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303章

拣宝-第303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妞妞别哭,一会儿给你糖吃!”老人哄了几句,脸上也露出了几分感激的笑容:“是我误会了,谢谢几位帮忙,快请进来喝杯水……”

第507章想当然磁州枕

ps:月下旬,求月票支持。

在老人盛情邀请下,王观等人走进了宅院。

一进去,只见宅院中摆了十几盆花草。现在正逢百花绽放的季节,有几盆娇艳的花朵绽开了,粉嫩的花蕊之中随风飘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见此情形,大家也更加确定,小女孩的家庭条件肯定不错,不然老人也没有这个闲情逸致养花弄草。

片刻之后,大家来到了客厅,老人在高桌的果盒中抓了两枚软糠塞给小女孩之后,这才斟茶倒水招呼客人。

“谢谢老人家。”

致谢之后,大家端杯喝水,神情多多少少有些尴尬。毕竟在他们的料想之中,小女孩的家境可能不好,那么他们倒是可以伸予援手。可是现在看来,貌似是他们多想了。

与此同时,老人剥了颗糠放到小女孩口里,有几分慈爱般的责斥道:“妞儿,不是让你待在家里吗,好端端的怎么又乱跑了……”

“我要去找爸爸妈妈!”小女孩咬着糠,含糊其辞道,声音有些委屈。

不过听到这话,王观等人心里也有几分颤动,家境再好又能怎么样,说到底还是亲情更加重要啊。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却失去了……

“唉,不是告诉你了吗。他们……”

老人一叹,摇头道:“他们在工作,待会就回来吃饭!”

“呃!”

前面前截还好,但是后面半截就不对味了。刹时间。王观等人反应过来,貌似好像说不定是他们表错情了。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们了。”

与此同时,老人无奈道:“妞儿父母在古邺城管理单位上班,小孩子不懂事,经常跑过去玩耍。单位的领导都有意见了,孩子父母不许她去了,让我帮忙看着点儿。没有想到这个小机灵居然偷偷跑出门,还好你们带回来了。不然……”

老人真的很感激,毕竟这年头拐带孩子的事情屡见不鲜,谁知道那两个无赖是不是看见妞儿懵懂可骗,打算把人拐走。

想到这个可能性,老人多少有些后怕,对王观等人更加热情起来。

对此,王观等人反而有些尴尬。由于小女孩没有心机的一句话,让他们想当然的以为小女孩父母不健在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老人与孙女相伴……

果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条主义害死人啊。尴尬之余,大家也有些坐不住了。喝了杯水之后就要起身告辞。

“九爷。”

这在这一时刻,门外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个身材与皮求是相近的中年人,不过却比皮求是矮了两三寸,所以显得更加粗胖。

不过。与皮求是很有品味的穿着打扮相比,这人就显得……暴发户多了。

十根手指头就戴了七八枚金光闪闪的戒指。尤其是脖颈中挂了一串拇指头粗的金项链,让人看了都替他受累。话说在这个时代,除了在影视剧中,现实生活里还真比较少见这种八九十年代的派头了。

“哦,九爷,有客人在啊。”

进来之后,那人扫视了下,也没有太在意,反而把手里抱着的东西搁在老人身前,愁眉苦脸道:“九爷,事情不好办啊。”

“怎么不好办?”老人看了眼东西,立即皱起了眉头。

“客人说了,这个瓷枕看起来确实很好,但是伤残得太严重了,让他们觉得价值不大,所以不打算买了。”那人解释起来,叹气道:“九爷,不是我不帮您,主要是客人不要,我也没有办法。”

“瓷枕?”

与此同时,王观、俞飞白、皮求是的职业病发作了,不约而同看了过去。只见搁在老人旁边案几上的瓷枕呈腰圆形,枕面前低后高,十分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另外,枕面及枕侧绘有纹饰,白地黑彩的风格,毫无疑问是磁州窑的东西。

“磁州窑的瓷枕么?”

此时,俞飞白悄声道:“如果是真品,也算是比较难得的好东西。”

“嗯。”

王观轻轻点头,表示了赞同。要知道古代的瓷枕也比较少见,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在坟墓里出土,所以一些专家学者就觉得瓷枕属于陪葬的冥器。

直到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物证的出现,加上古代的史实资料,大家才知道原来瓷枕并不单单是冥器,更是古代百姓的日常用具,流行于唐宋年间。

那个时期瓷制的枕头,和其他陶瓷碗盘一样,属于百姓人家必备的生活寝具。直到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也就是这个原因,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于古代瓷枕的了解不多,单纯的以为是陪葬品,不太愿意收藏。不过现在却不同,了解得多了,自然清楚瓷枕的价值,反而追捧起来。

不过,由于是瓷做的东西,肯定比较易碎。而且在明清时期就不常见了,东西自然比较稀少,所以就算想要也没有那么得到。

这个时候,眼前出现了一个瓷枕,王观自然比较感兴趣。然而他们毕竟是客人,也不好喧宾夺主,只得先看看情况,再见机行事。

“不要就算了。”

此时,老人无所谓道:“我有客人要招呼,你就先走吧。”

“诶,那我晚些再来拜访。”那人点了点头,摇头晃脑的走了。

就在这时,俞飞白连忙笑问起来:“老人家,这是磁州窑的瓷枕吧。”

“对。”

老人笑了笑,有些意外道:“小哥也知道磁州窑瓷枕?”

