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嫁给奸雄的日子 >

第98章

嫁给奸雄的日子-第98章

小说: 嫁给奸雄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军报,西蕃得知傅煜御驾亲征后,派了五万兵马侵扰边境,来势凶猛,请魏建速派兵将救援。
      两处夹击,腹背受敌,魏建得知消息,大惊失色。
      不过他也算是戎马一生,当初击退入侵边关的敌寇,也极勇猛,大场面见多了,震惊过后,很快便镇定下来。为免军心不稳,他暂未泄露消息,只命人将魏天泽迅速召来,商议对策。毕竟,父子间虽有许多罅隙,魏天泽在战场上的本事却是有目共睹,又是东宫太子,碰到这种事,魏建拿不定主意,自然先找他商量。
      谁知说罢军情,才刚议到调兵遣将的事,两人便争执起来——
      “傅煜那狗贼调了七八万兵马过来,就在鹰嘴关外守着,想把老子的地盘夺过去,岂能分走兵马?这边的兵将动不得,只能想办法从别处拨一些过去。”魏建肥厚的巴掌“啪”的一声拍在桌上,脸上隐有怒色,斥道:“打了这么多年仗,轻重缓急都分不清吗!”
      “何为重,何为轻?边关为重,百姓为重!鹰嘴关能失,边关不可失!”
      魏天泽沉声,英武的眉目间锋芒稍露。
      魏建听得这句,愈发恼火,“放屁!这鹰嘴关里是老子的天下,放傅煜那狗贼进来,他必定会往里打。到时候你就算守住了边关,遂州也得被他夺走,剩你个空壳的将军,有屁用!这边的兵将不能动,傅煜送上门来,这机会千载难逢,老子不杀了他,不退兵!”
      魏天泽强压脾气,“那西边怎么办?”
      “派个人去守,守不住就往后撤。等老子拿下傅煜,再回头收拾那帮混蛋。”
      守不住就往后撤,从魏建嘴里说出来,不过七个字而已。
      听在魏天泽耳中,却如一盆寒冬腊月里掺着冰渣的水兜头浇下,让他浑身打了个寒颤。
      他取过旁边一张舆图,唰地一推,卷轴便迅速展开。
      常年握剑后积了茧的手指拂过舆图,而后落在最西边的雅州一带,“这里可住着百姓呢!兵将退了,百姓能退吗?西蕃的兵马杀进来,若是屠城泄恨,谁能阻拦?边关的布防向来是最强的,咱们拨两万兵马过去,先除了外患,再说里面的事。”
      “呵!”魏建被他气笑了,“那若是鹰嘴关丢了呢?”
      “傅煜不会伤无辜百姓。”
      “城池归了他,遂州归了他,老子去哪?”魏建横眉,眼中是久居高位的霸道,“不妨说得更明白。遂州是老子的地盘,若非要丢两座城,丢给谁,是老子说了算。输给西蕃,顶多丢两座城,输给傅煜,却要丢掉整个定军。”
      “可——”
      “闭嘴!”魏建重重拍案,知道他又想搬出百姓为重的那一套,心中愈发烦躁,沉声威胁道:“兵马是老子的,别给老子瞎做主张。姜邵那点兵马丢得干干净净,还有脸到我跟前指手画脚!叫你来是出主意,不是跟我吵。”
      说罢,怕待会叫众将议事时魏天泽会捣乱,索性命他出去巡查。
      争执戛然而止,魏天泽脸色铁青,心知争吵无用,黑着脸拂袖离去。
      回到遂州将近两年,魏建的心性他已然摸透。即便如此,在听清楚魏建的态度时,魏天泽仍觉心寒——仿佛在魏建眼里,城池之内的百姓只是草芥,哪怕可能遭遇战事、可能被敌兵屠城,也无所谓似的。
      可若如此,魏建当这皇帝是为了什么?拿百姓的税赋养着兵马,又是为了什么?
      仅仅为把持权柄、作威作福、占据地盘?
      魏天泽对魏建的行径本就不甚认同,在得知身世后,更是暗藏恨意,到如今,想着那贪婪自私的嘴脸,简直是反感厌恶!而千百里外,受尽苦寒、拼了性命守着边关的将士,或许还不知道,他们身后这位“皇帝”已然舍弃了拿一方兵马与百姓。
      一念至此,魏天泽只觉心寒、齿冷。
      边关告急,他当然没法坐视不理,但他毕竟只是个太子,在折损姜邵后,势力更是看了一半。在魏建的眼皮子底下,当如何调派兵马,去支援边地?
      难道……要把军情递于傅煜,让那边来抉择?
      魏天泽心中烦闷,巡查到一半时,便命下属自去办事,他策马走在草深林密的山野间,思索对策。这一带山势起伏,往前是已被傅煜攻下的地盘,往后则是鹰嘴关的险要屏障,因左右数里都是壁立千仞、无处攀爬的地形,便格外人烟稀少。
      他催马缓行,拧眉沉吟之间,目光随意扫过郊野。
      忽然,他的目光一顿。
      数百步开外,一处鼓起的山包上,有道熟悉的身影策马而来。哪怕隔了老远的距离看不清对方面容,但那身影落入眼中时,魏天泽却忽然浑身一震。黑影奔腾、英姿魁伟,那样熟悉的气度,还能是谁?
      只是两军对垒,危机四伏,已是帝王之尊的傅煜怎会出现在这里?
      故人经年,狭路相逢,魏天泽忘了召人示警,只驻马勒缰,盯向那道愈来愈近的人影。
      
