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科举兴家 >

第41章

科举兴家-第41章

小说: 科举兴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吴金桂年纪小,并不太记得那时候的日子,在她有印象以来,章婆婆对章铃兰倒是还好,虽然不怎么疼爱吧,但该给她的一样不少,平日里也是吃香喝辣的,这要还算不好的话,她倒是宁愿来过这种不好的日子。

    一直到章铃兰说亲遇到了坎儿,吴金桂才隐隐约约明白了娘亲的话,就算日子过得不差,这位姐姐怕是得不到好亲事,因为谁家都知道章铃兰年幼丧父,下头还有个读书的弟弟,花销不是一般的大,嫁出去肯定是要补贴家里的。

    但谁也想不到,偏偏就是这个时候,章元敬出门考试去了,一次次顺利的考过,最后还得了个小三元,这可是青州县从来没有过的好事儿。

    原本不受欢迎的人立刻成了香饽饽,就连镇上的杜家都来提过亲,她曾经见过一次那位杜公子,最是英俊潇洒,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样子。

    虽说后来章铃兰选了丁家,但吴金桂心里头还是有些酸溜溜的,个人知道各家事儿,她就是想要嫁人,杜家也肯定是看不上他们家的。

    再听丁家送来的小定礼,章家准备的陪嫁品,吴金桂只觉得自己像是泡在了醋坛子里头,整个人都是酸溜溜的,连带着都打不起精神来。

    正做着活儿呢,忽然前头有声音传来,吴金桂眼神微微一亮,低声问了一句:“莫不是秀才公回来了,不是说去看龙舟了吗?”

    章铃兰被她这幅热情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回道:“大概是结束了吧,没事,我弟不会往后院来,咱们继续做绣活就是了,不耽误。”

    吴金桂却有些扭扭捏捏的说道:“秀才公好容易回来,估计也累了,铃兰姐姐,你要不要去迎一迎,丫头小子哪有你细心呢。”

    章铃兰也不是笨的,只是笑道:“哪儿用得着,前头有人在亏待不了他。”

    吴金桂想要再说话,章铃兰却已经笑着说道:“陪我坐了大半天了,你累不累,不如咱们吃点东西,待会儿你就回去歇着吧,可不能让你累着了。”

    吴金桂抿了抿嘴角,到底是年轻女子脸皮子薄,不敢再提去前院的话了。

    等她吃过东西被送出门,回家一看她娘就在正厅里头等着呢,吴金桂眼睛一酸差点就要哭了,她娘哪有什么不明白的,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左右也不合适。”

    母女俩个却不知道,隔壁他们家大媳妇儿媳妇也在说嘴呢,都道:“咱金桂又懒又馋的,人家秀才公能看上她才怪了,你看吧,到时候娘肯定是空欢喜一场。”


62。两姓之好



    章元敬还不知道自己以八岁的稚龄就成了别人眼中的东床快婿,不怪他完全没往这方面想; 实在是在他眼中; 他姐章铃兰都还是小丫头呢。更别说他了; 放到上辈子那就是刚上小学的年纪,哪有什么情情爱爱的意思; 忒早熟了。

    章元敬还把自己看作祖国的花朵; 却不知道在李玉山的眼中; 自家弟子也是吾家有子初长成了,八岁; 实在是不小了,性子大约也定了。

    这一日李玉山心情极好; 溜溜哒哒的回到家中,就瞧见他家夫人正在做粽子呢,她便不喜欢下人做好的; 自己带着人慢悠悠的一个一个绑着五彩绳子。

    李玉山瞧了一眼; 笑到:“何必费这个功夫; 想吃什么口味让厨下做不就成了。”

    章氏却瞪了他一眼; 说道:“自己做的; 跟下人做的能一样吗; 别的不说; 好意思在里头呢,再说了; 一年也就一次; 不费什么功夫。”

    李玉山摇了摇头; 索性也不走了,坐下来看她们包粽子,不过他是不会动手的,实在是没有这个天赋,小时候靠亲娘,长大了靠媳妇,从小到大也没自己动过手。

    他不走,章氏还嫌弃他碍事儿,便问道:“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龙舟会散了,也该跟他们出去坐坐,喝喝茶品品诗词不是?”

    李玉山撇了撇嘴,嗤笑道:“就那群人,有什么真材实料的,就几首打油诗还争的一个个都斗鸡眼似的,跟他们喝茶我都嫌弃浪费时间,还不如回家帮你包粽子呢。”

    章氏不做品评,只说道:“子俊和元敬呢,不是一块儿去的吗,怎么没跟你回来?”

