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夜行 >

第468章

锦衣夜行-第468章

小说: 锦衣夜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那妻子,不是早就病逝了吗?”
    “是!”
    “那就成了,你娶了她不就宪了么?
    “可我那亡妻本是我家一位世交的女儿。我那岳父本来和家父说好了,要把我那亡妻的小妹子嫁给我的。”
    “下骋了么?”
    “还及呢,太小,我那小姨子到今年才八岁!”
    夏浔心里一宽,拍胸脯道:“哈哈,这样就好办啦,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你爹那里,我给你说合说合,把你家世交那边的亲事退了不就是了么。前些天,你爹不是也来过开原吗?我还和他聊过,挺和善的一个人,成了,这事包在我身上!”
    丁宇大喜过犁,连忙招呼那位姑娘:“了了,快过来,部堂大人说了,咱们这事,部堂大人包了,还不多谢部堂大人成如……”
    “且慢、且慢!”
    夏浔面皮子一紧,说道:“了了,这名字怎么这么熟呢?我好象听说过,她是谁家姑娘?”
    夏浔已经打了包票,丁宇一脸的轻松,说道:“了了姑娘是裴伊实特穆尔大人的女儿。”
    夏浔吃了一惊,失声道:“特穆尔都司的女儿?”
    夏浔真的有点吃惊,特穆尔是一个女真部落的首领,同时是三万卫的都司,他这女儿生得俊俏,年纪看着也不算小了,谁知道许没许人家。像这样的部族首领,女儿若许了人家,十有八九便是其他部族领袖的公子,丁宇掺和在里边,这事儿若解决不好,就是一场大争端。
    夏浔有点生气,正想问个清楚,老远便有一个声音响起:“我那不肖女儿,躲到哪里去了?”
    一听声音,了了便慌起来,忙道:“不好了,我爹来了!”
    夏浔赶紧道:“你俩去照壁后面躲躲,我去探探他的口气!”
    二人不敢多说,赶紧向照壁后面跑去,夏浔则整整衣衫,快步向前迎去,刚刚走出几步,裴伊实特穆尔提着马鞭就冲了进来,一见夏浔,忙侧身站在路旁,向他抱拳施礼:“卑职裴伊实,见过部堂!”
    夏浔“哦”了一声,站定脚步,问道:【‘裴伊实大人’何事如此匆忙?”
    裴伊实狠狠跺子跺脚道:“咳,丢人呐!”
    夏浔明知故问地道:“什么事?沉住了气,慢慢说。”
    裴伊实看看左右没有旁人,这才对夏浔含羞带愧地道:“不瞒部堂,我那不争气的女儿,竟然……与人有了私情!”
    夏浔佯做吃惊地道:“竟有此事?”
    裴伊实重重地嗯了一声,道:“这两天,那闺女总是犯恶心,我怕是生了什么病,请了郎中回来看病,结果人家号完了脉,便向我连声道喜,一问之下,才晓得这闺女竟然……竟然是害喜!”
    裴伊实气得连连跺脚,说道:“不瞒国公啊,这闺女慢慢地大了,我正琢磨给她说门亲事。前几天,刚跟铁岭卫的庆格尔泰说过了,叫他把小儿子领来,叫我家里的相一相,若是中意,便说定这门亲事,结果我那女儿……”丢人呐!”
    裴伊实恨恨地说着,又道:“我问她那小畜牲是甚么人,这熊孩子居然不说,我逼得紧了!她就跑了,我叫了家中龘子侄四处寻找,其中有人眼看着她躲进了这总督衙门!我那侄子不敢乱闯,知会于我,我才赶来。嘿!她剧知道往哪儿躲,琢磨着藏在部堂您这儿,说……”
    裴伊实说到这儿,声音戛然而止,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夏浔。
    夏浔被他看得莫名其妙,愣了刹那,突然反应过来,夏浔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道:“不是我,绝对不是我,裴伊实大人,你可别误会!”
    夏浔不辩还好,这一申辩,裴伊实更是认定了是他,不禁恍然道:“我说那丫头咋打死都不说,哪儿不好逃,便就逃来总督衙门!部堂大人,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虽说我裴伊实特穆尔是你的手下,官儿比你小,可我那闺女却是清清白白的好人家女子啊,部堂大人你可不能吃干抹净不认帐啊!”
    夏浔欲哭无泪,摊开双手无奈地道:“不是我,真的不是我!这把我冤得,瓢泼大雪啊!”
    裴伊实特穆尔道:“哪年雪不大呀?跟这事有啥关系,部堂,我家了了可是个好孩子,她少不更事的,叫你唬弄了这清白身子去,你可不能不认帐!虽然我裴伊实在你手底下做事,可也不能叫人家说我为了升官发财,拿自己家闺女去陪上官睡觉,这事儿你可得给我个交待!”
    “爹!你胡说甚么呀!”
