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406章

宦海无涯-第406章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同时也说明了粤海县领导班子不仅是一个有思想的班子,更是一个有战斗力,有执行力的班子,能够把一个好的但是却触犯了很多部门利益的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很不简单,很不容易啊!我看不仅仅是全海州,全粤东都要向粤海县学习,学习粤海县锐意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去学习粤海县这种扎扎实实的老黄牛的精神。”

杜红军这一番话,等于是对会计中心工作的肯定,也是对粤海县委工作的肯定。陈天贵和苗晓率先鼓起掌来,一时间满屋子里都是掌声。

“杜书记,”苗晓市长没有想到杜红军对粤海县的工作评价这么高,他心中也很高兴,粤海是在海州领导下的,杜书记表扬粤海就等于表扬海州,肯定粤海县的成绩,就等于肯定海州市的成绩。

第一更送到。2点左右第二更。

【第140章 尾声(第四卷结束,第五卷冷面市长即将推出)】

杜书记,粤海县是我们海州市的一个典型,我们正在T海县在财政制度改革方面的经验,争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全市有计划地逐步推广粤海县的经验。”苗晓诚挚地说道:“本来我还在想这样的举措会不会激进了一点,超前了一点。今天听了杜书记的讲话这举措不是超前了,而是保守了,落后了。杜书记,您们高层领导在大方向的把握上比我们基层要敏锐得多,也准确得多啊。”

省委秘书长石金山一路上很少说话,这个时候就接过苗晓的话说道:“苗市长,不光你有这样的感觉,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像我这样天天跟在杜书记身边,这种感觉越强烈。高层次的领导看待问题的眼界和我们就是不同,我跟在杜书记身边,天天都能进步,天天都能学到宝贵的东西。”

杜红军看了石金山一眼,说道:“老石,你是省委秘书长,可不能动不动就给领导戴高帽子啊,这些话可不是你应该说的。”

赵长风在一旁看了心中就嘀咕,怪不得人们传言杜红军虽然从省长升为省委书记了,但是还是喜欢自己的老部下,省政府秘书长谢富海,对省委秘书长石金山似乎不怎么感冒。

但是也说不准。也许杜红军只是嘴上批评批评石金山,内心却高兴着呢。

不过赵长风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弄明白,为什么杜红军喜欢谢富海,却没有把谢富海带到省委那边呢?这个问题赵长风在心里琢磨了很久,一直没有个答案。

参观过会计中心,杜红军又到财政局其他部门参观了一下。比起会计委派中心来,后面的参观可以说是走马观花,草草就结束了。

然后就到了财政局的会议中心,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财政局王局长代表财政局做了粤海县财政制度改革的专题汇报。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赵书记的关怀下,粤海县财政局针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会计信息失真、经济秩序混乱、财政之处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财政局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全面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和创新。整个过程分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巩固提高”三个阶段,进行了“会计委派、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监督和保护性收费”等数项改革。目前改革已经度过“整体推进”阶段进入“巩固提高”阶段。会计委派制得到不断完善,同时也为其他财政改革提供了才做平台,政府财政信息对外披露,受到粤海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杜红军书记在听取汇报之后,再次对粤海县在财政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他号召全省其他地区从三个地方向粤海县进行学习。

“一是学习他们敢于探索、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从制度、机制改革着眼,从源头、基础着手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是学习他们识大体、顾全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地坚定信念和从调整现存地权力和利益分配格局入手。知难而进、破难前行地坚韧意志。”

“三是学习他们从实际出。精心设计。依法运作。综合配套。坚持改革。谨慎操作。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地工作做法和作风。”

杜红军书记最后强调指出。从表面上看。粤海县进行地是公共财政制度地改革。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财政系统内部一项具体地、小地改革。它涉及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改革等更深更广地内容。海县地做法和经验对粤东省许多工作都有借鉴意义。有了粤海县做榜样。我希望全省其他地区都要向榜样学习。深入思科如何使政府工作与时俱进。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地重担。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履行职责!

