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随身空间 >

第245章

随身空间-第245章

小说: 随身空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屁股上面被拧了一下,现在是火辣辣的疼呀。”

跟过来的木红鱼听到后扑哧一声笑出了声,这让小伙子更感尴尬,脸色也变红了。

张太平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这也是他的疏忽,把院子里面的大白鹅忽略了。略带歉意地说道:“这是我的疏忽了。”然后进了院子将三只大白鹅挡住说道“现在进去吧。”

老爷子还忙着呢,他们两人进去后只是道了个谢,没多久就出来了,张太平在院子里面又帮忙挡住了跃跃欲试的大白鹅。

回到前屋子里面,火红狐狸少见地出现在屋子里面,屋门口的鬼脸和阿黄都认识它,说以没有攻击也没有驱赶。火红狐狸正扬着个大尾巴逗弄着三个孩子,一白两红三只小狐狸围着妈妈啾啾地叫着。

张太平和木红鱼傅红桃三人一起进了屋子之后火红狐狸看到张太平的时候没有什么害怕的反应,反而摇了摇尾巴鸣叫了一声表达善意,然而三只小狐狸却是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看到木红鱼之后就跑了过去啾啾地叫着,显然会饿了。

木红鱼从桌子上面取下来准备着的羊奶,被三只小狐狸分别喂食了一些。

火红狐狸期限还很是警惕,做出一副攻击的姿态,准备着随时救自己的孩子,但是随着木红鱼给三只小狐狸的喂食终于逐渐放松了下来,最后消散了敌意。在院子里传来喧闹声的时候嗖地一声跳到了中院子里面然后消失了。

第411章金银花

家里面大大小小的姑娘和村里面的小娃娃们回来了,都在院子里面清点着各自篮子里面的东西。

悟空蹿进屋子里直奔厨房而去,舀了一瓢凉水咣叽咣叽灌了下去,然后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看来在外面是渴坏了。

悟空之后一群小孩子也准备去喝凉水,但是却被张太平制止了,而是从冰箱里面取出来一个大西瓜杀了分给一众小娃娃。

在他们全都吃西瓜的时候张太平才向着丫丫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去了?”

丫丫将咬了满满一嘴的西瓜咽下去说道:“我们到山边上去摘金银花了。”说着将身后的小篮子递给张太平看。

张太平先是用拇指将她脸上的西瓜子擦去,然后才看向她递过来的小篮子,里面放了半篮子两三厘米长牙签粗细棒槌状的东西,这正是金银花。

“是金银花呀,”张太平想起来一个关于金银花的小故事来,对着屋子里面的一众小孩子说道“这里有一个与金银花相关的故事,你们要不要听一听?”

“要!”“要!”天天和丫丫两个小姑娘首先举起手,旁边范茗也被吸引了过来。正在啃着香甜冰凉的西瓜的小娃娃们动作也为之一缓,都看着他。

张太平笑了笑就开讲了:相传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气。后经一小村寨,见村民面黄饥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许多蜀兵患了“热毒病”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儿:“金花、银花,你们去采几筐仙药来为蜀军解难。”然而三天后,姐妹仍未归来。人们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

蜀军将士吃了草药得救了,而金花、银花却为此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就把这种草药开的花叫作“金银花”。

“呀!她们好可怜呀。”丫丫听到这里小脸上满是悲色,眼中好像都有雾气要溢出了。

这却是张太平始料未及的事情,连忙安慰道:“这只是一个故事,当不得真的。”

相比于丫丫来说男孩子更关注于张太平刚才提到的打仗的事情,他刚说完后一个男娃娃就问道:“大帅叔,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什么故事?”

张太平回答道:“这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东西,你们回去让你们爸爸妈妈给你们买这样的书或者是看电视都能看到。”在他的观念里面可没有什么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的说法。

就像是张太平給丫丫说的那样,那只是一个故事当不得真的,金银花之名的来由早已经不可考证。

据有关文于是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忍冬是半常绿灌木,茎半蔓生,叶卵圆形,开喇叭形的花朵。初开花时白色,后逐渐转变为黄色,也有人说这是“金银花”名称的由来。

金银花的茎、叶和花都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杀毒、杀菌、利尿和止痒的作用。对痈肿疔疮、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清热解毒作用。简单地泡制金银花偏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痢、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当然并非所有人所有时候都适合服用金银花。

它药性偏寒,不适合长期饮用,仅适合在炎热的夏季暂时饮用以防治痢疾。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虚寒体质及月经期内不能饮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自己觉得上火了才喝,比较好,喝太多会适得其反。

