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学霸终结者 >

第51章

学霸终结者-第51章

小说: 学霸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脑在经过一番设置之后,可以在编译的时候借用别的友邻电脑的CPU处理能力来编译一部分代码。

再后来,优酷路由宝还能打出“闲置带宽可以赚钱”这种招牌,虽然这两件事情技术原理上千差万别,但是思想方向是一致的——在网络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不管细枝末节的变化多大,“分布式处理”这个大发展趋势是不会错的。

初音娘说2050年的时候,所有服务器都被分布式融入到了客户终端里去,以至于所有2050年的软件移植到2003年,都必须彻底重写服务器端的程序,也就顺理成章了。

毕竟,2003年没有2050年那个“云”一样的网端环境,只能因地制宜地重新架构,因陋就简。

顾莫杰弄不明白前面的弯弯绕,他就直接记结论:

将来他想在输入法、翻译、音频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这几个初音娘自带系统外挂的领域谋求发展的话,直接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是没有的,因为一切程序要从2050的应用环境挪到2003年的环境,都还需要大量的程序员付出艰巨的劳动,解决无数的兼容性问题。

但是,利好消息也是有的,那就是他需要攻坚的主要问题,仅仅局限于各大软件的服务器端程序。

而客户端部分,初音娘可以直接把一份主体基本可用的源代码白送给他。

换句话说,如果假设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研发成本是五五开,那么顾莫杰就相当于白捡了一个客户端。将来他在这几个领域的研发成本,可以比世界上其他竞争者便宜一半。

……

花了半天时间和初音娘深谈,把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搞明白之后,顾莫杰总算是觉得头绪清晰了不少。然后他就转入了下一个实质性问题:

初音娘要他掏钱给新公司买编译服务器和代码服务器。

半年多前,运营万能输入法的时候,因为资金短缺,顾莫杰没有买过服务器,所有的服务器都是租赁的。

现在,他钱也不宽裕,原本也是试图继续用租赁的方式撑几个月的,等到史广护那一千多万的大钱到账了,再谈买的事情。

然而这个先省点钱的企图,被初音娘严辞劝阻了。

初音娘的意思很明确:运营新软件的服务器可以用租的,但是给公司里的程序员们用的代码服务器和编译服务器,这几台必须先买。

“你自己一个人编程的时候,可以毫无顾忌地用VISUALSTUDIO2050,但是VS2050是不能让雇员用。不架设一个专门的代码服务器和编译服务器,将来你和那些程序员怎么合作?你利用‘外挂’作出的一些修改,怎么传达给你的程序员们?怎么解释其来源?

只有弄一些咱自己可以绝对掌控的服务器,我才能把VS2050这个编程工具缩减、移植到这些服务器上,又不用担心泄密。”

顾莫杰一听就懂了这个道理:原本他一个人写程序的时候,编译的工作其实是用初音娘的CPU处理能力在完成的,初音娘本身有装VS2050,自然不需要把这个高度机密的东西移植到别的终端上,也就不存在泄密。

将来,会有很多程序员一起来写程序,顾莫杰总不能让那些程序员也用初音娘来编译吧?那样初音娘的存在可就泄密了。

用过了VS2050写代码的顾莫杰,再让他回去忍受VS2002的效率,那是果断不能忍的。他深知这两者之间的工作效率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而只要把初音娘的VS2050当中的某一些功能移植到他要买的代码服务器和编译服务器上,就算将来他手下的程序员没法直接接触到VS2050,也能在间接的接触中获益匪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这么一想,顾莫杰马上就决定花这个钱了。毕竟,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将来最大的开支就是程序员们的工资。如果通过多采购一些硬件,可以让程序员干活更快,少走弯路,那绝对是值得的。至于效果,他可以慢慢再观察。

定下了这个大基调,顾莫杰再次豪爽地拍板了:买买买!

80万采购资金,买了4台IBM的新款服务器组,一台15万,两台将来用作代码数据库,两台用于编译。剩下地则配套了一些办公电器,和十几台性能堪用的电脑等物。采购资金花尽之后,初音娘马上迫不及待地开始把自身系统自带的VS2050的删减版本自动移植到那些服务器上,好把自己的编译任务压力解放出来。

