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反转人生 >

第16章

反转人生-第16章

小说: 反转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那年头,普通人想要住上集中供暖,卫浴dúlì的楼房,哪得多难啊?

所以他对于征地补偿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节,非常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而现在儿子口中那滨海广场的事情一说出来,他立刻就被吸引住了,尽管觉得这些话,从一个十几岁是少年口里说出来,有些不靠谱,但是多年的土地征用情节,还是让他愿意相信儿子所说的话。

张淑听了之后,也是心头一阵阵的激荡,这个消息如果是真的,那今后自己一家的房子问题,肯定是有着落了。

想要在杜家庄买房子不难,杜家庄住的都是滨海造船厂的工人们,这两年滨海造船厂从槟城市区迁走了,杜家庄的船厂员工们觉得住在哪里上班太不方便,有能耐的都在往外搬呢,他们家的服务员有一个就是杜家庄的。

小姑娘的父母都是造船厂的员工,她现在正等着顶班进船舱呢,所以闲暇的时候就来他们饭店里打工,所以平时可没少听她说起过杜家庄那边的情况,抱怨那边每天回家只有一路公交,还有那七扭八拐的交通。

“这我还能说假话吗?这件事现在是市里的绝密,知道的人不多,就只有主管领导,和建设局的领导知道,不信你去问大姐夫他二弟,广义哥不是在建设局给局长当秘书呢吗?这事他肯定知道。”

李逸帆很肯定的说道,废话这都是后世板上钉钉的事情,明年开年哪里就要开山填海,搞开发建设了,他怎么能不肯定。

他大姐夫也是龙头村人也姓李,名叫李广利,大姐夫有两个弟弟,一个叫李广义,一个叫李广波,都在市里工作,广义刚毕业两年,而且毕业于名牌大学,为人圆滑,长袖善舞,属于那种有技术,有能力的新鲜人,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找了个好老婆,他现在还没结婚的女友,就正好是滨城某市委常委的女儿,所以这位广义哥一路仕途走的是顺风顺水,刚刚毕业就进了建设局,给局长当秘书。

而且这位广义哥的起点就很高,而且他在建设局的地位理所当然的也要比,在单位里混了十几年的小姨夫要强。

两年之后又转头到了市设计院担任副院长,后来三十不到就被扶正,再后来刚过而立之年就回到了建设局担任了局长一职,由此可见他的能力和运气。

这时候应该正是市里的主要领导在策划修建滨海广场的时候,市里面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建设局局长肯定知道,而作为他的心腹的广义哥,哪能不知道?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话听起来更加靠谱,李逸帆就把这话头给扯到了李广义的头上。

“嗯,我看靠谱,明天正好房东要领着施工队的人来看房子的情况,我看生意也做不成了,我们不妨去找广义问问,如果真的是这么回事的话,那我看就很值得下手。”

狂热的征地情节,让李立强很快就拍板拿定了主意,李立强都张口定调子了,张淑也就没多说什么,毕竟如果这事是真的,那他们家也亏不着。

第二天一早父母起床就风风火火的出去了,今天房东要带施工队的人来看房子,然后商量整修计划,所以今天饭店也放假,二姨一家也没来。

父母心急火燎的赶出去,肯定是去找广义哥了,而李逸帆则是在家里睡了个懒觉,然后又打电话约陈鹏出去到PS游戏厅去爽了两把,直到中午这才回来。

刚一进门,就看到房东带着施工队的头目离去了,而父母则正坐在一张饭桌面前喝茶。

“怎么样?找到广义哥了?”

“嗯。”

李立强的脸上带着一股难言的喜sè,显然是从广义那边套出了话。

“你广义哥说了新来的市长确实是有这么个计划,已经把他们局长叫去商量几次了,不过还没有在常委会上提案呢,也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呢。现在这事还八字没一撇呢。”

张淑兜头就给爷俩泼了一盆冷水。

“你这女人,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人家广义不也说了吗,这新来的市长背景可硬着呢,这提案只要提出来,到时候通过的可能xìng就很大。”

显然广义哥这家伙耍滑头了,并没把话说的太死,不过也给了父母很明确的暗示,这可是好消息啊!

想到这里,李逸帆不由觉得父亲有点可爱,想想十几年后,谁都不想被当做征地的拆迁户,可是自己这个老爸,现在却有着这样一种怪异的被征地情节,这情况还真是有些诡异呐。

26买房

疯狂求推荐,求收藏!

