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科举兴家 >

第78章

科举兴家-第78章

小说: 科举兴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李老爷子不见外人,这会儿看见章元敬倒是高兴的很,招手说道:“不必多礼,来来来,开坐下吧,老夫就想着你该来了。”

    章元敬笑了笑,就在他旁边的小凳子坐了下来,伸手很自然的帮李老爷子递樱桃吃,一边说道:“老师,此次虽然凶险,但最后还算是因祸得福,待我到了关山,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师兄,到时候便送信回来,您请放心。”

    李老爷子吃了一口酸溜溜甜滋滋的樱桃,口中却叹了口气,一晃眼的功夫,子俊被发配边疆都快五年了,这五年的时间音讯全无,当年老大倒是跟着去安置了一番,但也不知道效用及时,想到现在老大满心培养那个庶出子,李老爷子又没了胃口。

    李子俊是李老爷子一手培养出来的,当年中了状元的时候多么风光,谁知道造化弄人,最后偏偏就……有时候想想李子俊可能受的苦,他都很难喜欢那位孙媳妇。

    谁知道几年之后,元敬这孩子也能中了状元,若是子俊还在,一门两状元,三进士,那该多风光,只可惜,可惜了……

    迎着章元敬坚定的眼神,李老爷子微微一笑,这么多年,这孩子还能不改初心也是难得:“老师知道你的好心,只是你如今身居高位,更应该小心行事才是。”

    章元敬倒是笑道:“关山知府虽然权利小,但庇护一个人又有什么难的。”

    李老爷子微微皱眉,还是劝道:“关山一地,早已经被镇北王爷收拾的妥妥贴贴,你说是知府,但也是下臣,又是京城遣派的,到了关山自然更要谨慎小心。”

    他固然担心孙子,但也怕章元敬冒冒失失的,到时候得罪了镇北王爷,连自己也陷进去。

    章元敬听完,也知道老爷子的担心了,笑着安慰道:“老师,您想太多了,我又不是要冒然为师兄翻案,只是趁机照顾一些,就是镇北王爷知道也不会如何,说不定还觉得我重情重义,可以担当重任,反倒是对我刮目相看呢?”

    李老爷子哈哈一笑,没好气的拍了他一下,说道:“你倒是想的美,哎,真是没想到,你入朝一年,倒是跟我一辈子的官位都差不多了。”

    可不是吗,他在官场待了一辈子,最后退下来的时候也就是五品官罢了。

    章元敬也跟着笑起来,还故意问道:“老师莫不是嫉妒了?那学生罪过可就大了。”

    李老爷子就喜欢他跟自己亲近,当下指着樱桃那说:“是啊是啊,老师心里头不好受,罚你喂我吃完这一盘的樱桃。”

    旁边的章氏听了,也笑着说道:“吃几颗就得了,吃太多了,仔细待会儿吃不下饭。”

    李老爷子以前是个说一不二的,如今他瘫痪在床多年,脾气反倒是好了一些,听了这话也只是笑:“你这老婆子,我这吃也不好不吃也不好,规矩忒多。”

    三个人坐在一块儿说说笑笑,倒是颇有几分其乐融融,这是这些年在李家少有的场景,正在这时候,有丫鬟进来禀高:“老爷子,老夫人,夫人带着小姐和小小姐过来了。”

    章氏微微皱眉,但到底是让丫鬟把人带进来,章元敬转身一看,第一眼看见的是那个还不及膝盖高,穿着粉色儒裙的小姑娘。

    那就是李子俊与徐氏所出的女儿,李瑶。

    李瑶长得很像李子俊,尤其是那一双高高挑起的凤眼,可以预见长大后的美貌,但大约是成长环境的原因,小姑娘一直都是怯生生的模样,比起自己的亲娘来,反倒是跟李子琳更亲近一些,这会儿也是,亦步亦趋的靠在李子琳身后。

    章元敬也是见过李瑶的,这会儿见小姑娘恨不得藏在李子琳身后的模样,招手说道:“瑶瑶,过来叔叔这边。”

    李瑶下意识的看了看李子琳,见姑姑朝着自己点了点头,这才慢慢的走到章元敬身边,怯生生的叫了一声叔叔,看起来显然是已经不记得他了。

    也是难怪,章元敬后期忙着科举,来了李家也多是见一见老爷子,大约也有两年没见这孩子了。想到自家师兄自信张扬的模样,章元敬微微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脑袋,笑着拿出一块玉佩来:“不是什么值钱的,拿着玩儿吧。”

    李瑶又朝着李子琳看去,见她点头才把玉佩收下,抿着嘴微微一笑,清脆的道了声谢谢。

    旁边的钱氏见状,也不知道出于何意,开口说道:“哎,如今也就元敬你还记得子俊,你们可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交情,再好没有了。”

