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学霸终结者 >

第92章

学霸终结者-第92章

小说: 学霸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只要你想,就可以一边做着世界上最高科技的工作,一边却享受着田园牧歌式的居住环境。

顾莫杰看着车外现代与田园交错而过的景致,感慨道:“出来之前,我还以为全世界发达国家里头,只有德国没有特大城市病呢。没想到美国也有这一块儿做得好的地方。”

“美国那么大呢,怎么能一概而论,总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费莉萝坐在顾莫杰旁边,接过话头随口调侃,“东海岸的传统产业都市,纽约,芝加哥,哪个不是挤得要死。就算是加州,我听我姑说,你要是去的南加州,洛杉矶,虽然城市造得挺开阔的,可是堵车问题比纽约芝加哥还严重。旧金山湾区这样的结构,在美国也找不到几处吧,或许北边的西雅图还行。”

顾莫杰心有戚戚,想到一个问题:“你也没来过美国,难道还提前做功课研究风土人情不成?”

费莉萝娇嗔着白了他一眼:“我有那么无聊么?不过是听姑姑闲聊说起的。”

两人聊着聊着,就到了贝尔蒙特的酒店。一行人办完入住手续安顿好行礼,顾莫杰就带着费莉萝四处转转,观望一下景致。酒店只有十几层高,但是站在顶楼的旋转餐厅极目远眺,就已然可以看见城市的边缘,可见这里的城市多小。

建筑群、公园,甚至农场、牧场、渔人码头,当这些景致出现在同一片视野内的时候,会带来一种很奇妙的感官——

按照中国人的惯性思维,这些地方应该是“寸土寸金”的。那些不和谐的农用地或者过分浪费的绿地、公园都该铲了盖高楼,但是美国人偏偏就是这么挥霍地皮。

顾莫杰站在楼顶,指着东北面一片临海的空阔绿地,问道:“那里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么空旷?”

费莉萝看了下地图,答道:“应该是贝尔岛国家公园吧。那里就几个渔人码头,不许过度开发。”

“我们去那里找个渔人码头吃晚餐怎么样?”

“你不是累了么?就在这儿吃一口直接睡觉不好么?”

“倒时差呀,要是白天就睡了,一会儿半夜还得醒。不如你陪我早点吃个晚饭,六七点钟回来再休息。”

费莉萝拗不过,就跟着顾莫杰下楼了。幸好也就两英里路,两人坐飞机坐车也腻歪了,便漫步走走。

在渔人码头找了一家木屋格局的小店坐下,店老板居然还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华裔。顾莫杰最初有些惊讶,和老板聊了几句之后,知道硅谷华裔、印度裔和犹大人是最多的外来族裔,所以带点儿异域特色的餐饮很多。

顾莫杰和店老板开玩笑:“刚出国就吃中餐……没意思。好歹等我西餐吃腻了再吃中餐呐。”

老板显然很能揽客,解释道:“我们这不是中餐,只不过可以带点儿中式海鲜的烹饪手法。不喜欢的话,按照法餐意餐做也没问题的。”

顾莫杰翻开菜谱,略略扫了两眼,就知道这儿所谓的渔人码头也就是哥幌子了,也就几味海鲜是本地捕捞的,其他都是进口的冷冻货。不过想想也是,旧金山这种地段,怎么可能还有多少渔业资源。

继续往下看,下一秒钟,顾莫杰就被菜单上的价钱惊呆了。

“A级澳洲龙虾12美元每磅?B级9美元每磅?这么便宜?”

几个月前,顾莫杰在国内吃的时候,好歹还要三四百一斤呢,折过来起码也相当于50美元一磅了。几年之后,国内龙虾的价钱还要再翻一倍。

店老板赶紧指着菜单上后面的小字解释:“这个只是整只点的时候的原料报价——后面还有配菜和烹饪费用,您得一并算进去。”

顾莫杰顺着老板的指点看下去,果然后头还有烹饪和配菜的价钱,美国的人工不便宜,厨师的薪水也高,一道龙虾点下来,后面两项依然要60美元。

也就是说,只要点龙虾,不管是2磅的,还是6磅的,烹饪费用都是60美元。平摊开来的话,虾越大倒是越划算了。

顾莫杰倒不是差钱,只是一时觉得这儿太划算了,琢磨道:“要不,我们就吃个A级、6磅的?看上去好划算的样子。”

费莉萝白了他一眼:“吃得完么?”