*************

不过回过头来一想,老爸之所以会这样想,也是理所当然的,这年头的zhèngfǔ公信力,还不像后世那么差。

而且这年头房地产行业,在滨城这座北方的小城市,只不过是刚刚有个概念上的兴起,这年头盖房子征地,一般都是zhèngfǔ单位搞集资房,虽然国家已经推出了房改的政策,可是去年的那场金融危机至今还影响着国内的经济,房地产行业在滨城还没有真正的兴盛起来。

另外这个年代,征地建房,还不像后世那样,什么强行征地,多方勾结黑手段用尽,那样的无所不用其极,在这个时代,老百姓也不像是十年之后,你要不拿出个千八百万就别想用我的地,只要zhèngfǔ和房地产商拿出足够的诚意,条件合适,一般老百姓都愿意zhèngfǔ征用自己的土地,毕竟平房换楼房可是很多普通百姓梦寐以求的事情。

当张淑和张英说起自己家想买房,所以想要提前把今年头半年的分红分掉的时候,张英不由得满眼狐疑的长大了眼睛。

大姐不会是真的让大弟弟给说动心了吧?她现在要分钱,难道是他们听到了什么风声,想要甩开自己家单干?想要拿这钱去租钱记羊杂汤的店铺?

人们都说以己度人,一般人在猜测别人的下一步行动的时候,往往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揣摩别人,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却正是这个时候二姨张英所想所做的。

“二姨,你可别多想,我们家确实是想买房子,我哥今年年底就要退役回家了,我们家的居住条件你也看见了,我和我哥挤一个房间实在是不方便,所以这不正好过几天房东要整修房屋吗?正好这段时间有点空闲时间,我爸和我妈就琢磨着差不多就先买一套房子算了。”

坐在旁边的李逸帆可是把二姨满腹狐疑的神情都看在了眼里,他知道自己越是这样解释,二姨这样的小人,就会越往别处寻思,她肯定不会认为自己家是要买房,反而会认为自己家要去租钱记羊杂汤的店铺,这样一来反而会促使她更急切的去和钱记羊杂汤的房东达成协议,算啦,既然她这么急切的想要去寻死,那就不妨成全她们一家算了。

李逸帆也不是没有想过把自己所猜测到的一切告诉母亲,可是想想母亲对自己这位亲妹妹的信赖,还有上辈子她因为这次的事件所承受的打击。

李逸帆还是决定,恶人自有恶人磨,既然二姨一家上辈子坏事做尽,那就不妨让她们在这辈子承受苦果好了,而母亲的情绪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尽管很不情愿,但是毕竟这个饭店,李立强家出的是大头,算得上是大股东,现在大股东提议要分红,她作为一个小股东,又哪里能够反对。

但是这十五万里可是要分九万块给李立强家,这样一来就打乱了张英她们的计划,原本他们是打算用这十五万去和钱记羊杂汤的老板还有房东谈判的,这样一来少了九万,就只能动用她们家以前的积蓄了,还好这几年饭店的生意一直不错,她们家也赚了不少。

如果不够,还可以把小妹夫一家叫上,两家合开好了,反正两家关系一直不错,而小姨夫也曾经抱怨过,他在单位混的不太如意,十几年了都没什么起sè,而小妹工作也不稳定,到时候不妨让他们掏点钱入股好了。

这就是张英的盘算,不过现在这时候她觉得,最主要的是得赶紧和钱记羊杂汤的老板和房东达成转让协议,免得被自己的大姐他们抢了先。

这几天王虎已经在秘密的和钱记羊杂汤的老板和房东在接触了,双方基本已经达成了意向,不过就是在房租的问题上,他们还想在和房东磨一磨,看看能不能在谈下来点,不过现在看来无所谓了,得赶紧把协议签了,免得夜长梦多。

之后的几天,二姨就是一直神不守舍,按怀鬼胎的在店里心不在焉的工作,而房东那边也基本敲定会在7月20号开始,让工人们进场开始做从新整修。

而这几天尽管饭店的生意很忙,但是李立强和张淑,还是一有空就和李逸帆一起出去,去杜家庄那边去张罗,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打算出手的房子。

看着李逸帆一家不断的进进出出,神神秘秘,张英这边也倒是着了急,一个劲的催促王虎那边赶紧和租房合同搞定。

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李逸帆的留意,不过这时候他已经不那么在乎了。

杜家庄是典型的最早期的城中村,以前这附近有个滨城造船厂,这杜家庄里住的基本都是造船厂的员工,这几年随着城市的扩大,和防止污染的缘故,这家造船厂已经迁走了,这样一来这杜家庄也就开始逐渐的走向了没落。

杜家庄的村子就坐落在星海山前面的一片丘陵地上,地势不平整,而且房屋也都是五六十年代搭建起来的老式的平房院落。

如果跟这里的人说,这里两年之后将会矗立起一座气势宏大的休闲广场,恐怕当地的村民会一口啐你一脸唾沫,骂你是神经病。

就算把这里的房子都推到,你也在这地方建不起来一座广场,首先这里的地势不平坦,二来这里的面积也不够大啊!

