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参天 >

第193章

参天-第193章

小说: 参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的倒宽。”看罢木板上最后几列字,南风哭笑不得,还认祖归宗呢,他现在若是跑玉清宗去,龙云子不打死他才怪。就算不打死,排挤也是少不了的,半道儿杀出个祖宗来,这玉清宗的老大该谁当。
  最后的任务更是做不得,留守山洞,可拉倒吧,冰天雪地的,过去找罪受啊。
  至于验查金龙是好是坏,这个倒可以随手干干,不过这事儿应该已经让他给搞砸了,山洞里的那条金龙应该不是什么好货色,不然大眼睛也不会授意下边的人去杀它……


第三百二十三章 关键所在
  通过现有的诸多线索来看,救治那条受伤的金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错应该是错了,不过要说后悔却也不至于,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他还是会出手,倒不是那条金龙向他求救他就有救治的义务,而是那条金龙明白只有付出才能换取回报的道理,身受重伤仍然喷吐火焰助他焚烧授箓册,明白这个道理的,不管是人还是异类,都值得帮助。
  不过自己虽然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却很可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也没什么值得纠结的,人总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担后果,倘若那条金龙应生的帝王祸国殃民,那就亲手杀掉他。
  确定金板上没有其他线索,南风随手将其毁掉,所谓毁掉就是将其折叠挤压成金块,力气和灵气都是气,灵气充盈力气自然就大,而黄金本身质地也很柔软。
  记下九字真言之后,木牌也被毁去,自帐外尝试念诵九字真言却并未见到远处有异常气色,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九字真言也是鼎写的,鼎距今也有一千多年,便是字能够翻译成隶,发音却不一定是现在的发音,按照现在的发音念诵之前的真言,很有可能无效。
  第二种可能就是九字真言有一定的感应范围,而此时那金龙应生之人并不在这一范围内。
  作罢这些,南风离开军营去了东面镇子,之前李将军曾经说过不久之后将有大的战事,对于此事他一无所知,得买些酒水回来,尝试自其他将校嘴里套些消息,免得事到临头仓促慌乱。
  酒是好东西,可以增进情义,但酒也是坏东西,喝了酒之后往往话多,容易泄密,这些副将校尉虽然不知道即将有大的战事发生,却知道最近一段时间真人与上将军因为是否进军发生了几次大的争执,上将军想要大举进攻,而真人则认为局势不明,不宜冒进。
  众人口中的真人自然是上清掌教燕飞雪,两魏之间的战事他之前在长安听说过一些,本来并没有道门中人参与,是西魏吃了亏之后,朝廷请了龙云子出来领兵,东魏听到风声,便请了燕飞雪出来镇场。
  虽然都是受到朝廷邀请,却也有乐意和不乐意之分,龙云子应该是乐意出征的,因为早年曾经遭受过李朝宗的羞辱,他需要做一件大事来重振声威,统兵东征就是最好的机会。
  再看燕飞雪,她本身是个异类,对于人世间的事情应该不会很感兴趣,她之所以出征是不得不来,人家的护国真人都来了,自己总不能一声不吭,吃着国家的供养,总得为国家做些事情才行。
  说白了,龙云子是个主战派,而燕飞雪应该是个主和派,至少她内心深处是不愿掺和此事的。
  但不愿打仗却不是燕飞雪不想发兵的理由,因为哪怕她不愿打,既然来了,也只能打了,她不建议出兵,应该是有别的考虑。
  ‘局势不明’是她不愿出兵的理由,但眼下真没什么东西是不明确的,双方有多少兵马全在明面上,对方有哪些将校,粮草的供给是否充足她也清楚,既然这些都清楚,那有什么是她不清楚的?她所说的局势不明又是指什么?
