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 >

第194章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第194章

小说: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阳想到了现代位面的任前通报制度:“这样,那就在官员升迁调任之前,在城门上张贴他们的调令,把他们的姓名、原籍、原官职、拟将调任的官职都写上去,张贴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要是有人举报他们,那么就进入核查阶段。这样一来,不管是他们要隐瞒自己的过失,还是有人要陷害他们,隐藏或布置相关的证据都需要时间,一个月的时间未必能够让他们都处理好,核查起来总有马脚可抓,这样既可以减少核查的公务成本,也可以减少被陷害的可能。只是,这种做法也无法保证到百分百的公平公正,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贺琅环抱住向阳:“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十全十美的,这世间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不必想太多,我们尽力而为就是了。”
  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因着白天那两位夫人的遭遇,向阳心里不舒服,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贺琅也被她折腾的睡不着:“怎么了,你在床上烙大饼吗?”
  向阳捶了他一下:“你才烙大饼呢,我在想事情。”
  “想什么?”贺琅无奈,强撑精神坐了起来。
  “在想,怎么样在制度上,进一步的维护妻子的利益。”向阳也坐了起来,“我觉得,必须要以律法的形式确立起来才可以。”
  贺琅一惊:“立法?你不会要把你那边的婚姻法搬过来吧?这可是大事,轻易改不得的,就算你有心推行,遇到的阻力也不是一般的大,朝中为官的都是男人,他们不会允许的。”
  向阳点点头:“我知道,所以我在考虑更为恰当的理由,一个让他们无法拒绝、阻拦的理由。”
  “你想到了吗?”
  向阳嘴角一扬:“孝道,不要让他们事先把自己放在夫的立场上,来阻拦妻的权益,而是让他们以儿子的立场,看待父亲与母亲的矛盾。如果遇到这种事的是他们的母亲,他们是否要维护母亲的权益?”
  贺琅震惊了,以孝为旗,谁都无法置身事外,而且谁都不能阻拦。
  向阳再次抛出她的第二点想法:“而且这事不要先在朝堂上进行讨论,千军万马杀上来的他们,说不定会想出什么破题之法,我们把这个问题抛向全国,让所有举人,以及举人之下的秀才、童生,以实名来回答这个问题。”
  自下而上、实名回答,这是两大利器。
  向阳继续阐述她的想法:“自下而上,远离权力中心,这些回答者反而会对朝廷、对皇帝抱有更大的敬畏之心,揣摩出我们的意思后,不会轻易跳出来阻拦,而且这一批学子,人数众多,他们可以造成文人间的舆论,压制住朝堂中的反对声。”
  贺琅点了点头,不管什么政策,最大的阻碍往往都是内阁,除非是用铁血政策,不然好几个月都要浪费在口水战中,但是治国不能一直都用铁血政策,这样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挑动文人阶层由下而上的发起广泛的舆论,可以让他们内部先斗一场,排除掉一些杂音。
  向阳继续说:“实名回答,他们的回答写在所有人的面前,不管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一旦要白纸黑字写下来,他们都要坚持一件事,那就是,百善孝为先。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畜生都尚且如此,生为人子,怎能不行孝?不忠不孝,这是对一个学子最坏的评价,只要他们还拿自己当一个学子一个文人,他们就不可能不维护母亲。”
  贺琅深吸了一口气:“你想的已经很周全了,好,明日我就布告天下,让所有学子回答这个问题。”
  向阳提醒他:“你要写清楚具体的题目,前提条件要设定好,一是父母亲相识于微末,相扶相持,艰难与共,二是父亲在出人头地后,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他有权处置所有的财产,包括爵位、田地、人情资源,父亲认为自己可以动用财产,培养自己喜欢的儿子,包括庶子。这两个前提条件设定好后,要抛出的问题就是,一,母亲是否有功劳,是否也要享有一定比例的财产?二,如果承认母亲有功劳,这个比例应该占有多少?”
  这两个问题其实只是一个问题,因为没有人会否认自己母亲的付出,在这个默认前提之下,大家只会讨论母亲应该占有多少的财产比例。
  贺琅有一点疑惑:“只讨论财产比例吗?不讨论道德和感情?”