“这当然。”

俞飞白眉飞色舞道:“要说瓷枕,肯定不能不谈宋枕。说到宋枕,那么必然要提到磁州窑的瓷枕。我见过的宋枕十有八九是磁州窑的,品种十分丰富,有兽形枕、人形枕、长枕、方枕、圆枕……等等等等。最主要是枕头的造型与图案,让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呵呵,看来小哥真的知道。”老人笑道。

俞飞白见状,趁机说道:“老人家,瓷枕能不能让我们看看。”

“可以呀。”

老人爽快点头,示意俞飞白随便看。

“那我就不客气了。”俞飞白欣然一笑,抱东西抱了过来打量。

王观在旁边也沾了光,看得十分清楚,只见瓷枕高十厘米左右,长约三十厘米,宽有二十多厘米。另外,白地黑绘十分精致,除了枕侧的一些简单的花草纹饰以外,在枕面上还描绘两个婴孩玩耍的图案。

王观仔细端详,只见其中一孩儿头上落一只小鸟,孩儿惊愕不已;另一孩儿作兴奋状,欲上前捕捉小鸟。只是寥寥数笔,着墨不多,却把孩儿天真、可爱的童趣表现出来。十分的生动传神,颇有几分现代素描的风格。

当然,作为磁州窑的东西,这个瓷枕的胎质肯定不太好。当俞飞白把瓷枕翻转观看底部情况的时候,就能看见比较粗糙的底面。伸手一摸,甚至有些刺手。

不过,正如同暴发户所说,瓷枕问题比较严重。通体遍布了几条大裂缝,还有其他蛛网状的小裂纹。只不过是被人精心仔细的粘连起来,才没有彻底碎散开。

见此情形,王观倒是可以理解,毕竟瓷枕极少有传世品,大多数是出土的东西。那么在埋在地里,或者出土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出现各种状况。要么是自然碎了,要么是人为的磕碰裂了,反正完好无损的瓷枕相对来说肯定比较少。

实际上能够收集瓷枕的全部碎片,再重新接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枕头,说起来也算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

“东西很好,真的可惜了。”俞飞白有些感叹,手指头轻抚瓷枕面上的裂纹,眼中尽是惋惜之色。

“确实可惜。”王观赞同道:“这么大的物件,起码被埋了几百上千年,可是黑绘依然是那么的显眼,而且也没有多少脱釉的现象,十分难得。”

“只要不裂,卖个十几二十万绝对不是问题。”皮求是习惯性的估价道:“至于现在么,最多能值一两万。”

“一两万?”老人愣住了:“不是三五千吗?”

“呃!”

王观等人怔了一怔,忽然反应过来,他们是拿卖出去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收购的价格了。不过价格都已经泄露出来了,又不太好意思改口,只得含含糊糊的点头。

“真的能值一两万?”老人却追问起来,脸上露出了懊悔的表情:“难道说以前的东西都是这样……亏了,亏了。”

“老人家,这也不一定。”皮求是阅历丰富,反应也极快,马上笑道:“我们觉得东西能值一两万,那是我们自己的判断,至于别人是不是这样的想法,那就很难说了。”

“就是,就是。”

俞飞白连忙附和道:“大家的价值观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说得准的。”

这个倒是大实话,同一件东西,有人出价三万买下来,回头有人报价三十万却买不到,那么东西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又有谁能够说得清楚。

不过道理是这个道理,真正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又有谁真能做到浑然不在意?

反正老人心里肯定没那么容易想通的,皱眉叨念了好几句之后,他忽然站了起来说道:“你们稍等一下,我马上回来……”

第508章欲擒故纵

ps:第三更了,求月票支持。

看见老人走出了客厅,俞飞白想了想,忽然蠢蠢欲动道:“你们说,老人家是不是去拿什么好东西出来?”

