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嫁给奸雄的日子 >

第35章

嫁给奸雄的日子-第35章

小说: 嫁给奸雄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德清又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手上人命多了,能入眼的唯有生死大局,对名声不太看重,当时便只问了攸桐投水之事,旁的不曾问及。偏巧魏思道性情严苛,颇看重祖上留的清名,当时因攸桐数次往许朝宗跟前登门讨说法,本就生气不豫,觉得此举欠妥,羞于提起,见傅德清没问,便不曾多言。
      是以谣言传到齐州,女眷多信以为真,心存偏见芥蒂。
      等睿王夫妇亲口承认,给攸桐洗脱恶名,傅德清和傅澜音听了,自是欣慰,觉得自身眼光果然不错,此女并非传闻中那般不堪。傅老夫人听了,心里却着实疙瘩了会儿——去岁攸桐嫁进来,她带着偏见冷落,两番指责攸桐,皆是为那名声之故。
      而今名声洗清,再回首当日之事,她那般举止便颇欠妥当了。
      ——显得她目光短浅,容易被蒙骗似的。
      傅老夫人暗自气闷了两日,此刻见着攸桐,心绪有点复杂,却只摆出端方姿态,不温不火地问她家人如何,进宫时皇后和贵妃可有吩咐。
      攸桐便说家人无恙,转致问候,又说皇后和贵妃惦记她老人家,代为问好。
      因沈月仪母女在场,她便略过皇后试探、睿王夫妇招揽等细节,将几样魏家给傅老夫人和沈氏、傅澜音的东西送上,因回京前听傅煜说过沈家人初到齐州,女眷可能客居府上,也准备了给她母女的,皆大欢喜。
      待闲谈罢,沈氏和沈月仪母女陪着傅老夫人推牌,攸桐便跟傅澜音回住处。
      分隔大半个月,这座府邸里,攸桐想念的除了南楼众人和小厨房,就数傅澜音了。
      方才在寿安堂时,有长辈和客人在,两人都守着规矩,没乱说话。
      这会儿没了旁人,傅澜音那张稍有点胖乎乎的脸上,便绽出欢喜笑容来,“过年这么些天,去赴宴时碰见了不少好吃的,却碍着规矩,不能尽兴吃。每回都想着,你若是在,咱们回来就能捣鼓两盘,慢慢儿再吃。”
      “就惦记这个!”攸桐失笑,“待会一起回南楼如何?给你带了好东西。”
      傅澜音自是欣然答应。
      到得南楼,攸桐将路上给她挑的东西都送了,虽非名贵之物,却多奇巧有趣,几样首饰径直辉彩,衬托傅澜音微丰的身材和明艳气质。
      过后,姑嫂俩揪着年节里丰盛的食材,折腾了几样美食,大快朵颐。
      ……
      兴许是那晚客栈里的推拒令傅煜不豫,激起傲气,也兴许是积压了大半月的军务急需处置,傅煜回齐州后,便十分忙碌,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连着数日不曾踏足南楼。
      攸桐乐得清静,遂打起了做毛肚的主意。
      这事儿她没法亲自操刀,便请周姑代劳,寻个靠得住的庖丁,解牛时将百叶肚取了送来。
      这事儿不难,只消食材送来,好生清洗罢,便能做出美味。
      难的是旁的——先前双桂街上,她只因与秦良玉在一处屏风隔开的雅间用饭,便被苏若兰挑唆生事、被傅老夫人借机寻衅,闹得很不好看。傅家雄踞齐州,规矩严苛,她既然身在其中,又不愿与之交恶,便须照顾着这边的规矩,免得要老夫人误解见责。
