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科举兴家 >

第25章

科举兴家-第25章

小说: 科举兴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回答,他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嘴角,这才说道:“平安不懂别的,但若是我快饿死了,有人给我一碗粥,不管他是想要看笑话,还是存心为善,都救了我一条命;但若是一个人心中可怜我,怜悯我,却不给我那碗粥,那我就得饿死了。”

    了悟大师一听,顿时朗声大笑起来,指着章元敬说道:“这孩子有慧根,老衲颇喜欢。”

    李玉山也并不生气,摇了摇头说道:“我的弟子,倒是跟大师有缘,哎,大师,这佛家不是讲究一个唯心,你说的这些话也太不唯心了。”

    了悟大师却道:“当年释迦摩尼与何罗逻仙人论道,曾说,若能除我及我执,一切尽舍,是名真解脱。可见为人不能太执着,若是执着善因,认为心里头有善就是善了,那就是入了唯心的魔道,我佛慈悲,想必也是不喜的。”

    李玉山也是一笑,又说道:“大师这番话,让我醍醐灌顶,想来往日倒是我执着了。”

    了悟大师举起茶杯,但笑不语,李玉山喝了一杯茶,又哼哼的说了一句:“不过大师这些话,可实在不像是个出家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刑部那些家伙呢。”

    了悟大师也不介意,指了指剩下的凳子说道:“让这俩孩子也坐下来喝杯茶吧,只是别嫌弃我这茶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李玉山听了,便让身后的俩个孩子坐下,亲手给俩人倒了一杯茶示意他们喝。

    李子俊早就渴了,拿过来喝了一口,差点没苦的吐出来,好歹是脸色扭曲的咽下去了。

    章元敬有了心理准备,慢慢品了一口,上辈子咖啡喝多了,这会儿倒是觉得还好,虽然苦,但却带着一股子奇艺的清香,似乎让岁月的时间都慢了下来。

    看着俩孩子的表现,了悟大师忍不住说道:“你这弟子适合我佛门,不如舍了我吧?”

    李玉山撇了撇胡子,抚须笑道:“这可不行,别说我不舍得,就是我乐意,这孩子三代单传,他奶奶他娘还不得掀了你的青云禅寺。”

    了悟大师一边说着可惜,一边摇了摇头,笑道:“可见你是个有后福的。”

    李玉山也觉得自己挺幸运,虽说孙子的悟性一般,但挡不住弟子的好啊,这一年多看下来,他心中也是极为满意的,就算发觉许多时候弟子与自己意见不同,他也不觉得生气,反倒是觉得这孩子有主见,这么小就有自己的看法。

    李玉山想了想,又问道:“大师既然这么喜欢这孩子,怎么也不给点见面礼,这可显得你悭吝了啊,不符合你青云禅寺方丈的身份。”

    了悟大师被他挤兑了,反倒是笑了起来:“这么多年了,你的嘴还是这么毒。”

    随即想了一下,他忽然提议:“不如老衲来为两位小施主算一卦,就当是见面礼了。”

    李玉山一听,就对俩个孩子说道:“还不谢谢了悟大师,大师的卦象可是千金难求,这些年早已经封卦,这次算是你们的运气。”

    章元敬自然跟着李子俊起来恭恭敬敬的谢了一回,心里头却有些紧张,这个大师的观念跟他十分相似,但毕竟是和尚,谁知道会不会看穿他是天外来客呢?

    迎着了悟大师的打量,章元敬只觉得手心都是冷汗,生怕下一刻就被道穿了来路。

    了悟大师细细的打量着他们,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你这孙子也是读书的料,只是路被铺的太好了,有时候反倒是成了坏处。”

    “心气高并不算坏事,只是人生那么长,不管是你,还是你儿子,都照看不了他一辈子,有时候也得狠下心来,让他受些苦楚,才知道世间的艰难。”

    李玉山听的心中一动,又是叹了口气,李子俊是他儿子的独子,他有心严厉,家里头也有老婆子和儿媳妇挡着。有些话老婆子他能说,但对儿媳妇却不能。

    了悟大师又说道:“若是狠不下心,能够一直留在青州,说不得也是一种福气。”

    李玉山眉头紧锁,最后却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只是问道:“那我这个弟子如何?”