  向阳摇头:“道德和感情都是虚无的,难道你还能规定夫妻每月要同在一起几日吗?只有财产才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可以进行分割和传承的,大燕律典在夫妻及父子的关系上,不也一样只用财产来限定吗?比如妻子的嫁妆,比如嫡子和庶子的财产分割比例。”
  贺琅笑了:“我是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你在夫妻相处上也要做些规定呢。”
  向阳白了他一眼:“这怎么能规定,夫妻感情是真正的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外在的干涉只会让人心烦。”
  两人说定了这件事,重新躺下,闭目入眠。
  贺琅将将要睡着的时候,突然又被向阳给推醒了。
  “怎么了?还有什么事?”贺琅揉着眼睛。
  向阳的眼睛却在发亮:“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在发布那几个问题之前,向全国推出一个戏曲,以戏曲的方式把‘共患难、难富贵’的故事表演给所有人看,在看完这个戏曲后再全国讨论那几个问题,我相信,得出的答案会更符合我们的预期。”
  贺琅真心困了,边打哈欠边回答:“行吧,都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有了行动目标的向阳很有干劲,第二天她就召来了宫廷戏团,把她想的剧情大纲和他们说了,然后还给他们听了一首歌。
  在昨夜,向阳心中就有了明确的主题曲,《往事只能回味》,这首歌特别贴合她的剧情,也特别贴合那两位夫人的遭遇,青梅竹马,变心负义。
  这样的剧情在戏曲中其实很常见,又有了明确的主题旋律,不必再创作,宫廷戏团很快就排出了大概的剧情,只是在最后的结局上,向阳不接受戏团排出的圆满结局,非要把结局改成悲剧,还要是大悲剧,妻子病亡,嫡子颓废,嫡女低嫁,庶子倒是前途光明,庶女也高嫁。
  面对剧作家的反对,向阳给出的理由很符合逻辑,嫡子嫡女出生得早,那时候父亲还没有出人头地,没钱没地位,嫡子女得不到好的教育,而且那时的家境也让他们在嫁娶方面只能低配,等到父亲事业有成时,庶子女正好也长成,不管在教育方面还是婚配方面,都有更好的资源,所以庶子女理所当然比嫡子女起步高,人生也走得顺。
  这是戏,但也有现实的影子,剧作家最终妥协,写了一个大悲剧。
  在经过几番修改之后,《姻缘错》最终定戏,开始向全国推出了。
  有了具体的戏本,以及主题曲,复制就很容易了,加上这个戏又没有什么高难度的片段,《姻缘错》很快就被大小戏班复制,在全国大城小镇,甚至乡村演出了。
  《姻缘错》分上下部,上部男主是文人,下部男主是武人,但在向阳的有意安排下,对比冲突都很激烈。
  上下部前面的剧情是差不多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是甜蜜的,文人男主会为女主作诗搏笑,武人男主会为女主冒险摘花,男主们努力挣钱攒钱当聘礼,成婚之后两人虽然过得贫穷,但也是苦中带乐的。
  后面的剧情开始有区别,上部文人男主要读书,女主既要服侍公婆操持家务,又要拿出嫁妆暗暗贴补丈夫,读书花费大,夫家又不是有钱人家,女主如何忍心看着丈夫为了赚钱而放弃读书的时间去挣钱养家,只能自己暗中贴补,但女主的娘家也不是有钱人家,女主贴补不了多久就没钱了,只能接了一些手工活在家做。
  后来文人男主中了秀才又中了举人,家中境况终于好转,夫妻俩终于苦尽甘来,感情再次甜蜜起来。
  但是男主进京赴考后,夫妻俩就两地分开了,男主中了进士之后,又直接奔赴任地,因为担心家中父母无人照顾,男主就让女主在家侍奉,俩人继续分隔两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男主一人孤身在外,倍感寂寞,就接受了别人送上的美妾。
  到这时,舞台分成了两端,开始了强烈的对比。
  左边,男主有美妾红、袖添香,右边,女主在操持家务。
  左边,男主生病,有美妾细心照顾,右边,女主彻夜照顾生病的儿女。
  左边,男主带着美妾游山玩水,右边,女主看着生病的婆婆,手中数着越来越少的银钱,默默垂泪。
  之后就是常见的男主薄情负义,多年的两地分离,让夫妻之情、父子之情都淡漠了,男主对糟糠之妻、不成器的儿子、没有才学的女儿越发的不在意,反而对日日陪伴在身边的庶子女疼爱有加,亲自教导。
  到最后就是大悲剧,真正付出的人什么都没得到,反而是半路摘桃子的人赢了。
  《姻缘错》下部的男主是武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婚后从军,两地分离。
  男主在沙场上建功立业、步步高升,女主在家操持农活、养育子女,因为连年征战,音讯难通,女主不知丈夫是生是死,只能咬牙硬撑,女主既要顾着田头,又要顾着家里,迅速从娇俏小青梅变成粗壮的大婶妇人。
  男主追击流寇的时候救了地主家的小姐,地主献美,男主痛快受纳,然后珍之惜之,别院藏娇。
  对比冲突又起,舞台又是分作两端。
  左边,男主拥着美妾品酒尝菜,还有奴婢在旁打扇,右边,女主在火热的灶头做着一家人的饭食,汗如雨下。
  左边,美妾置衣买钗,不喜欢就换,右边,女主在冰天雪地中,赤手洗衣。
  左边,男主受伤,美妾照顾,男主怜惜,右边,女主为了受伤的儿子,跪求医馆赊账,却不被人理睬,女主只能上山采药,祈祷儿子扛过去。
  到最后又是大悲剧,男主嫌弃原配,嫌弃没教养的嫡子嫡女,爱护美妾和庶子女,最后生生的气死了原配。
  上下部的女主在死之前都有一句话:“若能重来,绝不嫁此忘恩负义之人,一步错,步步错,当初人人羡煞,都说是姻缘美满,哪知却是无回黄泉路。”
  《姻缘错》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映射了现实的绝望,演出之后,引发了无数妻子的泪水,子女们也从中看到了父亲的极度不公,在愤怒之余也体会到了心寒,有些人也想到了自身,像是这样的父亲,现实中并不是没有的,而在这部戏中,子女是完全无力反抗的,放在现实中,子女也几乎没有反抗的能力。
  悲剧总是更能引起关注和讨论的,而且这部戏还是从宫中流传出来的,联想到不走寻常路的皇帝和皇后,全国顿时掀起了一阵讨论潮。
  在全国上下议论纷纷之时,一道公告贴遍了全国,皇上出题了。
  母亲是否对家庭有功劳?
