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馥春 >

第135章

馥春-第135章

小说: 馥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巳时,傅春儿赶到问月桥。纪燮与黄以安此时都候在桥上,纪燮笑着看了黄以安一眼,仿佛在说,你看,我说她会来的吧。

    傅春儿笑着向黄以安裣衽行礼,与纪燮却只淡淡地点头,便算是招呼过了。黄以安受了这样的“礼遇”,心里却不太舒服,横了一眼纪燮,纪燮只敛了笑容去,只怕心里还是偷着乐的。见过礼之后,傅春儿跟在两人身后,往问月桥坡下原来那一片空地走过去。

    那片空地之上,眼前神奇地出现了一座小院。走到院门口,傅春儿习惯性地抬头看那额书,见上面书着“水绘阁”三个大字,不由便微微吃惊,问:“里面是否一座临水的水榭,因此叫做水绘阁的?”

    黄以安乐道:“小丫头,算你精乖,猜得还真准,里面还有一条依水而建的长廊,往另一座水榭去,你猜那长廊叫做……”

    “香影廊?”傅春儿没等他说完,就已经冒了这句话出来。

    “额——”黄以安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说:“一定是小七事先就告诉你的吧!”纪燮在旁边不说话,只温和地笑着。

    傅春儿吐吐舌头,不敢再造次了。她在心里安慰自己说,这间是纪小七打算新开的药膳食疗铺子,已经不会再是那间名闻遐迩的“冶春茶社”了,想到这里,她便不禁将心放回肚子里去。

    岂知黄以安依旧在那儿嘟嘟哝哝地说着,“我瞅着还是办茶社好,茶社来银子快。”

    三人走进院门口,里面有一个人迎了上来,向三人问好。傅春儿很惊喜地道:“李掌柜!”

    纪燮笑道:“李掌柜带了些好徒弟出来,因此大德生堂那头,已经完全可以交给小一辈操持了。他老人家便自告奋勇,过来帮我看着这头的铺面。”

    李掌柜也笑着说:“傅姑娘有所不知,我实在是在大德生堂穷怕了。好不容易小七爷说要有个赚钱的地界儿,这不想过来发点小财好养老么?”

    说着众人尽皆大笑,一起走入水绘阁中去。他们找了一间临水的座位坐了下来,李掌柜使人推开了窗,窗外的景色便映入眼中。坐在这里,窗外护城河蜿蜒而过,一水横卧,如碧玉一般,垂首看去,脚下地板的缝隙之中,竟可偶尔瞥见游鱼,一闪而过。

    “这儿到了夏季,想必是最最适宜不过的,景色宜人,水边又清凉些。”纪燮先开口。黄以安面上就有得色。

    “依我看啊,这里到了夏日,怕是蚊虫会比较多吧!”傅春儿有些见不得黄以安动辄尾巴翘到天上去的神色,忍不住便出言讥刺。黄以安一听这话,就泄了气。

    旁边纪燮见了,简直要偷笑出来,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但是还是装着好心为黄以安解围,“表哥,没事的,回头找几匹窗纱来,将这些窗子一一都糊上,不就行了?”

    黄以安想想也是,看看傅春儿在旁嘴角弯弯的样子,自己也忍不住好笑。

    这时候李掌柜过来,递给每人一份食单,上面细细地列了水绘阁营业之后打算发售的菜式点心。傅春儿细细地看了,有不少是她当初曾经提到过的,也有一些是大德生堂的大夫另外想出来的。每样菜式旁边都细细地写了这些菜品的食疗功效。

    “茯苓糕、参须饮、黑米糊、佛手粥、核桃云片……”头一页都是甜味的粥汤糕点,再翻一页,“虫草百合鸭汤、双鱼羹、什菌煲……”往后就都是可以上得席面的菜品,傅春儿细细地读下去,抬头问李掌柜:“这是当令的食单么?”

    “是,是秋冬季当令的食单。”

    “嗯,”傅春儿想了想,道:“像茯苓糕、核桃蜂蜜云片糖这样的,倒不妨多做一些。黑米糊最好也能做成可以冲调的。另外像虫草百合鸭汤这样的,可以将所有需要的材料药材包成一包包的发卖,这样上门的客人可以买一些走动送礼,’水绘阁’的名声也更容易打响。”这间铺子开业开得迟,冬季只做得一个多月的生意,而且又正逢了往来送礼的时节,因此还是应该在食盒上面多做些文章才是。

    李掌柜在旁边恭敬地听了,应下,掏出纸笔一一都记下了。傅春儿连忙笑道:“李掌柜,我说得不对的地方,您也指出来才好。”

    李掌柜笑道:“姑娘打点经营的铺面,都是极红火的,姑娘说的,一定没错。”傅春儿便苦笑,当日“馥春”开业,不也曾是有过波折,后来才慢慢走上正轨的。“大家一起琢磨吧,想到什么,便都说出来,不是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么!”

