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肥田仁医傻包子 >

第132章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132章

小说: 肥田仁医傻包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这会儿最重要的不是问责,而是要解决眼前实际遇到的问题。

    反正他们赵家是把人家给彻底得罪了,出来一个那小伙子就骂一个,这个时候,谁跳出来都得被他骂个满头包。

    “老爷,你就能容忍别人这么辱骂你的儿子、你的妻子?我和宗儿被他说得这么不堪,老爷你都不替我们做主,给我们要个说法?”

    赵暮山实在没有想到,他的夫人这个时候又会把问题丢给他。尤其是她一连声的反问,更是让赵暮山冷了颜色。

    夫人向来识大体,怎么今日这么反常,倒显得有些斤斤计较和小家子气了?

    她之前说翠儿已经把这厢的事情都告诉了她,那她也该明白,若是那小伙子说的事情是真的,今日理亏的就是宗儿,是他们赵家。她怎么反倒让他为他们做主,要个说法?

    这样,让他如何在这么多人面前下得来台?又如何能堵住悠悠之口,说他们赵家贼喊捉贼,做了缺德事还好意思说别人的不是?

    最重要的是,夫人这样说,又给那小伙子落了口实了。

    赵暮山心思电转间,刘西山果然仰天大笑了几声:“好啊,我本来以为你儿子已经够无耻够畜生的了,没想到,你这个做娘的比你那个儿子还要无耻,还更像个畜生!你居然跟我讨说法?好,那咱们今儿个就彻底算算,到底是谁该给谁一个说法!这个问题咱们不说完,今日你们就别想离开这里!”

    程氏冰冷的眼里有着一丝轻蔑。

    他就一个人,而他们这边有许多人,他们若是真要走,就凭他一个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小伙子,不管你信不信,但凡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赵暮山说话向来说一不二。这件事,我一定给你个说法,只是这里说话实在不方便……大师,还有一帮亲朋都在这儿,把这事闹开了,对令妹的名誉也不好。不如这样,我们约一个时间,再来谈论这个问题,你看如何?”

    赵暮山不愧是这么多年生意场上走下来的人,到这个时候了,依然还能这么冷静,说话的口气仍然这么和善。

    坐在旁边的人,都不由感叹这个赵老爷子还真是一个大善人。只可惜,这个大善人,养了一个没出息的儿子,否则也不至于让赵老爷子在一干亲朋面前这么丢人——

    “老爷?!”程氏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怎么能够这么说呢?你这话,不就是摆明承认了我们宗儿真的做了什么对不起他妹的事,你这样让宗儿以后如何在外面做人?”

    程氏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赵暮山就来气了。

    “你还好意思说,若不是你惯坏了他,他何至今日闯出这么大的祸来?夫人,咱们儿子变成今日这样,你这个做娘的也有责任。为夫也有错,错在对宗儿管教得太少,才让他变得如此的胡作非为,胆大包天!这个逆子,再不好好管教,他日还不得翻了天,咱们赵家的基业也迟早毁在这个不孝子的手上!”

    程氏看老爷动了怒,不敢再说,只是心中一口郁气难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娘——娘——是宗儿的错,是宗儿不孝,娘你别生气,你可千万要保重身体。”赵晨宗一看程氏咳得满面涨红,身体颤颤巍巍的,好像一阵风一吹就倒一般,忙跪着跑过来劝道。

    “哎呀!夫人哪,你这是何苦?瞧你都病成这样了,还非得出来。这儿的事,有为夫,你就放宽心歇着。来人来人,快把夫人送到内堂休息,再去请个大夫过来~~”

 230 各管各家,各找各爹

    230 各管各家,各找各爹

    程氏在赵暮山的强烈要求下,被人搀着回房了。

    刘西山冷眼看着面前的这一出出,一幕幕,心尖发凉。之前说他们赵家没一个好东西,那多少带着生气的成分。

    却不成想,这赵家的一个个,还真是同类。那赵晨宗自不必说,小王八羔子一个。那赵夫人,表面上看着弱不禁风,风一吹就倒,说话却句句如刀,还拽得跟只大头虾似的。

    至于那赵老爷,尽在那里站着说话不腰疼,冷静点?回头找个时间再慢慢商量?如果被欺负的人是他老婆,是他的女儿,他还能在这……慢慢商量?

    刘西山还想再说,门外一阵喧哗,耳听着外面的动静,刘西山一怔。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爹刘申姜。

    刘申姜一路大跑着过来,刚一跑到庙外,就听到了庙里面发生的事情。

    说是一小伙子大闹赵老爷家的法会,还打了人家赵少爷,现在法会都停下来了。还说那小伙子大声嚷嚷赵少爷欺负了他妹妹,还让他妹妹怀上了他的孩子。刘申姜差点背过气去,“这个浑小子,真不安生,他妹妹这回可是被他害惨了!”

