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参天 >

第191章

参天-第191章

小说: 参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得地头,也不急着混入军营,而是寻了处避风所在,晒着太阳睡了一觉,醒来之后方才斟酌去处。
  其实去处也没什么可斟酌的,龙云子认得他,肯定不能混入西魏军中,要混只能混进东魏的队伍,需要思虑的就是怎么混进去不令人起疑。
  刀剑无眼,打仗是要死人的,没谁愿意当兵,愣头愣脑的跑过去跟人家说我要当兵,不被当奸细抓起来才怪,得想个招儿才行。
  最省事的办法就是趁双方开战,混入其中,佯装西魏士兵,被东魏俘虏,此时对于俘虏来的士兵通常是劝降并编入队列,如此一来就有了不令人起疑的身份。
  不过这个办法有两个弊端,一是得等双方开战,看战场残迹,貌似最近一段时间没打仗,天知道双方什么时候会开打。二是即便成功被东魏俘虏,日子也不好过,降兵低人一等,一天到晚要干活儿,哪有工夫翻字典。
  转念一想,又生出一个念头,别在这儿等着,往东魏境内跑,在境内被“强征入伍”并派送过来,仔细再想,这个办法也不好,新兵要经过训练才能派往战场,可不能受那鸟罪。
  左右不成,又动了别的念头,要不还是别去当兵了,就在附近猫着,还得自由,不过浪迹在外总不如混入军中安全,不管被哪一方发现行踪,都会被视为对方的奸细,抓起来严加盘缠是免不了的。再者,参悟天书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完成的,这段时间吃喝怎么办,生火还是不生火。
  权衡利弊,还是混入军中最为实际,不但能隐藏行踪,一日三餐还能吃现成的。
  不过眼下没什么合适的机会,先等等再说吧,趁机观察一下双方的情况和士兵的日常。
  出征的队伍分为作战和后勤两部,作战的士兵占了总人数的八成,剩下的是后勤士兵,砍柴,取水,做饭,养马,修理军械,调配辎重粮草,还有送信跑腿倒马桶的。
  他本想混入后勤队伍,但观察过后发现作战的士兵更舒服,在不打仗的时候都在闲着,乐意动的可以洗洗衣服,懒的就在营地附近晒太阳。
  随身的干粮已经吃完了,这么饿着可不成,撑到天黑,准备动身找东西吃,站起之后意外的发现东面山坳里有匹马,马身上有鞍具,应该是匹战马。
  到得近处,看的更加真切,这的确是匹战马,应该在之前的战事中逃离了战场,马鬃有些杂乱,身上还沾附了一些苍耳,在野外应该流落了不短的时间。
  看到这匹战马,南风有了主意,缓慢靠近,试图抓它。
  那马在野外流浪的久了,生出了野性,见到有人靠近,转身想跑,南风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缰绳将其拉住。
  这马终究是战马,不似野马那般桀骜不训,跑不了也就不跑了,亦不嘶鸣挣扎。
  有了马,还少一套兵士的衣服,这个就好办了,趁着夜色潜入营地,偷一套。
  包袱不能带进军营,就近寻个安全所在仔细藏了,换上军服,带上少许银钱,再带上一本九州字典,齐了,可以动身了。
  但动身之后却不曾骑马进入军营,而是往东去了。
  东魏一方有十万大军,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么多人总要吃饭的,后方得往这儿运粮啊,运粮就得有运粮队伍,他往东就是寻运粮队伍去了。
  晚上自小镇的客栈上住了一夜,顺便探听点消息,这里虽是后方,离战场却近,前方战事如何这里的人也知道,既然要混入军中,总不能连什么时候打过什么仗都不知道。
  运粮也是有规律的,多长时间运一趟客栈的伙计都知道,按照惯例,运粮的队伍明天中午就能到这里。
  于是就睡到巳时,起来之后将水囊灌了些酒,骑马上路。
  走不多远,遇到了运粮队伍,立刻快马迎上,只道前方粮草吃紧,让粮队走快一些。
  类似的事情之前应该发生过,押队的校尉很不耐烦,“走的这般快了,还催,累死了劳役,算谁的过失?”