  母亲应该拥有多少的财产比例?
  果然,那部戏与这道题是前后关联的,这道题大有深意呀。
  实名问答,在这个前提之下,所有的学子有了统一的答案,母亲对家庭是有功劳的,必须给予肯定。
  之后学子们都写了不同的财产比例,最少的写占三成,最多的写占五成,而且写占五成的人数最多,因为从子女的利益来说,母亲占得越多,子女的利益越能得到保障。
  全国的调查问卷汇总到了朝堂之上,在强烈的民意之前,内阁无法抗争,只能用沉默来表示不赞同的态度。
  相较于普通人的子女立场,他们几乎个个都是父亲立场,立场不同,如何赞同?
  贺琅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沉默时间,直接当堂给他们发任务,一天后,要他们上交答卷,同样,也是实名回答。
  在圣意面前,在民意面前,在孝道面前,朝臣们低下了头,承认了母亲的功劳和权益。
  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立法和推行,妻子的财产权得到了确立,不再是完全的依附与无权了。


第275章 番外二
  贺嘉背着书包, 跟随着班级队伍,闷闷不乐的走出幼儿园。
  小一班的家长们已经等候在幼儿园门口了,默契有序的接回自家的宝贝。
  向阳已经接了女儿贺凌, 两人一起站在门口等候着贺嘉,贺凌今年上了小学一年级,一年级的放学时间还比幼儿园早半小时, 所以能陪着妈妈一起等弟弟。
  “怎么了,怎么一脸不开心的样子?”向阳一眼就看到了儿子脸上的苦闷。
  老师好笑的看了一眼贺嘉, 对向阳说:“邱嘉和另一个同学吵架了,为了争夺一个新玩具, 邱嘉还动手推了同学一下。”贺嘉在现代位面一样是随母姓。
  向阳微微皱眉, 不赞同的看着儿子:“嘉嘉,不是跟你说过很多次了吗,一起玩游戏、玩玩具, 重点是在分享, 而不是争抢。”
  贺嘉更加不开心了。
  老师笑着对向阳说:“男孩子嘛,比较爱争爱抢,这是很常见的,但是家长最好还是要引导一下小朋友,让小朋友懂得分享、团结和协作。”
  向阳点点头:“我会教育他的。”
  转头轻轻的揪了一下儿子的鼻子:“小坏蛋。”
  贺嘉揉揉鼻子,不说话。
  向阳牵着女儿和儿子往电动车的停放处走去, 小学和幼儿园都在小区附近,骑车只要五分钟,相较于停车麻烦的越野车, 而且放学期间路面极为拥堵,还是电动车更为方便些,所以向阳专门买了一辆电动车接送女儿和儿子。
  带着女儿和儿子回了家,三个人通过大窗户来到了大燕位面,经过多年的缓慢长大,当初的小窗户已经长到了将近两米的高度,说是大窗户,但其实已经类似于一个门了,而且窗户长大后,穿越时的挤压感就越来越小了,穿越不适度大大下降。
  母子三人一过来就先去更换大燕的服装,在什么位面就穿什么位面的衣服,这是向阳对女儿和儿子的教导,只是相较于更换衣服的麻烦,贺嘉的短发就显得特别不相配了,不过贺嘉自己倒是挺喜欢短发的,因为方便,不管是洗头还是玩闹,短发自然比长发方便多了。
  更衣出来,向阳把贺嘉今天的事对贺琅说了。
  “你看吧,都跟你说了,不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