    了悟大师一双眼睛朝着章元敬看去,后者心中咯噔一下,明明是个看起来脑满肠肥的胖和尚,但被他看了这一眼,倒像是被完全看穿了似的。

    章元敬撑住脊背,没让自己避开了悟大师的视线,只让自己勉强稳住不露出异样来。

    了悟大师看了许久,忽然微微一笑,意有所指的说道:“是个机灵人,他的心思怕是比你我都通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要什么,将来的路不需要你我操心,自然自己会走。”

    李玉山差点翻了白眼,摇头说道:“你这说跟没说有什么不同,谁还不会自己走路了。”

    了悟大师继续喝自己的苦茶,好一会儿才说道:“这可不一定,这世上啊,多少人活的浑浑噩噩,看不清别人的心,也看不清自己的心。”


38。习字



    听了一肚子的玄乎话; 回去的路上李子俊悄悄的跟师弟说:“我觉得那个和尚神神道道道; 一点儿也不可信,不过咱老师好像辩输了。”

    章元敬笑了笑; 也说道:“所以咱们别再提了; 不然老师要生气了。”

    李子俊听了果然点头,心中却对和尚的话十分不以为然; 夸他会读书倒是真话,至于其他的完全就不可信,更别说到了小师弟这儿更加应付了。

    章元敬原本还期待着秋日的时候可以上山看看神秘的风景,到底是怎么样的风景才能得到李玉山的称赞; 谁知道到了秋日; 一向还算强健的李玉山偶然风寒。

    别看现代电视剧里头动不动就偶然风寒,没啥大事,在这时候风寒却是大毛病,若是不好好医治的话很容易变成致命的大病。

    章氏自然是不放心让他再出门,更别说带着俩孩子去桥盘山了。

    章元敬虽然觉得可惜; 却也没有执着; 反正他还小; 以后有的是机会去。来年春日; 章元敬终于满了五岁,已经痊愈的李玉山摸了摸他的手臂后背; 终于答应教他练字了。

    为此; 李玉山甚至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字帖; 弄的李子俊酸溜溜的; 私底下好几日都没好好跟章元敬说话,最后到底是没扛住小师弟的讨好,俩个人才和好了。

    章元敬翻看着那本字帖,其实孩子一开始习字的时候用不了这么好的帖子,但自从青云禅寺回来之后,李玉山似乎更加看重他了,以至于怕他短了眼界,不肯用外头那些字帖。

    章元敬知道感恩,也收下了这份好意,心中暗暗发誓要练出一个成就来,不能辜负了老师这些年来的看重和偏爱。

    李玉山给的字帖是楷书,出自一位前朝的书法家,是楷书,书法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不得不说,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每次章元敬看着都觉得心情澎湃,只觉得将来自己能练出这样的字的话,就算是不能考中进士,光靠着一首好字就不愁没饭吃。

    只是开始练字,章家又多了一笔开销,这笔开销还不小,不管是笔墨纸砚其中哪一样,对于老百姓而言都是昂贵品。

    之前李玉山他们给的见面礼就是笔墨纸砚,但章元敬看了看,觉得里头的墨水和纸张都太好了一些,用来给孩童练字实在是可惜了,便只取了笔和砚台来用。

    也得亏之前卖雪月饼的方子得了一笔横财,如今两年过去,田地里头的出息也有盈余,虽然多了笔墨纸砚的花销,章家倒是不至于捉襟见肘。

    章元敬一开始只买最便宜的纸张和墨水,但买一次也得将近一百文,省着点用也最多能用个十几天,相当于一天就得至少花费十文钱。

    慢慢的,章元敬也摸索出省钱的路子来,先拿着毛笔蘸水,在桌面上写字,写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在纸张上练,一开始练大字,写满了大字就开始写小一些的,从大到小,一直到把一张纸里里外外正面反面都写满了,再也没有落笔的地方为止。

    一开始姜氏心疼的不行,把孩子拉到身边说道:“平安,你尽管练字,咱家虽不富裕,但这点买纸的钱还是有的,用不着这么省着。”

    章元敬一听,倒是笑着解释道:“奶奶,我不是故意节省,而是没有这个必要,你想啊,这白纸没用完就扔多浪费,再说了,我本来就得练大字小字,这是合理利用。”

    姜氏不知道什么合理利用,但她还是记得当年儿子读书的时候,虽然也是正面反面换着用,但鲜少有用的这么彻底的,到底是如今家境不如从前,所以才会如此。

    背着孙氏,姜氏偷偷对孙子说道:“你放心,奶奶这边还有钱呢。”

    章元敬无奈,只好说道:“奶奶,真的不用,若是需要,我哪会跟您客气啊,我可知道您是最疼我的,有事儿肯定第一个跟你说。”

    姜氏这才满意了,但还是偷偷给他塞了一两银子,让他自己拿着用,别太省了。

    姜氏好歹还不知道笔墨的好坏,另一头的李玉山祖孙却看得出来,李玉山知道弟子的家境,倒是并不奇怪,反倒是觉得这孩子懂事儿,知道体贴家里,不像一些读书人,那是吃着家里头的肉,喝着家里头的血,还嫌弃不够他们给的不够多。

