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别跟我讲大道理 >

第92章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92章

小说: 别跟我讲大道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承了满清官僚系统,一团和气,玩政治平衡,玩派系平衡,以孔儒仁政为指导思想的袁世凯,又怎么能保证山东百姓不是聪明人呢?”
    徐锡麟默然,心里越来越冷。  
     
        
正文 80。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日军在东北的战果,竟然被人偷偷的刊登了出来; 伤亡数字; 竟然远远的超过了满清。
    对比日军在东北的伤亡数字; 很容易就发现,有大量炮火轰击配合的战斗; 日军死亡率相对是极低的,反之; 就大到无法接受。
    日本舆论大哗。
    “要是大日本皇军有足够的炮弹,就不会死这么多人。”
    用炮弹就能换大日本健儿的性命,为什么陆军省就不知道多打些炮弹呢; 难道人命还比不上炮弹值钱?
    很多无知民众在看到日本的媒体这样指责陆军省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该死的陆军省大臣们一定是贪污了!
    这是对天皇,对大日本; 对大和民族的亵渎!
    陆军省的办公室前; 24小时有人示威(游)行,陆军省大佬们出入,必须面对雨点般的臭鸡蛋烂水果。
    “把那些乱说的报纸都抓起来!”陆军省的人叫着,其实心里知道; 这是不可能的。
    那些报纸的文章立身很正; 一句句只是指责陆军省没有为了天皇尽力,没有为了国家尽力,贪污腐化,视人民的性命为儿戏。
    这种论调非常的高大上,一点点违法的地方都没有。特别是在海军参与的山东势如破竹,东北却举步维艰的时候,民众很容易就认为陆军省真的是一群废物当家了。
    肯开炮的海军,果然比不在乎人命的陆军要靠得住啊。
    “我们是不是该改变战术?”某个陆军省的将领犹豫的道,日本库存的炮弹,足够把东北前线的壕沟全部夷为平地了。
    “不要被无知的民众遮住了眼睛,一些p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要为大日本的战略考虑。”另一个将领坚决的反对。
    用炮弹换胜利,陆军省的将领们会不知道?当然知道,但是,做不到。
    日本的钢铁产量是非常有限的,全用在军舰上都不够,陆军省库存的军火虽多,也不能向英法德一样,把成吨的钢铁,雨点般倾泻到敌人的长长的壕沟里。
    偌大一个东北,随时可以挖无数条的壕沟,日本可没有无数的钢铁。
    何况,日本还有几条战线需要炮弹,需要武器,需要钢铁。
    “必须尽快进攻美国!”陆军省的几个大佬商量道。
    美国的钢铁产量,丰富的矿产,要是被大日本帝国占有,简直可以天下无敌了。
    “在这之前,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与满清的战争。”外交部的大佬道,大可以用日清战争,解释日本需要大肆购买钢铁和军火,并且要求延期付款什么的,等美国人上了当,给了军火和钢铁,日本人就用美国人的军火干掉美国人。
    完全不用付钱。
    还有比这更好的策略吗?
    “很好,等拿到了美国人的东西,就立刻向美国进攻!”内阁总理大臣点头。
    这份方案,日本会因此臭了名声,再也没有国家敢于和日本交易,或者会要求先给钱再给货,加大日本资金的缺口?
    完全不用介意。
    日本内阁神奇的看到了未来。
    只要打下了矿产丰富的美国,大日本根本不需要任何国家的任何物资。
    美国人就是一个蠢蛋。
    陆军省海军省的大佬们冷笑着鄙视,有这么好的战略位置,为什么不北上灭了加拿大,南下灭了墨西哥,一统北美大陆,然后继续南下,跨过小小的海峡,统一南美洲呢。
    有此霸业,统一地球不是梦想。
    美国人就是笨,怪不得听说美国人连打火机都做不出来,只会做笨重的东西。
    “再等一个月,那个时候美国还会再死1000w人,不用日本进攻,美国就处于崩溃的边缘。”
    内阁总理大臣的观点,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同。
    一个月的时间,正好可以大规模的白拿美国的物资。
    ……
    段祺瑞秘密回到了盛京,叩见慈禧。
    “皇上,要是继续打下去,最多还能坚持两个月。”
