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肥田仁医傻包子 >

第369章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369章

小说: 肥田仁医傻包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詹扬在此。听到了李半夏的心声,一定后怒吼一句:他这都是为了谁啊。连这种人家的芝麻绿豆点事都跟她说了,还不就是想着会对他们夫妻俩有帮助,反而还看他笑话,找打!
    李半夏看得乐不可支,倒不是这信的内容有多么好笑,相反,这信中的内容一点都不好笑。她笑的是因为,她即便发掘所有的想象力,也无法想象出詹扬在写出这些事情时的神情。
    李半夏不停地在笑,刘东山却是瞪着她。
    “嗯,怎么了?”李半夏差点笑岔了气,却也不忘了问。
    “詹兄这么帮我们,你还笑话于他,要是给詹兄知道了,该有多过意不去?”
    “有什么关系,詹大哥才不会在意呢。”李半夏越想,越觉得詹扬有趣。但他的一片心意,刘东山和李半夏却是铭记于心。
    这件事本来没几个人知道,只是侯爷是从詹大哥那里知晓东山的事的,也自然知道侯爷有意要东山完成砚作。
    再加上,詹扬和侯爷除了公务,倒是也有一些私交。于侯爷的情况,倒也知之甚祥。从侯爷那里听到了他的决定,詹扬就知道刘东山可能会有些麻烦,便倾其所能助他一臂之力。
    “詹大哥在信上说安侯爷原配去世已有三年,意夫人是她两年前抬进府里的。安侯爷与侯爷夫人青梅竹马,感情甚笃。成亲后更是夫唱妇随,琴瑟和谐。侯爷夫人从小体弱,常年吃药,侯爷不离不弃,不纳妾,不寻欢,始终陪在这位夫人身边。直到两年前,夫人去世,侯爷消沉了许久,整整一年未曾踏出侯府。”
    “这安侯爷倒真是一个痴情之人。”刘东山感叹道。
    李半夏也点点头,虽然区区几行字,难以形容那种感情于万一。但从詹扬的字里行间,还有他偶尔的感慨和遣词,也能知道安侯爷和侯爷夫人的这段感情,是多么让人唏嘘。
    李半夏继续往下看,信的后面介绍了安侯爷识得意夫人的经过。安侯爷的一位好友看他实在太过消沉,不愿他再继续思念自己的亡妻下去,恰逢一次楼里寻欢,被她找到一个相貌和举止都与侯爷夫人相似的女子。
    那位好友便做主,将这个女子送给了安侯爷。安侯爷窥见那女子面容后,震动不已,冥冥中觉得自己的亡妻又再次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便将所有的感情和宠爱全部都放在这位意夫人身上。
    意夫人知道,在侯爷的心中,她只是原配夫人的影子。但她从来不会埋怨,也不会怨恨,相反,她被侯爷对侯爷夫人的那片真情给感动了。风~月场所中的女子,本来不会说感情,但意夫人却真正地爱上了安侯爷。甚至不惜为安侯爷,牺牲自己如花一般的生命。
    这实在是太老的一个故事,故事没有半点新颖之处,但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感觉到这种感情的无私和无奈。
    李半夏和刘东山也终于明白,为何画师的画像如此传神,侯爷依然觉得个中有不足。因为侯爷要看的并不是意夫人,也不是意夫人那双会说话的眼睛,而是透过意夫人,来回顾他和侯爷夫人的那段不离不弃、夫唱妇随的感情。
    在侯爷的心里,自始至终只有自己的原配妻子。
    这实在是太过残忍的一个事实,尤其对于意夫人而言。即使为心爱之人丢掉性命,也无法在他心里存在分毫。这位安侯爷,也不知该说他是痴情,还是无情。
    在看完这封信后,刘东山和李半夏的心情都有些沉重,更多的是为了意夫人那个无悔无私又可怜的女子。
    他们甚至忍不住问同一个问题:安侯爷的心里,当真没有一点意夫人吗?
    詹扬是这么说的,但他话里仍有保留,就像刘东山和李半夏一般。
    这虽然是别人的事情,但看过之后的人心里还是难免生出这样一种矛盾的想法来:他们到底是希望看到一个对原配挚情无悔的安侯爷,还是被一个善良无悔的女子打动,心意逐渐在动摇的侯爷。
    无论是哪一种,都无法圆满,都有遗憾。
    恐怕就连安侯爷自己,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但他们,此时却必须要弄懂这个问题。并非他们多事,也不是他们没事找事。李半夏和刘东山都忙得很,揣测别人心意这回事老实说两人都不乐衷,但现下他们却非要弄清楚不可。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刘东山的砚作能不能打动侯爷,侯爷自己都无法找出的答案,可能就要通过刘东山替他找出来。
    安侯爷这会儿可能还没有发现自己的用意,但他的潜意识里,岂非正这样想?刘东山砚作再好,若不能切合侯爷的心意,只怕也是无功而返。
    在收到这封信之前,刘东山不知如何下刀,而在收到这封信之后,刘东山更是把不准了。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想法太多。一旦想法出现偏差,其结果自然是相差千里。
    “东山,你打算怎么做?”李半夏手指一下一下敲着自己的头,“是打算刻画意夫人,还是安侯爷的原配夫人?”
