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中医天下 >

第14章

中医天下-第14章

小说: 中医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纪见了,知道宋浩还心存疑虑,慨然一声道:“孩子,你勿要疑老夫的,你心中的秘密自家保住就是,无人强迫你开口。你既然已到了这里,暂且住些日子罢。待我与那主事的侄儿商量一下,一定会放你走的。况且你目前的处境很危险,这里也相对安全一些。你可以在这唐庄里自由走动,等到风声平息后,再走不迟。”
    “老伯,谢谢你了!”宋浩感激地道。此时感觉那唐纪的态度倒是真诚的。
    唐纪说完,朝宋浩点了下头,转身去了。
    望着唐纪离去的背影,宋浩心中寻思道:“果如此人所说,我倒没有什么危险了。不管怎样,再没有摸清楚这个唐家的底细之前,我不能太冲动了。此人的话可信也可不信,为今之计,以静待变罢。”
    在屋子里坐了一会,宋浩便试探着走出了房间,果然没有人上前阻拦,看来那唐纪已向众人交待过了。但在远处,那刘友和、张朋二人则不时的朝宋浩这边望着,显然仍在人家的监视之下。
    唐雨站在一座楼房的窗户内,望着在庄里闲逛的宋浩,对一旁的唐青山说道:“爹,二爷爷护着这个人,我施不了法子的。”
    “那就先磨磨他的性子再说。叫人看紧了,勿要离开唐庄半步,可不能令他跑了。我这边再想办法。”唐青山有些无奈道。
    “我问过了,此人与金针门和鲁门皆无关,不知道那窦家为何将如此宝物托付给他保护?看样子他除了那种莫名其妙的能制人的针法,也无其它本事。”唐雨摇了下头道。
    “不受威逼利诱这便是本事。能在江湖各路人马的追查下避了这么长时间,也是本事。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更是本事。加上一手神奇的震穴针法,此人倒有些深不测呢!”唐青山眉头皱了下道。
    如此过了几日,宋浩心情倒自坦然起来。知道只要自己在这里,那天圣针灸铜人便自安全。人家又管吃管住的,何乐而不为呢!倒也是一个随遇而安的性子。
    这日午间,一辆面包车驰进了唐庄。
    车停下后,唐亮从车上下了来。一旁的张朋见了,忙迎了上去。
    “去将我二爷爷找来,从医院里转来一个病人,师叔治不了,让二爷爷试试。”唐亮说道。
    张朋应了一声,跑去寻那唐纪去了。
    “刘海大哥,你下车罢,一会让我二爷爷给你看下,他老人家若没有法子治,你也就不用再找别人了。”唐亮朝车内说道。
    随从车上走下一个疲倦的愁云满面的汉子。
    那刘海身形忽一震,忙扶住了车门,面呈痛苦之色道:“又来了!”
    一种奇异的声响从那刘海的足跟部发出,如雷贯顶,直至脑部,旁边的人皆可闻见其声。
    一旁的宋浩心中也自讶道:“这是什么怪病!?”
    一阵声响过后,刘海长吁了一口气,脸色愈加疲惫不堪。唐亮忙扶了他进了一座房子里。
    这时候,唐纪和唐青山、唐雨等人赶了过来。宋浩想看看这个医门唐家如何来治这种怪病,也自跟了进去,倒也无人拦他。
    唐纪上前诊脉,唐亮则说了一下病人刘海的情况。一天前不知何故,忽有怪异声响从足跟部发出,如雷轰鸣,上传至脑,一小时内可连发作数次,令人寝食难安,痛苦不堪。
    仔细的诊过刘海的脉后,唐纪点了下头道:“五脉平和,唯肾脉呈芤象,且举而始见,按而不寻,此乃肾败。肾主骨生髓,虚则不济,失其所养,故而骨空。然生异响,倒是不可思议。罕见的奇疾!”
    “老大夫,有得救吗?”刘海惶恐道。
    唐纪笑道:“若不明所以,治不得法,你的命也就到限了。既知病因所在,倒也无妨。我开个方子,服用半个月,可保你无恙。”
    “谢谢老大夫!”刘海惊喜道。
    唐纪随后寻了纸笔开药方。宋浩上前看了一下,见是六味地黄丸加杜仲、枸杞、鹿胎膏及大量的猪牛的骨髓。
    “六味丸加以血肉有情之品大补真元,甚是对症!”宋浩心中自对唐纪佩服起来,能列入医门中九门十八家的唐家果是名副其实。
    这时,忽见那刘海双腿一颤,随即失声道:“又来了!老大夫,快将这该死的声音去了,否则我如何能捱过这半个月!”