    段祺瑞一开口,参与最高秘密会议的满清大臣们一齐倒吸一口凉气。
    “怎么可能!不是把日本人挡住了吗?”有满清大臣顾不得君前失仪,焦急的问道。
    报表写的,是满清军队战死3000人,日本人战死10000人。
    按照满清现有30w军队计算,日本人最少要死上100w人,按照现在的战争进度,怎么也要打个几年。
    段祺瑞叹气,要是打仗不过是数学计算,就好了。
    慈禧早早的预感到,胡灵珊轻易的取得了印度,会刺激日本向外扩张,把最精锐的原北洋新军都派到了北部边界,现在与日本人作战的军队,战术素质战斗决心等,远远甩了满清其余军队几条街。
    要是这批以训练了几年的北洋新军为底子扩充的军队消耗殆尽,剩下的满清军队,能听见炮声不崩溃,已经是祖宗显灵了。
    殿内的满清大臣默然。
    这些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能把祖宗吹上天的,能花钱在国外租歌厅演唱,回来说自己被洋人慕名邀请的满清老少爷们,除了嘴皮子特溜脸皮特厚,什么时候有过血战的勇气。
    “把所有的军队都轮流调上死伤最重的前线,用督战队,敢撤退的,一律杀了。”慈禧淡淡的道,她早已想的明白,不用鲜血清洗,满族的武勇,是找不回来的。
    “会不会死伤太重?”满清大臣们惊恐,这是要整支队伍整支队伍的送死啊。
    “每百人活下那么几个能打的,满清就丢不了。”慈禧道。
    段祺瑞打了个颤,脸上浮现出惊喜交加皇恩深重浴火重生的复杂神情,心里却想,早干嘛去了,早上一年血洗了满清朝野,何至于有今天。
    “皇上,还有更糟糕的事。”段祺瑞用完忠君爱国感激涕零的表情包,又说了一个坏消息。
    现在用的枪支弹药,都是以前满清多年积累下来的,越打越少,完全没有补充,再打一个月,就要开始靠几十年前的老式火铳了。
    这些火铳的威力,不知道除了兔子,还能打死什么。
    满清大臣们面无人色,难道要靠弓箭?僧格林沁的下场放在那里。
    “这个不用担心。”慈禧淡定的道,“朕已经从华国那里购买了无数军火,昨日就到了。”
    段祺瑞这回真是心悦诚服了。
    ……
    一眼望不到头的军队,慢悠悠的前进着。
    这是被调遣到东北前线的满清军队。
    “听说前面打得很厉害啊,日本人根本不经打,一片片的倒下,皇上这是给我们捡功勋来着。”某个满人子弟大声的笑着。
    “那是皇恩浩荡,爷祖上可是将军,到了爷这一辈,终于有机会显示一下爷的威武,再显祖上荣光了。等爷随手砍下几十个日本的人头,回来当个千总道台,也算是将门崛起了。”又有满人子弟笑道。
    “我要求不高,只要砍得几个人,能当个小小的把总,我就心满意足了。”某个东北汉人艳羡的道,还是在大明朝的时候,他的祖上就当了满人的顺民,加入了汉八旗,几代人为了满人征服中原流血流汗,就是运气不好,次次都没捞到功劳,这次一定努力一把,光宗耀祖。
    “有志气!爷挺你。”
    几个满人大笑,汉人也跟着笑,心里想的,却都是到了战场,如何躲在后面,让前面的人去拼命,如何在地上找到个死了的日本人,割了头颅领功。
    负责指挥这群长得高大魁梧的满洲子弟的北洋新军军官,暗暗叹气,也不知道这些人有几个有命回来。
    “都加把油,走快点,要是日本人都被前面的兄弟们杀光了,哪里去建功立业。”军官大声的叫着。
    “好勒!”满清军队快走了几步,又慢了下来,继续说说笑笑的,缓缓的走着。
    军官铁青了脸,又冷笑,果然该让你们上前线。
    ……
    山东原本属于老袁家的地盘,转眼间已经有一半投降了日本人,只有济南以西依然挂着老袁家的旗号。
    “大帅,山东的基业不能丢,我们必须为老帅报仇!”将领甲大声的道。
    其余将领和幕僚疑惑的盯着将领甲,是不是吃错药了。
    自动升级为大帅的袁克定却很满意,用力点头,这是自然,但是,该怎么做呢?
    冒然带领部队回去,人数少也不说了,能打得过日本人?
    防守万能的核心是壕沟壕沟壕沟,没有壕沟,就不叫防守,与日本人野战,前面被干掉的军队就是榜样。
    “不如在石家庄一代挖战壕,设工事,以逸待劳,等待日本人撞上来送死。”将领甲继续说着。
    其余将领和幕僚恍然大悟,纷纷出声符合。
    “果然是妙计,符合防守万能的铁则。”
    “量那些日本人也冲不破重重的壕沟,必然在此全军覆没。”
    “以逸待劳,果然妙计,深符用兵之道。”
    “事不宜迟,必须立刻开始挖壕沟。”
    袁克定隐隐觉得有点不对,但手下一边倒的赞成,又让他拿不准主意。
    “真的是妙计?会不会距离山东远了点,而且济南等地又怎么办?”