  酒早就准备好了,赶紧递上,人家喝不喝是一回事,态度总得有。
  粮队赶路甚急,校尉好生乏累,接过喝了几口,态度立刻转变,“唉,天杀的营生,真是背时,年都不得过好,真他娘的。”
  南风将校尉递过来的酒囊又推了回去,只道官长辛苦,留着解乏暖身。
  如此这般就得以与运粮队伍同行,前面转转,后面转转,待得离大营近了,策马先行,“粮队到了,快开门。”
  营门的士兵只当他是运粮的,运粮士兵只当他是前线兵士,双方对他都很客气,进入营地之后围着押队的校尉转,偷摸的塞了点银两,求那校尉将他带回后方。
  那校尉自然没这权力,只说与某校尉熟识,让南风寻那校尉,央他谋个差事。
  借到了虎皮就好办了,打着押粮校尉的名号,去寻那校尉行贿,他身上也没多少银子,有十几两,塞了五两,也好使,那校尉吩咐下去,让他去某队寻某队长。
  于是南风又去寻,又塞二两,人家也不白拿,让他当了个小伍长。
  此时的军队是按伍,什,队,幢,军来分的,伍长就是五个人的头领,最小的官儿。
  常年打仗,老兵都死的差不多了,队伍里新兵多,这几个士兵都跟南风差不多大,也不排挤他。
  安顿好了,正好开饭,人都被弄到前线打仗了,种粮的就少了,军队虽然还是一日三餐,却是两稀一干,稀就是稀粥,干就是饭团,菜蔬是清一色的咸菜。
  吃的一般,住的凑合,两伍是一什,一什士兵住一顶帐篷,一股子臭脚丫子味儿,晚上睡觉还有打呼噜的,条件是艰苦了些,好在安全哪,全天下估计没有比这再安全的了,既安全还管饭。
  只安全了半宿,下半夜西魏竟然来偷营,确切的说是来搞破坏,可能是跟诸葛亮学的,搞了个火牛阵,一群身上泼了油脂的火牛在营地里横冲直撞。
  便是不用灵气,反应和力量却仍是有的,夜间视物的能力自然也在,混乱之中用长矛刺死两头火牛,由于什长被牛踩断了腿,他就升官了,一夜不到当什长了。
  折腾半宿,天亮之后就想赖床,未曾想提前开饭了,竟然是干饭,还有肉。
  当兵的不怕吃糙米,就怕吃肉,一吃肉就说明要打仗了。
  果不其然,吃完饭,整装列队,作为对昨晚西魏偷营的报复,要去西魏营前索战。
  与作战不同,所谓索战就是过去挑战,人家可能会出战,也可能不会。
  东魏一方派出了三个军,一个军大约有三千人,三个军有一万人左右,分左右中三路,中路是骑兵,左右是步兵,南风所在队伍位于右翼。
  行军时是一路小跑,跑到西魏营前天都晌了,都以为行军打仗气氛**肃穆,其实不然,有些时候跟闹着玩儿似的,索战就是骂人,队伍里有嗓门大的士兵专门负责骂人,骂的花哨,骂的难听,扯着嗓子骂,累了喝口水继续骂。
  嗓门大也是本事,对于人才要着重保护,额外多在他们面前竖几面盾牌,免得被人冷箭射死了。
  类似的事情之前应该有过,而以往对方可能不会理睬,任他们骂一阵儿就回去了,未曾想人家今天理睬了,骂了没多久营地里就冲出大量骑兵。
  带队的将军见状,立刻命令三军前压,堵门儿,别让对方骑兵出来的太多。
  后方见到这等情况,立刻派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骑兵过来驰援。
  都说军队里老兵活的比新兵长,其实不然,将军一声令下,新兵都往上冲,老兵怕死,往后退,但西魏一方早就安排好了弓兵,为了防止误伤己方士兵,弓兵射箭都是尽量射向外围,自作聪明的老兵被射死不少。
  南风是第一次行军打仗,也不太懂,双方士兵在厮杀时喊的不是杀呀冲啊,而是一二三的数数,不是一个人数,都在数。
  观察了片刻终于明白了,杀一个敌方士兵就是一,杀俩就是二,喊的时候也没人乱喊,都是杀一个喊一声,没有虚报的。
  南风是过来蹭吃蹭住的,本不想杀人,但他不想杀人,人家想杀他,自卫免不了,于是也开始喊,一二三四五六七……
  喊到七之后,不敢再喊了,周围的人都在看他。
  他停止叫喊之后,身边传来了战友的喊声,“什长,九。”“什长,九”
  “我没杀那么多。”南风喊道。
  “马算半个。”有人回应。
  到得这时南风才明白过来,原来身边还有监督作证的,怪不得没人乱喊。
  唯恐惹人注意,南风就尽量少杀,以躲避和保护为主。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的馊主意,不过这个办法的确有效,士兵都在努力杀敌,在发现战友遇到危险时也会出手相救,唯恐战友死光了,没人证明自己杀了几个敌人。
  不管干什么事情,最怕慌乱,一慌就完了,南风胸有成竹,也不慌乱,由于不想杀人,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救人为主,但救人总不能上去拖着劝,还是得杀。
  “真勇武,杀几个了?”有被救之人问道。
  “忘了。”南风是真忘了。
  他忘了,有人没忘,“什长,二十二。”
  “什长二十二。”还有附和的。
