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天遂人意 >

第114章

天遂人意-第114章

小说: 天遂人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华家当初也是清流,可经过百年,阶级层次早已不一样了。跟这些夫人们不是一挂的。
  好在只有及笄礼的时候大伙在一起观礼,剩下的时间是冯二娘子在内院招待这些小娘子的。
  小娘子们相交那也是分门别类的,华五在这里表现的很持重,不是看的上眼的都不会结交。
  华晴芳明白这就是朋友圈的问题,不是一个级别的玩不到一块去。
  倒是冯二娘引着华晴芳在不大的小院子里面参观她亲手培育出来几株花草。
  华晴芳虽然不太懂,好歹也知道点,而且有意迎合,两人倒是有点志同道合的意思。
  冯二娘子更是把心得体会无私传授给华晴芳,华晴芳觉得这冯二娘子就是一个学术性的存在,这年头的女人难得有点自己的喜好,还如此痴迷。
  这样的人一般都不会太有心眼。而且值得敬佩,好歹也算是言之有物。
  华晴芳怎么看都有点满意,带着点学术性的女子,向来基因也不会太差吧。
  华五不着痕迹的拽了华晴芳一把,自家四姐姐看人的眼神都慎得慌,亏得冯二娘子眼里只有那几盆叫不出来名字的花草,愣是没有觉得诡异。
  华五觉得白瞎了自己的几瓶子花露了,这些俗人呀。
  告辞的时候,御史夫人谢氏,还送了华晴芳姐妹几本书。作为回礼。尤其是对华晴芳那是青眼有加。这个绝对是占了已经故去的外祖母的光了。
  华五跟华晴芳说这御史夫人给她们的回礼太重了,这些书都是大家族的收藏,轻易不外传的。
  华晴芳真心的没觉得有什么贵重。这些玩意,尚书府会缺吗。
  华晴芳跟华五的出行很顺利,华老夫人同华二老爷听到两姐妹的说辞,都由衷的放心,终于芳姐也迈出了一步。
  而且对冯家颇为满意,别看是寒门,可寒门出身的小娘子有眼光,能跟自家的小娘子想处的来,老夫人不由的吧芳姐的婆家人选对着寒门开放了。
  只要有识得金镶玉的夫人,老夫人想她会破例考虑一番的,自家芳姐也不见得非得嫁入世家大族。
  华二老爷对华晴芳带回来的回礼,那是珍而重之的给借走了。说是要抄录一份留起来,然后在吧书给芳姐留作陪嫁。看来这书真的挺贵重的。
  华晴芳对谢氏的为人更加满意了,这样的祖母教导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错。
  接着就在花房挑了几盆不错的花木,让孙管事给御史府送了过去。两家眼看着就要走的很亲近。
  华家大夫人同华家三夫人都觉得情况有点诡异。
  这芳姐竟然能跟段家一脉的人相处融洽。
  只有华五那是欲言又止,几番思量决定把自己的认识给埋在心里了,实在是觉得不太可能。
  四姐姐在无知也不会认为他家二伯能娶寒门出身冯御史的孙女。即便是四姐姐愿意,这事也没有可能。
  那御史冯大人若是把孙女嫁给世家的三品大员做继室,简直就是毁了一辈子的辛苦赚来的名声。免不得落一个攀附权贵的名声。
  别看都是从三品,可这们婚事只要是结了,冯御史家的名声那就是毁了。
  世家联姻,不光讲究门当户对,还将就郎才女貌呢。
  连华五都想的明白的事情,冯御史那样在朝堂混出来名堂的大人怎么会不懂,所以这件事华五直接给否认了,尽管看到了自家四姐姐盯着人家冯家二娘子跟看肉肘子一样的眼神,实在是没有可能性。
  华晴芳回府之后再花房陪着华二老爷聊天的时间明显增加,各种花卉树种的认识明显高了一个档次,华二老爷都觉得长进了,忍不住就跟闺女说了一句:“看来这冯家的小娘子真的是此道中人。不错,很不错。”
  华晴芳有点失落,这年头知音难觅,志同道合一般都是男子之间的,想那冯二娘子跟他爹简直就是天配良缘。
  就是有点技术上的难度,别说华五懂这其中的道理,华晴芳自己也研究透透的。
  想要在一个大环境里面生存,还要生存的好,就要分析并适应这大环境的生存法则。
  不过若华二老爷以权压人,应该还有点可能性,就怕那冯御史提前知道消息吧自家小娘子给勒死。这个不是没有可能的。
  想起冯御史夫人秦氏那张脸。华晴芳觉得他找到一丝生机。也不是没有可操作性。
  然后自然就想到了从三品冯御史府上的宅院,都是占了老祖宗的光了,自己怎么就不知道自家祖父如此重要呢:“阿福,阿福,快快的跟我去库房里面看看。”