    夏浔正哭笑不得,了了特穆尔听她爹说的实在不像话,忍不住从照壁后面闪了出来。
    裴伊实一见女儿,不由喜道:“你果然在这儿!部堂大人,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好……”咦?丁都司,你做甚么?”
    丁宇哪能让自已的女人去独自承担,一看她跑出去了,忙也闪身出来,站到她旁边,拉起了她的小手,裴伊实特穆尔见此情景,不禁惊疑起来。
    夏浔松了口气,说道:“裴伊实大人,你消消气,这个事儿嘛……”
    裴伊实直勾勾地看着丁宇,突然道:“是你?”
    丁宇虽然生了一颗吞天的胆子,可是睡了人家闺女,现在人家老子找上门来,也心虚得不得了,他臊眉搭眼地站在那儿,讪讪地道:“裴伊实大人,这个……我……我和了了……其实……”
    裴伊实看他吞吞吐吐的,已然明白过来,他大步走到丁宇和了了面前,绕着两人转了一圈,了了有些害怕,情不自禁地缩向丁宇,丁宇忙用手臂护住她。
    裴伊实绕着两个转了一圈,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你得娶她!”
    “啊?”
    对于裴伊实如此反应,丁宇的反应有些呆滞,以为双方要大打出手,匆忙赶上来劝架的夏寻也听得呆在那里
    裴伊实把牛眼一瞪,喝道:“咋?你不愿意!别看你比我官大,你还是侯爷,你占了我家闺女便宜,你敢不娶她,我就跟你没完!”
    “愿意!愿意!”
    丁宇和了了担心了老半天,万没想到这个老丈人竟是这般反应,一俟明白过来,丁宇立即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开心无极限。
    夏浔啼笑皆非地看着这对活宝,心中不无艳羡:“瞧瞧人这老子,何等开通!唉,想当年,为了梓棋,我可是结结实实,挨了一顿好打!”
    萌芽资暖律,养育本仁心。
    顾彼苍生意,安知命力深。
    气侯三阳始,勾萌万物新。
    雷声初发号,天下已知春。
    春风春暖、奏华春色,春盘、春饼、春酒、春幡、春燕、春蝶,簪春花、戴春娃,普天皆春色,辽东尽样辉。
    辽东风俗,立春之后,无分贵贱,竞食萝卜,名曰“咬春”,脆生生、甜丝丝、白润润的一片萝卜,琼瑶一片,嚼如冰雪,品之的确大有春的味道。
    一郫之计在于春,辽东以全新的面貌迎来了新的一年。
    了了特穆尔和丁宇的婚事就定在这个春天,丁家和特穆尔家正在热烈地筹备着婚礼的事情。而整个辽东,也正像操办喜事一样,紧张地忙碌着,这是一个不同往年的春天。
    张熙童正在紧张的筹备着童试,这可是辽东自归跗大明以来,破天荒头一回有了自己的府试,自然要格外予以重视。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连考五场,通过后再参加由知府、知州主持的府试,连考三场。顺利通过县试、府试的人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辽东学政、学道主持的院试。院试合格后才可以取得秀才资格。
    对此夏浔也异常重视,此刻正对张熙童谆谆教诲着:“秀才以下乃至童生的录取,可以酌情放宽条件,不要学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辽东的底子薄,文教本来就不甚发达,如果今年的童试结束,考中者寥寥无几,必然重挫辽东学子进学求教的信心,不利于辽东文教的普及。
    不要削弱了他们求学的积极性,去年就学的,多是辽东大户人家和归附诸部首领的子弟,今年还要扩张的,不能因小失大。再者说,学识毕竟只是一方面,苦学一辈子,毫无办事能力的书呆子有的是,真比起这批学子来,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张熙童恭恭敬敬地应道:“是是是!下官明白!”