随后市委书记陈天贵、市长苗晓和粤海县县委书记都表了讲话。内容无外乎杜书记地指示非常重要非常及时。要认真领会杜书记地讲话精神。贯彻杜书记地指示。继续把相关工作做好做扎实。当然。在赵长风地讲话中。还多了一些内容。说明粤海县财政制度改革是在海州市委市政府地领导下。是在市委陈书记和市政府苗市长地亲自关怀和指导下。海县领导班子成员齐心协力率领粤海县广大财经战线地干部群众努力富都。最后才取得这一番成绩地。

视察过财政局之后。杜红军书记却没有按照计划继续去视察粤海县第二个点。粤海永磁材料厂。而是在县委小招用过简单地工作餐之后。返回了海州。

对于这样地结果。赵长风虽然感到有些美中不足。但是他今天已经在省委书记杜红军这里得到了太多褒扬。所以即使杜红军不去参观粤海永磁材料厂。赵长风也不感到有太多遗憾。

不过赵长风还是揣摩了一下杜红军这个举动的用意,视察财政局,而不去视察永磁材料厂,说明在杜红军眼里,粤海县的财政改革对全省来说都有示范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而粤海县永磁材料厂,虽然产值惊人,对粤海县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贡献很大,但是毕竟是一个成功企业的个例而已,比起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来说,不可同日而语……

官场上是没有什么秘密的。几乎在杜红军书记离开粤海县的同时,他在海县视察时的所做所说甚至一些具体细节迅速传播开来,所有听过这些东西的人都知道,省委杜书记对粤海县那个年轻的县委书记青眼有加,联想到三月初马上就要召开的粤东省人代会,人们都说,那个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赵长风恐怕要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了……——

第四卷粤东新贵到此结束,请书友继续关注本书,第五卷冷面市长明天开始推出。

【第1章 破例任用】

零零三年三月份中旬,粤东省人大会议闭幕。

三月底,人大会议闭幕半个月后,海州市政坛进行了一轮人事变动。原市委书记陈天贵调到省里任东省政协副主席,原市长苗晓接替陈天贵出任海州市委书记,同时原羊城市副市长王刻舟调到海州任海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在这场人事轮换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二十九岁的原粤海县县委书记赵长风被任命为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备注:关于赵长风的年龄,由于老夏的疏忽,在书中有几个不同的说法,也有网友提出疑问。这里老夏正式订正:赵长风的出生日期为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七日。仅以此日期纪念老夏一位好友。)

在离开粤海县时,赵长风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部下进行了安排,这个在官场上是人之常情,如果赵长风不这样做,倒是有点刻意做作之嫌。老部下忠心耿耿地跟着你跑前跑后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图一个好前程吗?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官是好领导还是坏领导,都喜欢优先提拔自己身边的人。有些人可能有点不理解,坏领导喜欢提拔身边的人还有情可原,为什么好的领导也喜欢提拔身边的人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坏领导喜欢提拔身边的人是因为身边的人用着顺手听话,会帮领导干一些领导不方便干的事情;好领导喜欢提拔身边的人是因为了解身边这些人的能力和品行,所以用起来放心。如果用其他人,毕竟不如身边人这么了解,万一其他人能力不行治上不可靠,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之后净捅篓子,最后还不是领导出来收拾残局?

所以无论好领导和坏领导,无论是处于公心还是私意,在推荐使用干部的时候,都会率先考虑从身边亲信的人中筛选。而在离开某个领导岗位时,把身边的人安排一下,更是领导们的惯例。因此官场上才会出现奇异的风景,人人都挤破脑袋往领导身边靠,争取成为领导身边小圈子里的一员,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在将来残酷的官场竞争中领先别人一步。

这次离开粤海县,赵长风需要安排的老部下只有三个,就是县委办主任莫日根、县委办副主任、专职秘书鲍晓飞和司机方忠海。

县委办主任是县委常委,属于市管干部,要想调整岗位需要市委那边点头,再说莫日根担任县委办主任才刚刚一年,目前还不是合适的时机,就暂时不动。好在莫日根已经非常满意,能够从政府办主任调到县委办主任,进入县委常委的序列,这一步跨越已经很大,如果再奢求什么,不是明摆着给小赵老板添麻烦吗?

