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天遂人意 >

第137章

天遂人意-第137章

小说: 天遂人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老夫人此时不知道是不是该拽着人家公主解释两句,还是拽着那大秦氏抽两下。看着没事人一样的孙女,胸口起伏半天也只能带着人先回府了。
  命,都是命呀。
  长公主貌似无意的说道:“方才似乎看到二郎把玉兰投给了那盆景呢。”
  二公主笑的温婉,自始至终脸色都没有变过:‘是吗,那孩子喜爱不开花的东西,不奇怪。’
  然后说道:‘不过一盆花草而已。’至于方才这件事情,公主坚决不予考虑了。
  孩子什么态度不说。华家不把事情处理好就是对公主府,对程家四爷的不够重视。
  至于默契,对不住也不过是跟华老夫人见面对望了两眼,其他的有什么吗。别说讲理,就是不讲理他们府上都是站在大意这边的。
  在看那盆茶花的时候,也不觉得怎么稀奇了,没得膈应人。
  长公主也不过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而已。要说起来华家还是华老尚书最撑得住场子。勉强还能跟同来的同僚们品评上两句。有对那段家郎君看好的,华老尚书还能不偏不倚的跟着说上两句,到底是一品大员呢。
  华家三夫人眉头就没有松开过。自家五娘该小定了呢,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
  如今跟公主府的亲事都没能成呢,往后,还有什么往后呀。恨死段家了。怎么就那么阴魂不散呢。
  大秦氏嘴角始终都是淡然的笑容。段五:“祖母,何苦呢。”
  大秦氏对待最得意的孙子。还是和蔼的:“你不喜欢芳姐吗,祖母怎么放心让芳姐去别的府上受罪呢。”
  说的这个慈悲呀,天知道大秦氏心里想的是,定然要那丫头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活受罪。不然难消这腾腾的怒火。
  华家我看你还怎么折腾。绝招我还放在后面呢。最好放聪明些。
  段五郎有些无语。能说自己不喜欢表妹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是祖母第一次讯问自己,要不要让表妹当妻子的时候。自己的眼里就总是出现那个有点任性,还有点仗义的小娘子了。
  说穿了段五这是被深度催眠了。男人喜欢未来的媳妇不对吗。肯定对呀。
  只不过从来没想过长辈们决定的婚事是没有被对方认可的而已。可心放出去了,收不太回来了。
  若是华晴芳知道段五此刻的心情,还有悲催情路,定然很肯定的告诉他,炮灰呀,你这角色就是炮灰,多出色都没用的,亲真的不用悲伤什么的。
  华二老爷看着脸上依然阳光的闺女,那心里真的不是一般的酸。本来不太看好的姻缘,如今也让华二老爷觉得说不出的别扭,幸好芳姐什么都不知道。
  站在自家闺女身边,挺胸抬头,态度和气的调侃:“怎么样,是不是后悔了,若是把那墨兰拿出来,说不得今天的事态会变成三足鼎立的。”
  华晴芳:“有什么后悔的,冯二小娘子的牡丹拔了头赞,跟女儿拔了头赞没区别,再说这榜眼还在女儿这里呢。说起来今天收获最大的或许就是女儿了呢。”
  华二老爷看向那盆茶花,第一次讨厌这不会说话的花草:‘你喜欢就好。’
  眼神暗沉,芳姐哪里明白自己失去的是什么。程四也不过如此,有眼无珠的东西。
  华晴芳:“怎么会不喜欢呢,也不过是花草而已。”这倒是跟二公主的语调一模一样。
  而此时的阿福却已经去给自家娘子办事了。流言蜚语这种东西若是在有人引导的情况下,那是很容易被利用的,
  华晴芳从网络时代过来,太知道舆论的重要性了。
  而冯二娘说的未尽之语,再搭上华二老爷的小传纪里面关于冯二的一丝半语,足够让人浮想联翩,这次华晴芳就是让人不想也得想,
  而且人家这话还分成两股对立的风波在传。一个再说才子佳人,天作之合,难得没有媳妇,女的没有定亲,走在一起那也是很合理的吗,
  一个消息正义言辞的再传,冯二大家娘子,人品顶呱呱的,但不会有这种私情传出来,莫要看人家小娘子拔了头赞就诽谤与人,您这是在逼着冯家把人家小娘子给勒死呢。
  别看就这么几句话,流传出去代表的就是两拨不同见解的舆论。
  不过好处就是,那冯家怎么膈应也不能私下处置了冯二娘,真要是勒死了,就更说不清了。
  华晴芳这心里这个乐呀。当然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要失落,还是那句话给亲爹找后娘,那就是费力不讨好,不是人干的事。
  夜深人静的时候,谁知道我的内疚呀。我不但对不起我亲娘,我还对不起我后娘。
  唉娘呀你也盼着爹好的吧。自己糊弄自己一番,才好眠如梦,第二天依旧在做这幕后黑手。
  至于段家华晴芳跟阿福同李妈妈们交代了,不着急,事情要一点一点的来,目前她真的脱不开身。
  李妈妈看着每天神采奕奕的小娘子也只能安慰自己。这种事情让一个小娘子自己怎么办呢。
  那段家若是明着来华府提亲。或者华家还能拒绝,可段家没来呀。你能去段府说我家小娘子不嫁给你们吗。
  那不是把脸伸过去让人扇吗。愁死了。
  华晴芳则是爽翻了,这位根本就不知道才刚刚以为羞涩的贵族小郎君失之交臂。好姻缘没了。
  华府的低气压根本就没给华晴芳任何的影响。还以为同样被自己散播的留言给愁的呢。
  老夫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你说这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呢,芳姐的事情我这心里还没松快呢,怎么老二又闹腾起来呢。说起来咱们自家孩子自己知道,老二不是那么轻浮的人。万万不会跟那个冯家娘子有私情的,再说了。那冯家娘子也是个老实的呀。怎么就会有如此的谣言呢。”别说百思,就是千思万思都不得其解。
  华老尚书冷哼:“歇着吧,你且放心,外面传的可不是什么谣言。是美谈。”华老尚书都不知道自家儿子什么时候人品这么出重的,外面谣传的如此疯狂,可对于两位事情的主角来说。竟然没有一点的贬低,简直就是推崇的很。当真是让人费解。同样的费解。