    “又炎哥,您选了哪位大夫常驻在这里?”这间新铺,最大的特色,就是会有大德生堂的大夫在此常驻,一来能判断一下客人的体质,以此对症推荐适合的菜品,二来也能注意一些禁忌之症。

    “易大夫会在这里坐堂。”傅春儿听了便点头,易大夫于岐黄之术,虽然没有周大夫行医多年那么有经验,但是所知的全一些。另外他对食疗一途,很有兴趣,也有些心得,因此是比周大夫更合适的人选。

    这时门外有人匆匆过来,纪燮认得是找黄以安的,当下便戳戳黄五,道:“看着样子,你今日又要大忙了。”

    是的,黄五见到来人手上一大叠的拜帖,一阵苦笑,突然一摆手,说:“别一家家说了,就报个总数。”

    那人说:“七张拜帖,另外有三家盐商请您晚上吃席的。”

    傅春儿在旁边听了,都忍不住咋舌,道:“原来黄五爷这么多应酬啊!”

    “是呀,黄五爷百忙之中,能赶过这里看一眼,小七实在是感激不尽。”纪七坐在黄五对面,嘻嘻笑着寒碜他,“想必等五爷娶了嫂子,有人帮着打理庶务,就会好些了。”

    黄以安听他这样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瞪了一眼纪燮,看看傅春儿面上一无异状,心里又有点发酸,干脆站起来,说:“时候不早了,我还有公务要办,你们慢慢聊吧,有什么需要再叫我。”

    “表哥最近是在忙下一年的盐引的事情吧!”纪燮顺口问了一句。

    他口中的“盐引”,便是盐商贩卖食盐的执照了。

 二百二十七章 傅兰儿的喜信儿

    傅春儿听了,不免向黄以安多看了两眼,心道,这盐引,真是久闻大名了。

    盐商运销食盐,都是向盐政衙门交纳了盐课税银,才能领取盐引,到产盐地区的灶户买盐,跟着到盐引上规定的地方去销盐。

    然而广陵府的盐商之所以豪富,却并不全是因为这盐引,而是另一种东西的存在。

    这种东西叫做“引窝”。广陵城中,盐商历年来积攒的财富,与这引窝有莫大的关系。盐商只有得了这种引窝,才能向盐政衙门领取盐引。而外地盐商到得两淮,想要获得这等引窝,便只能去手中拥有这等引窝的盐商手中租取,租金往往不下万两白银之巨。

    因此,可想而知,这食盐行销过程之中,究竟有多少暴利。

    由于这等“引窝”的存在,盐商之中,自然地分出了窝商与运商。运商尚需奔波于产盐之所与销盐的地界儿之间,然而窝商就只需要坐收巨利,一人发家,往往带同整个广陵府的各色产业,酒肆饭庄、浴室澡堂、乃至傅家所在的香粉胭脂行当,其实无一不曾多多少少因为盐商之富而得利。

    傅春儿看向黄以安的眼光,便有点复杂。

    要知道,黄家是两淮盐业总商,总商已经跳出了寻常盐商的层次,已经是“亦官亦商”的境界。总商往往家道殷实、资本雄厚,因此才被选为总商,负责协理盐政衙门,收缴盐课。交了盐课的盐商才会有盐引,因此总商实权颇大,是个肥差。除此之外,黄以安联姻的对象,盐运使洪家。则是朝廷下派直接管理盐政一道的长官。

    看来这位黄家的嫡子,在“盐业”一途上,实在是“钱”途无量啊!

    黄以安扁了扁嘴。不再理会傅春儿与纪小七,自顾自走了。

    旁边纪燮就像是知道傅春儿的心思一样。看似自言自语地说:“你放心,黄家表哥是个有分寸的。”

    傅春儿双眉一挑,道:“怎么说?”

    这句话问出来,纪燮反而皱了眉头,想了一会儿,竟找不到什么理由在傅春儿面前维护黄以安,半晌才道:“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能靠黄家表哥坚持本心了。”

    傅春儿那头,原是对黄家印象不太好的。她小时候曾受到翠娘的影响,翠娘总说黄家上下没有一个好人。而且傅家也确实曾经被黄家一个庶子欺侮过。直到后来。傅春儿与黄以安兄妹二人相处日久,印象这才慢慢正过来。只可惜她与黄以安八字不合,见面就会抬杠的。

    然而仔细想想,黄家本身也并不全无可取之处。黄以安的父亲,黄韬。以至筠为字,在世人面前标榜爱竹,虽然不能说明什么,然而这般爱好吐属,却至少不会令人反感。此外黄家所结交之人。和日常相处的亲友,如靖江王朱若极,又如姻亲纪家,不仅没有大奸大恶之辈,反而有不少良善之人。

    所以傅春儿对黄家的判断是,虽然偶见良莠不齐,总是还算不错,所以黄以安如果真的能够坚持本心……她晃了晃头,心道,想这许多做甚。一抬头,却见到纪燮关切的目光,正朝她这头看过来。

    “看我做什么?我脸上有花么?”傅春儿笑着,作势用衣袖在脸上抹了抹。纪燮便道:“我想,等进了腊月,找个机会,让我爹娘见见你,可好?”