    一想到自己的两个弟子,李玉山倒是露出一个笑容来,几十年的夫妻,章氏哪能不知道他,立刻追问道:“怎么,今天发生什么事情了,看你乐呵的样子。”

    李玉山也不卖关子,将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临了说道:“元敬向来有几分急才,学了这么多年,倒是也有一些长进,这次那姓宋的可是丢人丢到家了。”

    章氏跟着笑起来,摇头说道:“看你乐得,元敬向来都是聪明了,你忘了,当年他可是凭着一首诗拜在你的名下,如今可不更厉害了。”

    李玉山长长叹了口气,笑道:“确实是,别的不说,难得这孩子得了小三元却不心浮气躁,回来之后还能用功读书,可见是个有定心的。”

    章氏向来是喜欢章元敬的,一来他们俩是同族,二来也是合眼缘,章元敬又是惯会讨人喜欢的,别的不说,首先就比她那孙子贴心。

    “我看着,你倒是喜欢元敬胜过子俊一些,若不知道的,怕以为这才是你亲孙子呢。”

    李玉山慢慢喝了口热茶,见左右反正无人,原本帮手的下人也被打发出去了,这才说了一句真心话:“这要是我亲孙子倒是好喽,子俊也有几分聪敏,偏偏被他娘宠坏了,受不得苦累,读书的心便没有元敬那么狠,原想着这次让他受受挫,也能知道一些好歹,如今看来收效甚微,心倒是稳了,但对自己还是狠不下心。”

    章氏一听,却翻了个白眼,反问道:“子俊还不够用心,你真要让悬梁刺股呢?咱们这样的人家,有几个孩子能定下心来读书的,子俊已经算好了。”

    这倒是实话,富贵人家出生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的吃不的苦头,若不是十分有天分的,反倒是容易在锦绣窝里头把自己给荒废了。

    李玉山也就是一说,李子俊是他们家唯一的孙子,当年他若是能狠下心的话,孩子怕也不只现在的成绩。不过临了临了,他还是有些可惜罢了。

    “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到底不是姓李的,哎,等我死了,不知道李家会不会没落。”

    李玉山心底一直有这种担心,李家因为他而慢慢兴起,如今还是青州县城数一数二的人家,他儿子的生意也做的有声有色,但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他在身后撑着。

    但是他已经老了,还不知道能活多少年,等他真的去了,李家还能靠着谁呢?

    自己留下的人脉迟早都会人走茶凉,章元敬看着虽是个有良心的,但毕竟是章家人,章家还有一大家族的人在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指望得上。

    李玉山叹了口气,又说道:“只希望我走的晚几年,等子俊能撑起门户来。”

    章氏倒是乐观许多,笑着说道:“当年你还没当官的时候,咱家不也这么过来了,再说了,子俊读书也还成,至少也能混一个官儿当当吧。”

    李玉山笑了笑,没有提起自己的担心,人啊,向上走难,走下坡路却简单,但是又有几个上了坡的人能够承受摔下去的痛呢?而摔下去之后,又有几个人还能爬起来?

    李玉山拿着一个五彩粽子把玩着,忽然提了一句:“你说,让元敬娶了子琳如何?”

    章氏微微一愣,随机反应过来,问道:“你是想着成了亲家,将来两家人能够时常走动吗?可是何至于如此?”

    在章氏看来,章元敬是个有良心的,就算没有结亲,难道他以后就会忘了老师家吗?

    李玉山却道:“一日两日的,我也不担心,只是想着将来我们都走了,子俊他娘又是那么个性子,若是不来往,慢慢的关系也就冷淡下来了。”

    章氏一听,倒是没好气的说道:“这个你就放心吧,将来元敬若是出席,子俊他娘才不会冷淡了这门好亲,恐怕比我们都要上心。”

    李子俊的亲娘没有别的坏处,就是势利眼罢了,换句话说,章元敬还是没出息的话,她肯定是懒得来往的,但若是出息了,那定是上赶着亲近。

    李玉山叹了口气,觉得当年是自己给儿子看错了眼,不过也怪儿子不争气,连个举人都考不中,能有什么好人家看上他。

    不过他还是说道:“倒也不全因为这个,元敬年纪虽然还小,但性子却稳当,小小年纪就能把家里头撑起来,将来必定也不会太差,有这一层关系在,他也不会冷待了子琳。”

    章氏却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心的说道:“男人都爱俏,尤其是年轻貌美的,子琳还比元敬大了三岁呢,虽说女大三抱金砖,但女人老得也快。”

    李玉山却一摆手说道:“左右就是纳妾,元敬向来有分寸,也不会让人越过了咱孙女。”

    章氏几乎又要对他翻白眼了,感情在这老东西的眼睛里头妾就是个玩意儿,哼,当年还不知道是谁动了歪心思,整日里念叨着呢。

    想到往事,章氏便冷冷说道:“是越不过,但看着心里头也有气,日子也就过不好了。”

    李玉山也不在意,只是问道:“除非你要把子琳往小门小户的嫁,不然哪个出息的男儿没有妾?再说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你瞎操心什么啊。”