      然而要从秦良玉那里打探消息,单靠传话说不明白,少不得要亲自询问。
      这件事若说与傅老夫人,那位铁定不会答应。
      就只有等傅煜得空时,探探他的态度——那位毕竟是征战沙场的猛将,虽不说气吞万里如虎,眼界胸襟皆比老夫人这等久在内宅、上了年纪的妇人开阔,也讲道理。而她在傅家、在齐州处境如何,归根结底,也须看傅煜的态度。
      毕竟傅家虽尊着老夫人,真正握着兵权、能生杀予夺的,是傅煜父子。
      看先前在寿安堂里傅煜的态度,他显然也清楚自家祖母的秉性,并非偏狭之人。
      这头暗自盘算,谁知没过两日,竟就碰见了秦良玉。
      已是正月将尽,南楼篱笆墙上的地锦渐渐有了生机,零星吐出嫩芽,水边一丛丛的迎春也都渐次盛开,明媚春光下,生机盎然。女眷们都脱下夹衣,换上单薄的春衫,就等各处花开,便能乘车纵马,踏青郊游。
      傅老夫人却在这关头病了。
      起初只是夜里染了点风寒,吃了两剂药后好转了些。她常年住在寿安堂里,甚少出门,如今精神既佳,又逢天气渐暖,有沈月仪那么个贴心投缘的姑娘陪着,便难得的起了兴致,要去园里四处走走,看看风景。
      沈氏怕她受寒,有意劝阻,奈何老人家上了年纪,跟孩子似的固执。
      或许是自觉年事渐高,剩下的好光景不多,傅老夫人竟是执意要去走走。
      沈氏没办法,便命仆妇备了厚衣给她穿,拿小竹轿抬着,四处走走。齐州的地皮不像京城金贵,傅家雄踞一方、传袭数代,这座府邸占地颇广,东院、西院这些住人的地方屋宇错落、恢弘豪贵不说,还将附近的两处府邸买过来,改成了后园子,搭上戏台、另建亭榭,专供设宴散心所用。
      正月里傅家的宴席由沈氏和儿媳张罗,里面着实热闹了两天,如今热闹气息未散。
      沿着错落有致的石径慢行,水边迎春如伞倒垂,串串碎黄浮在水面,惹得野鸭游鱼嬉戏,周遭或有晚开的梅花、早开的连翘,虽不算锦绣夺目,却在整个冬日的沉闷后,别有盎然明媚景致。
      傅老夫人兴致颇高,逛了大半日,回去后歇了觉,晚间没睡意,又留沈家母女推牌。
      她这两年甚少活动,这般闹了一日,睡前还精神不错,到次日起来,便觉身体微冷,头脑魂冢疲乏,不舒服起来。前头未除尽的病根复发,那惯常伺候傅家医药的许郎中没法子,便着人备礼去请秦良玉。
      傅家的面子,齐州城里谁敢不给?
      更何况如今病着的,还是府里年长位尊的老太君。
      秦良玉得了消息,便过来帮着请脉。
      到了寿安堂,里头已是满屋子的女眷——长房是沈氏和三位儿媳、沈月仪和梅氏母女、攸桐和傅澜音姑嫂俩,因老夫人的病缠绵不去,这会儿都聚过来,团团侯在外间。
      秦良玉因有精通岐黄之名在外,先前也来过傅家数次。
      沈氏婆媳、傅澜音都曾请他问诊过,也未回避。
      秦良玉的母亲跟沈氏交情还不错,代为问候过,目光落向攸桐时,却忽然怔了下——
      那日双桂街上一面之缘,他为百叶肚的事诧异,记得她的容貌谈吐,却没想到,她竟会是傅家的少夫人。不过身在内宅,有哪些忌讳,他都清楚,一眼瞥过后迅速掩住眼底诧异,只抬手比了个手势。
      他虽嗓子受损,却生得神采温雅,顾盼风生,那双手修长干净,手势悦目。
      哪怕是沈氏这般沉稳的,也忍不住多瞧了一眼。
      便听他身旁的随从道:“老夫人是何病症,夫人能先说说吗?”