    “大帅多虑了,为将之道,未谋胜,先谋败,只有先做好万全准备,在远离山东的地方布下天罗地网,才是用兵之道。”
    袁克定不由自主的点头,好像有点道理,在山东挖战壕,还没挖好,日本人就冲过来了。
    想想那些某点小说中成就霸王之业的少年英雄,哪一个不是早早的做下准备的。
    兵法有云,以虞待不虞者胜。
    但是……
    袁克定还是犹豫。
    山东百姓被屠戮,城市被占领的情况下,有些话说出来太不够高大上,秒打眼色给幕僚,还有很多老袁家的亲属待在济南呢。
    幕僚秒回眼色给袁克定,老袁家的亲属?老袁有1个正房9个姨太太,17个儿子15个女儿,你娘虽是正房,可不得宠,大姨太和五姨太可有权有势得很,山东支持你二弟八弟九弟十一弟的人都有,把他们救出来,你确定你还能保住大帅的位置。
    “好,立刻开始挖战壕!”袁克定大声的下令,只要日本人敢来,就要他们全部死于石家庄之前。
    袁克定远目红日,只觉一团金光从身上放射而出,比红日更刺眼,更光耀九州。
    几个将军和幕僚偷偷的打眼色给将领甲,你老兄厉害,居然想得出这种借口。
    将领甲挺着胸膛傲然微笑,跟着袁克定打河北,还不是为了多捞地盘多捞油水,山东的人死光了都不关他们的事,只要待在毫无危险的石家庄,升官发财,娇妻美妾,都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而且,要是日本人真的像他们说的,只是借道打东北,那就更妙了,等日本人过境,全部去了东北,他们就大军奋勇而出,一口气收复失地,再次威震天下,升官发财。
    要是日本人就这么占领了山东北部呢?
    也没关系,河北的风水可比山东好,换个地盘而已,有什么关系。
    ……
    济南。
    “什么!袁克定待在了石家庄,要在那里和日本人决一死战?
    在远离日本人的大后方,与日本人决一死战?”
    说话的人毫不犹豫的掀翻了桌子。
    日本人目前只是飞快的往东北前进,怎么可能去石家庄,待在那里口号抗日吗?
    “二公子,二公子。”
    附近的人急忙劝着暴怒的袁克文。
    幕僚更是毫不避讳的道:“袁克定不敢回山东,正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大肆发动舆论,搞臭他,堂堂皇皇的继承大帅的位置。”
    袁克文大惊失色,他可没有做大帅,做皇帝的野心,他更想做个风流才子,浪迹花丛。
    “二公子,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幕僚认真的劝道。
    “可是,可以让其余弟弟们继位啊。”袁克文认真的建议,自家知道自家事,他哪里有当大帅的能力,除了诗书词画,什么政治军事,他全部不懂。
    幕僚叹息,要的就是你不懂啊,严肃的道:“废长立幼,大乱之始,三国袁绍的故事,二公子就忘记了?”
    袁克文默然,他不当老大,老袁家就要完蛋?
    袁克定怂了,背叛了老袁家,他是剩余的兄弟中最年长的,他必须背下这个责任。
    果然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但是,要是日本人继续打过来呢?”袁克文丝毫不信日本人肯吐出吃到嘴里的肥肉,日本人想要华夏的土地,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怕会继续向西用兵,攻打济南,攻打聊城。
    会不会打胡灵珊的地盘,袁克文不确定,但是,继续攻打河北的可能是极其大的。
    袁克文愤怒的想,以为可以龟缩的袁克定,就是一个白痴。
    “日本人很有可能会打过来。”幕僚毫不犹豫的道,“但是,我们可以请援兵啊。”
    胡灵珊,还是张之洞?
    再不通政治,再不懂军事,看看地图,看看报纸,就知道全华夏有能力有资格救山东的,也就是这两个人了。
    “胡灵珊兵强马壮,有德国人背后撑腰,与日本人师出同门,不怕日本人。”幕僚道。
    除了华国的百姓,以及湖广的部分高官,整个华夏大地的主流意见是,胡灵珊一个小丫头片子,能占领杭州,能打下天下,能称帝,全部是因为德国人在背后撑腰,没有德国人支持,胡灵珊怎么可能打败英国人,华夏人不可能打败洋人,只有洋人才能打败洋人。
    能利用洋人,能以洋制洋的胡灵珊确实很厉害,但是,没有洋人,胡灵珊就啥都不是。
    而同样有着德国人背景的日本人,与胡灵珊就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同门师兄弟,除了她,谁也打不赢日本人,更打不赢日本人背后的德国人。
    “可是,胡灵珊只怕不会愿意攻打日本人。”袁克文迟疑。
    既然和日本是德国师父教出来的同门师兄弟,胡灵珊又怎么会胳膊肘向外拐呢。
    “没关系,我们可以用大义逼她干。”幕僚冷笑。
    ……
    华夏的媒体,似乎在一夜之间,刮起了一股风潮,那就是要求胡灵珊出兵拯救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