    李子俊却没想那么多,第一天看见章元敬用这些笔墨的时候就皱了眉头,忍不住开口问道:“师弟,你的墨也太差了一些,用着屋子都要发臭了。”

    纸张差一些,只有用的人知道,但墨差了,不仅仅容易花开,味道也不太好闻。

    就像他们县城里头卖的墨,就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中等的不说多好,但至少闻着有一股子墨香味,这就是读书人口中的书香了。

    最差的那一等,磨出来的墨水不好写不说,还有一股子臭味,写出来的字散了再久点味道依旧能够闻得出来,只是淡和浓的区别罢了。

    据说那些富贵人家,用的都是香墨,不仅好用,写出来的字还有一股子香味,当然,那些墨块的价格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受得起的。

    章元敬笑了笑,也不太在意李子俊的话,他真要是个小心眼的人的话,早就跟这位师兄闹翻无数次了:“抱歉,师兄,要不我坐远一些吧。”

    他这般退让,李子俊脸上倒是露出几分不好意思来,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把自己的砚台往他那边挪了挪,说道:“你用我的吧,这坏墨不但闻着臭,有一些还伤身体,你还小,要是因为这个坏了身体可就不好啦。”

    章元敬笑了笑,倒是也没客气,说实话,书斋里头正规卖的墨块,伤身体倒是不至于,不过确实是有些熏人倒是真的。

    见他接受了自己的好意,李子俊的心情好了许多,勾了勾嘴角看起书来。

    李玉山进来的时候,就瞧见两个弟子认认真真的模样,他眼中带着几分满意,走到他们背后看了起来。

    章元敬更认真了,被老师站在背后盯着看的感觉实在不怎么好,虽然这些年他已经被盯习惯了,谁让李玉山就收了两个徒弟呢。

    看了一会儿,李玉山倒是皱起眉头来,开口说道:“平安,你握笔太用力了。”

    章元敬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了一句:“老师,用力不好吗,不是都说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李玉山却摇了摇头,说道:“握笔用力多大,与你写出来的字的风骨毫无关系,反倒是用力太大,笔下的字容易僵,越是放松,落下的字才越是灵活。”

    章元敬受教的点了点头,试着放松了一些,果然觉的落笔也轻松了许多。

    李玉山见他一点即通,倒是更多了几分喜欢,看了看,又说道:“你握笔的位置也不要一成不变,写大字的时候,笔就要握的高一些,写小字的时候,则可以低一点,这跟平时吃饭拿筷子是一样的,拿的高,夹的也远。”

    章元敬跟着试了试,果然是如此,不得不说,拥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是一件非常省心的事儿,这些事情或许写的多了,写的久了,他自己也能知道,但到了那个时候,写字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再要想改就不容易了。

    寒门难出贵子,不仅仅是因为眼界,更多的是缺少一个指路人,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人的一生时间有限,古代人的寿命更短,所以寒门出贵子的几率太低了。

    章元敬由衷的感谢李玉山的无私教导,这是拜师的好处,是在外头学堂里头学不容易学到的,老师的一句话,能省了他许多功夫。

    李玉山教完之后并为走开,先检查了一番孙子的功课,见他回答道十分顺溜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让他当场写了几个字,仔细的看了看,才说道:“腕力不足,明日开始,你悬着砚台练字,慢慢的,手就稳当了。”

    李子俊早已经知道练字的辛苦,这会儿一听忍不住苦了脸。

    李玉山一看,倒是似笑非笑的说道:“怎么,你这个作师兄的不肯吃苦不当榜样,到时候让你师弟赶上了,也没有什么好说道道。”

    李子俊一听,果然升起几分斗志来,连忙说道:“练就练,虽然我不如师弟聪明,但好歹年长几岁,字肯定写的比他好。”

    李玉山点了点头,更觉得当初收了这个弟子没错,不说弟子的天分,光是他的存在就让孙子更上进了,也不跟以前似的,总觉得自己天下无敌的厉害。

    心中的念头一闪,李玉山又走过去看了看章元敬的字,看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等平安练个一年,能够悬肘了,到时候也这样来,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稳当,才有风骨,入木三分就是这么来的。”

    章元敬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除了每天完成李玉山的功课之外,还给自己加作业,一开始练完只觉得手臂都抬不起来,渐渐的却习惯了,只是觉得右手都比左手粗了一圈儿,弄得他是不是就想着练一练左手,别弄出特别大的差距来。


39。科举



    练字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 急是急不来的; 章元敬每天只是耐着性子慢慢的练习,字也一点点从狗爬的模样变得能看起来; 到如今倒是也能帮左邻右舍写一个对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