  阿福跟双冒已经习惯了小娘子风一阵雨一阵的脾气了:‘不知道小娘子这是想起来什么事情了。’没有抱怨,只是很平淡的在讲述可能性。
  华晴芳觉得往日里实在对不起华家老尚书,竟然没认识到这老头的重要性,想想那一脑袋白头发都是为了他们这些子孙能住上这么宽敞带着王府花园一样的宅子累出来的呀。
  这老头吃的好,挤出来的也好,该重点保护。
  很严肃的带着阿福边走边解惑:‘去翻好东西,最好的东西,给咱们府上最值得敬爱的人。’心里还要加上去一句,我的好生活都是靠着祖父来的呢。这院子多宽敞呀。
  阿福对于带着这么多的东西去老尚书的书房,压力是有点大的,不过双冒说什么都不迈步子,也只能阿福顶着天一样大的压力去送礼了。
  在外面三年小娘子都没有想起来给老尚书送礼,今天到底是为了哪般呀,估计除了华晴芳华府的人都是一头雾水的。至于华晴芳的感慨,对不住阿福有听没懂。
  暂且认为自家小娘子或许是一时心血来潮。孝顺点总是没错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心塞塞的(求粉红票)

  至于华家老夫人只有心疼儿子的心:“怎么就不能在京城呢,怎么就又要走了呢,这连任有什么好。”
  华老尚书:“你懂什么,修得胡说,大朗能够连任那是圣人信得过他,那是圣人的恩宠,何况老大这次去可是从知州变成了知府直接生成了四品官天大的荣耀,你也不想想偌大的京城,有几家能像我华府一样,老夫从一品的官位,下面的两个儿子一个四品,一个三品,不可妄言。”
  华晴芳掰着手指头算这自家大伯的官位,说起来别看大伯比自家爹低了一个品级,可大伯那是实权,而他爹的官位在华晴芳看来就像个秘书。熬资历的没实质效用。充其量他们华家也就是两当官的。
  还有就是圣人对华家确实恩宠有加,自从他爹变成从三品,圣人过了不长时间就把华老尚书的官位给拉上去一级,大概是怕夫子同朝华老尚书被儿子追上来了面上不好看。
  老夫人:“罢罢罢,随你们吧,”
  华家大老爷:“娘,儿子不孝。”
  华家老夫人:‘娘年岁大了,你们为的也是华家的荣耀,为的是子孙的前程,说什么孝顺不孝顺的,都是好孩子,可你媳妇可不能如此了,府上还有老三媳妇呢,你把媳妇带着吧,当年我本以为你不过出去两三年才没舍得让老大媳妇跟着,谁承想就三年又三年,生生的要把人给熬老了。’
  华家大老爷不是不愧疚的,再说了原来他官不大,京城里面有老子罩着,后宅的人情往来只让幕僚处理。如今却不同了。到了地方他做的是主官,后宅的交际相当重要,的确有意带着夫人赴任:“娘儿子不孝,怎么能连媳妇都华家带走呢。”
  华三老爷要暴走了,这老大太虚伪了,任谁都明白她一个四品官怎么能不带着家眷上任呢。
  华家大夫人跟着就说了:“媳妇留在京城,媳妇舍不得娘。”
  华家三夫人脸色都拉下来了。这么多年来她就不会跟大嫂一样嘴甜。难怪在自家婆婆面前总是不如大嫂得意。这个时候就想起段氏的好了,那也是一个不太会讨好人的。
  不说华老夫人怎么舍不得儿子,就说大夫人跟着大老爷出行。那也不是说走就走的,一时间华府内外都忙碌了起来。大老爷去外任四品官,若是放在一般的家庭,怕是要举家前往的。
  零零碎碎的东西。方方面面的事情,华家大夫人忙的都要找不到北了。
  大少奶奶付氏更是每日里心不在焉的。她盼着大夫人能带着他们大房举家前往。
  这年头回一趟娘家不容易,错过这次,或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去娘家看看了。付氏知道华府这样的人家,长子嫡孙那是轻易不会离府的。诸般打算也只能暗暗地憋在心里,跟在大夫人身后打点琐事。有些话作为儿媳妇,付氏没法开口。
  至于华府的掌权问题。少夫人付氏一点都不担心,华家就是那么一个注重嫡长的家族。不管谁管着华府的俗物,只要华家的嫡长夫人在府里,这掌家的权利就不会是其他人的。
  这也是所以华三夫人不愿意接大夫人手中事物的原由,为谁辛苦为谁忙呢。
  华家大老爷的行程是不能耽搁的。所以定好,过了初十大老爷就赴任,大夫人带着家眷随后跟去就可。
  临别前的那个晚上,老夫人拽着华家大老爷娘两说说贴心话:“大朗呀,这些年苦了你媳妇了,都怪我当初想错了,你身边的通房伺候了这么多年,感情想必不一般的,可你要知道你媳妇给你生了两子两女,你是没有纳妾一说的。咱们府里不会出现这种事情。就是我也不会给你做主的。”
  大老爷:“娘说的什么,儿子岂是这点事情都分不清的,怎么会做出让嫡妻没脸的事情呢。”