  华老夫人神情僵硬:“什么”
  老尚书:“才子。佳人,还是趣味相投的才子佳人。别看咱们华府跟冯府都没什么回应,可外面的人都要把这事给变成话本了,可歌可泣的很。说是这世道硬生生的阻隔了才子佳人之路。甚至有那轻狂浪子大呼你儿子迂腐,冯家小娘子不够风流,怎么就不不能打破这隔阂,还有人在传冯家小娘子没有眼光,嫌弃你那儿子是个二婚。才稳稳地不动心思。那些轻狂一些的闺阁娘子甚至私下里面在可惜恨不相逢未嫁时了。”
  老夫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如此品性坚定,风流倜傥的儿子呢。
  华老夫人都惊呆了:“怎么会呢。这不是在怨咱们两家孩子太周正了吗。”
  华老尚书那心呀别提多膈应了,当婊子还立牌坊,怎么分析这也是自家儿子稀罕山人家小娘子弄出来的阵仗,可天知道,她知道,自家儿子真没有那个心思,都要给他这个父亲指天立誓了。
  华老尚书阴沉的脸色一点都没因为这个而高兴,难道是冯家弄出来的,怎么想冯御史那个迂腐的顽固老头也不是做这种事情的人呀,
  人家那门第,那根骨根本就不用攀扯自家这个不算是高大的树。而且怎么看这门亲事若是真的成了,亏的是他们冯家。冯家搭上的可是寒门清流呢。
  难道是冯御史的政敌。想想那关于冯御史迂腐,为了名声阻碍好姻缘,还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怎么想都有可能呢。不过这种攻歼是不是太小儿科了,任谁都知道迂腐,固执不是死穴呀。
  华老夫人知道儿子的名声没有被带累那就高兴:“世人一张嘴,上下嘴皮子一碰,天知道多少的*都是这么出来的,幸好老二够运气,我要赶紧的去给菩萨多烧两柱清香。”
  华二更烦恼,那可是自家闺女的小友呢,自己能动那种心思吗,太不是人了。
  可这事怎么跟自家芳姐解释呢,虽说是当爹的,可这件事情传的太厉害了,让芳姐儿从别处听来,总归不如自己解释的好。
  听说这没娘的孩子都敏感的很,可怎么开这个口呀,爹没那么大的脸惦记闺女的小伙伴。连纠结闺女因为段府失之交臂的亲事的时间都没有了,华二整个人都投入了绯闻当中。
  华晴芳发现自家爹爹最近有点不太耐看她。难道是父女感情遭遇坎坷了。太闹心了。
  冯府,那传说中顽固迂腐的冯御史,一张老脸都要纵成菊花了,对着跪在地上严肃着小脸的冯二娘:“你且起来,这件事情不怨你。你跟在祖母身边长大,你是什么性情老夫跟你祖母都信得过,说起来是老夫对不住你同你的父母,没有把你照顾好,让你搅合进如此境地。”
  冯二娘子怎么都没忍住,最近的绯闻是在让人开心不起来:“是二娘给祖父祖母蒙羞了,若不是二娘死了还要连累祖父祖母。二娘愿意以死明志的。”
  谢氏:“说什么呢。怎么就死了死了的。你好生在府里呆着,过段时间祖母送你去你爹娘哪里,不拘什么门第。只要人品上佳,学问出众,总能给你一段好姻缘,想当初祖母跟你祖父也是寒门举子过来的。你不要心里有怨言才好。”
  冯二娘低头。眼里都是泪水,是自己连累了长辈:“祖父。祖母一心为了二娘,二娘心下愧疚的很。祖父给二娘找一间寺庙容身就尽够了。”
  冯老御史撸着胡子:“说的什么话,你祖父虽然不是位高权重,保全自家的子孙还是能够的。你愧疚什么,祖父做的是御史,干的就是得罪人的差事。说不得是祖父连累与你呢。好了好生的歇着,莫要听那些流言蜚语就是。我冯家什么样的境况没有经历过。当初你祖母跟我那也是风里浪里过来的。这都不算事。”
  夫人谢氏跟着点头:“你祖父说的很是,你要好生的在府里呆着,莫要听信那些流言蜚语。”
  冯老御史皱眉,勒死自家孙女这事,有想过,不过也就是想想而已,就是没有那个勒死说不清楚的传言,那也下不去手,二娘从生下来就跟在他们夫妻身边,这么多年了。怎么舍得吗。
  冯老御史一张菊花老脸在次叹气。好在外面不管怎么传,倒也不太难听,只是埋汰自己顽固不化的多,埋汰自己教导出来的孙女顽固不化,不够风流。到没有恶意泼脏水的谣言。
  要说华二那人冯老御史早朝的时候天天见。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很风流的才子,更不是弄出这种龌龊事情的人,这个还真的信得过。
  华家靠的是品格立足。就是信不过华二,还得信得过那尚书府呢。
  可要说是政敌,这也太小儿科了,比起那不死不休的政党之争,就这么埋汰自己两句,实在是不够力度。而且在冯老御史看来这真的不算是埋汰呢。说他顽固迂腐,总比说他冯府教出来的孙女没有礼仪,教导欠缺,传出来私情好。
  他就纳闷了,这世道,什么时候开始传不出来私情怎么也成了有错了呢。
  冯御史再次看向自家的孙女:“二娘跟祖父说句实话,当真没有私情,你的牡丹夺魁当初要提点的是哪个。”
  冯御史不蠢,虽然流言都是有礼的,可隐隐之间这还有事呢。自家孙女跟那华家小娘子走的可是很近乎的,这些谣言可是从来没有提到过。一颗沧桑的脑袋越饶越晕,当真是整不明白了,这件事本身它没有目的性呀。针对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冯家小娘子:“二娘用性命保证,当真没有私情,那牡丹是华府四娘同孙女一同嫁接的,孙女当时要提的是花四娘。而且来往之间都有长辈在呢,这个祖母是知道的。”
  冯老御史再次陷入了自己的思绪。谢氏挥手让孙女下去。孩子吓得不轻呢。糟心呀,怎么就摊上了这种事情呢。
  就在这个时候,华二升官了。终于三品前面的从给抹去了。现在是正三品官呢。
  凭的就是那嫁接成功长出来连个毛桃的杏树。这算是政泽。
  这算绝对算得上是喜事,可华二老爷不觉得,它这官从跟上升的就虚。
  华老尚书心说我呕心沥血的培养大儿子,这二儿子走了狗屎运了,竟然蹭蹭的往上升,难道自己追随圣人的脚步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
  圣人更看好自己二儿子。可大儿子那外放也挺痛快的呀。华老尚书的纠结没人知道。这圣人到底什么意思呀。(未完待续)
  ps:谢谢亲们的粉红票,早晨打开后台的时候笑的合不拢嘴呢。