    但闻那怪声又起,若汽球爆破,连贯而上,循腿沿脊冲脑,阵阵不止。那刘海双手抱头咬牙硬撑,若大个汉子立被折腾得不堪之极。
    “待补过之后,骨得髓养,那声响可能就消了,现在这般症状,老夫倒也无从下手呢!”唐纪一脸无奈地说道。
    满屋诸人,闻那怪声惊然,俱无策可施。
    宋浩此时心中一动,上前道:“给我根针,我来试试!”
    宋浩未用自家袖中隐藏的那几根针,是为了防日后意外之变。
    “你……”唐亮犹豫不决,显是对宋浩那种制人的针法还心有余悸。
    “给他!”唐纪道。
    唐雨上前将一针盒递了过来。
    宋浩伸手取了两根针。那唐家人见状,立时全神戒备起来。
第二十三章 医门旧事
    医家不懂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将自然万物的属性以阴阳五行来高度概括,从而建立了包括中医理论在内的古代哲学体系,也自成为了中国古代诸般文化的理论源泉。“阴阳五行”的命名,是中国古代先贤们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对其最为精彩的阐释,是独特的东方思维模式。它应该接近了事物的本质,是对自然奥秘的一种理论的揭示。
    然而时下一些被所谓现代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的人们,一提起阴阳五行,总是颇多微词,认为那是封建迷信和历史糟粕,近而披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有些文化底蕴的,倒是能接受些,不过也是认为那是原始的、朴素的,也就是落后的。却不知正是这种落后的理论指导了几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并渗透进诸多文化领域之中,散发着永远不可磨灭的光芒。然而这其中的奥秘我们仅仅是刚刚揭开了它的表面而已,它真正的实质和内涵,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
    事物有着它的矛盾两重性,我们以阴阳来命之,运动变化的特性,我们以五行来归属。命名而已,难道非要用西方的话语来代替这种已然总结成的精辟的语言吗?你已经叫小强了,他叫大钢了,非要唤成罗伯特、汤姆斯的才舒服吗?
    茫茫的宇宙,我们引以为豪的现代文明是微不足道的,几百年后,一些东西可能什么都不是了。人们时常讨论的所谓的科学性,其实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合理性而已,它是暂时性的。而那种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考验,经久不灭的东西,才具有真正的科学性,这才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
    近代和当代,总有一些愚蠢的人叫嚣着要废除中医,可能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或是别有用心,结果当然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传统文化的根,是永远都废除不了的。
    有感而发而已。
    ——————————————————————————
    宋浩持了针,待那怪异声响从刘海足跟部又一次响起未及过膝时,两手同时出针,分刺那刘海两膝内侧阴谷穴,针尖破皮入肉之际指下微微一抖。弱施了一手霹雳针法,有那一分的力道,是想以针下的震荡力将那声响拦消去。
    空骨发声的怪疾宋浩未曾见过,但想以略施霹雳针法将声响化解去。所谓一通百通,霹雳针法不仅仅能制人,也能治疾的。随宋天圣针灸铜人一起,针灸名家窦默所遗的那册《铜人针经密语》中也载有“断候法”。
    果然,那怪异声响至膝而止,消散无形。肾败之症,虚不能生髓,令那骨中失髓血之养,而导致怪异之声,并非那骨中真空的。阴谷穴属肾经之穴,疗骨疾尤效。
    宋浩两手同时出针,动作飘逸,手法轻灵,中穴准确,竟令那怪异声响立止,满屋之人无不惊愕。
    “小兄弟,厉害啊!我的两腿舒服极了!”刘海惊喜道。
    “呵呵!我只是暂时止住了那声响而已,仅仅是治标,若是治本,还得服用老伯开出的那首方子才好。”宋浩笑道。
    “哈哈!宋浩,没看出来你还是医中的一位圣手!走,去我的屋里说话。”唐纪意外之余,高兴得拉了宋浩就走。
    那刘海也随即被唐亮送了回去,千恩万谢自不待言。
    屋中仅剩下了唐氏父女和几个弟子。
    唐青山望着远去的宋浩的背影,兴奋道:“此人针法奇绝,说不定是得了那具宋天圣针灸铜人之助,有此验证,这件宝物我们唐家是非得到不可了!”
    唐雨站在那里,默然无语,眼中自是闪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芒。
    在唐纪的屋子里,那老头高兴地将宋浩按在椅子上坐了,兴奋道:“行啊宋浩!你竟然身藏绝活,可是师从金针门窦家吗?”
    宋浩道:“老伯,我与那金针门并无关系,我的医术是爷爷传给我的。”
    “哦!”唐纪颇感意外道:“原来是家传医术,不知祖上是哪位高贤?”