    说这些已是无用,刘申姜撞开挡在身前的人,抓起庙里的刘西山就走。

    “爹——”

    刘西山突然觉得自己的手被一股大力给拉住了,就跟一只铁夹子似的,疼得他生生打了一寒战。

    “还不回去!”这还是第一次,刘西山看到自个儿老爹这样可怕的样子。爹向来不问事,家里什么事情都是娘在打理,就是管教几个孩子,也都是娘在办。比起娘。爹更加的温和,所以他大多时候,更怕的是娘,而不是爹。

    他本以为,爹是个没有脾气的男人,没有想到,他发起脾气来比娘要可怕多了。如果娘在这里,他恐怕会认不出来,面前的这个人竟是和她在一起生活几十年的丈夫!

    “诶你们……”赵暮山看着这对奇怪的父子,想要追上去问问是怎么回事。却想到今儿是个什么场合。这件事情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绝对不能任其发展下去,那个小伙子的爹将人拉走也好。否则今日之事还不知要如何收场。

    只是,宗儿的事……罢了,回头他再跑一趟,如果那个小伙子说的话是真的,那个姑娘真的怀了宗儿的骨肉。这件事他可就得好好想想了。

    赵家辛苦建立起来的名声,可不能毁在那个不孝子手上。

    而且他赵暮山的儿子,也不能永远背着欺负人家黄花大姑娘的恶名,那个不孝子再不争气,也好歹是他的儿子。

    做父母的,哪有真的不为自己的子女打算的?

    哎——

    赵老爷常常叹了口气。不过现在还不是他为那件事发愁的时候,面前的难题才是当前第一个需要解决的。

    “大师——”赵老爷面有愧色,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还都给大师听了进去,赵老爷只觉得这一生都没有如此尴尬丢脸过。

    “赵施主,我佛慈悲,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一切皆有因缘果报。祖上积了三世福音,故得我佛保佑。方有今日的善果。令郎一步行差踏错,种下了恶因,赵施主若想家宅清吉,佛祖庇佑,还得行善举,结善缘,化恶因,修善果才是。哦弥陀佛——”

    赵暮山一怔,想起自家祖上三代,确实做了不少的好事。祖父、曾祖和高祖虽然没有什么钱,却也为相邻做过不少的好事。曾祖曾经为了救两个小孩子,被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头砸中,伤重垂危。高祖居住在山上,与动物同居,与野兽同食。他为小鸟安窝,给被猎人射中的小狐狸包扎治伤。在他的手上,曾救过无数的生灵。

    这些事父亲在他小的时候曾和他说过,还说曾经有个大师为他们赵家批命,说是他们赵家只要积上三世的福音,就能家宅祥和,步步荣华。

    赵家的后人若将这种福音传递下去,就能光耀赵家的门楣,享受善果。如果赵家的后人为富不仁,欺压百姓,做出背德之事,那这种福音就会蒙尘,赵家也不会再得到佛祖的庇佑。

    这些事听起来有些玄乎其玄的,不信者,就当那老和尚在扯淡。信者,就自当好好谨记,谨言慎行,将这种福音传递下去。

    无疑,赵暮山属于后者。他亲眼见证赵家在他这一代兴起,虽然他自认这与他本人的本事密切相关,却也不否认这些年他们赵家的运气确实不错。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能不能成,还得看老天的意思。

    他们赵家这些年壮大得很快,大通钱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看好,他五位妻妾相处和睦,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矛盾。几个孩子也算听话,打理起生意来也都有一套。赵家的一切都很不错,唯独……

    赵老爷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儿子,一股无奈浮上心头,偏偏自己最寄予厚望的儿子,却最最不争气。

    然这依然不可否认,赵家这些年的确得到了祖上很大的荫庇,福气连连。这也就是为什么赵老爷家里一出点什么事,就喜欢请菩萨办法会之类的原因。不管办这些事有没有效果,就当是他赵家的钱太多,花钱买个心安就是了。

    而面前的这位大师,如果他没有记错,他曾言道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江阳。现如今,却一语道出这些外人无法得知的事情,实在不能不令赵老爷子为之心惊。

    很快的,就有解释了。

    这宝光大师不愧为修为精深的得道高僧,能洞察天机,知因果循环,真是名不虚传。看来他真是请对人了,有大师为赵家祈福,赵家一定能得到佛祖的庇佑。

    但转念一想,大师方才说起,赵家需得行善举,结善缘,化恶因,修善果。适才这不孝子刚闹出这等丑事,种出了恶因,令赵家的福音蒙尘,他得赶快想办法弥补,化解这恶因才是。

    “多谢大师点化,暮山知道怎么办了~~”赵暮山双手合什,也道了声:“哦弥陀佛——”