  其他将校也在纳闷儿为什么双方都在这里干耗着,谁也不主动出兵,以往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凡事都有原因,但他们实在搞不懂对方和己方为什么搞这么一出儿。
  有些事情之所以看似毫无头绪,是因为缺乏推断的线索,与那些一头雾水的校尉相比,南风多了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就是之前三宗明争暗夺的龟甲天。
  而今龟甲天的争夺已经尘埃落定,除了他手里的五片,还有四片被别人得了,目前能够确定的是龙云子手里有一片,龙云子手里的那片并不是龟甲,而是那口汉代朝钟,与汉代朝钟相对应的太乌山的那片龟甲已经不复存在,龙云子得了朝钟就等于拿到了一片龟甲。
  而当初蟾后背上的那片龟甲也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上清宗得了,当时有很多人在场,消息自然捂不住,至于剩下那两片被谁得了,目前还不得而知。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那就是龙云子和燕飞雪都知道对方手里至少有一片龟甲,这是能够确定的,但还有不能确定的,那就是除了他们各自得到的龟甲,还有大量龟甲下落不明,即便二人知道他手里有龟甲,也不确定他究竟有几片,不确定他有几片,就不能确定对方手里有几片。
  龙云子和燕飞雪此时应该是同样的心理,那就是担心下落不明的龟甲在对方手里,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通过对龟甲天的参悟掌握霸道的法术,打胜仗的前提是知己知彼,而今连对方手里有没有杀手锏都不知道就贸然出手,万一捏的不是柿子而是刺猬可如何是好。
  此时的龙云子和燕飞雪不但是同样的心理,应该还在做同样的事情,一方面抓紧时间推研天,与此同时加大对那些下落不明的龟甲的搜寻,只有确定天的真正归属,他们才能对局势做出正确判断,不然就是冒险,而冒险一旦失败,后果就会非常严重,不是个人丢人现眼那么简单,还会影响本宗声誉甚至是本国国运。
  在此期间二人频频回国就是他们在搜寻龟甲的最好证明,如果不是为了调查龟甲的下落,他们哪能隔三差五的往回跑,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回国的必要啊,总不能是想家了。
  之前双方每隔半月就派兵出来,互相试探,应该也是这个原因,一来出兵在外不能一场仗也不打,这么多士兵,一天要吃多少米粮,不打仗对朝廷和本国百姓没法儿交代。此外,双方也是通过这种不痛不痒的騒扰来试探对方的底细,但双方都没有大规模的进攻,这就令燕飞雪和龙云子更加疑惑,不确定对方究竟是真的底气不足还是在故意示弱。
  想到这些,南风好生庆幸,这段时间外面应该已经在翻天覆地的找他了,若不是藏在这里,怕是行踪早就泄露了,双方一天找不到他,就不知道他手里有几片龟甲,不知道他手里有几片龟甲,就摸不清对方底细,这么大一个变数,谁也不敢无视他的存在。
  此前他还疑惑对方为什么按兵不动,搞了半天是因为这茬儿。
  不过之前李将军曾经说过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大的战事发生,这自然不是因为双方有了他的线索,应该还是迫于本国的压力,两国的皇帝和权臣可不知道龙云子和燕飞雪在顾忌他们,在他们看来己方的按兵不动很没来由,拖得久了他们自然受不了,忍耐到一定限度,就会爆发,到底在磨蹭啥,赶快给我打。
  东魏比西魏的国力要强一些,士兵也更多,倘若交战,西魏吃亏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龙云子的压力实际上是比燕飞雪要大。
  龙云子拿到汉代朝钟的时间比燕飞雪拿到龟甲天的时间要早,龙云子推研天有所收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倘若大战真的发生,只要龙云子参悟天真的有所收获,一定会施展出来扭转劣势。
  真到了双方决战那天,双方的底细就彻底暴露了,对他来说此事弊大于利,摸清二人底细对他来说没什么大的用途,但双方通过交战,却能知道对方手里的龟甲并没有自己担心的那么多,如此一来矛头就转向他了,好小子,害我们提心吊胆这么久,搞了半天全在你身上,找,挖地三尺的给我找。
  眼下也做不得什么,只能等着,等也不是干等,得抓紧时间将天所载尽快理顺,然后才能潜心推研。
  那些不知所谓的通假字让南风吃尽了苦头,又没个人帮忙提醒,只能靠自己苦思,经常搞的一个头两个大,太过乏累不得继续进行就会想些别的事情,也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目的性的前瞻。
  不久之前毁掉的那块金板上有九个道人的道号,敕封那九个道人时并不是玉清前三,太清中三,上清后三,可能是考虑到三宗情绪,排名的顺序是打乱了的,他所拿到的龟甲是一五六七九,不需要依靠金板就能够确定的是第一处是玉清道人,第六处的高平生是上清道人,而第九处玄铁重锤属于玉清道人。
  再与金板上的道号比对,一是周字辈,六是雾字辈,九又是周字辈。