      “自然。”沈氏笑着请他入座,命人奉茶。
      攸桐在这儿其实帮不上忙,杵着只会添乱,便先跟傅澜音去侧间,没过片刻,就见沈月仪也走了进来。

      第49章 姑嫂

      攸桐和沈月仪都来自京城, 先前却几乎没打过照面——
      魏思道虽官职不高,攸桐却是自幼得文昌皇帝青睐,跟许朝宗交好, 入宫的次数不少,也能往公侯府邸赴宴。凭着皇家准孙媳的光环, 素日交往的不是高门贵女, 便是重臣千金。相较之下,沈家门第不算太高, 若不是沈氏嫁入傅家,沈飞卿未必能谋得吏部的清贵官职,沈月仪素日交往的也是另一群人。
      两人头回见面是在陶城, 到齐州后才每日碰见。
      沈月仪客居傅家,对府里众人皆态度热情,不止讨老夫人的欢心, 对傅澜音也颇能投其所好地说话。唯独对攸桐,虽也面上含笑,但那眼神儿却还欠些火候, 装得不够像。
      攸桐在寿安堂甚少插话, 陪坐时观察各人言语神情,能察觉得出来。
      此刻内间里并无丫鬟仆妇, 沈月仪进门瞧见她,便只淡淡一笑。
      见傅澜音站在桌边斟茶, 状若熟稔地走过去, 取了一杯来喝。
      傅澜音瞧了她一眼, 没说话。
      沈月仪便道:“我瞧姑姑对这位秦郎中客气得很,他的医术很厉害么?”
      “齐州城的翘楚,若他不情愿,花重金都请不来的。”傅澜音拿了一杯,走到攸桐身旁递给她,“他难得出诊一趟,待会定会被伯母留着,顺道给咱们诊个脉。二嫂,你若有不适的,也能请他瞧瞧,他这人眼光独到,颇有点洞察先机的本事。”
      她走开后,桌边便只剩了沈月仪。
      攸桐余光瞥过去,见那位偏过头,神情有点微妙。
      而傅澜音也不知是不是故意,背对着桌边,仿佛没意识到冷落了客人。
      攸桐便只笑而摇头,道:“等他给伯母和几位嫂嫂诊过脉,该累了,回头叨扰许郎中吧。”
      傅澜音嘿嘿一笑,“我也不去。上回凑热闹诊了一回,他开的药苦得要命。”
      “良药苦口,他既开了药,自有他的道理。”
      傅澜音不以为然,停了片刻,才想起屋里有人似的,回头道:“沈姐姐,你要诊脉吗?”
      “我就不添乱了。”沈月仪倒颇知趣,又斟了杯茶喝尽,才道:“我去外面瞧瞧。”
      说罢,又慢慢出去了。
      剩下姑嫂俩在屋里,攸桐睇着傅澜音,眼神疑惑不解。
      傅澜音跟她心有灵犀似的,低声道:“我就觉得,她做事假得很,嘴上天花乱坠嘘寒问暖,也没见真做什么。祖母跟前,倒比我和各位嫂嫂还体贴周到,半点也不像客人。”她虽幼时失慈,却由田氏留下的仆妇照料,规矩学得一丝不差,平常从不会说这种话,此刻却如鲠在喉似的,迟疑了下,才道:“二嫂,她住进府里后,找过我好几回。”
      “府里就你一位姑娘,她不找你找谁。”攸桐打趣。
      傅澜音轻哼了声,“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
      两人相识已有半年,不止兴趣相投,处得久了,于彼此性情品行也颇了解。
      攸桐笑着垂眼,帮她将肩上些微褶皱抚平,“她跟你打探我了?”
      “拐弯抹角地打探,还自以为不着痕迹。打量我年纪比她小,是个傻子呢。”
      “那她可说了些什么?”
