代为接待纳采仪队,收下内务府送来的金银玉器等纳采礼,这些箱笼都挂着喜气洋洋的大红绸花,数量之多,几乎将偌大一座古府堆满了!
  纳征之后,已是十月底了,此时天气已经冷起来。几日后第一场雪便来了,纷纷扬扬将个京城都变得银装素裹。
  初二这日,雪停风住,雪后初晴,是个好日子。这日便是册立大典。
  所谓册立礼,就是正式册封江婺为皇后,授予金册、凤印,象征她尊崇的地位,母仪天下。
  因为是皇上亲授,这天江婺倒是可以看见无殃。
  不过这天他十分严肃,公事公办的样子,要不是江婺捕捉到他偷看自己的眼神,还真被他骗了。
  她由侍仪女官领着,三跪三拜礼毕,接过无殃亲自递来的册印,册立大礼就算是完成了。然后身边的人都改了口,恭敬地跪拜“皇后娘娘”。
  她才意识到嫁给一位皇帝是怎样不寻常的事情,这地位的尊崇甚至是使她有些惶恐的,不过转眼看到无殃暗含欣喜、期盼的双眸,她又安然下来。
  既然要陪在他身边,就要与他同享共担这一切,没什么惶恐的。
  冊立大礼后,江婺原本随意的心情突然就紧张起来,甚至夜里都有点睡不好。
  古夫人明白她这是新嫁娘的焦虑,一直宽慰她。然而也没什么作用,江婺绷紧了心神,焦虑了两天,整个人都有点萎靡。
  初四这天,差点起不来,急坏了众人,后来好歹是起来了,没精打采地任她们摆弄,换衣服化妆她几乎都是眯着眼的,看得大家想笑又不敢笑。
  最后穿上了大红色绣金纹的龙凤同合袍,又戴上了纯金和大东珠打造的九凤衔珠凤冠,她脖子一沉,顿时觉得头重脚轻,浑身沉甸甸的,压得她难受。
  她这下是清醒了,不禁默默怨念,这个凤冠到底用了多少斤黄金啊,她得戴一天呢,早知道跟无殃提一下好了……
  黄昏时分,吉时到。
  正这时,房门外响起了庄常沉稳的声音,“吉时已到,臣……前来送娘娘上凤舆。”
  江婺听到他的声音,顿时高兴起来。不过她现在是不能说话的,只好由侍女给她盖了龙凤呈祥图样的盖头,又给她递了一柄玉如意,由石桃扶她出了门。
  庄常看着她一身隆重喜庆嫁衣,不禁愣了一会儿神,随后低了头,转身蹲下,声音有些艰涩似的,低声又说了一句:“臣,恭送娘娘上凤舆。”
  江婺就由石桃扶着,小心地趴在他宽厚坚实的背上。庄常小心地起身,背着她,脚步沉稳而柔缓地走向大门。石桃紧跟而上。
  江婺趁着其他人听不见,悄悄开了口,有些感慨道:“广常,我要嫁给无殃了。”
  她还是习惯喊他这个名字,而他也乐意听她这样喊她。他的声音有些寂寥似的,微微有些哑:“是啊,您要嫁人了,往后若是……”
  他原是想说,若是他对你不好,便告诉我。
  可是说到一半,又觉得这话可笑,他怎么会对她不好呢?何况,即便他真的对她不好,自己又能如何?