    宋浩道:“太爷爷名为宋景纯,旧时曾行医于京城。”
    “什么!”唐纪闻之惊讶道:“你是那宋景纯的后人!久仰其大名啊!说起来我的父亲与你的祖上也是相识的。你那太爷爷号称医中的医侠,厉害着呢!传闻那窃国大盗袁世凯就是他医死的,以医术济世除害,古今可没有几个人有那般胆识做得来的。”
    宋浩听了唐纪对太爷爷的赞誉,心中自是升起了一种自豪感。
    “还有啊!”唐纪又兴致盎然道:“你那太爷爷宋景纯可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有许多传奇故事你这个后人未必知道的,我给你讲讲罢。”
    “好啊!”宋浩高兴地道。
    唐纪于是道:“那是民国初立,山东有位督军的独生子患了大病,请了当时有名的天医门门主齐良来治。那天医门乃是江湖上九门十八家医门派别中实力最强的一派,在民间声誉极高,门中弟子曾有三十六高手名扬于世。当年那慈禧太后主政时,偶患头痛之疾,宫中御医百治不效,便于民间请了那天医门的齐良。结果齐良仅仅投了两剂药,便将那慈禧的顽症治愈了。慈禧太后大喜之余,特赏赐齐良黄马卦,并往来宫门无碍,天医门显赫一时,故又有御医门一说。”
    唐纪顿了一下,又道:“可是齐良在给督军的公子治病时,正赶上那个公子疾病发作,昏迷不醒。齐良诊断后说是此乃不治之症,病人当熬不过三天,不治也罢。督军闻之大怒,说那齐良不尽心,若是救不醒他的公子,必杀之,于是将齐良下在了狱中。此一时彼一时,那个督军可不管什么御医门的。”
    唐纪摇头一叹,接着道:“适值你那太爷爷宋景纯路过此地,被督军府的人请了来。你那太爷爷好生了得,施以家传秘术回阳九针将那个公子竟然救活了,但没有多说些什么,随即拒绝了督军的重金酬谢竟自离去。当时你太爷爷并不知天医门齐良的事,在离开督军府后曾私下对人说,那督军公子是不治之症,施以回阳九针仅续命十日罢了,所以他在暂时得手后很快的脱身去了,免得日后麻烦。”
    “宋景纯果是医中高人啊!危险之下,救人不得时也可自救!”
    唐纪感慨了一番,又道:“那督军公子三日后仍安然无恙,督军便对齐良忌恨起来,欲日后治他死罪。但是在过了一星期后,督军公子旧疾发作,不治身亡。又赶上时局动荡,督军也无暇顾及此事了。后经天医门人多方解救,费尽番周折,才将齐良从狱中保了出来。齐良出狱后,闻你太爷爷宋景纯从容脱身之事,感慨万分,说是天医门医术纵横天下,唯缺回阳九针这种救急和‘自救’的奇术,是为遗憾。后来那齐良托请了医道中的朋友找到了你的太爷爷宋景纯,欲以天医门十大奇方秘术交换他的回阳九针,以补天医门的缺憾。天医门奇方秘术闻名天下,得之者尤可名噪一方,是天下医家梦寐以求的。两下交换当是皆大欢喜之事,对你宋家医术的提升自有莫大的好处。但是不知何故,你太爷爷竟然一口回绝了,传闻你太爷爷似乎与那天医门有隙,这其中可能另有一段医中故事罢,却不得知了。”
    唐纪喝了一口水,接着又道:“齐良苦求回阳九针秘术不得,郁郁而终。他却也固执,死时曾对子孙及众门人说,天医门不得此术,他将死不瞑目,齐家子孙当不管用什么法子,一定要从宋家的人手中学得那回阳九针术,一代人不成,两代人,两代人不成,那就三代人,无论付出何种代价,天医门一定要拥有此术的。齐良倒是一番苦心,为的是日后天医门人再遇到如山东督军那般权贵和状况时,也好令门人暂时以此术应急,然后安全的脱身而去,以避免杀身之祸。”
    说到这里,唐纪摇头感叹道:“医本救人之术,救人之时还要再防人,说起来也是一悲。好在那是乱世,医家救人之际,尤其是遇到那般权贵,不免战战兢兢,恐一失手,便惹祸上身。”
    唐纪又道:“齐良死后,天医门人不免对你太爷爷私生怨念。后值时局变动,袁世凯公然称帝,招来了全国上下一片反对之声,因此气病。群医束手,便从民间寻找名医。有那心胸狭窄的天医门人,借机极力推荐你太爷爷宋景纯,欲摆他一道,令他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以泄私愤。所谓伴君如伴虎,又在那种情形之下,医家唯恐避之不及,败则身死,成则名裂,自是无人敢应的。没想到你那太爷爷却欣然而往,艺高人胆大,反摆了那袁世凯一道,并且再一次全身而退,不过从此便失了踪,当是避走它乡了。天医门齐家再也寻不到你宋家的踪迹,引为憾事。”
    “天医门齐家!”
    宋浩莫名其妙的嘟囔了一句。
第二十四章 天医
    《老子》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