顾莫杰的“初音网络科技”终于充实起来,看上去有了几分公司的样子。剩下的,就是招聘几个程序员,个别行政内勤,把任务分配下去。然后顾莫杰本人就该开学去当甩手掌柜了。

第二十四章人心难服

一个年轻瘦削的眼镜男,背着一个休闲风的包包,穿着松松垮垮的汗衫,在钱塘城西的文三路上走着。一边走,一边掏出手机,查看短信上面告知的那个地址。

他叫朱海波,24岁,钱塘本地人。

朱海波当年高考没考上钱江大学,又不屑于念省内别的学校,便做了北漂。去北师大念应用数学;本科毕业后,留在京城给搜狐做了两年程序员。

01年他毕业的时候,搜狐在国内还是比较抖的。毕竟那时候百度才刚刚成立一年,地位不显;然而仅仅两年之后,搜狐在搜索方面就被百度盖过了。

而后世那些让搜狐焕发第二春的娱乐产业,此刻还没有发展起来,正是青黄不接的转型期,大量的程序员需要面临工作任务的调整。

做过程序员的人都知道,公司研发方向的调整,就意味着程序员脑中大笔大笔曾经积累的知识过气了,需要重新学习。就算薪水不降,那好歹也是一两年内没有加的机会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全行业都不景气,自己积累的知识是不可逆的永久性过气,程序员们也就忍了——就像顾莫杰重生之前,360手机助手出现了,把国内所有解决“手机-PC通信兼容性问题”程序员的工作都消灭了,程序员们只能选择逆来顺受。

然而,朱海波遇到的是结构性过气,和顾莫杰重生前遇到的又不一样。

因为编写搜索引擎相关代码的技能并没有过气,只是在搜狐这一家公司有些过剩。如果可以跳槽去百度的话,他依然可以一展所长。

可惜百度不是那么好去的,搜狐又待得憋屈。朱海波觉得北漂当累了,就回老家碰碰运气。他有高中同学在阿狸集团做事,就让老同学介绍一些机会。

这一介绍,就撞到了周立新的视线里了。周立新知道顾莫杰正在招程序员,稍微一鉴定,就对朱海波伸去了橄榄枝。

朱海波最初一听对方是个刚刚成立的创业公司,本能是要拒绝的。然而后来见对方开的薪水比大公司还优厚一些,还拿出证据说“上半年在国内火起来的‘万能输入法’,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亲自写出来的”,这一下子,朱海波才动了心。

毕竟,程序员们找工作,一方面固然是希望薪水高公司强,另一方面也希望在懂行的老板手下做事。若是遇到一个丝毫不懂技术也不尊重技术人员的老板,就算钱多也会让技术宅们觉得憋屈不是。

……

“东部软件园……唔,看地址就是这里了;B区3幢……”

朱海波看着手机上的短信,一路找到了地头。

然而越往里走,他心里就越凉;这写字楼外面看着还算光鲜,但是他要去的那家公司,怎么位置这么偏?难道只有一两间办公室?

呆惯了搜狐这样大公司的人,加上又是技术宅,不免对“皮包公司”会有抵触情绪。

电梯坐上九层,朱海波把电梯前厅幕墙上的指示牌都读了一遍,然而并没有他今天要来的这家公司。拐过两个弯,仔细搜索一番,才看到两扇开着的玻璃门上贴着“初音网络科技”的LOGO,朱海波才庆幸自己没找错地方。

公司LOGO居然是贴在玻璃门上的!这是要闹哪样?门要是开着,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LOGO好吧!

进了门,连个前台接待都没有,再也找不到任何一处标志可以证明这家公司身份的符号。对门直接就是两排十几个办公位子,放着电脑,只有两三个人在那里收拾张罗,也不知道干些什么事情,反正肯定不是程序员。嗯,说不定就是隔壁数码城的店员,来帮客户装系统,装办公软件这些吧?

唯有两个角落各自用玻璃隔出两间十几平米的小单间;看上面的招牌,一间是财务室,一间是公司领导的独立办公区。

朱海波分明可以透过半截磨砂的玻璃隔墙,看到一个人影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忙碌,而隔间角落里还堆着几个柜式的服务器!

再仔细定睛一看,倒是他走眼了,那堆东西也不全是服务器,其中分明有一台是柜式空调,混在里头。

要知道,服务器的发热量可是比普通台式电脑大太多了,几千瓦的热功耗都是有可能的,把服务器放在办公室里,冬天也就罢了,就当取暖。可眼下正是夏末,就算边上有空调直接对着吹……那办公环境的酸爽,根本不敢想。

朱海波还没来得及环视完里面的情景,就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坐在休息区的人迎上来搭讪,那男人看上去自来熟一些,开口介绍:“你也是来应聘的?我叫杜俊强,钱塘师范学院毕业的,学计算机,做了三年程序员了。她叫滕晓娟,是我原来的同事,一起跳槽了。”

朱海波一下子没适应过来,先把手机放回兜里,在衣服上擦干了手汗,才伸出去握手:“幸会。我叫朱海波,北师大毕业,入行两年,原来在京城,刚回来。”

一边说着,一边心中在腹诽:钱塘师范?那才几本的院校?难道这儿就只招得到这种实力的程序员了?自己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杜俊强见朱海波神色有一丝狐疑和不屑,他也是有点社会阅历的,自然知道对方是在以学历俯视他。这种目光他见得多了,也不以为意。心中则是阿Q一般自我安慰:“杭州师范怎么了?那可是马风的母校。”

朱海波略微等了十几秒,见依然只有杜俊强和他废话,便有些忍不住:“这儿就没个管事儿的?谁负责我们的面试?”