  ☆、第二百三十章 初露端倪(求粉红票)

  剩下的就是华三老爷了。就那么一棵待死不活的树,竟然从三品到三品。这当官未免太容易了吧。
  在次后悔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吗。回头看看二哥的同年们,熬了这么多年大多是五品六品,还有当七品县令的呢。说起来也不是谁都能升的如此容易,能说他家兄长撞大运了吗,能说他家兄长这两年正走红吗,真是没道理的很呢。
  自己还是当华三老爷吧,别看没有官身,在京城里四品以下的都得给自己几分面子。好吧说起来也要念叨二哥两句好话。
  说起来官场就没有小事,别看华二老爷就升上去那么一级,可让人想的多呀。谁让最近流言都是绕着华府二老爷再转呢。
  没有关系的人家都要思考一番,这华家到底是捧得老大,还是老二呀。
  有关系的人家就更不要说了,华家唱的是哪一出呀。
  华老尚书自己都要想,二儿子走了狗屎运了。跟华二传绯闻的冯府一样要想。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跟自己有没有关系呢。
  冯老御史不光脸沧桑,脸头上本就稀疏的毛发都跟着沧桑了。
  这场祸事到底因何而来,而圣人在此刻给那华家的小子升官,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别看是整天打嘴炮的御史,真要是迂腐的脑袋不转个,早就脑袋搬家了,谈何做到三品之位。事情不琢磨透了,冯老御史都睡不着觉。
  可以说华晴芳不过寥寥数语搅得京城里面这些有头脸的人家都要琢磨一番,根本不搭边的事情愣是让这些人尖子们思索再三,任谁又能想到是如此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原因,实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