司机方忠海,由于是特种兵转业,一身功夫很是过硬,公安局局长刘大江本来就很喜欢方忠海,这次就名正言顺地把方忠海要了过去,担任县公安局刑警队副队长。

至于鲍晓飞,赵长风本来是想安排到下面乡镇或县直单位去锻炼一下,鲍晓飞却不同意,他软磨硬泡地缠着赵长风,说是才跟着老板一年半时间,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会,还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现在出去只会给老板丢人,所以如果可以,请老板给他一个机会,把他带到海州去,让他继续跟在老板身边继续学习。

赵长风本来就很喜欢鲍晓飞,见鲍晓飞执意不肯离开他,所以也就点了头。当市委苗书记代表市委询问赵长风对组织上还有什么要求时,赵长风就提出,能不能把鲍晓飞从粤海县调过来?其实这件事情赵长风自己就能运作,但是他坦坦荡荡地把这件事情摆在了桌面上,目的就是为了省得惹起别人的议论。在官场上就是这么神奇,你越是偷偷摸摸地不像让别人知道的事情,越是会传的沸沸扬扬,路人皆知。如果把这件事情撂在桌面上,暴露在公众的眼光之下,人们反而会失去了兴趣。

就这样,鲍晓飞就调到了海州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二科担任科长,这个科长同时也是海州市常务副市长赵长风的秘书。

************************************************************************

作为常务副市长。赵长风除了协助市长王刻舟负责市政府地日常工作外。另外还分管着经济运行、财政税务、金融、审计、城建、交通等方面地工作。

按照粤东省委地意图。把赵长风放到海州市常务副市长地位置上。就是打算把海州市当成一个试点。让赵长风把粤海县在财政制度改革方面地经验在海州全市推行。并继续深化和完善其中地措施。等条件成熟后。再在粤东全省推行。虽然省委书记杜红军非常欣赏赵长风在粤海县推行地财政改革措施。但是财政工作影响重大。牵一而动全身。所以必须采取稳妥地、循序渐进地方式进行改革。等积累够足够多地经验后。再在粤东全省进行推广。失败地风险就会减少很多。

一般来说。县委书记提拔为副市长。这种例子比较多。直接从县委书记提拔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就比较少见了。尤其是像赵长风。出任县委书记还不足一年就被提拔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地位置上。就更加属于打破常规地提拔任用了。从这个打破常规举措中。也可以窥见东省委对赵长风这个安排地一片苦心。

想要让赵长风在海州市推行财政制度改革。就必须给赵长风相应地权力。一般来说。财政工作都由常务副市长来负责地。所以只有让赵长风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才便于赵长风推行财政制度改革。

其次。如果赵长风是普通地副市长。而不担任市委常委。按照惯例。副市长分管地工作还要有一名市委副书记来分管。这样等于给赵长风头上安了半个婆婆。一般来说。如果分管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意见相左。下边地干部只有一个选择。听从副书记地。这样赵长风地自主权限就受到很大闲置——

第一更送到。第二更1点半。

【第2章 微服私访】

长风担任常务副市长,进了市委常委的序列,那么就T作来说,除了市委书记和市长之外,就不用再看其他副书记的脸色。所以从这个打破常规的人事任命上也可以看到省委书记杜红军支持赵长风在海州进行财政改革试点的一片苦心。

被省委一号长看重,既是荣誉,也是压力。赵长风就是带着沉甸甸地压力走到海州市常务副市长这个岗位上的。到任之后,赵长风被没有因为省委杜书记的支持,就立即大张旗鼓地推进海州市的财政制度改革工作,相反,赵长风还有意把财政工作放了一放,先从其他工作开始入手。所谓欲速则不达,赵长风深谙其中的道理。

这天早上,赵长风在办公室处理完文件后,告诉鲍晓飞,跟他出去转一转。鲍晓飞跟在赵长风身边一年多了,对老板在做事风格早已经理解,这个时候老板说出去转一转,显然是不想惊动下边人,有点微服私访的意思。

“我这就去通知老张把车开过来。”鲍晓飞说道。

老张是政府办给赵长风配的专职司机。鲍晓飞其实已经考过了驾照,在方忠海的教练下,驾驶技术已经不次于那些老司机。只是鲍晓飞对海州市的道路还不是很熟悉,不然,这次鲍晓飞就可以一个人充当秘书和司机两个角色了。

鲍晓飞要走出门的时候,赵长风忽然间像想起什么似的抬起头叮嘱了一句:“交代老张换一辆车吧。”

鲍晓飞微笑了一下,又是老套路了。下去微服私访,老板那辆最新版的奥迪A6是有点打眼,不说别的,单单是那个牌就足以暴露老板的身份。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鲍晓飞打了电话给老张,交代了赵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