顾莫杰一拍胸脯:“6磅是连壳的分量,怎么吃不完?别的菜少弄几个好了。”

说着,也不再和费莉萝商量,直接下单了。费莉萝看着暗暗好笑,如此身价的人了,居然还会因为觉得吃某个菜划算,就多点一些。

“你真是……也不怕掉价。”

“怎么就掉价了?在国内被关税折磨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还不许我占点便宜回来?我也不是差钱,就是觉得原来这些年活得好亏。美国人的消费者保护真特么给力,吃个龙虾还要算那么清楚的账。原来每年去千岛湖吃鱼头,挨宰都比这儿狠了。”

海鲜上的很快,顾莫杰和费莉萝马上就没有功夫闲聊了。两人是散步来的,也就点了两杯红酒。这样的小店很是随和,你点酒既可以按瓶来,也可以按杯;露天的柜台上一溜儿都是木塞塞着的半瓶酒,随性得一塌糊涂。

厨师上的龙虾,原本只剖了虾身的壳儿,虾钳还是整个的,美国人吃龙虾大多不吃钳。顾莫杰牙齿不错,也不在乎形象,让老板提供了一个小锤子,就把虾钳也砸碎了,挑出整块浑圆饱满地钳肉,丢到费莉萝餐盘里。

顾莫杰自己也吃了不少龙虾,喝了两杯蒙大拿冰酒,若有所思地感慨了一句:“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硅谷人总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了。”

费莉萝懒得搭理他:“又怎么了?才出来一天,就恁多感慨。”

顾莫杰也不勉强,他知道费莉萝跟不上他的思路:

“我不是感慨,是真想通了——你看,在美国别的地方,或者英法日本,你要赚大钱,从事金领职业,只有往特大城市挤。那些现代产业的分工合作越来越严密细致,需要人越来越扎堆。结果赚了那么多钱,只能住那么小的房子、呼吸污染严重的空气,有什么意思呢?

只有硅谷这地方,这儿的人,其实每天都在致力于一件事情——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人类,不需要在肉体上扎堆一处,照样可以创造出足够的价值来。网络越来越发达,为什么人类还要挤在特大城市里,每天面对面才能沟通?在视频会议里、电话会议里难道就不能沟通了么?

为什么在国内我们搞互联网,还要挤在政府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里头?这种规划本身就是违反网络的基本精神的。”

顾莫杰说到这儿,也许是喝多了,思如泉涌。他又要了一杯冰酒,一口闷了,酒壮怂人胆地一挥手:“哪天等我发达了,我特么也回国建一堆互联网公司,偏不去政府规划的产业园区。那种园区,谁爱挤谁挤。”

“你喝多了,还是打个车回去睡觉吧。”

第八十五章时代的火种

歇了两天,彻底盗过了时差,也渐渐融入了硅谷的氛围气场,顾莫杰终于迎来了和杰夫辛顿约见的日子。

顾莫杰一开始以为会见的地方会选在谷歌公司总部所在的山景城,后来临时得知在帕罗奥图。帕罗奥图也是一座小城镇,距离山景城也就十几公里,同样是沿着101号公路。后来顾莫杰和联络人一打听,才知道谷歌名下有很多半独立的科研机构都放在帕罗奥图,为的是斯坦福大学就在那儿,以便于为那些科研机构镀上一层非商业的色彩。

顾莫杰下榻的贝尔蒙特还算是硅谷外围,环境还有几分田园牧歌。从帕罗奥图再往南,就几乎都是街区俨然的地方了,纵然有些绿地,无非也就是公园。国际巨头级别大公司越来越多,地皮总归是会珍贵起来的。

一路观景而来,唯一一点依然让顾莫杰觉得羡慕不已的,就是哪怕在硅谷最人烟密集的核心区域,这些小镇和小镇之间的“郊区”都已消失,但这些地方的建筑风格依然保留了独门独院的美式别墅格局,而没有和纽约芝加哥那样,不得不起高楼塞人。

这种格调,国内人是一辈子羡慕不来了。

……

帕罗奥图,谷歌人工智能研究所。

顾莫杰一行到的时候,居然对方已经派了人在那里等候,一看到顾莫杰就上来打招呼引路,说的是汉语。

“顾先生,欢迎,辛顿教授可是一早就让我来等你了,这边请。”

顾莫杰听到汉语的时候有些惊讶,抬头一看,原来是几个月前在钱塘就见过几面的严磊——就是当时跟着班吉尔教授来谈判的那个研究生。

顾莫杰礼节性地微微一笑:“严先生也来谷歌了?你不是还在念书么?”

“上个月刚刚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就跟着导师来这儿工作了。”

严磊一说,顾莫杰才恍然:眼下正是暑假,可不是刚好有应届生该毕业么。只是没想到严磊就是这一届。

严磊引着顾莫杰七拐八拐地进了研究所。一走进楼,便有强烈的现代感扑面而来。楼很低矮,东一撮西一堆的,全部用玻璃回廊连接。地上也好,墙上也好,就没有一处有贴大理石或者木板的,都是很简洁地装修风格,与豪华扯不上半点关系。

就是如此简洁的天花和墙壁,设计感之浓烈,却远非任何复杂装修可比。每一处房间都看不到灯,可是光线就是会从每一块墙面和天花上柔和地反射出来。

顾莫杰看着这环境,心中更升起了对谷歌氛围的好奇,一边走就一边和严磊聊着。

“看来,辛顿教授是功成名就了。你们这些学生,也都跟着吃香。除了你,别人也都被谷歌招来了?”