除了药用价值之外金银花还可以用来泡茶,金银花茶是一种新兴保健茶,茶汤芳香、甘凉可口,畅销国内外市场。常饮此茶,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护肤美容之功效。

市场院上的金银花茶有两种,一种是鲜金银花与少量绿茶拼和,按金银花茶窨制工艺窨制而成的金银花茶;另一种是用烘干或晒干的金银花干与绿茶拼和而成。这两种金银花茶,前者花香扑,以品赏花香为主;后者,茶香味较低,但可保持金银花的药效作用,不失其保健效果。金银花茶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待别是夏天饮用更为适宜。

泡制和品尝金银花茶也有着诸多讲究。

对于高档金银花茶不仅仅是饮用,还有这观赏的过程。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加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手托茶盘对着光线,透过玻璃杯壁观察茶在水中上下飘舞、沉浮,以及茶叶徐徐开展、复原叶形、渗出茶汁汤色的变幻过程,“一杯小世界,山川花木情”,堪称艺术享受,称为“目品”。

茶汤稍凉适口时,小口喝入,在口中稍事停留,以口吸气、鼻呼气相配合的动作,便茶汤在舌面上往返流动一二次,充分与味蕾接触,品尝茶味和汤中香气后再咽下,如是一二次,才能尝到名贵金银花茶的真香实味。此味令人神醉,正如宋人范仲淹茶歌所说“茶味今轻醍醐”、“茶香兮薄兰藏”。综合欣赏金银花茶特有的茶味、香韵,谓之“口品”。

民间有“一口为喝,三口为品”之说,细细品啜,才能出味。一开茶饮泡饮一般中档金银花茶,不强调观赏茶胚形态,可用洁白瓷器盖杯,冲泡100℃沸水后盖上杯盖,5分钟后闻香气,品茶味。此类金银花茶香气芬芳,茶味醇正,三开有茶味,耐冲泡。

泡饮中低档金银花茶,或金银花茶末,北方叫“高末“,一般采用白瓷茶壶,因壶中水多,保温较杯好,有利于充分泡出茶味。视茶壶大小和饮茶人数、口味浓淡,取适量茶叶入壶,用100℃初沸水冲入壶中,加壶盖,待5分钟,即可酌入茶杯饮用。这种共泡分饮法,一则方便、卫生,二则家人团聚,或三五亲朋相叙,围坐品茶,互谈家常,较为融洽,添增团结友爱、和睦的气氛。

张太平以前曾在淘宝上面邮购过一些金银花茶,对于这个了解的非常清楚。

转头向着范茗问道:“你们是什么时候采摘这些金银花的?”

每当夏秋季来临,我国南北诸省的山区、丘陵,都有这种蔓藤爬攀植物,开黄白两色的鲜花,开时初为纯白,继而变黄,十分好看。随处可见看似不太值钱,但是采集该花却颇有讲究,须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并及时晾晒或阴干,这样药效才佳。故张太平有此一问。

范茗想了想回答道:“我们是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采摘的,当时上面还带着露水,弄湿了衣袖,不过这会儿都已经干了。”

听她如此说,张太平便动了将这些金银花留下来制成金银花茶的想法,向着正在吃西瓜的一众小娃娃们问道:“你们准备卖这些金银花吗?”

山里的娃娃们夏天暑假的时候都会在山里面采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草药卖给镇子里面的药店来换一些零花钱,金银花就是其中的一种,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东西具体值多少钱,而家长们也大多不了解,所以往往会被镇子里面的药店骗了只拿到很少的一部分钱。即便是这样,他们依旧兴高采烈乐在其中。

“嗯,卖!叔叔你要吗?”一个稍大点的男孩子问道,其他的娃娃们也都点头看着他。卖给他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就像前几次的杏核跟蝉壳一样不用他们再到镇子里面跑一趟。

一般人工种植的金银花差不多的**十块钱一公斤,好的会上百。小孩子们的这些金银花都是在野外采摘的朝阳未出、晨露浸润的上品,他打算按照一百块钱的价格计算。

“就给你们按照五十块钱基本上每个小孩子都提了个小篮子或者布袋子,少的也有二三两重,所以最后每个人得了十块到二十块不等的钱数。

“这么多钱呀?”一大群孩子拿着手里面的钱有点不可思议,他们以前卖给镇子里药铺的时候总共合起来也才二三十块钱,最后平分下来也就每人一二块钱。

有一个脑子灵光的立即问道:“大帅叔,你以后还收金银花不?”