  于是他顿了下,出口的话已经变了样,“往后,您必定和乐美满。”
  江婺重重地点头,表示收下他的祝福,想了想又问:“你也老大不小了呢,什么时候成家?你一个人孤单冷清的,也该找个伴了。”
  他闻言,脸上露出一丝酸涩神情,幸而她看不见。
  沉默了会儿,他才道:“快了,在您之后。”
  江婺听他这样说,以为他是有了钟意的姑娘了,于是松了一口气,为他高兴。
  从内院到大门,再大的宅子也走不了多久。江婺听到一阵喜庆笑声的时候,已经到了门口了。
  到了凤舆前,他将她放下来,便缓缓地退开了,站在人群之中看着她,眼神说不出来的复杂。
  人群之外,还有一个人也眼神复杂的看着新嫁娘……
  江婺原以为八抬大轿经够隆重了,没想到凤舆是十六抬。凤舆摇摇晃晃,她抱住玉如意想补会儿觉,然而脖子压得酸疼,压根睡不着。
  自有奉迎使节乘马先行,八名宫女手持凤头提炉引导,十六名大力太监扶舆,大内侍卫在后乘骑护从,再后面是长长的车马队伍,上面装的是皇后的“嫁妆”,包括古夫人备下的、纳征礼赐下的各色金贵器物。
  奉迎队伍空前盛大,万人空巷,数十里红妆,轰动全国,更有八方来庆。
  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从皇宫正门进,表示来的是天子正妻,具与皇帝同尊并重的地位。
  等她下了凤舆,整个人又开始紧张起来。这时候已经是天黑了,宫内却灯火通明,处处张灯结彩,喜庆非凡,一扫从前的凄清冷寂。
  江婺紧绷着心神走过了一系列的仪式,整个人又累又困又饿,偏偏又被迫地清醒着。到了婚殿坐下时,她终于是大松了一口气。
  听到礼仪女官恭请皇上挑盖头的声音时,她心里开始扑通扑通地跳起来。
  而一向神情淡淡的皇上,此时拿着喜杆,看着眼前的安静等他挑盖头的新嫁娘,眼神也焕发出光彩来,由心发出的喜悦是无法掩盖的。
  他默默深呼吸了两次,才伸手挑了盖头。
  灯下新娘大妆红服,肤如凝脂,唇如丹蔻,眉如远山,一双秋水明眸清澈无瑕,他不禁微微愣神,眼里闪过几分惊艳。
  江婺眼前一亮的时候,不禁抬头看他一眼,红衣公子果然灼灼其华,光彩照人,俊美如仙,她也不由得看愣了下,又觉得不好意思,羞红脸低了头。
  而这娇羞情态,越发让他看得愣住了。
  接下来是合卺礼,也就是喝交杯酒,自有宫女端了酒过来,两只红翡雕成的酒杯小巧玲珑,似也沾染了这喜气一般。
  仪娘喜笑高唱:“同饮共食,结为一体!”
  江婺站起来,跟他面对面地各拿了一杯酒,虽然她站着,但还是矮了他许多,他站在面前就是居高临下似的。江婺抬眸见他眼也不眨地看着自己,她脸上越发红了,甚至都不太敢看他。
  他却轻轻一笑,微微俯下身来迁就着她,伸臂过去纠缠住她的,无言地催着她。江婺手都有点抖,跟他手臂互缠,把酒杯凑进了唇边,抬头饮酒的时候,看见他异常灼亮的目光。
  “咳咳!”
  酒味呛人,她有些不适地咳了咳,他立刻伸手拍抚她后背,动作轻柔。
  “咳……我没事。”江婺摇摇头让他不要急,脸上越发红通通的了,看得他眼神都带着一丝火热的意味来。
  他扶着她,两人坐到了龙凤喜床上。又有人端来一碗饺子给江婺,江婺接过小心翼翼地吃了一口,虽然心里早有准备,还是难吃得皱了眉,忙不迭吐回碗里了。
  这饺子半生不熟,寓意多生子嗣,繁衍万代。据说在民间还会有长辈娘子大声问:“生不生?”新娘子还要羞涩答:“生。”不过这婚礼毕竟不同,也没人敢这样问的,倒是免她窘迫。
  不过旁边的皇上见她皱了眉,竟然展颜一笑,十分高兴的样子。江婺看了,暗自羞恼。
  好在也没有让她真的吃下去,这碗生饺子很快被撤了下去。
  随后便是结发了。原本该由婚后美满的妇人替他们结发的,不过皇上并不假手他人,要亲自动手。
  按理说这还不到梳洗拆妆的时候,她凤冠还不能除,不过他不忍看她难受,趁这个机会帮她把那沉甸甸的凤冠摘下来了,看她悄悄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心里十分柔软。
  随后他取了剪子,小心地从她发髻里拆了一缕青丝,轻柔地剪下来,又极快地剪下自己的一缕乌发,而后仔仔细细地以红缨两缕发丝绑在一起,又认认真真的压在绣着龙飞凤舞图案的绣枕下。
  过程中他的神色十分庄重,仿佛是做什么神圣的事情,虔诚极了。江婺看着他的动作,也不由得屏息。
  结发完毕,帝后便坐在龙凤喜床上吃了一碗长寿面,以求白头偕老,福寿绵长,合和美满。