  这三个全部对应之后,就大致可以判定金板上的顺序就是驻守龙脉的顺序,他推敲这个的目的是确定自己所有的五片龟甲先前分别隶属于哪一宗,比对的结果是这五片龟甲中的一九属于玉清宗,而五六属于太清宗,属于上清宗的只有六。
  这九片龟甲与三宗现有法术有着直接的关系,确定自己手中的龟甲原本属于哪一宗,就可以根据三宗现有法术的特点来倒推出手里这些龟甲所包含内容的大致方向,所谓不同的人参悟天有不同所得也只是高低之别,人的思维哪怕有不同,也不会完全不一样,无非是一人看见的是兔子,而另外一人看到的是马,应该不会出现一人看见的是兔子,而另外一人看到的是条河这种本质的差别。
  三宗法术的特点是玉清擅长修炼飞升,太清擅长降妖捉鬼,而上清法术则更具攻击性……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触即发
  不过根据三清现有法术的特点,来倒推每片龟甲所载的大致内容也并不一定准确,因为三宗法术的不同与三宗风气也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玉清宗都是孤芳自赏,自视甚高,在他们看来玉清宗才是道门正宗,平日里很少与外人打交道,一心只为练气飞升。
  而太清宗是三宗之中入世最深的,道法既是他们降妖除魔积累功德的手段,也是安身立命谋生糊口的本领,既求财谋生又练气修行,在外人看来他们最容易接近,也最好说话,但与玉清和上清相比,太清宗貌似少了几分出世的超然和洒脱。
  上清宗在三宗之中最具争议,除了招收异类弟子,上清门人戾气很重也是保受世人和太清玉清两宗诟病的原因,玉清和太清受儒家影响较大,隐忍持中,多有君子之风,但上清宗不是,上清虽然不乏慈悲,却多有桀骜言行,行事无有既定章法,少有温和说教,多用武力惩戒,通过燕飞雪率领上清高手跑到西魏追杀李朝宗就能窥见一斑,似这种追过去移山堵门的事情,估计也只有上清宗做得出来。
  若是换做另外两宗,考虑到自重身份,可能不会与李朝宗一般见识,但上清宗不吃这套,管你是妖孽鬼魅还是贩夫走卒,你敢惹我,我就揍你,你以为我会不跟你一般见识,我偏要与你一般见识,说好听点叫率性,说难听了就叫倔。
  三宗风气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法术往不同的方向侧重,实则玉清宗也不是不能降妖,太清宗也不是不能打架,上清宗也不是不能专心练气。
  不过确定九片龟甲原本属于哪一宗也并非毫无用处,至少能对三宗武学有所了解,因为龟甲天书上除了文字,还有裂纹,三宗现用的武学都是自龟甲上的裂纹衍生而来的。
  除了法术,武功也是要学一学的,不然临阵对敌手忙脚乱可不成,三宗之中他对太清宗的武功相对了解,便将五七两片龟甲上的裂纹自脑海里详细想过。
  之前还需要翻字典,此番连翻书也省了,只需自脑海里回忆。
  由于学过太清宗的粗浅武学,但可与龟甲上的裂纹互相比对,一经比对,立刻发现太清宗的武功招式与龟甲上的纹裂不谋而合,五行拳八卦掌**拳的大部分套路都能与纹裂对应,之所以不是完全对应,那是因为他手里还缺一片太清宗的龟甲,所有的这些招数是由三片龟甲融合演化的,由此可见当年各宗的道人并不是独自参悟,有时还会聚在一起进行推敲。
  此外,这两片龟甲上还有部分纹裂与五行拳等三种武功无从比对,这些无从比对的裂纹,对应的应该就是只有太清掌教才能参习的混元神功。
  这混元神功他曾经施展过一次,是在玉清宗,当日险些被岩隐子打下悬崖,无意之中施展了出来,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使的是混元神功,却被玉清几位老道看出了端倪。
  这混元神功的特点是一气双发,反冲往复。所谓一气双发就是丹田灵气可以同时向不同的经络游走,以此施展出诡异的招数,以挥舞右拳为例,右拳挥出,右侧身体必定前倾,此时右腿应该是无法踢出的,左拳也无法聚力击出,但混元神功的一气双发就能做到这一点。
  此外,混元神功还有反冲往复的特点,所谓反冲往复,便是一击不中,所发灵气能够自行返回丹田气海,既不会因为击空而浪费灵气,又能够反冲后招,增加威力,若是二次出手仍未命中,三次出手就可汇聚三记全力,如果仍未命中,灵气就会尽数散去,不得继续反复。
  简单说来,混元神功就是可以在武学套路之外施展各种诡异招数,而且攻击灵气能够三次累积。
  这就了不得了,便是寻常武人,三次全力出招的力道尽数累积也是非常骇人的,若是由紫气高手施出,威力就会更加恐怖。
  演练揣摩只能自暗中进行,平日里偶尔会随钟副将练练兵,也会与士兵聊上几句,这些士兵都来自东魏,与他们聊天也能知道一些东魏的民生国情。
  东魏的国力比西魏强盛一些,但百姓也只是勉强糊口,还得是风调雨顺才行,这几年东魏雨水少,百姓都在挨饿。
  士兵的吃相都很难看,原因无他,在家里吃不饱,当兵倒是勉强能吃饱,但有可能丢掉性命,在家里可能饿死,当兵就可能战死,这也是一个死结。
  眨眼之间又过了半个月,到了三月,一日清晨,钟副将告诉了南风一个消息,说是皇上已经下了圣旨,令大军见旨出兵,本月攻不下玉璧就要降旨问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