    章元敬向来对钱氏敬谢不敏,这会儿不知道她这是什么意思,只得说道:“伯母请放心,等我去了关山,找到了师兄,定会给你们来信。”

    钱氏眼神微微一闪,却带着几分恨意说道:“我原本想着,你去的时候,可以把子俊媳妇也带去,谁知道她又病了,也不知道是真病还是假病,子俊还在边疆受苦,她倒是好,在家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整日的生病,家里头的喜气都被败光了。”

    这话章元敬无从借起,还是章氏听不下去了,咳嗽了一声,瞪了一眼这个几十年都不着调的媳妇,说道:“内宅的事情,你同元敬说什么,既然孙媳妇病了,你多看顾一些就是了。”

    徐氏的身体是真的不好,当年怀孕的时候担惊受怕,生下李瑶的时候又大出血,差点连命都没保住,后来在床上躺了将近一年才好一些,她又是个分外想不开的,整日里病病歪歪。

    被婆婆骂了一句,钱氏抿了抿嘴角不再说话,倒是李子琳握着李瑶的手,忽然问了一句:“元敬,我能跟着你们去关山吗,到了那儿,寻到哥哥,我就在那儿照顾他。”

    一听这话,李瑶立刻抱住姑姑,喊道:“姑姑,我也要跟着去照顾爹爹。”

    章元敬还未说话,李老爷子却发话了:“说什么傻话,元敬是去赴任,又不是游山玩水,哪能带着不相干的女眷,你好好把子琳带大,也算是对得起你哥哥了。”

    这些年,不是没有上门来提亲的人,但章氏看着都不大满意,李子琳就在家这么蹉跎着,李老爷子不觉得如何,大不了就养着孙子一辈子,反倒是钱氏急得不行。

    李子琳扭了扭身子,她是真心想去关山,在那边吃苦也比在家里头待着,整日听着老娘念叨来的好,但是看着老爷子的脸色,她心里也知道大约是不太合适,她已经不是当年的李家小姐,而是被出的妇人,她默默叹了口气,到底是没有再多说什么。

116。出行

    看着眼前一排排的银锭子,章元敬有些惊讶; 但又觉得意料之中; 他随意的在姜氏身边坐下来; 笑问道:“这又是谁家送来的程仪?”

    姜氏脸上还带着几分得意; 笑着说道:“王家; 以前没什么来往,但是你姐夫家的亲戚,跟丁老爷子一块儿上门的; 也是不好回绝; 平安; 这要不要退回去?”

    章元敬翻看了一下; 金额倒是不大; 便摇头说道:“既然收下了,那就不用送回去了; 临行之前,咱家准备一份回礼就是。”

    沾亲带故的; 人情往来肯定会有; 只要不是太过格,朝廷也是不会官的。

    姜氏听了; 便把这事儿记下; 又转身说道:“家里头几个下人,我跟你娘都问了一遍; 李婶和翠儿; 是拿定主意要跟着我们走的; 哑婆子也想走,但她年纪太大了一些,还不如留在青州养老,也好帮着看看宅子,看门的夫妻倒是犹豫,我就做主放了他们的身契。”

    对此章元敬是没有意见的,点了点头说道:“您做主就是,不过翠儿年纪不小了,怎么还不成亲?若是去了关山,还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

    翠儿比章铃兰还大了一岁,章铃兰如今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娘了,翠儿却还云英未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家苛待下人,故意拦着不让成亲呢。

    姜氏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前两年,你娘也相看了几个还算合适的,但翠儿不乐意离开章家,又说小时候家里头给她定过亲事,左右都不肯嫁人。逼得急了,她就说要绞了头发当姑子去,后来你娘也淡了那个心思,大不了以后章家给她养老就是了。”

    翠儿在孙氏身边十多年,说半个女儿也不为过,她容貌不算出色,人也不是非常机灵,但胜在一个本本分分,这么多年下来,就是姜氏对她也是满意的。

    章元敬一听,倒是疑惑的问道:“翠儿不是很小的时候就来了咱家吗,家里头还定了亲?”

    姜氏笑了笑,说道:“具体如何奶奶也不清楚,不过翠儿是被后娘卖掉的,说不得前头亲娘还在的时候,确实是定过亲事儿,不过这话多也是托词,你想啊,那时候她那么小,哪里还记得,大约还是不乐意嫁人,所以才这么说道。”

    章元敬点了点头,也就把这事儿抛在了脑后,章家的人际关系简单,要处理的事情却不少,一来是房子要托人照顾,哑婆子能看顾,但她年纪大了,自己都需要照顾,这个倒是还算好办,隔壁的章明林一家就能帮忙。

    二来是六爷爷那边,之前说好了要帮他养老,如今老爷子身体还硬朗的很,却不能跟着一块儿上路。章元敬想了想,还是拿着银子去了族长家,索性雇了人照看他,顺便也能看顾几分哑婆子,免得他们年纪大了不方便。