张太平点了点头说道:“收,你们采多少我就收多少,但一定要是太阳没有出来之前上面还带着露水的金银花,不然会给的钱少。”

一群小孩子喜形于色,小鸡啄米般地点着头。

第412章

对一个年龄不大的山里孩子来说十几块钱可不是下小数目,得了钱之后一群小孩子们连西瓜都顾不上吃了,一哄而散。有的是到商店里面买东西去了,有的是到伙伴或者单人跟前炫耀去了。

张太平找了个簸箕过来将金银花铺开敞在阴凉处让其风干。

有对着叶灵说道:“你去后屋将老爷子的茶壶取出来,我来用金银花泡些茶。”

没有经过炮制的金银花是最原始的金银花茶,也不分等级优劣,在农村中就是一种普通的饮品罢了。

电磁炉烧了一壶水,先将金银花清洗了一遍,然后给老爷子泡了满满一紫砂壶让叶灵又送进去。而后用一个盆子泡了半盆子,给里面添加了一些蜂蜜,不把它当茶喝,而是当成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良药。

泡出来后颜色淡金,随着热气的升腾散发出甜丝丝的蜜味和淡淡的药味,看着就很有饮用的**。给姑娘们每人盛了一碗,又给鬼脸和阿黄的食盒里面分别倒了一些。对于犬类来说夏天六七月份是一年中最难熬的两个月,张太平对于它们的照顾也很尽心。

剩余的放在冰箱里面冰了起来,以后渴了的话随时可以盛出来,既解渴又解热。

喝了一碗茶稍稍歇息片刻之后就临近中午了,张太平有些奇怪都这个时候了蔡雅芝怎么还没有回来。

“叶灵,你知道你姑姑和吕阿姨出去做什么了吗?”

叶灵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但却对张太平说道:“我去做饭吧。”

张太平问道:“你打算做什么饭?”

“师傅想要吃什么?”

张太平问向大家说道:“大家想要吃什么?”

范茗说道:“吃扯面吧。”作为一个陕西关中人,一天不吃面都会感觉全身不舒服的。

张太平白了她一眼说道:“你也帮忙做了好多天饭了,难道不知道扯面要提前好几个小时将面准备好吗?现在哪能行。”

“哦,那吃什么?”

“吃水水面!”这时候丫丫举手说道。她所说的水水面是山里面人的叫法,其实就是蒜蘸面或者蘸水面。

张太平想了想,蘸水面做起来简单吃起来也不错,便说道:“那就做这个吧,不过范茗你要给叶灵帮忙做饭。”

范茗点了点头,挽起袖口跟着叶灵一起进了厨房。

张太平又朝着天天小姑娘问道:“天天,你知不知道你妈妈和蔡阿姨做什么去了?”

“我妈妈和蔡阿姨到奶奶家里面去了。”天天说道。

她在王家的爷爷和奶奶都早已经去世了,这里所说的奶奶应该指的是外婆了,在山里面有的小孩子会将外婆和奶奶分不清。张太平点了点头,只要知道她们的就在他准备出去转转的时候老爷子老爷子出来了,身后一个年轻女子扶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妇人跟着,看这架势应该是老人的腿或者腰身有问题。

“这位病人准备在这里住一段时间进行长期治疗,你到村子里面给她们找一家能住的房子。”说完后老爷子就转身又进后屋了,现在附近村子里面的人都知道他又下山了,有了病不管大小都过来瞧瞧,所以他从早到晚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张太平见到老爷子这么劳累怕他身体吃不消想要让他放弃给人看病,但是老爷子没有同意,张太平也就没有办法了。

张太平点了点头说道:“行,这事情交给我了。”

那个扶着老妇人的年轻女子轻轻点头道谢:“真实麻烦你了。”

张太平摇了摇头带着两人朝村里面走去,由于老人行动有点不便,张太平走得很慢,边走向着年轻女子说道:“听你的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呀,怎么会到这山里面来看病呢?”

那女子小心地扶着老人前行回答道:“我们确实不是本地人,而是南边汉中的。我妈这腰上的老毛病看了大大小小无数的医院了,但都不见好转,有这个亲戚在你们这里的镇子上,对老先生很是推崇,我便带着我妈过来试试看。”

那个老妇人谈着气说道:“我都说过好多遍了,治不好就不要再浪费钱了,但她就是不听,这次连工作就放下了,真是不该呀!”

张太平笑了笑说道:“老人家不要这样说,我看你岁数还不大,只要有一线治好的机会就不应该放弃,而且这是为人子女的一份孝心和应尽的义务,只要能治好花多少钱都无所谓。”

老妇人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不过看了好多地方了都只是花钱却不见好转。”

张太平点了点头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一般腰上和腿上的病都很难治疗,而且有些治疗过后还会反复,好多人都是因为这样花钱不讨好才放弃了治疗的。”

“对对,就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