严磊显然和顾莫杰还算谈得来,这种业界动态自然知无不言:

“这事儿也要感谢顾总的合作,没有您的‘初音输入法’供我们逆向分析,辛顿教授的学术体系也没法这么快融会贯通。毕竟这是一门新兴学科么,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肯定人才吃香,我们也是沾了光。

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搞深度学习算法研究的,包括我这届,加上05年会毕业的,总共也就20几个人,在硅谷也算炙手可热了。辛顿教授本人带着四个今年毕业的博士,包括我,来的谷歌,还预先签下了几个明年要毕业的。”

顾莫杰心中一盘算,谷歌算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又抢先一步布局了。可惜他自己如今本钱太少,他也不喜欢让风投来稀释自己的股本,却是没办法第一时间在人工智能领域全面与人竞争了。

如此一想,顾莫杰觉得应该关心一下这一领域未来的人才问题。目前的应届生他暂时请不到,请了也没处安排。但是将来几年总归是用得到的,有必要提前结识一些人面。

如是一想,顾莫杰下意识便问:“那,教职人员呢?辛顿教授走了,别的教授就没想下海淘金?还是依然留在大学里教书?”

严磊想了一想,答道:“这个不好一概而论——当初辛顿教授在多伦多,主要就两个副手。一个就是上次你见过的班吉尔教授,另一个是安德鲁。尼克莱教授。

有些话我也不瞒你,原本尼克莱教授学术地位更高些。不过班吉尔教授帮辛顿教授拿下了您的成果,算是有功之人。辛顿教授离校的时候,就让班吉尔教授优先选择:究竟是推荐他接替辛顿教授在多伦多留下的院长和研究所所长职务,还是优先推荐他去别的产业界公司。班吉尔教授看不上那家来招人的互联网公司,就选择了继续教书当所长。”

这番话换做在国内,当事人双方肯定会说得更隐晦一些。不过严磊显然没有那根筋,显然北美待久了,说话没那么多官场避讳,这种学术和权利之间赤裸裸的交易,他信口说来,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顾莫杰听说班吉尔教授还在多伦多继续教书,心中也有两分庆幸,心说过两年自己需要招这方面的人才时,好歹有个老熟人可以联系。

本着多认识个人多条路子的想法,顾莫杰顺口多问了一句:“那你说的那个尼克莱教授呢?后来怎么了?”

“班吉尔教授当上所长了,尼克莱教授怎么还好意思留校,看原本下属的脸色?他找辛顿教授求了那个去产业界的OFFER,找了一家东北部的互联网公司,也算下海了。”

顾莫杰暗忖,能够被辛顿放在眼里的OFFER,就算没有他亲自来的谷歌那么好,应该也是很强大的公司了,不由得好奇追问:“那家公司应该很有名吧?”

严磊略带嘲讽地笑笑:“有名个屁,我觉得尼克莱教授当时肯定也是一时意气,跑出去下海,如今应该肠子都悔青了。”

顾莫杰催着严磊继续往下说:“别卖关子了,直说公司名字叫啥。”

“一个做社交网站的,叫FACEBOOK,我原来听都没听说过。寒假的时候才刚刚建的网站,是个哈佛生业余搞的破玩意儿,最初两个月只供哈佛本校生注册社交,分享照片。四五月份拿到风投,才成立公司,开始对其他大学的学生生开放注册。

那个哈佛生叫马克扎克伯格,是个犹大人。他成立公司的时候,正赶上辛顿教授发布了深度算法的系统学说。那家伙就不知天高地厚,说正好要借辛顿教授的算法,开发一个可以让社交空间自动识别人脸名字的应用,做了一份策划案,也不知他怎么忽悠的,就在纽约拉到了一大笔钱。”

顾莫杰暗忖:应该是东海岸那帮金融狗憋坏了,互联网产业上,东北部传统老牌名校一直被西部的UC伯克利和斯坦福吊打,纽约人肯定是心中不忿,一看有根正苗红的哈佛生,还是个犹大血统的,弄出了新玩意儿,创意又对路,自然不遗余力支持。

就好像纽约尼克斯打球不怎么行,钱却是尽够的。自从来了美国,短短几天的见闻,就让顾莫杰对这个社会产生了不少感触。谁要是再和他说美国人没有国内人那么狭隘的地域偏见,顾莫杰绝对拿尼克斯和FACEBOOK的例子扇回去。

严磊不知道顾莫杰在想些什么,说得顺口了,也就刹不住车,自顾自往下说:

“这事儿搞笑得还在后头呢。那个马克扎克伯格原本准备让尼克莱教授当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所主任,结果好像是去华尔街拉投资的时候,遇到了点什么麻烦。后来临时找了辛顿教授的老对头、纽约大学的扬莱卡教授,把尼克莱教授顶下去,换到副所长的位置上。然后再去华尔街找钱,就一下子找到了。

后来业界就有些风声,说就是因为马克扎克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