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 >

第81章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第81章

小说: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七万块是邱向阳大学四年的学费啊,他们怎么能抢她的学费啊!
  郑阿姨和陈老师气的胸口闷疼。
  不过气归气,郑阿姨和陈老师还是想方设法的为邱向阳解决问题。
  郑阿姨这些年为了替邱向阳借户口本的事,没少找邱家爷爷奶奶,也没少受他们的气,郑阿姨都有些习惯了,也有了一些小心得,她在气过之后,主动请缨,要替邱向阳去向邱家说和。
  陈老师也舍了教师的清高,和郑阿姨一起去。
  在和邱家爷爷奶奶磨了两天后,他们终于松口了,放话说可以不要七万块这么多,但三万五还是要的,少一分都不行。
  也就是说,他们非得让邱向阳把邱家兴之前付出的抚养费一分不少的还回来,这就是他们的底线,没的谈。
  邱向阳气的不行,听完陈老师的电话后,当即就给林律师打去了电话,她要再打一次官司,要回她的户口。
  林律师在听完了邱向阳的叙述后,给她提了一个建议。
  先去找街道,让街道出面去做邱家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当然了,邱家爷爷奶奶肯定不会愿意的,然后第一次不成功后再去找记者,记者这方面可以由林律师来安排,让记者跟着街道工作人员去做第二次的思想工作,参与整个说和过程,然后让记者把整个事件报道出来,为邱向阳争取舆论同情。
  等到报道出来后,邱向阳再去找派出所,让派出所协调解决,因为说到底,户籍工作是归派出所管的,只能指望派出所给解决。
  到时候派出所就会派出民警来做协调工作,实在协调不了,邱向阳可以向派出所申请单独户口本,也就是只有首页和本人内页的户口本,这样有了户口本,就可以再办理户口迁转手续了。
  过程虽然复杂了一点,但这是最合法的过程了,比走后门要保险的多。
  邱向阳听完后,马上就按照林律师说的去做了。
  也幸好邱向阳的成绩好,录取工作也顺利,现在的时间还充足,如果她的成绩不好,落到了第二档或第三档,等到录取工作结束,再等到收到入学通知书,到时候再为户口迁转的事而折腾,只怕时间上根本赶不及开学,只能放弃迁转。
  一切都是看时机啊。
  找街道,找记者,出报道,找派出所,接下来的日子里邱向阳都要为迁户口这件事而奔走忙碌,桂哥那边的仪态训练只能大大缩短时间了。
  邱家又闹纠纷了,还是家庭矛盾,还是邱家那个孙女,在抚养费官司之后,这两方又要掐起来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这个消息迅速的传遍了整个清山县县城,小城人民的八卦生活又有新主题了。
  邱向阳再一次躲了起来,不同于上次躲到a市,这次她就只是宅在陈老师家,除非必要,她轻易不出门。
  为什么不出门?
  因为一出门就有人围过来问她有什么感想啊?是不是很委屈啊,现在又是什么心情?
  她能有什么感想?当然是觉得闹心烦心了!
  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完结早点脱身,早点摆脱邱家这个烂泥潭。
  但是这话不适合对外人说,要是说的话,人家只会觉得你没有亲情,还冷血,“毕竟他们给了你生命”。
  所以邱向阳只能摆出一副委屈的、可怜的样子,然后边述说委屈边哭给人家看,说实话,这么演真的很累的。
  不只邱向阳这个当事人累,街道大妈也累,这种家庭纠纷要怎么协调?
  邱家的事跟一般的纠纷不一样,这是长达十几年的矛盾!还是打过官司走不了亲情路线的纠纷!
  如果是才吵了几个月,或吵了一两年的纠纷,还好协调一点,但是这种年深日久的矛盾,怎么协调?