      第130章 结局(下)

      炎炎烈日照在头顶, 郊野的风停了, 浓密的草丛里如有热气蒸腾。
      魏天泽仿佛一尊石塑, 目视前方,四肢微微僵硬。
      单人孤骑越驰越近, 最终在他身前一丈处勒马。傅煜骑着的黑影已跟随他多年,亦认得魏天泽,隔了两三年再瞧见他,竟颇兴奋地打了个响鼻, 前蹄轻轻刨地, 踩得草叶轻响。要不是傅煜扯着缰绳, 怕是要走得更近。
      老马还认得主人的朋友, 人却已割断交情,反目成敌。
      魏天泽脸上有点尴尬, 嘴唇动了下,却又不知如何称呼, 只抬手抱拳。
      傅煜瞥了他一眼, 没做声, 拨转马头,往旁边一处山坳走——那边地势低洼, 四面都是土丘,不易被远处的人瞧见。附近的百姓已然逃走,就只剩巡逻的兵士和斥候往来, 目下仍是魏建的地盘。傅煜既孤身前来, 显然是身后有周全防备。
      魏天泽闷声不吭, 黑影走出数步,跟在后面。
      已有许久不见,傅煜风度如旧,沙场染血的狠厉稍敛,多了君临天下的端毅沉稳。上回碰见,还是在齐州的东林寺,他逃出牢狱,先捉了傅昭为质,后又挟持攸桐,凭着那把将佛寺稍成残垣断壁的大火,硬生生逃出生天。
      那之后呢傅煜顺风顺水,抱得美人归后,迅速将泾州赵延之收入麾下,而后勤王得先,拿下京城把持朝纲,最终登临帝位,父子兄弟齐心,得百姓爱戴。
      而他呢?
      直到傅煜的马蹄在山坳停住,魏天泽才收整心绪,端然道:“许久不见。”
      “我来找你。”傅煜开门尖山。
      “为鹰嘴关的这场仗?”
      傅煜不置可否,片刻后道:“魏建称帝自立,你又得了东宫之位,数万雄兵守关,又有地势之利,本该春风得意。孤身在游荡,想来是有事。”他翻身下马,瞧见草丛里有个光秃秃的石头,就势坐下。
      魏天泽亦坐了。
      一位是御驾亲征的帝王,一位是拥兵守关的太子,本该势不两立,此刻却没人流露杀意,只各自据石而坐,仿佛中间有个无形的桌案横亘,以供谈判。不过相较之下,两人的心境和气势却是截然不同。
      魏天泽心里压着战报的事,又刚跟魏建吵完架,显然气势更弱。
      不过既然傅煜送上门,倒是良机,遂道:“确实有件事作难。”
      “说来听听。”
      “西蕃得知这边内乱,发五万大军压境,想趁火打劫。但这边兵力有限,鹰嘴关和边关只能选一个。倘若换了你,会如何选择?”
      傅煜颔首,并未回答,转而道:“你既封了太子,自然知道情势。泾州赵延之已归顺于我,境内安稳,北边的永宁不必说,宣州一带有傅家兵马驻守,也有朕的外祖和舅舅打理朝政。剩下楚州虽乱,这半年间已然归服,建昌的事有傅暲亲自安排,贺源中在旁协助,也可保无虞美。四海之内,就只剩魏建负隅顽抗。”
      见魏天泽垂眼没反驳,续道:“朕本无需亲征。”
      “但你来了。”
      “战事拖得太久,耗的都是兵将的性命和百姓掏出来的钱粮。亲征能速战速决,不令天下分崩离析,比起魏建底下那些贪官恶吏,朕另选贤才,于百姓有益无害。”
      这道理,魏天泽自然明白,而傅煜亲临险要关隘,孤身踏进魏家的地盘,这背后的考量魏天泽能猜得到,亦明白了答案。虽立场不同,但比起魏建视百姓如草芥的做派,傅家的胸襟和气度,他一向敬佩。
      “所以西蕃的事,你如何打算?”他听见傅煜反问。
      魏天泽眉目锋锐,几乎毫不迟疑,“我自然选边关百姓。”
      “魏建却不愿,对吧?”傅煜觑他神色,便知道答案,“既如此,何必追随他?”
      良久的沉默,魏天泽抬头时,面上微微黯然。
      “除了遂州,我还有地方去吗?”
      四海之内,除了遂州,都已是傅家的地盘。而他跟傅家……十余年的潜伏欺瞒、借傅家信任而做的挑拨行径、刺杀魏攸桐、背叛傅煜、挟持傅昭,每一件恶事魏天泽都记得清清楚楚。
      事关军政机密,罪行太重,傅家岂会容他?
      更何况十年相处,旧日情谊有多重,背叛的担子便有多重,沉甸甸地压在肩上。面具揭开、血肉袒露,魏天泽也没有面目再去见昔日的旧友、师父。
      想施展拳脚、不负磨炼,他只有这方天地。哪怕知道魏建不是善类,知道遂州的小朝廷摇摇欲坠。
      风吹过山坳,带着暑气。
      傅煜沉眉盯着他,来之前的暗恨、藏了数年的愤怒,在得知他仍选百姓时稍稍化解。眼前的人虽可恨,却仍有昔日少年英武将军的底色,曾拼着性命英勇杀敌、护卫边关;也曾不顾生死救护沙场上并肩的兄弟,同进同退。