    刻画意夫人,至少迎合了安侯爷表面的要求。若安侯爷心中真的思慕这位意夫人,刻画得也应当。而一旦刻画原配夫人,要是猜对了还好,猜错了可就是完全离题,还犯了侯爷的忌讳。
    要在这两者之中做个选择,并不容易。更遑论这之后的事,无论是刻画谁,有精湛的画工在前,对刘东山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刘东山看了眼李半夏,又看了看门外的那片竹林,目光放空,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李半夏歪歪脑袋,看东山的样子,她似乎不用再费脑筋了,他会有办法的。

☆、606 生而美好,爱如骄阳

606生而美好,爱如骄阳
    “你怎么也不知道着急,还有空来管这事?”刘东山推开李半夏凑得过近的脑袋,就算门前辈的功法再好使,身体一日不好,总归不能放心。
    “这事有我操心就成了,你还是把时间放在休息和想办法上。”刘东山本不愿催她,也不愿让她紧张,只是半夏此时的身体,着实让人不放心。体内的问题一日不解决,就多一日的危险,刘东山是绝不能忍受这种事发生的。
    “放心啦,会有办法的,急也是急不来的。”
    刘东山看着她,尔后双手抱胸,好好地打量着她。
    “你干嘛?”这么郑重其事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将她怎么样呢。
    “半夏,你有没有发现,你最近轻松了不少?”刘东山尝试着措辞,“莫非你心里已经想到了可行的办法?莫非你已有把握,这才慢条斯理,心宽体胖?”
    李半夏听到前面还好,最后四个字着实犯了她的忌讳。“你哪只眼睛看到我体胖了?”不知道说女人变胖是大忌吗?这厮真是不解风情。她这叫风韵,风韵懂不懂?
    刘东山只是笑,由着她跳脚。
    老实说,看到半夏生龙活虎的样子,他比谁都要高兴。之前半夏虽然打起精神,却是病恹恹的。而他,也无时不处在焦灼忧虑之中,心里沉甸甸的,唯恐半夏下一刻会倒下去。
    如果能一直这样下去,该有多好。
    “你还说我,你比我变得更多~”李半夏嘟着嘴,她总觉得东山变坏了。说话也毫不留情,这样的毒舌君根本就不是以前的东山麽。而且,她发现刘东山的恶趣味多了好多,有时候李半夏都难以招架。
    是不是看她身体好转了,就欺负她了?
    最好不是这样。她可是非常厉害的,无论什么时候都别想从她这儿讨到便宜,李半夏自以为威风地挥着拳头道。
    “好了好了,我这不是高兴麽~”刘东山看老婆一副委屈的样子,可舍不得了。揉揉她的脑袋,然后将之按进怀里。哄小孩味儿十足。
    “我啊,巴不得你马上就活蹦乱跳,啥事都没有。你好了,我怎么样都行。”这是刘东山心底的话,只要能让半夏好好的。付出什么代价他都愿意。
    李半夏安心趴在刘东山的胸口,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安心地味道令她沉沦,也让她放开心怀,一往无前。你
    “那这么说,你是真的想到办法了?”刘东山可没忘记问这个,毕竟这是他现在最关心的事了。
    “也不算,不过倒是有了一点思路。”李半夏捶捶自己的脑袋,“自从学习那浅眠打坐法后。身体轻功了不少,连脑袋也变得灵光了。有一种感觉呼之欲出,也许就在这两天。会想到什么办法也说不定。”
    这实在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只有行医经验如李半夏,才能预兆到这种灵感。
    对于外人来说,这样的说辞是太虚无缥缈的东西,终究无法放心。但与李半夏日夜相处的刘东山,却知道自己这位妻子还没有食言过。她说可以就可以。说到来就会到来,小李大夫说的话。是绝对可以信得过的。
    “哇哇哇~~呜呜哇哇~~”两人正在腻歪,忽听一阵大哭声。刘灵芝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哭着跑进来。
    “哟。这是怎么了~”瞧瞧,这小样,哭得可真叫一个伤心。
    刘灵芝哭得打嗝,却不忘跟两人告状。“哥哥将我的小鱼弄死了,呜呜~”
    这鱼是今年夏天刘当归带着刘灵芝去河里捞的,一条红鲤鱼,十分的可爱。
    也无怪乎刘灵芝喜欢得紧,色泽鲜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背部隆起、腹部肥大、形似荷包,故而又称荷包红鲤。这种小鱼在村中并不多见,能被刘灵芝和刘当归兄弟俩捞到,实属难得。别说他们两了,就是李半夏,也欣喜了好一阵子。
    刘灵芝是个小孩子,很淘气,也很顽皮。小动物到了他手上,没个两天可能就被他弄死了,这小鲤鱼能撑过一个冬天着实不易。就连李半夏,都有些意外。偶尔在那小鲤鱼还在水缸里尽情游耍的时候,李半夏也会和孩子们一块凑上去瞧瞧,祈祷这只小鱼能活得久一点。
