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奇人录 >

第270章

都市奇人录-第270章

小说: 都市奇人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飞去书店,花钱买了本金刚经。

直接去了医院。到了李克士在的病房。

李克士看到顾飞,怒吼道:“你来干什么?来看我笑话?你给我滚出去”

李克士的父亲说道:“克士,你这说的什么话人家同学来看你,那么没礼貌”

李克士的父亲对顾飞道:“对不起啊,我家克士出了这档子事情,心情激动,口无遮拦。”

顾飞笑道:“伯父,不打紧啊,我这次来就是看看李克士怎么样了。”

李克士激动的说道:“你别听他瞎说,他们来哪里是看我的,是来看我的人面疮的,是来看我出丑的,根本不是来看我的”

顾飞道:“其实我真的不是来看你的人面疮的,这里有本书,你没事看看吧,我走了,不打扰了。”

顾飞放下金刚经就走了。

李克士的父亲说道:“人家根本就不是来看你出丑的,我看你现在整个人心里有问题。”

李克士不理父亲的唠叨,拿起顾飞的那本书。看到封面上写着金刚经三个大字,随手一翻,顿时一行字步入眼帘,“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一卷潜龙卧渊239章论心

9章论心

顾飞从李克士那里出来,回到了学校。碰到了李慕菊。顾飞笑着对李慕菊说道:“你听说了么,李克士得了一种怪病,人面疮。”

李慕菊说道:“早听说了,他活该。”

顾飞说道:“他好像是你打住院的吧,你不去看看他?”

李慕菊说道:“要我去看他,下辈子,我只不过一拳把他的肋骨打断了,他那个人面疮跟我没关系。”

顾飞笑道:“随你,我刚去看过他了,还跟他带了本金刚经。”

李慕菊说道:“就他,你指望他能读得进佛经去?”

顾飞说道:“佛祖说过,人人都有佛性,看他造化吧。”

顾飞刚想歇一歇,电话又响了,电话里传来徒弟孙老的声音,“顾飞师傅,有时间么?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你。”

顾飞说道:“有时间,你在哪?”

孙老说道:“我在办公室。”

顾飞说道:“好的,等下,我这就到。”

办公室里就俩人,顾飞笑着对孙仙芝说道:“隐芝啊,找我什么事?”

隐芝说道:“你太忙,我今天好不容易找个机会,想你让你教教我修道。”

顾飞笑了:“修道啊。上次不是跟你说过了么,要静坐,修道莫过于清净二字。看过太上清静经么?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谴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谴也。能谴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造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顾飞接着说道:“是不是静不下去?静不下去的时候就去读太上清静经。慢慢的心就静了,修道不要急于求成,是看一个人的天资和道缘的,没有天资和缘分去求道可谓是缘木求鱼,竹篮打水一场空。”

隐芝说道:“那我有没有缘分?”

顾飞笑道:“你说呢?你要是没有缘分能遇到我么?”

隐芝说道:“那我以后每天都去看清净经。”

顾飞摇头道:“我只不过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却把它变成一项工作,一项累赘,自己给自己找活干,这样你如何能悟道?悟道不是跟自己找麻烦,跟自己过不去,,给自己增加负担。相反,修道是给自己减压,减轻负担,减轻约束。所以,世人修道最大的难点是把修道看做是一项工作,一项任务去做,世俗的思维以及把你们牢牢约束住了。把什么事情都当做工作,把什么事情都当做任务。有人问修道几天能到什么程度?连这都问出来,修道不是任务,不是工程,不是逻辑,千万不要用你的想法去想象修道。”

隐芝说道:“我现在就是把自己给局限住了,老是用逻辑之类的思维去看修道,结果弄得很烦躁,一点效果也体验不到。问题是现在的社会,全是你说的那种思维构建的,要抛开很难啊。”

顾飞笑道:“这就是修道难的原因,难就在于抛弃自己从出生来所受到的教育和认知,从新体验这个宇宙,所以道德经说道赤子之心,必须用儿童那种没有收到后天污染的眼光来看待的这个世界,赤字之心就是道心,也就是没受到污染的儿童之心。这样的心才能去修道,才能去真正的领悟天地间的奥秘。所以说成*人的智慧和悟性不如儿童,智慧和悟性不是指你记忆多少东西,明白所谓的多少世俗道理,而是那种一尘不染的心境。所以说从修道方面大家要跟小孩子学习,尤其是婴儿学习,他们才是你的老师。”

隐芝说道:“竟然要向婴儿学习?这个我还真没想到过。看来我要多看看我的孙子去了。”

顾飞笑道:“人类的弱点就是这一点,老是容易自以为是。以为年龄的增长,力量,身高各方面都在成长,就认为自己胜过婴儿,其实你胜过婴儿的只是表面上的一些东西,那些东西才是真正约束你的东西,你越依赖什么,那么这个事物就会越束缚你。最后,你的思维被无数的社会规则给束缚住,这样下去你还误什么道。其实无数先贤就是给我们讲的这个道理。抛开约束,回归婴儿,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隐芝突然跪倒说道:“多谢师父教诲。”

顾飞笑着对隐芝说道:“我只所以给你起这个名号,那是因为只有隐世才有真正的灵芝生长,不随波逐流,默默隐于世界,芝兰终将成为玉英。你的道缘便在此二字当。”

顾飞让隐芝起来,说道:“修道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儿童之心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以后我们以大人的眼光所忽略的事情。很多生活的小事,其实也往往蕴含着至道。这个就要你去掘了,从生活的小事去感悟。细细的去体会生活。这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难。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已经紧紧的把我们关在了监狱里,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全然为了生活而日出晚归,一直的奔波。这样看起来,其实是一种很无奈的活着,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全部被**所包裹,永不停息,永远看不到劲头。我们活着我们给自己建造的牢笼里,这算不上真正的活着。但是现实的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不这样做,我们很可能连饭都吃不饱,家里老小谁养呢?这就是一种现实的无奈。”

隐芝叹道:“就因为这种情况,所以修行人往往避世摆脱这种恶性循环,让自己处在一个远离人烟的地方。这是不得已的苦衷啊。其实我觉得能不避世的还是最好不要避世,不是有种说法红尘练心么?”