  “我的娘诶。”南风暗暗叫苦,表现太惹眼了。
  “那什长,会骑马不?”有人高喊。
  南风闻声左右观望,左侧不远处有人喊道,“那小个子,将军问你话。”
  南风本想否认,又唯恐有人之前见过他骑马,只能应承,“会。”
  “杀过来,与我一同护卫将军。”喊话的是个身穿官服的偏将。
  南风哪里愿去,但不愿去也得去,只能持拿长矛冲进人群。
  军队出征都有主将,统领中路的都是主将,马上的将军是中路主将,当有三十六七岁,副将年纪也不大,二十七八。
  这里是骑兵战团,到处是无主战马,南风翻身上马,挥舞长矛将试图偷袭主将的两名敌方骑兵打落马下。
  “接刀。”主将长枪反撩,将一把长刀挑向南风。
  南风抓刀在手,叫苦不迭,完了,这得杀多少。
  哪怕心中愁恼,却没有太多的时间供他踌躇,谁都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敌方骑兵正在竭力围攻中路主将,他得出手保护。
  战场上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事到如今已经骑虎难下,不杀也得杀了,奋勇杀敌也并非只有坏处,也是有好处的,若是升做校尉,就能得个单独的住处……


第三百二十一章 有条不紊
  临阵对敌,免不得拼杀,但对手毫无灵气修为,甚至连武功都不会,全靠几分蛮力,紫气高手与这样的对手作战,已经不能称之为拼杀了,而是不折不扣的屠杀。
  实力相差悬殊,南风本不想大开杀戒,但骑虎难下,拿刀在手,总不能袖手旁观。
  本以为杀过一些,另外那些就会怕了,就会退缩,未曾想对手已经杀红了眼,根本不知道怕,反倒蜂拥而上,试图杀他立功。
  南风的职责是保护主将,起初人家都是冲主将下手的,后来见他厉害,都冲他来了,作战拼的是血性,越强大的对手越能激起对方攻击的**。
  对方士兵速度太慢,自然伤不到他,伤他不到,就攻他战马,几个回合下来战马嘶鸣倒地,南风再抢战马一匹,继续拼杀。
  在双方交战之初,东魏一方就派出了骑兵来援,眼见东魏援军将至,西魏骑兵终于开始撤退。
  东魏军队自然不会孤军深入,敌军一退,己方立刻撤兵,南风和另外一名副将各持盾牌在手,抵挡城*出的箭矢,保护主将后退。
  先前发生的战事规模并不大,死的人也不多,但主将险些被敌方拿住,好在有南风出力保护才化险为夷,人命有贵贱,救个寻常士兵怕是连句褒奖的话都没有,但救个将军就了不得了,不等回到营地,后退之时主将就发话了,“你以后就跟着我,做本将军的副将。”
  副将只是个差事,不是正式官职,但南风也不能问副将相当于什么官阶,只能道谢应了。
  “你叫甚么名字?”主将问道。
  “我?”南风急切思虑,“我没名字,排行老六,人家都喊我老六。”
  主将问他姓名也只是为了有个称呼,听他这般说,就转头看向另外一名副将,“回营之后安排一下。”
  那副将点头应了。
  南风不知道对方所谓的安排是怎么一种安排,但他关心的不是能得个什么官职,更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奖赏,他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得个单独的住处。
  回城之后,主将复命去了,那副将将南风带到了将营右侧一处略小的军帐,“这是胡校尉的住处,以后就归你用了。”
  天随人愿,想什么来什么,南风高兴非常,连声道谢。
  那副将姓钟,自先前的战事中受了轻伤,短暂的交谈之后便寻军医处理伤口去了。
  帐篷不大,不过两丈见方,也没有床铺,是地铺,行军打仗,总不能带着家具器皿。
  虽然帐篷简陋,南风却很是知足,他需要的就是个独立的住处,方便他翻阅字典,比对和参悟天,这里位于军营内部,谁也不会想到他能藏身在此。
  钟副将所说的那个胡校尉应该是主将的另外一名副将,这家伙想必在先前的战事中战死了,房中还留有一些遗物。
  不多时,来了几个兵卒,送来了官服甲胄,又将军帐重新打扫过。
  南风长的不算很瘦小,但与那些强壮的军官相比,个子还是不够高,也偏瘦,官服穿在身上有些显大。
  当官就是好,不但能有独立的住处,连吃的都比寻常兵卒好,有米饭和菜蔬,由火头送到帐篷里。
  就在南风席地而坐,扒拉饭食时,听到外面传来的脚步声,这是主将的脚步声,看样子已经忙完了公事,正自别处回返军帐。
  回到自己军帐之前,那主将到南风所在军帐转了一圈儿,问了南风一些简单问题,南风此前曾在东魏待过,知道一些地名,便说出来搪塞。被问起武艺自何处习得,只说是跟卖艺的老人学的。
  主将又问南风认不认字儿,南风只道认的不全,正在学习。
  主将也不曾起疑,随意问了几句就转身离去,临走前还特意叮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