  街道大妈硬着头皮跑了一次,果然说不通,正想放弃,转而劝邱向阳后退一步,给个一万块“买”户口了事,结果来了一个记者,还是电视台的记者,街道大妈只能熄了心思,继续硬着头皮攻克邱家这个堡垒。
  记者参与了第二次的协调工作,搜集了各种素材,然后把事情报道了出来,还与半年前的抚养费官司做了一个新闻链接。
  好么,这一链接,简直就是苦情剧上下集嘛,邱向阳马上就成了本地新闻的大热门,不仅电视台报道了,纸媒和网媒也报道了。
  “找街道,找记者,出报道”的流程走完了,接下来就是“找派出所”这最后一项了。
  邱向阳找上了派出所,请派出所帮忙解决。
  派出所也头疼了,这种家庭纠纷最麻烦了,协调难不说,还极容易招惹埋怨,每一方都觉得派出所偏心另一方,肯定收了对方的黑钱,遇到性格偏激的,说不得还要上访投诉。
  但是吧,这事还真的归派出所管,户籍管理是派出所的本职工作之一啊,不能不管,派出所想说不归他们管都不行。
  派出所只能硬着头皮协调两方,当然了,派出所不会和街道大妈一样,想让邱向阳出钱买户口,这是违法的事,怎么能干?连说都不能说。
  派出所只能使出老办法,耗,慢慢耗,每天把双方都叫来,就坐在协调室里坐两个小时,冷静冷静,好好考虑。
  在耗了一天后,第二天邱向阳就果断找了负责协调的民警,问能不能申请单独户口本。
  “当然能申请了,只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就可以。”
  “好,那我就去办。”邱向阳一口应下。
  民警大喜,没想到邱向阳这么干脆,让他省事不少。
  因为申请单独户口本要准备很多材料,要证明家庭成员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材料收集起来自然是比较麻烦的,所以很多当事人不愿意去跑去办,都想让派出所通融通融,肯主动去办的很少。
  民警还以为这次也一样,要耗到邱向阳没耐性了,主动放弃迁转了,没想到她竟然愿意去跑去办,这对派出所来说当然是省事了。
  邱向阳马上照着民警所说的内容,去准备相关资料,找街道打家庭矛盾的证明,同时让林律师准备之前抚养费官司的档案的复印件。
  不得不说邱向阳之前打抚养费官司是走了一步好棋,这个官司最能证明“家庭成员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档案一调出,里面厚厚的各种材料各种证明,几乎把派出所需要的材料都给备齐了。
  花钱请律师搜集齐全的材料,当然比自己去搜集材料,要更多、更有逻辑线了。
  邱向阳这笔律师费花的很值得啊。
  资料齐全了,派出所很快就把邱向阳的申请给批下来了,不仅给邱向阳办了单独户口本,还顺便给她办了户口迁转手续,到时候邱向阳去f大报道,只要拿着迁转单子,就可以把户口落在学校了。
  邱向阳总算摆脱了邱家,把户口迁出来了,一件人生大事,终于办成了。
  心底的大石头移开了,邱向阳的心情大发光明,就连学仪态时都会忍不住笑一笑,实在是太开心了。
  因着心情超好,邱向阳今天学习的进度比之前那段日子快多了,之前她被事情烦着,学仪态时总是有些心浮气躁,虽然她努力忍着,但难免有所影响。
  学的快,自然也休息的早,当桂哥过来看她时,她已经在享受宫女们的按摩了。
  为了要养出一身仙气,桂哥可不只是单单给邱向阳找了教养嬷嬷来练仪态,他还让宫女们准备了很多好材料,每日里都给邱向阳滋养头发和手足,确保她无一处不美不好。
  “咦,你今天怎么这么开心?是遇着什么好事了吗?”桂哥一眼就看出了邱向阳的心情好,笑问道。
  邱向阳点点头,轻轻摆手让宫女们退下,她坐起身:“是啊,是大好事,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的事终于办成了。”
  “哦,户籍转了?”桂哥也为邱向阳高兴,“是该高兴,要不今天我为你庆贺庆贺吧?”
  邱向阳和桂哥说过她上学转户籍的事,只是没提她与邱家的纠纷,怕桂哥觉得她不孝,所以只说手续比较繁琐复杂。
  桂哥也理解,在大燕,学子的学籍调动也是非常繁琐的,生怕有错,时间会拖的更久。
  “先押后,等我去了学校就彻底自由了,到时候我就有大把时光来享受你的贺宴了。”邱向阳不想急匆匆的赶来赶去,反正不差这点时间。
  “可以。”桂哥也不急在这一时,转而问她,“既然户籍已经办好了,你什么时候去学校?东西是不是都准备好了?”
  邱向阳算了算时间:“还有七天。对了,桂哥,我去学校后,差不多会有十天的时间没空过来,估计只能和你隔着窗户说说话。”
  通知书上面写了军训时间是十天,这十天肯定会比较累,邱向阳应该没什么精力再学仪态,而且邱向阳也不敢在宿舍里直接穿越,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军训后有空了,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后,再穿来找桂哥。
  “十天?”桂哥微微皱眉,“你有什么事要忙吗?”
  “军训。”邱向阳给桂哥解说了一下军训的意思以及内容。
  桂哥听后若有所思:“这个军训,倒是有些意思。”


第114章 入学报道
  从邱向阳口中得知那个世界的学子们竟然要参加军训,这件事大大的启发了桂哥。
  是啊,保家卫国是每个大燕人都应尽的责任,不能光靠军人啊,寻常的大燕人,他也应该有最基本的保家卫国的信念,以及保卫的能力啊,军训就可以达到最基本的训练目的。
  而且还可以通过军训让每个文人学子懂得什么叫作军人!