  老夫人的脸色一下就落了下来:“你错了,在华府只有夫人,哪有嫡妻一说。你这心缺了”
  华家大老爷脸色一阵青红,别说是个人,就是阿猫阿狗在身边转悠四五年也是有感情的。让他一时间下不了决断。心塞的很。
  华老夫人缓和语气:“娘知道你为难,可你要分得清哪头轻哪头重,这夫君身边的其他的女人,总是女人心中的一颗刺,不管这个女人有多麽的贤良淑德。你当华家多好的门户,竟然让侯府,将军府都争相把女儿嫁进来,人家图的不过是给子女一份安逸的环境。华家能选中这几家结亲,也是看重了,他们为了子女多家打算的心。这样的人家,做事情前总会多顾虑一些,咱们的家族就多一分保障。”
  是呢,这是一个株连九族的皇权时代,结亲是很严肃的事情。
  华老夫人让儿子考虑岳家的分量。华家大老爷这次不说话了。
  华老夫人动之以情,当初大朗身边的人华老夫人是见过的,那是一个很招眼的女子:“换个说法,你若是真的有了情分,你怎么就忍心让女人一辈子没有子女跟在你身边。在华家她就注定了一辈子没有儿女,不如远远地打发了吧。”
  老夫人这是在替儿子下决心。华家大老爷回神之后神色淡然多了,到底是个官场出来的,喜怒不形于色:“娘看您说的,不过是个通房,怎么用娘如此担心,打发就打发了吧。”
  华老夫人:“你若是觉得对不住她,备份厚点的嫁妆就是了。莫要因此迁怒你媳妇,要知道其他的女人伺候你的时候,你媳妇可是在你爹娘身边替你尽孝呢。”
  这话分量够重。
  华家大老爷起身长揖:“让娘操心了。”
  华家老夫人:“是你媳妇孝顺,对我够上心,我才如此疼她,你要记得这些。”
  华家大老爷缓和气氛:“娘她孝顺您是应该的,是您心好,心疼儿媳妇,儿子就没看过几个向您这样对媳妇比对儿子好的。”
  华家老夫人:“你懂什么是好,你的日子过得顺心,后宅平顺,少生是非,子女平安那才是对你好呢。”
  华家大老爷:“是,娘说的是。儿子往后不在身边,娘要多多保重身体,在过两三年儿子定然回来孝顺在娘的身边。”
  华老夫人伤感了:“娘盼着这一天呢。你们都要好好地,好好做官。”
  华家大老爷:“都听娘的,娘若无事,儿子还要去爹那里。容儿子给娘扣个头可好。”
  华老夫人拽着儿子:‘不许扣头,娘自己的儿子,娘自己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你心里惦记娘就成了。’
  然后拽着儿子不撒手,肯定是真的舍不得儿子走,可也真的还有话不好张口。
  大老爷在官场历练出来的一双眼睛怎么能看不明白呢:“娘有什么话还是跟儿子不好说的吗。”
  老夫人开口有些为难,毕竟这种事情托付儿子多少有点不合适,可芳姐那孩子真的叫人为难:‘老大呀,你也知道老二媳妇没了,就剩下芳姐一个孩子,那孩子还是个懂事的,娘没有别的想法,就想着那孩子能过得顺遂就成,你看能不能让那孩子跟她两个姐姐离得近些,将来也有个照顾。’
  华家大老爷怎么想也没想到,他娘拽着她到半夜,竟然是因为这个事情,这芳姐还真是让老娘够上心的;相比之下对自家媳妇那点好,也不算是什么了:“看娘说的什么,不是什么事,回头儿子就在属下的家眷中给芳姐相看一个妥当的,定然不会让芳姐委屈了。”
  华家老夫人心中激动,到底是儿子比儿媳妇贴心:“不拘什么家境,可定然要人好,人品好,长相也要过得去。”
  花家大朗忍不住摸脸,这还要拘什么呢。您够挑剔的了。
  不过对着老母说的是:“那是自然的,我华家娘子选夫,还能缺少了这些不成,娘且放心。儿子让两个丫头多多照看芳姐的,您看,要不然让池氏带着芳姐一起随行可好。”
  老夫人想都不想的摇头:“这个你二弟肯定舍不得,还是算了,可亲事上你定然要多上点心。”
  华家大老爷心说您都说道儿子头上了,我能不上心吗。
  华家大老爷跟老娘屋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华老尚书拍拍儿子的肩膀:“该知道的你都知道,为父就不多说了,你娘定然是舍不得你了,不然不会留你如此晚。”
  华家大老爷抿嘴,真不是这个原因,他娘再给她布置任务呢。不过没跟华老尚书说,怪没面子的。能说自己跟个小丫头争风吃醋吗。
  华家大老爷心塞,还是塞。
  跟华老尚书告辞回自己院子的时候,华家大老爷望着二房的方向好久。说不清楚那是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