    当归不是灵芝,平白无故地不会弄死欢子心爱的小鱼,刘东山和李半夏都明白这一点。
    于是一人一边,一个牵着刘灵芝,一个拖着他的后脑,让他别再哭了,去看看小鱼先。
    三人到的时候,刘当归正趴在水缸旁,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盯着水里的鱼。
    “就是哥哥,就是哥哥弄死了我的鱼~”小欢子伤心得不得了,小脸埋在李半夏的大腿上,还不忘控诉他哥哥的“恶行”。
    刘当归居然也没反驳,脸上一片灰败,眼巴巴地盯着水缸,真心希望那条鱼下一刻能活过来。
    “这是怎么回事?”李半夏走了过去,也蹲了下来。家里没有鱼缸,小型水缸倒是有一个。当归和灵芝捞到荷包鲤鱼后,如获至宝,哀求马氏将家里腌菜的菜缸空了一个出来,专门给他们养鱼。
    兄弟两个每日轮流给小鱼换水,在外面玩一会儿就会跑回来看看他们的鱼,那股热爱劲,半点没掺假。
    “不知道,只是喂了点食,突然就死了。”小鱼冬天是不用喂什么食物的,因为小鱼冬天进食量会减小。但孩子们爱鱼心切,总会怕小鱼饿肚子,手边有东西总是喜欢往水缸里扔,希望它能吃得饱饱的。
    李半夏也盯着那条鱼瞧了会儿,那鱼浸在水中,翻着白肚子,毫无生气。刘灵芝像往常一样伸出手,想去摸摸小鱼,却是没有动静。又看这鱼翻着肚子,心知这鱼是死了。
    鱼一死,刘灵芝可不得了。顿时就哇哇大哭,给了他哥哥一通小拳头,又来跟刘东山和李半夏告状。
    “大舌头,你能不能将我把小鱼变回来~”这才是这小家伙的真正目的。因为以前,每次他心爱的小动物受伤了或是出事了,李半夏总是能将它们给治好,刘灵芝以为这次还能像上次一样,李半夏能将他心爱的东西给变回来。
    但死了便是死了,李半夏医术再高明,也不可能让条小鱼死而复生。
    李半夏捞起水里的小鱼,鱼眼尚未浑浊,鱼鳞有光泽,腮微红,鱼肉有弹性。鱼刚死没多久,李半夏对鱼着实没什么研究。
    不过,李半夏以前倒是听过小鱼假死现象。是不是假死,倒是可以再等等。这条小鱼“死”的时间不长,也没任何显著的死亡症状,不妨再等一段再做决定。
    李半夏让刘东山帮忙,把鱼缸搬到了阳光下。
    “这样有什么用?”刘当归问。
    “如果小鱼死了,这样做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如果小鱼没死,再等上一两个时辰,应该能看出结果。”
    “鱼没死?”这怎么可能,他明明看小鱼不能动也不能游了。
    “鱼有时也会假死,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再等等看了。”知道几个孩子难过,但他们必须得明白,在他们的一生中,还会有许多的人和物离开。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十全十美的人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不久前,李半夏甚至已经做好了有一日会离开他们的准备。人生有太多的无常,这两年李半夏感受过许多次。
    刘东山照着李半夏说的,将鱼缸搬到了阳光下,而他们几个,站的站、坐的坐,在阳光下晒着太阳,也等着那个对他们来说可能性很低的奇迹。
    刘灵芝脑袋都快伸到鱼缸里去了,一会儿就伸出手去动动那条小鱼。刘当归站在不远处,神色也很紧张,身体弯得像一张弓,随时都准备好冲上去。
    李半夏有些不忍,走过去,搭着刘当归的肩。
    “这不是你的错。”
    什么话都无需说,刘灵芝无心之言,他们谁都不会怪他,也并不是他的原因。何况鱼的寿命本来就短,就算它们能熬过这个冬天,也未必会熬到春天。他们在小鱼活着的时候,认真待它,在它死的时候,也真诚地感觉到悲伤。
    从某一点而言,这样便已经够了。
    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李半夏心里是难受的。一条鱼的离去,已经让他们这般难以释怀。若是最终她依然没有想到办法,会永远地离开他们,要他们如何承受?
    东山老是说,孩子们依赖她,已经将她当成了他们自己的亲娘。在李半夏的心里,也一直拿他们当成亲生儿子。然而在这一刻,她不禁期望,这些孩子对她的依恋能够少一点。
    这样,在她离去之时,他们才不会太过难过。
    李半夏很快便从自己的想法中回神了,她在笑自己,又在想悲观的事情。生命是美好的,也是充满希望的,现在一切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