    在李玉山看来,妾实在是不成问题,只要不生下庶长子乱了传承,别头脑发昏宠妾灭妻那就没问题了,可见男人和女人看问题的眼光总是不同。

    李玉山这么一说,章氏也是无奈了,确实如此,她家不成器的儿子在外头还养着一个呢,媳妇也知道,暗地里闹了两回也就算了,反正人在明湖,她眼不见心不烦。

    但妇人选女婿,偏偏想要挑一个对女儿能够一心一意的,只是难上青天。

    李玉山原本只是随口提了一句,这会儿认真想了想倒是觉得挺好,弟子变成孙女婿,将来两家就是两姓之好,一方面关系更加紧密,姻亲就是天然同盟,二来弟子将来入朝,用起他以前留下的人脉来也更加名正言顺。

    摸了摸自己的美须,李玉山觉得自己十分明智:“你觉得这主意怎么样,元敬是在咱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是什么性子最是清楚不过,别的不说,你看他对自家姐姐那般重情重义,细致贴心,将来对自己媳妇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章氏被他带着想了一会儿,忽然觉得这主意似乎真的不错,她忍不住说道:“也是,子琳丫头性子有些急,最是没有心机,有什么说什么,整日就没有做得住的时候,这要是去了规矩大的人家还不得受罪。”

    章氏还有一个犹豫的点,这会儿也提了出来:“章家规矩倒是不大,但是元敬上头两层婆婆呢,到时候怕是不太好处理,我那老嫂子把孙子当命根子看呢。”

    李玉山却说道:“至少你那老嫂子不是糊涂人,知礼识规矩就好,别的不怕。”

    章氏听了,倒是好笑的说道:“咱们俩个老的在这里嘀咕也没啥用,子琳上头有爹娘呢,总要问问他们的意思,再说了,元敬那边也还有长辈,说不定还看不中咱家。”

    李玉山倒是信心满满,笑道:“怎么可能,至少在青州,再没有旁人更适合元敬了。”

    章氏也跟着笑了起来,心底也有这份自信在,不过还是说道:“你可别口快漏了风声,我先问问媳妇,看她心里头是怎么想的,若她不乐意的话,这事儿到底是不大好。”

    李玉山却道:“怎么,我还做不得这个主了,得了,你先去问,反正我看都挺好的。”


63。拒婚



    心里头有了结亲的想法之后,李玉山看弟子的目光就更挑剔了一些; 虽然在妻子的面前; 李玉山对妾的存在不屑一顾; 但他心里头自然也是盼着孙女好的。

    这一日,检查完两个弟子的功课之后; 李玉山也没跟往常似得回去看书; 反倒是坐在上头一眨不眨的盯着他们看; 那目光时而柔和时而尖锐。

    章元敬被他看的浑身不自在,总觉得他家老师跟神经病似得; 那眼神几乎要演绎出一个爱恨情仇史来,他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回忆这些天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李玉山挑了挑眉头,忽然开口问道:“元敬,听说你姐姐快要及笄了?”

    章元敬倒是不奇怪他会知道; 毕竟师母章氏跟他们家走得近; 前些日期姜氏还打算邀请她当正宾; 以两家的关系; 章氏应该是不会拒绝的。

    “是; 家姊的及笄礼放到了八月初八; 到时候还得辛苦一番师母。”

    李玉山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笑着说了一句:“一眨眼的功夫,你们都长大了; 元敬; 这些年你做的不错; 我们男儿不说建功立业,至少也得撑起门户,不然跟生个女儿有什么区别。”

    “你父亲走的早,你便是家里头的依靠,世间女子多艰难,若是家里头男儿出息一些,她们才能轻松一些。”李玉山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睛闪过一丝盈光。

    对于这一点章元敬无比赞同,大兴王朝其实对女子的限制并不算太多,但封建王朝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男权的体现,虽说也有女户,但女子大多还是身如浮萍,需要磐石可依。

    “老师,学生明白,学生必定努力读书,让家中长辈姊妹有人可依。”

    李玉山点了点头,忽然又说了一句:“不说旁人,将来你的妻子也是如此,元敬,你可曾想过娶妻?将来若有了妻子,你这肩头的担子可是更重了。”

    章元敬没想到这话题怎么就转到了娶妻,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老师,我还是个孩子呢,就算是要娶妻也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何必操心那个。”

    李玉山一听,不赞同的说道:“你都已经八岁了,不是个孩子了,娶妻生子可不就是眼前的事儿,男儿当成家立业,这成家还在立业的前头呢,怎么就不着急了?”

    章元敬不明白他老师怎么就忽然关心自己的婚姻大事了,摸了摸鼻子说道:“师兄还比我年纪大呢。”

    忽然中枪的李子俊不干了,站起身说道:“爷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