“有这个可能性。”皮求是轻声道:“而且东西的来历或许……”

顿了一顿之后,皮求是没有继续说下去,而王观和俞飞白却若有所思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老人去而复返,怀里还捧着一个较大的纸盒。从搂抱的姿势来看,就知道老人比较重视这件东西。

走了回来以后,老人小心翼翼把纸盒放下,然后笑道:“你们好像懂看老物件,不知道能不能帮老头子看件东西。”

“这个肯定没问题。”俞飞白拍胸口道:“包在我们身上了,如果东西真的不错,老人家您也甭拿回去了,他买!”

说话之间,俞飞白指了指王观,一脸笑容道:“他对古物件比较感兴趣,刚才还买了两个小碗呢。您有什么好东西,尽管摆出来吧。要是他看上眼了,说不定全部打包带回去呢。”

王观轻轻一笑,算是默认了。只要真的东西不错,价格又合适,打包就打包。反正他这次过来,本来就带有铲地皮的想法。

“呵呵,这样当然最好。”老人笑了笑,也没怎么在意俞飞白的话,反而看了眼皮求是,估计在他心里,皮求是才是买主。

对此,俞飞白有些无奈。谁叫他年轻呢。仔细想想,如果不是皮求是也在旁边。说不定老人家根本不会拿东西出来。

所以说,尽管是钱老等人的眼中,年轻是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普通人的眼里,年轻就是没经验,不可信,反而成为了劣势。

然而,相对俞飞白的无奈,王观却有几分习以为常。根本没有在意老人的态度,反而比较注意纸盒中的东西。

就在这时,老人轻轻的打开纸盒,小心的把里面的东西抱了出来,摆放在案几上。

王观在旁边看得很清楚,发现东西居然又是一个枕头。不过,这个枕头似乎不是瓷枕。而是有微微晶莹光亮,带着几分通透感的玉枕。

对于枕头的起源,王观了解不多,但是知道最早的枕头,肯定是天然的石块,后来慢慢的演变。又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

当然,其中最珍贵的,肯定就是玉枕。

不过,王观仔细打量之后,却发现老人拿出来的玉枕。却是有些不同寻常。

“玉枕?”

与此同时,俞飞白也有些惊诧:“不对。应该是镶嵌玉片的枕头。”

“嗯。”

王观忍不住点头,因为俞飞白形容得比较贴切。那个枕头,不太像是完整的一块,而是一块块玉片粘贴连接而成,应该是镶嵌在枕形的东西上,最终形成了玉枕。

“老人家,我先看看。”

俞飞白招呼一声,就伸手把玉枕抱过来:“哦,分量不轻啊。”

在俞飞白抱起玉枕的时候,王观也注意到了他的手腕微微一定,可见枕头还是颇有一些重量的。从这一点也充分说明玉片内部的东西,不可能是竹木之类较轻的物体。

“玉质青白带绿,质地细腻类似翡翠,应该是南阳独山玉。”

对于玉的东西,几乎是一上手,俞飞白就有了自己的判断。然后他掏出了小手电,探光照射玉片,又仔细观察片刻,才沉吟道:“从沁色反应来看,应该是唐宋时期的东西,而且也可以肯定是唐宋时期的东西。”

“因为只有在唐宋时期,才会有这样形制的玉枕。”

俞飞白笑眯眯解释道:“唐代以前的玉枕是扁长状,厚度很低的。至于元明以后的玉枕,形式也比较多样化,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尺寸一般较大,显得有些笨拙。只有唐宋的枕头比较适中,而且也有一定的厚度,与这个玉枕类似。”

“没错,而且是宋枕的可能性比较大。”

旁边的皮求是打量了片刻,伸手触摸了下枕上玉片,肯定道:“看起来不像是镶嵌工艺,倒是像直接用胶质粘合的。分量颇沉,里面多半是石心。如果是金属,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肯定有锈化物质渗出来。”

“我觉得也是。”王观点了点头,伸手在俞飞白手中拿过玉枕观看,只见一块块玉片严丝密合的粘贴起来,表面比较光滑,在阳光下浮现湖色光泽。

可以想象在一千多年前,某个富贵人家在炎炎夏日,轻轻枕在这个玉片枕头上,望着清碧如湖水般的莹光,心里肯定有几分凉意。

“不错的东西。”

打量片刻,反复研究枕头每块玉片,以及那些水银般的沁色,王观可以肯定东西绝对是古代玉枕,所以直言不讳道:“老人家,东西我想买下来,您开个价吧。”

“你先说说看,东西能值多少钱?”老人问道,也有几分精明。

“呵呵,老人家,你让我说不合适。”王观笑道:“既然是我要买,那么我肯定是往低里说价钱。还是您报个价,我觉得合适就买了。”

“不,你先说。”老有些固执:“要是合适我就卖给你。”

“那就不好办了。”王观有些无奈道,所谓在商言商,肯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说觉得老人可怜,直接用实价买下来,那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