推山填海这样的工程理念,这时候在国外,香江,甚至是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在信息相对比较闭塞的北方海港城市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毕竟滨城开埠的时间短,只有百来年的历史,推山填海这样的工程,在滨城的发展史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推山填海是啥意思!

所以当杜家庄的原住民,听说李逸帆一家,竟然想要在杜家庄里买一套房子的时候,大家不由得都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这一家三口。

这年头,市里面的新建楼房那么多,杜家庄里的老百姓,都恨不得争先恐后的搬出去,去城里住楼房呢,这家人家,却鬼迷心窍一般的想要在这里买房子,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

不过这家人看着倒也实诚,尤其是他们家的那个孩子,挺老实的,听他说他们家来至老龙头的农村,刚刚进城没几年,手里钱不多,家里人口多,想买楼房买不起,没办法,这才打算在杜家庄这里买一套房子,这样一来这里的原住民才理解了这家人。

确实现在市里面的楼房盖得漂亮,地理位置也够好,可是那房价也确实是贵啊!

最后在村民的热心指点下,他们找到了原来造船厂的老厂长留在这里的房子,房子就建在星海山脚下的一片小丘陵地上,背山面海,空气清新,周围绿树围绕,站在院子里就可以眺望远处的海湾,环境真是一级棒。

小院是正宗的北方四合院的设计,正房背北面南,两边有两晋厢房,前面一进院子还有个影壁,院子里面有一个小花园,打理的还不错,还带着一个搁放杂物的后院,总面积竟然有差不多三百五十平米,不过这样正常,毕竟早些年盖房的时候土地不值钱,而且即便是到了现在,这里的房子也不值几个钱。

老厂长已经去世了,他的子女们都散在全国各地工作,平时也不怎么回来,所以老厂长留下的这套院子一直空着没忍住,平时就他的一个在本地工作的小儿子隔几个月会回来打理一次。

很快就有人帮忙联系上了他,这人过来和李立强一家没商量几句,很爽快的就打成了协议,毕竟他住在市里,平时来这里也不方便,这房子放着也是放着,哥哥姐姐们早就让他处理掉了。

十万,这就是当时双方达成的交易价,这个价格对于杜家庄这地方的房子来说可不算低了,在市区完全可以买一套五十平米左右的楼房了,这时候滨城市区的楼房房价也不过平均在一千五六而已

27海岛罗汉松

新书榜上的位置不太好看哈,大家给点力,感谢几位兄弟投的催更,但是真的是有心无力,今天努力小爆回馈大家,三更,大家多多给点力,求收藏,求推荐!

*************

这个院子原来的主人,是今年初的时候刚刚过身的,在这之前这个院子一直是有老厂长亲自打理的,所以尽管半年多没人住了,但是这个院子一直还挺干净,并没有因为长时间的没人居住而显得破败。

原来的老厂长是个非常有闲情逸致的人,在院子里栽种了很多的花花草草,还摆放了很多的盆栽,整个院子的院落看起来很新,而且里面的生活用具是一应俱全,什么都不缺。

十万块买这么一个平房,在这个大家争先恐后想上楼住的年代,这让很多人都想不通,毕竟这时候的十万块钱可不是一般的值钱,尤其是对于滨城这么一个二线的北方海港城市。

正是因为这样的价格,所以在房屋出手之后,这老房主的儿子很是豪爽,家里面的所有家具,甚至包括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全都不要了,全部留给李逸帆他们家了,包括院子里那些花花草草,和他老爸jīng心打理的那些盆栽。

这些玩意,放在这位先生眼里,显然还没有叫一趟搬家公司的价格合适,所以索xìng大手一挥,全都留给了李逸帆他们家。

张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个已经属于自己家的庭院感觉很是满意,正房有三间,有改造过的洗手间,还有淋浴间,中间还有客厅,两边是厢房,西边的厢房被原房主改成了厨房,东边的厢房即可以住人,又可以当仓库,庭院面积不小,而且还有这么多的花花草草,看着都很舒心,就算今后这里不被占地拆迁,能够在这样的城市里有这样的一个院落,那也非常值得了。

唯一让张淑感到有点不满意的就是,这杜家庄的交通实在是不方便,庄子虽然是位于滨城的市区内,但是和市区却被两后边的星海山给隔开来,出入这里只有一条主要的公路,连接外面的长江路,而且只有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