      “说她在京城听过不少关乎你的传闻。不过没像苏若兰那么坏,乱说话。”傅澜音今年十五岁,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加之出自将门,不像旁的姑娘娇羞扭捏,提起此事,也不遮掩,噘嘴低声道:“她还问二哥跟你的事,说很少见二哥回南楼,又满口夸赞二哥,关心得倒不少。”
      这事却出乎攸桐意料。
      议论她便罢了,打探她跟傅煜是几个意思?
      她和傅煜回来没几日,沈月仪竟连傅煜没回南楼都瞧出来了?
      这事着实令攸桐惊讶。
      转念一想,沈月仪年龄跟她相仿,却尚未许配人家,这回阖家来到齐州,母女俩客居傅家不肯走,未必没有借傅家之势寻个好亲事的打算。时下男女相恋后请父母做主成婚的不少,和离后各自婚娶也非异事,傅家历来都是低娶,从老夫人到田氏、沈氏及各位嫂嫂,出身都没显赫的,难道沈月仪是瞧出门道,有了歪心思?
      沈月仪是长房的亲戚,讨老夫人欢心便罢,无缘无故,何必纵往傅澜音跟前凑?
      对她那若有若无的冷淡态度,也确实古怪。
      攸桐先前还以为是因京城里传言的缘故,而今看来,倒不单如此。
      就算她没打算长留傅家,但沈月仪这么快就盯上她,着实令人不适。
      攸桐暗自琢磨片刻,才道:“我有数了。这些事我和将军会处置,你也不必为此冷着她,免得她哪天有了怨气,说你待客人冷淡、有失礼数,叫你吃暗亏。”
      “知道。”傅澜音颔首,“就是提醒你一句,免得蒙在鼓里。”
      攸桐点了点头,朝她微微一笑,叫她不必担心。
      ……
      两人在屋里坐了片刻,外面秦良玉给老夫人诊完脉,叮嘱了几句后,到外间开药方。
      沈氏掌着府里中馈,素日往来时,跟秦家的人也颇熟。闲谈之间,说起秦良玉的弟弟来,便道:“前天听昭儿说,令弟骑马时摔伤了腿,如今好些了么?”
      “小公子受伤不重,有劳夫人挂怀。”随从代为回答。
      沈氏便道:“原本你精通医术,这些事也无需我多嘴。不过他正是少年意气风发的时候,身上便有病痛也不在意,只活蹦乱跳地不当回事,若因此落下毛病,倒是一辈子的事。还是得多留意,拘着他些,等大好了,再由他去折腾。”说着,又问他如今伤好了几分,若觉得憋闷,可叫傅昭过去陪着一道读书等等。
      秦良玉的随从秦九跟了他十多年,早已心意相通,瞧着他的眼色,便能对答如流。
      攸桐坐在里面,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忽然觉得傅澜音神情不对劲,便留心瞧。
      那位坐在对面,手里头捏着茶杯,低头出神。然而细辨神情,却像是在听外头的对话,在听随从说秦韬玉摔断了两根无关紧要的肋骨时,捏着茶杯的手甚至还轻轻颤了下,微不可察。
      直到外面闲谈罢,秦良玉给沈氏诊脉时,她才举杯喝茶。
      茶水早已凉了,她也浑然不觉。
      攸桐忍不住,便抿唇轻笑了下。
      方才秦良玉来时,虽风姿卓然如谪仙,傅澜音却也没多瞧,到这会儿,却留心起来。
      外面春光渐盛,杨柳如烟,多美的景致,却都不及少女怀春的美好。
      攸桐倒是很好奇,那位跟傅昭交好的秦韬玉,是个怎样的人物。
      ……
      南楼里的那株白玉兰冒出零星花苞时,周姑寻的人也将百叶肚送了进来——
      傅家请的多是名厨,哪怕打下手的,隔外头酒楼也能撑个小小门面,过手的有山珍海味,亦有清淡蔬菜,却从没碰过这些被视为腌臜熏臭的东西。这玩意儿又不好清洗,先前送来的两回,不是没选对,便是不洁净,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