顾飞笑道:“说着简单,做着难。练着练着就会又沉浸在**里面去了,不能自拔。因为周围大家都这样做,而人类有着很强的从众心理,自己要是跟别人格格不入,往往精神压力很大。周围人的眼光和评论往往令人精神崩溃,所以,做到这一点千难万难啊,不进行那种苦行僧式的修行方式根本难以达到练心的目的。这种修行比避世更加难上百倍。”

隐芝点头道:“确实,我想的太过简单了,俗世修行比避世难度更大,至少我现在就做不到。”

顾飞说道:“这些其实都是靠缘分,人的一生往往带有使命的,做好自己,问心无愧也就罢了,至于别人各有各的命数,不好说啊,现在的世道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你现在就是慢慢的思考我给你说的这些话,有空多看看道家经典,慢慢的来,时间到了,自然会领悟。”

隐芝说道:“恩,我明白,我会慢慢来的,不想以前那样急于求成,那样做根本没意义的。现在我明白了。修道修的就是心。修的就是婴儿之心。”

顾飞道:“还有一本书,我觉得你也应该看一看。”

隐芝说道:“什么书?”

顾飞道:“黄庭内景经。此经以虚无为主,故用‘黄庭’标之耳。其景者,神也。其经有十三神,皆身之内景名字。”景。实即象。内景又作“内境”,即身内五脏六腑之脏象。本书继承《太平经》和《老子河上公章句》五脏有神说,以论五脏六腑神的形式,详论五脏六腑功能,阐述了养生内修的基本理论。亦为道教著名经典之一。收入《道藏》和《云笈七签》。有多种注本。其实黄庭经就是道家的身体解剖士的必读之书,据说读上万遍,就可以升天。”

隐芝说道:“那么神奇啊,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跟清静经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顾飞笑道:“清净经总论修行,提出了一个大纲,属于修仙的总纲。而黄庭经化简为繁,详细的说明了在不同的空间,人的身体构造。”

第一卷潜龙卧渊240章黄庭经

4o章黄庭经

顾飞说道:“黄庭经至关重要,是牵扯到三界的大秘密。必须要认真对待,不然悔之晚矣。”

黄庭内景经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万过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元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洞流冲庐间。回紫抱黄入丹田,幽室内明照阳门。

口为章第三

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昼夜不寐乃成真,雷鸣电激神泯泯。

黄庭章第四

黄庭内人服锦衣,紫华飞裙云气罗,丹青绿条翠灵柯,七蕤玉龠闭两扉,重扇金阙密枢机,玄泉幽阙高崔巍,三田之精气微,娇女窈窕翳霄晖,重堂焕焕明八威,天庭地关列釜斤,灵台盘固永不衰。

池章第五

池内神服赤珠,丹锦云袍带虎符,横津三寸灵所居,隐芝翳郁自相扶。

天章第六

天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通利道路无终休,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空无,宅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茜粲,舌下膺玄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峨峰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内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台明,翳郁导烟主浊清,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胆神龙曜字威明。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肺部间第九

肺部之官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岳鼻脐位,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已形不滞。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官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飞裳披玉罗,金铃朱带坐婆裟。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诸关镜聪明始,青锦披裳佩玉铃。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清,百疗所钟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

肾部章第十二

肾部之宫玄阴圃,有童子冥上玄,主诸六府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苍锦云衣舞龙潘,上致的霞日月烟,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生门,使人长生升九天。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官属戌已,有明童黄裳里,消谷散气摄牙齿,是为太仓两明童,坐在金合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主调百谷五朱香,辟却虚赢无病伤,外应尺宅气色芳,光华所生以表明,黄锦玉衣带虎章,注念三老子轻翔,长生高仙远死殃。

胆部章第十四

胆部之宫六府精,有童子曜威明,雷电八振扬玉旌,龙旗横天掷火铃,主诸气力摄虎兵,外应眼童鼻柱间,脑相扶亦俱鲜,九色锦衣绿华裙,佩金带玉龙虎,能存成明乘庆云,役使万神朝三元。

碑长章第十五

脾长一尺掩太仓,部老君冶明堂,厥字灵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龙虎章,长枯益命赖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三老同坐各有朋,或精或胎别执方,桃孩合延生华芒,男女徊尤有桃康,道父道母对相望,师父师母丹玄乡,可用存思登虚空,殊途一会归要终,闭塞三关握固停,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饥三虫亡,心意常和致欣昌,五岳之云气彭亨,保灌玉庐以自偿,五形完坚无灾殃。

上睹章第十六

上睹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五灵夜烛焕八区,子存内皇与我游,身披风衣衔虎符,一至不久升虚无,方寸之念深藏,不方不圆闭牖窗,三神还精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竞,神生腹衔宝玉,灵注幽阙那得丧,琳条万寻可荫仗,三魂自宁帝书命。

灵台章第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