      抛开个人恩怨,他在齐州立的诸多功劳,胜于那些恶行。
      沉默片刻后,傅煜道:“作为朋友,你很可恨。但作为战将,从前的你很可敬。于朝廷和百姓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这话着实出乎所料,魏天泽心中震动,诧然看他。
      两只熟悉之极的狐狸,审视神情眼神便能探出究竟,他迟疑了下,“不计前嫌?”
      傅煜扯了扯嘴角,“朝堂之上,不计前嫌。”
      魏天泽愣住。
      傅煜续道:“遂州的百姓,朕势在必得。南有建昌的傅暲,北有泾州的赵延之,东边有京城,一旦合力,取遂州定能得手,就算魏家死守关隘,也不过是拖延死期而已,你应该很清楚。”
      魏天泽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傅煜眉目稍沉,“但那样未免徒耗兵力,劳民伤财,非朕所愿。”
      “也非我所愿。”魏天泽低声。
      甚至先前的许多事也非他所愿。只是年少时陷入泥潭,愈陷愈深,悔之无及。若往后仍能驻守边关、护卫百姓,压在心里的万钧巨石或许也能慢慢挪去。比起在魏建的泥潭里违背初心地挣扎,能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做自幼想做的事,有何不可?
      半晌掂量,魏天泽面上竟露出点轻松笑意。
      “是打算……里应外合?”
      “若你以百姓为重,朕会留魏建的性命。”
      “不必。”魏天泽翻身上马,“我会给你交代。”
      说罢,抖缰驰马迅速离开。
      ……
      以魏天泽的身手和太子身份,斩杀魏建并非难事。
      当天夜晚,魏建暴毙于营帐中。
      消息传开,众将哗然之际,魏天泽开了城门,迎傅煜入内。鹰嘴关不攻自破,从五月初开打的战事,也随着这场人心的拷问较量偃旗息鼓,剩下便是肃清魏建的拥趸,安定人心。
      没了魏建,没了鹰嘴关的天然屏障,又有魏天泽在,拿下遂州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事成之日,傅煜命人接手遂州政事,而后让魏天泽带了两万兵马前往西陲边关。
      随魏天泽同行的,是傅煜的一位亲信,手持一封密旨。
      那密旨是傅煜亲自写的,内容也极简单——
      二十余年前魏建曾以虚假军情骗取朝廷封赏的异姓王爵位,这回朝廷如数奉还,是为让魏天泽认清人心,亦是为让百姓免于战火。那两万兵马算是扩充边关守军,以防敌寇来犯,让魏天泽谨记旧事,勿忘初心。
      魏天泽看到那密旨后,会是何反应,傅煜已无须推想。
      遂州已收回囊中,执意随魏建造反的老将斩除殆尽,朝廷派了朱勋镇守,扼住几处紧要关隘,南北又有赵延之和傅暲犄角拱卫,可保无虞。
      他如今需挂心的,唯有京城。
      ……
      时序进了七月,大暑中伏,是一年到头最难熬的时候,除了日升月落前能得些凉爽,白日里晒得热气腾腾,简直没法出门。偏巧连日天晴,别说下雨,连乌云都没几团,攸桐便只能缩于屋中避暑,晚间出门走走,看腐草为萤,算傅煜的归期,盼他一切无恙,安然归来。
      产期临近,攸桐的身子已很重了,每回出门都需有人扶着。
      凤阳宫外尽是连绵的宫室,看久了没甚新鲜,便折道往北,在临近太液池处漫步,借着夜风水汽纳凉。走得累了,便坐在亭中稍歇。
      身后宫灯延绵,尽奉命候在十数步外。
      魏夫人陪伴在旁,跟女儿说话解闷,攸桐抚着高高隆起的腹,不时望着西边的方向。御驾亲征,朝堂上的事暂由从齐州特地赶来的太上皇傅德清统摄。这半月间,关乎那边的战报也每日递来。
      据傅德清说,遂州的事已安定,傅煜不日即将回京。
      那样,或许他还能赶得上孩子出生。
      腹中轻轻动了下,想必是那小家伙在翻身。攸桐隔着单薄的夏衫,手掌轻轻抚上去,小心翼翼地,劝他别调皮,父皇马上就能回来。渐渐地,感觉却不大对了,她哪敢耽搁,摆驾便往凤阳宫走。到那边没多久,果然产痛了起来。
      整个凤阳宫上下,顿时忙做一团。
      几十里之外,此刻的傅煜却是孤身单骑,飞驰在夜色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