    傅春儿乍闻此话,脸腾地一下便涨红了,这便是传说中的见父母了么?

    接着她便记起,纪小七的生母,就是位黄家人,只不知道性情怎样,当日大德生堂中耀武扬威的那位嬷嬷,着实是没给傅春儿什么好印象。

    纪燮也觉得此话说得有点造次,脸上也有点发红。

    旁边李掌柜见两人都是一副小儿女情态,哈哈一笑,便退了下去。

    良久,傅春儿才道:“又炎哥,你是不是担心出门的时间会久,让我能代为侍奉二老和打理铺子?”她知道纪小七不会无缘无故有这等想法,显是有所考虑才会这么说的。

    纪燮点点头,道:“昨日又将这计划细细地想了一遍,自己也觉得一年辰光,怕是……不太够。”

    傅春儿叹了口气:“我原还想与你一道去的……”

    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说来,纪燮心里便又是甜蜜又有些酸楚,他几乎想要张口答应,但是想到一路奔波辛苦,再加上他要去的那些穷山恶水,最后还是硬生生忍住了,半晌才柔声说:“有你在广陵城中,我才得无后顾之忧。”他也想过,若是自己不在广陵府中,万一傅家出什么事,不管是家人有疾还是生意上有事,有纪家与黄家两家在,多半能帮到傅家。

    两人都一心为对方着想,故而能够步调一致。

    “你实在高看我了——”傅春儿最后苦笑道,“我原是个最没有耐性的人,若是你到了时间还不回广陵城里来,我便会去寻你,将你抓回来。”

    “是,得令——”纪小七笑着应道,心里暗暗发誓——春儿,绝不会令你久等的。

    *——*——*——*

    傅春儿满怀心事,从水绘阁回来,一进“馥园”,便觉得有一种异乎寻常的闹腾。

    她穿过院子,走近厅上,便听见大伯娘金氏大声说话的声音。金氏从傅家的院落开始,到杨氏的衣裳头饰,几乎将傅家上上下下几乎全夸了个遍。她见到傅春儿进来,连忙站起来,拉着傅春儿的手道:“哎呀呀,这是我们春儿么?几乎都认不出来了啊!”

    傅春儿眨眨眼睛,“大伯娘,有这么就没见么?我瞅着您和香儿姐可是一点都没变。”傅香儿此刻正坐在金氏旁边,眼观鼻,鼻观心,文文静静的,颇像个大家出来的姑娘,实际上这位姑娘正盯着自己手指上的“箩”在看着,丝毫没有将金氏的话听进去。傅春儿进来,她也不晓得打招呼。

    金氏立刻有点尴尬,连忙岔开话,说:“春儿啊,你听说喜事了么?”

    “喜事?”傅春儿的眼光移到傅香儿身上,见傅香儿一点异色都不见,便可以确定绝对不是傅香儿定亲,她眼珠一转,便道:“恭喜大伯娘,想来是兰儿姐那头,有了喜讯了吧!”

    “是呀,”金氏喜道,“兰儿那头,姑爷是个常年在外头跑的,我和你大伯,一直盼着兰儿快点给咱家传喜信儿,这不,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了。”她说着,便合掌念了一声佛。

    杨氏也颇为高兴,对金氏道:“正好,我们家还认识生药铺子的大夫,明日可以问问,兰儿这个月份,有什么可以补身子的,正好给她送过去。大嫂子正好从江都上来,也正好陪兰儿几日,她这是头一胎,最是要经心的。”

    金氏高兴地直点头,絮絮叨叨地和杨氏一起盘算给傅兰儿做点什么补身的汤水比较好。这时候,素馨与玉簪两个进来,向杨氏请示摆饭,金氏的眼光就在两女身上转了个不住,待两人一下去,便问道:“弟妹,我想着,兰儿有身子了,身边也没个人服侍,你家这两个丫头,看着都是伶俐了的,我这边可不可以借一个,待兰儿生完了,便还你。”

    杨氏淡淡地道:“这两个都是春儿的丫头,原该问她的。”

    金氏便扭头往傅春儿这边看过来,这时候傅香儿也有点吃惊地抬起头,面上划过一丝嫉色。

    傅春儿有点怀疑杨氏是故意的,就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有礼有节”地回绝亲戚的要求。

    “大伯娘,兰儿姐是有身子的人,最需要的是有经验的媳妇子,要这两个丫头有什么用,别看现在这两个老实得紧,人后可是比我还要顽皮的。”

    “再说了,兰儿姐夫那里,家境优渥,上上下下服侍的人也不算少,若是咱家这头,贸贸然就塞了个人过去,人家会不会觉得不舒坦。我看不如大伯娘明天先去兰儿姐姐那头看过了,看看她缺什么,再定下来给她送什么便是。”

    金氏自然听得出广陵三房这头是婉拒了自己的请求,只是傅春儿这话说得没有说漏的地方,也没有说死了不给人,大家面上都过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