杜俊强一指玻璃隔间,小声说:“喊我们来的那个周总,听说本人还在淘宝网做事呢,比咱还年轻。这儿只不过是周总兼着的私活,所以他今天人跑不开。直接管我们的应该是里头那个顾总,我们来的时候他刚接了个电话,就让咱坐一会儿。你喝饮料不?咱自助倒一点”

杜俊强说着,一指休息区茶几上那瓶果粒橙,旁边还放着一叠一次性杯子。

朱海波冷笑不语:很多小公司也好,小的事务所也好,为了显得自己业务繁忙,都喜欢在有人来应聘的时候耍一点儿小伎俩,好让应聘者觉得这公司很有前途。

“看你还能装多久,要真是皮包公司,爷立马就走。谁介绍的情面都不管用!”

第二十五章一定是开挂了

“真是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刚才有个电话耽误了一会儿。”

顾莫杰打开玻璃隔间的门,很是随和地迎上来,和坐在沙发上等待的三个程序员打招呼。

按照他的计划,公司第一批好歹也需要十几个程序员。然而公司格局小,没基础,光靠薪水拉人也很难取信于人,有本事的人轻易不肯来,招聘广告打了几次也没动静,最后还是只能靠周立新在圈子里认识的人脉来针对性拉人。

第一天有三个人肯来,就不错了。

对面三人里头,杜俊强和滕晓娟看来是资历不够深厚,见顾莫杰过来还略有一两分唯唯诺诺;而朱海波则是以一种考察审视的眼神看着顾莫杰,看不出丝毫底气不足的样子,眼神中反而流露出一股惊讶。

顾莫杰当然知道对方的惊讶来源于哪里——因为这阵子,他已经见多了这种惊讶。那是对他年轻程度的惊讶,不相信他这么一个刚刚要念大一的后生晚辈,就能弄出这番家业。

他不动声色地问明了三人身份,把谁是谁搞清楚,然后就随和地和大家坐在一起,略微介绍了一下公司的业务方向和他个人原本的成果,然后便不再多说虚言,直入正题。

“公司草创,别的没什么好多说的,说多了不愿意信的人还是不信。公司的业务方向,主要是写一些需要用到搜索引擎技术的拓展软件,但是并不会直接做搜索引擎,几位的知识结构都是公司所需的,只要来干,肯定能够发挥原本所学,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顾莫杰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一份合同模板,指着说:“这是公司给程序员的劳动合同,都是这个格式。几位可以先看一下,如果一个月后愿意签的,到时候就按这个格式签。这一个月里,你们可以先来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胜任公司的任务,是否适合这里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顾莫杰完这句的时候,对面的朱海波已经有些不屑了,心说:“我都没说决定在你这里干,你就直接给咱下任务了?这厮该不会是有点儿啥紧急的一锤子买卖,要压榨咱一个月的廉价劳动力,到时候再拿一点试用期工资打发我不成?这公司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这么想着,他几乎就要作势起身了。幸好在这一刻,顾莫杰拿出了几个信封。

“毕竟没有合同,连ID工号卡都没有,所以第一周咱可以简单一些。这里三个信封,每个1500,算是你们试用期的周薪。只要愿意来试试的,在这张领取凭证上签了字,就可以先提走,咱先发薪,后干活。我相信你们也是做了几年程序员的,都有远大前途,人品值应该不会廉价到拿了钱不来的程度。”

1500的周薪,那就是每月6000了。放到后世,这点钱想招一个有两三年资历、水平不错的程序员,那是门都没有。

何况,就算都是程序员,都是两三年资历的,此前在什么公司干,值钱程度也大不一样。

比如朱海波前阵子刚从搜狐跳出来,回到钱塘。当时去应聘过一家公司,人家写着“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他丝毫不怵,直接就去了。

对方公司的HR问他有几年工作资历,他直接说:“四年。”

HR一看简历明明是01年才毕业的,哪来四年的工作经验?把这个疑问一说,当时朱海波轻蔑地回答:“加班。”

同样是互联网公司,有些企业加班是很严重的,任务量也很重。朱海波是真心觉得,他在搜狐干的两年,肯定抵得上那些不怎么加班的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