    事情到了这一步,大家都没有什么心思管什么法会了。本来那些卯着劲敲锣打鼓吹喇叭的,一个个都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想怎么提起劲都不在状态。

    坐在四周的那些人,似乎更对赵少爷和刘家闺女的事情感兴趣,这热闹的法会,此时对他们而言已经不叫热闹了。

    还有些人,人留在这,心却飞走了。都在想着,老刘家这会儿也不晓得怎么样了,申姜拉着儿子走的时候气得不轻,这西山回去后少不得一顿打。

    更多的人,都在感叹,这老刘家今年真是流年不利。东山几个月前莫名其妙的就被发现在一个山坡下,被抬回来的时候一双腿废了。紧接着,那老小的媳妇儿又闹着分家,一个好好的家分成了两个。

    不过分就分了吧,分了也好,分了清静。像东山那个情况,这个家不分迟早也要闹出乱子,分了就清静了。

    后来听说那东山的媳妇儿又跟人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这事还不靠谱,他们也就甭乱说了。

    谁知,东山媳妇儿的事刚平息,这边又闹出刘家的闺女被人家赵家大少爷欺侮了的事情。这刘家,一出接着一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家今年犯冲,触犯了灾星!

    这么一想,那些嘴碎的人又开始联想了,这刘家平静了这么多年,怎么就这一年发生那么多的事情?

    于是,大家都想到了,今年,不正是东山他媳妇儿进门的这一年麽。东山他媳妇儿刚一进门,这刘家就接二连三地发生这么多事情,这个女人不会是什么扫把星转世吧?

    这一个人提起,许多人越听就越觉得像是那么回事。

    也对啊,不然这个事怎么解释?你说那东山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就在他媳妇儿嫁过来后出事。还有,那银杏年纪也不小了,早不被人欺负晚不被人欺负,偏偏在她嫂子进门之后。

    这个事,真是越想越耐人寻味。

    那半夏,不会真的是扫把星转世吧?

    马氏乍听此言,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就跟那个说得吐沫横飞的妇人大吵了一架,还放出这样一句话: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们刘家的事,你以后少插嘴!

    前面两句话用在这里其实并不合适,但马氏就这么用了,而且还颇具力道。把那个说李半夏是个扫把星的妇人,堵得两眼一瞪说不出话来。

    “各管各家,各找各爹,刘家的事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们来置喙了?半夏是我儿媳妇儿,我都不说,你们凭啥在这嘴多多的?”

    但凡以后再有个说长道短的,马氏就用这句话抵着她们。一副你再说下去,咱们刘家你以后也甭过来走动了的架势,谁还敢在那啰嗦?

    半夏是他们刘家的媳妇儿,那就是他们刘家的一份子,别人说她儿媳妇儿那就是打她马黄莲的脸!

    …………

 231 两个生日愿望

    231 两个生日愿望

    这么大的人还罚跪,说出去一定给人笑话。

    但刘西山就罚跪了,而且在外面整整跪了一夜——

    这是马氏从小教育孩子的方式,哪个孩子做错了,便在外面罚跪。刘银杏、刘西山小的时候经常在外面罚跪,有的时候是半个时辰,有的时候是一个时辰,有的干脆就忘了时辰。

    就连从小就很懂事的刘东山,也被马氏罚跪过。

    马氏是个说话算得数的女人,很硬气,几个孩子记事时起,这个家便是马氏在当家了。

    她也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她要是认真起来,几个孩子都怕她。

    在刘西山的记忆里,马氏年轻的时候,在大杨村也是一号人物。她虽是个女人,但做起事来比男人还要卖力,村里要是办什么事情,马氏从没有缺席过。别人家只用把一个劳力,而他们刘家,一般都把两个。

    刘申姜去了,马氏也去。别看她一个女人,力气可不小,像是抬什么大石头,搬什么重物,或是挑沙挑石子啥的,她从没落过人家下风。

    人家问她一个女人干啥要来这个地方?马氏每次都说,在家闲着无事,还不如到这儿来帮衬帮衬。

    其实知道的人都晓得马氏的心思,谁叫她的丈夫是个不问事的?她一个女人既然要当家,那就要有个当家的派头。

    在这村里,是很太平,不过有些人还是看人说话的。你家要是太软弱了,别人也不把你家当回事,都当你家好欺负呢。平时不怎么表现出来,等到有好处的时候,那就能窥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