第640章 街头蹊跷
    夏浔悄悄地讲了涿州城,也不道知官府,只在一处客栈住了,然后使一个性情沉稳的侍卫去知府衙门探听情况,其他侍卫便放了假,自去城中戏耍。夏浔还留了几个侍卫傍身,等到晚上换了班,再叫他们去风流续活。
    夏浔叫了热水洗漱沐浴一番,清清爽爽出来,见那去府衙探听消息的侍卫还没回来,便换了一身轻例舒适的袍服,领着几个贴身侍卫出了门。
    夏浔以前,最烦那些大人物一出行便前呼后拥、封街锁道,平时难得一见的警龘察满坑满谷到处都是,一路所经之处红灯全都失了灵,左右两厢挤得人山人海,就为候着那位人民公仆呼啸而过,所以如非不得已,他是不喜欢招摇的,这样信步所至,身心俱能得到舒缓,何必扰民呢。
    涿州是一座历史名城,自秦时置涿县,汉时设涿郡,三国魏时设范阳郡,直至今天,可谓名人辈出。汉昭烈帝刘备,汉桓侯张飞,宋太祖赵匡胤,东汉名臣卢植,六祖禅师惠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唐朝著名诗人卢照邻、贾岛等等,其中名望最隆的自然就是唐朝时候五姓七望的卢氏一族。
    景致多的地方,多有文人排个座决,弄个八景、十景的出来。涿州也不例外,这里也有八景之说,什么通针疏雨、楼桑春暮、月池秋风、胡良晓月、龙安叠翠、垩峪生云、盘坡夕照、房山晴雪等等,夏浔在城中一走,有那闲汉叫黄四儿的,看他模样就晓得是外地来的,连忙上前奉承把这些景致一一说来,巳望着引了客人去参观,得几文引路钱。
    夏浔听了也觉有趣,他知道自唐宋以来就有许多闲汉,专在城中从事各种杂务营生,却不知道他们连导游这差事也兼着,听那黄四唾沫横飞地说了一阵,直说到口干舌燥,夏浔倒也想去看看,只是这些景致,有的要在相应的时间或者气候下才美丽,有的则离城几十里地,夏浔只想放松一下哪肯走这么远,便叫人给了那黄四几文钱,笑着打发他离开。
    黄四一见这位主顾够大方,哪舍得就走,便道:“客人既然不愿离城,近处却也有一番景致,便是这城内东北,有一处寺庙,庙里有西座高塔称为双塔睛烟。据说这双塔乃是一对巧手姑嫂妙手建成,只用了一夜夫,这塔晴日时观看,仿佛塔顶有几道青烟直上云宵。”
    夏浔笑道:“听你说的这般神奇,那便去瞧一瞧吧。”锦衣夜行吧小品整理
    其实那塔乃是建于辽代,周围景致倒可一观,只是比那闲汉说的可是大大不如。这世间风景十有都是如此,百见不如一闻,听在耳中、看在书上,简直人间仙境一般,直到了那里一看,也不过如此。好在夏浔本就是散心来着,却也并不挑别,那黄四怎么说他就怎么听一路笑眯眯的只管跟着闲逛。黄四见这位公子这么好说话,本来看他左右伴着几个彪形大汉,尚还有些畏惧,这时心眼儿便活动起来。
    眼看日当正午黄四便道:“公子可要在这友近用些饭食么?此地自有一些小吃,别有一番风味。”
    夏浔手下那几个人都是大肚汉早就有些饿了,夏浔也觉有些腹中饥饿,便领首道:“成,你带路吧,只要吃得可口,本公子自会多给你几文赏钱。”
    黄四听了喜不自禁,便屁颠屁颠地头前带路,把娄浔七拐八绕的领到了一处饭馆儿。
    看那饭馆儿不大,正在饭时也没几个人,十分的冷清,夏浔不觉皱了皱眉,隐隐有些不妥的感觉。他此来并不想摆谱儿,凭心而论,许多色香俱味的菜肴,其实真只是卖个外相,吃在嘴里还真不如那不登大雅之堂的衡头小吃,夏浔的确是想尝尝当地风味,可是一家餐馆到了饭时尚不见几个客人,恐怕这饮食的味道……
    小店掌柜一见来了客人,倒是热情之至,连忙让座、倒几碗泡得已经没了味道的温茶,又殷勤地请夏浔点菜。那菜谱就在柜台上边挂着呢,一道道的菜牌子,看那菜名儿倒大多很是儒雅,夏浔带的几个人都是壮汉,菜少了吃不饭,夏浔着实地点了好几道菜,那小店掌柜喜上眉梢,兴冲冲地系上围裙便去了,瞧那模样,人家掌柜的是自兼大厨的。
    那黄四并不与他们一同就餐,侍卫们也不会容他上桌,黄四自去街对面买了一套驴肉火烧,就站在路口啃,偶有经过的行人,见了他便打一声招呼,客气地叫一声黄四爷,黄四就吱吱唔唔地答应了。
    那些和他打招呼的人,看其模样神情,也都是些流里流里的街痞。
    老喷把这情形看在眼里,便对夏浔道:“国公,只怕这黄四儿,不是个好路数。”
    夏浔微笑道:“出来散心,随便吧,已经走乏了,只要饭菜还能下口就好,等晚上,再带你们吃顿好的。这黄四儿怕是有些欺负咱们是外乡人,不逝……这里不是荒效野外,总也不至于是做人肉包子的黑店……”
    正说着,那老板端着两道菜便从后厨走出来,大拇指就插在菜汤里面,淋淋漓漓好不难看。
    见他这般模样,夏浔就一皱眉,再看见那菜,夏浔更是眉头大皱,问道:“店家,这两道菜是我点的么?”
    掌柜的笑容可掬地道:“是啊客官,这就是您点的‘母子相会’和‘青龙卧雪’。”
    夏浔低头看着那盘黄豆炒豆芽和那盘上边摆着一小片脖黄瓜条的豆腐渣,问道:“这两盘菜,多少钱?”
    掌柜的笑道:“客官,瞧您这话说的,饭还没吃完呢,咋就算上帐了,等菜备齐了,您几位吃饱了再一块儿算就是了。”
    夏浔继续问道:“这两盘菜,多少钱?”
    掌柜的不笑了,绷着面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