  这过程江婺还算放松,一来只有一碗面,他们只能脑袋挨着脑袋吃,稍不小心就磕到一起,傻头傻脑的感觉,让她不由得心底发笑;二来她饿了一天,终于可以吃到点热乎的东西了,心情舒畅起来。
  两个人头挨着头吃了一碗面,倒有点温馨和乐的感觉。
  就是轻松的心情也没持续多久,他们吃完了,宫人收拾了退下,又有宫女过来跪请他们梳洗。
  江婺脸红了。
  她不要人伺候,自己进了净室,磨磨蹭蹭地梳洗着。
  磨蹭完出来一看,他已经好了,正坐在床边等她呢。
  闲杂人等通通出去了,屋里就剩了他们俩,静悄悄的,满目大红颜色又让人有种暧昧的感觉。
  江婺才刚出现在净室门口,他就转过眼来,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在这样灼热的目光之下,江婺立刻脸红心跳起来。
  他起身走过来,抬手轻轻抚了抚她鬓边被剪短的一缕发丝,目光越发火热起来,然后他突然倾身,一把将江婺拦腰抱起,走向了大床,将她压在了身下……
  洞房花烛,春光无限。

  第91章 番外

  帝后大婚之后,皇后终于想起了某对可怜人, 心下愧疚之余, 赶紧向皇上说了几句。
  皇上爱妻心切, 听她说起,自然没有意见,于是下旨赐婚, 命永安县主唐岚与巡查司古安两人择吉日完婚。又另附说明, 因两家人丁单薄, 所得子嗣分继古、唐两姓, 以延续忠良血脉。
  古府接到圣旨, 一人欢喜一人愁。
  古安当然是喜得见牙不见眼, 古夫人听到生下来的一半儿孙还不是自家的,心里颇有些郁闷, 又见儿子全无意见, 更加来气。然而既然是圣上赐婚, 又毕竟是解决了儿子的终生大事, 抱孙儿一事指日可待, 总体来说也是喜事一件。
  于是刚刚大出风头嫁出皇后的古府,又张灯结彩, 热热闹闹地操办起来。虽比不得帝后大婚轰动,也是引得大半京城人瞩目。
  成亲这日,高朋满座, 欢声笑语, 热闹非凡。
  一品护国将军、齐国公爷庄常与两位新人都是自小认识, 自然也前来祝贺,还无奈地帮着新郎官挡了不少酒。
  新郎官喜气洋洋,喝得半醉,一手拿着酒杯摇摇晃晃,一手揪着好友地衣领,大着舌头笑话他:“如今……我也成婚了,就剩你一个……孤家寡人了,哈哈!”
  其实此事帝后也颇为关心,只是庄常目前并无成亲想法,何况心中也没有其他喜欢的女子,因此一直耽搁着。此时听得古安提起,他脸色一冷,索性丢开他不再帮他挡酒,任他被灌得醉死。
  只是,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人都成双成对,只余自己形单影只,说心中一点不孤独是假的,然而又无人可诉说,晚间只能一个人借酒浇愁。只是借酒浇愁愁更愁,醒来没有丝毫畅快之感,只有头昏脑胀。
  隔日,心情郁闷的庄常打马从闹市过,原本因为宿醉有些惫懒,不经意一转眸,却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容,是卫承曦。
  他一愣,拉着缰绳地手不由得一紧,勒停了马。
  卫承曦一身布衣,朴实无华,以看不出从前十一公主的华丽张扬了,只是挺直的背脊和不屈的眼神,仍窥得出几分曾经的傲气风骨。
  当然,除了她,旁边的也全是熟人,他坐在马上,冷眼看着。
  卫承曦早就料到,在京城被熟人撞见是迟早的事情,而风水轮流转,曾经不得她善待的人,如今每一个都比她过得要好,想来她是最落魄的一个,如过街老鼠一样了。她也知道京城不宜久留,应该早早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寻访一处幽静山村住下,将此间发生的种种忘却才好。高嬷嬷也是苦口婆心劝着她,要带着她离开京城,再不回来。
  然而卫承曦身体在幽禁的日子里变得孱弱不禁风,不得已留在京城养一段时间,身体养好了些,却又觉心中割舍不下。
  她心中记挂着的,有两人,一是江婺,她是如此善意柔和,十年光阴里,丝毫未变,每见一次都觉得世界仍善待自己;另一人,便是庄常。
  说起这个男人,曾经他忍辱负重,化名广常,尚且不屑于她,如今他身居高位,他们身份尊卑早已天翻地覆,他更不会垂青于她了。何况两人原本就有着前辈的仇怨。她已是不敢想他们能有什么结果了,只是午夜梦回,想的梦的仍旧是他,再也没有别人了。
  知道他真实身份的时候,她恍然,没有被欺骗的愤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