    剩下的,便是族学和李家,族学这头,章元敬把能讲的都讲了,还把自己这些年累计下来的书籍贡献了出来。李家那边,自从知道章元敬即将前往关山,李老爷子精神反倒是好了一些,似乎日子有了盼头,甚至反过来教他如何在官场立足。

    终于到了启程这一日,章家举族出动,帮着章元敬一家把东西抬到船上,章家族长看着,颇有几分不放心:“元敬,路途遥远,你又带着老弱妇孺,这路上怕事不大安全。”

    前往关山,那可不是去京城,直接坐船就能到,到时候水路转陆路就不稳当了。

    章元敬早就考虑到这一点,笑着说道:“族长且放心,走完水路,我会花钱请镖局随行,走的又都是官道,想必还算是安全的。”

    族长见他早有准备,这才略放心一些,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章元敬看了看站在人群之后,不太起眼的哑婆子和章老汉两人,虽不是血脉亲人,但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这两人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章元敬径直走了过去,拱手行李道:“哑婆婆,六爷爷,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您两位还请保重,若有不适,尽管找族长和林二叔解决。”

    哑婆婆捂着嘴点头,老眼里头满是泪水,她是真心把章元敬看作自己的亲孙子,只可惜她年纪太大了,年前还生了一场重病,别说出远门了,偶尔吹一个冷风就得躺上好多天。

    她上半辈子无福,临老却能遇到这么个孝顺的孩子,把她安置的妥妥贴贴的,隔壁孙秀才的老娘都羡慕,这辈子能过成这样,她也算是没有白白来人间走一趟。

    看着泪流满面的哑婆婆和章老汉,章元敬心里也不大好受,古代出行困难,有时候一别就是经年,眼前的老人年纪大了,将来还不知道有没有重逢之日。

    不过很快的,他就收敛了感叹,转身看了看丁聪,笑着说了一句:“姐夫,以后姐姐就托付给你照顾,姐姐天性善良,你可不要让她被人欺负了去。”

    丁聪还是那副胖乎乎的样子,大概是日子好过心宽体胖,似乎比一年前更胖了,这会儿他拍着胸脯说道:“平安,你就放心吧,娘子在丁家绝对受不了委屈。”

    章铃兰原本也含着眼泪,这会儿却破涕为笑,说道:“平安,你不用担心我,章家可不是摆设,倒是你,出门在外,照顾好奶奶和娘,也照顾好自己,有合适的姑娘,就快些成亲,到时候给我生一个大胖侄子。”

    眼看章铃兰越说越不着调,章元敬连忙挥别了章家族人,踏上了远行的船只,这一去,他也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回来,只希望那时候这些人都还好好的。

    离家远行,姜氏和孙氏的心情也有几分低落,不过很快的,她们就打起精神来,主要是怕章元敬看着担心,到时候说要把她们送回青州去。

    若是一开始就知道章元敬被封了关山知府,姜氏孙氏还会担心,苦恼关山的苦寒,但一开始她们接到的消息是发配,这么一对比,关山虽然穷了一些,当知府至少还是好事儿。

    后来又得了皇帝的诰封,有平安陪着,对于姜氏孙氏而言,关山似乎也不再那么可怕了。

    章元敬一开始还怕她们不习惯,结果除了孙氏一开始有些晕船之外,其余人都适应的很,尤其是翠儿,大约是年轻的缘故,一路上都兴奋的很,叽叽喳喳的,倒是比在家还多话。

    从青州前往关山,前半段也都可以走水路,只是不免会路过明湖府,这会儿遥遥的看见天外来客高塔,章元敬心中又平添了几分怅惘。

    上一次,他坐在塔上与孟嘉义畅饮,说的是高中归来迎娶孟家女,结果他果然高中回来,孟家却赶在他回来之前就退婚了。

    章元敬相信,退亲一事绝对不是孟嘉义的意思,但是那又如何呢,他与孟家止于孟嘉义的几分情谊,这几分情谊,远远不够让他甘愿让亲人受委屈。

    姜氏见孙子看着明湖府的方向,还以为他忘不了孟家姑娘,开口说道:“咱们要不要在明湖府停一日,也好去问问孟家,当初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元敬一听,便知道他家祖母肯定是误会了,摇头说道:“不必了,既然退了亲,就证明我与孟家小姐没有缘分,何必上赶着再去追问,反倒是让孟家难做了。”

    孙氏对此颇有几分不平,冷哼道:“今日他孟家退了亲,以后铁定悔的肠子都青了,世界上能有几个儿郎比得过咱平安好。”

    听着这话,章元敬摸摸鼻子,暗道这果然是亲娘,看满世界的人都觉得还是自家儿子好。

    章元敬觉得这话让人害臊,但姜氏孙氏不觉得啊,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就差把自家孙子儿子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

    章元敬深刻的觉得,如果自己不是带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