  那些只会指点江山的文人学子从不上战场,他们根本不懂得军人到底为了国家付出了什么,付出了多少,他们只觉得军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命中注定的归宿,却没想过军人和他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身后是一个个的家庭,是年迈的父母,是柔弱的妻子,是幼小的儿女。
  还可以通过军训让每个商人知道什么叫作大义!
  那些只知利不知义的商人,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家国大义,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就能暗中勾结申奴,为他们偷运银两、粮食、铁器,甚至还有人口,在他们的眼中,这天底下就没有不能买卖的东西,自私凉薄到不似人。
  就得让他们好好的练一练,最好还要上一上战场,等他们对上申奴,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仇恨了,他们才能抛弃骨子里的自私,做个真真正正的大燕人。
  是啊,军训,是得全民军训了。
  邱向阳完全不知道她的随口一说就激发了桂哥这么多的感想,她开开心心的准备开学报道的行李,除了要买个新的行李箱之外,她还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
  不过考虑到清山县的电脑价格可能偏高,邱向阳打算到f大报道后,再去大商场买。
  除了行李之外,她还要提前和网店的下游渠道商联系一下,让他们要定货换货就尽快来定来换,不然等她入学了,军训了,可就没法定货换货了。
  时间一晃,到了报道前两天,邱向阳提着行李箱,登上了客车。
  陈老师原本想要陪邱向阳去,但她拒绝了:“陈老师,我已经长大了,而且我也不是没接触过社会的单纯小姑娘,我可以一个人去的,您真不必要去,清山与x市离的那么远,客车动车来回倒的,太累人了。”
  在邱向阳的一再劝说下,陈老师终于放弃了陪她去报道的想法,只是送她到汽车站。
  邱向阳先是乘客车到a大,再到火车站乘动车,到了f大处在的x市,出站口有f大的迎新小队,登上f大的包车,邱向阳终于到达了f大,这个她未来四年将要度过的地方。
  在迎新的学长学姐的指点下,邱向阳办好了入学登记,领取了军训服,分好了宿舍,正式成为了一名f大的新生。
  因为清山县与x市的距离比较远,加上车次的时间安排不是那么好,邱向阳到达f大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也就是报道日前一天了,这时候宿舍里已经有一个女生了。
  f大的宿舍是四人间,人员简单,邱向阳到了,加上这个已经入住的女生,等于已经来了一半的人。
  “你好,我是邱向阳。”邱向阳主动伸手与室友打招呼。
  女生有些羞怯的握住邱向阳的手:“你好,我是霍佳。”
  “我是旅游管理(1)班的,你呢?”邱向阳问。
  “我也是(1)班的,好巧。”霍佳笑容更大了。
  在宿舍楼一楼大厅有立着一块指示牌,哪个专业对应哪些宿舍,都写在上面,旅游管理有两个班,注定有几个宿舍是要两班混住的,新生报道是早到校就早分宿舍,一般分到的都是同班共住,而晚到校的,就得和别班共住了。
  邱向阳一边归整行李、布置床铺,一边和霍佳闲聊,两人互相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
  邱向阳和霍佳都有心交好,既然以后会是同班同宿舍,还要共住四年,那么为了四年的友好共处,从现在起就要好好相处了。
  “啊,那你是和爸爸住,还是和妈妈住?”霍佳听到邱向阳说自己的父母是离婚的,很自然的问了这个问题。
  “没有,我一个人住校,他们都各自成家了,情况也比较复杂,我还是住校比较舒服点。”邱向阳并没有说太多自己的家庭情况,简单的跳过。
  霍佳不由得对邱向阳生起了同情之心:“你一直住校吗?”
  “嗯,不过有时候也会去阿姨家和老师家,我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人很好,我常去她家住。”邱向阳收拾好了床铺,顺便结束了这个话题,“霍佳,我们要不要一起去逛逛校园?”
  “好啊。”霍佳被邱向阳带走了话题,“我昨天有逛了一些地方,但是f大好大,我还没有全部逛完。”
  “那我们走吧。”邱向阳跳下床,拿起小包,和霍佳一起逛校园去。
  f大的确很大,两个人一起走了两个小时,走的满身大汗,才堪堪走完一半的校园,还有一些建的远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天文馆,她们根本没有走完。
  “看来的确要买一辆自行车了,光靠走太远了。”邱向阳感叹道,“难怪学长学姐们都骑着自行车,实在不方便。”
  “好像可以租的,而且有校内小巴,不用专门去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