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338章

拣宝-第338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贝叶家人自然没有任何推托的理由,直接表示一定到场表示祝贺。

大姨很高兴,拉着贝叶的手,看着王观笑道:“女婿都上门了,看来你们家也快了,到时候一定要提前通知……”

调笑了两句,在贝叶羞涩的笑容中,大姨就起身告辞了。挽留无果,贝叶母亲把人送下了下去。与此同时,贝叶眨了眨眼,有几分迷惑不解道:“爸,这位大姨以前怎么没有见过?”

“别说你了,我也没见过。”贝父挠头道:“我都不知道你妈妈还有这个大姐呢。”

“那就奇怪了。”贝叶多少有些意外。

不久之后,贝叶母亲返回厅中,发现大家的目光看向自己,顿时左右看了眼身上衣服,有些奇怪道:“怎么了?都盯着我干嘛?”

“没事。”贝叶笑盈盈道:“就是在奇怪,我怎么突然多了一位大姨。”

“我们结婚那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听你和老丈人提到这事。”贝叶父亲笑眯眯道:“藏得真够深呀。”

“少胡说八道。”贝叶母亲瞪了一眼,也有几分感叹道:“她是我一位学生的母亲,当年我曾经帮助过他们,没有想到他们依然记得,所以才特意前来邀请我们参加婚礼。”

贝叶父亲若有所思道:“就是那个逢年过节都送礼物过来的余杰?”

“嗯,就是他。”贝叶母亲点头道:“不过是当年给他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而已,没有想到他一直感恩到现在。”

“不仅是勤工俭学,还帮忙垫付了几个学期的学费。”贝叶父亲笑道:“他好像是贵省人,毕业之后一个人在沪城打拼,也挺不容易的。”

“而且还是单亲家庭,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更加的不容易……”

贝叶母亲微叹,多少有些酸楚的感觉。毕竟为人父母,自然更加清楚抚儿养女的辛苦。一个母亲供养儿子读书成才,其中的辛酸苦楚,绝对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完的。

不过,到底是别人的家事,感叹一番之后,就改聊别的事情了。

听说王观在京城开店很成功,贝叶家人自然为他感到高兴,晚餐也很丰盛,气氛也十分欢畅,起码王观是这样觉得的。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王观就开车载送贝叶和她的母亲,飞快朝沪城方向而去。不要误会,不是去参加苏老爷子的寿辰,而是贝叶母亲善心大发,打算去帮那位大姨分担筹办婚礼的工作。

当然,贝叶母亲的学生是工薪阶层,肯定没有办法在繁华热闹的市区中心买房的,所以住的地方稍微有些偏僻,一番好找之后,才算是来到了目的地。

接到电话,知道贝叶母亲过来之后,大姨自然十分高兴,急忙出来迎接。然后带着他们进了小区来到一栋公寓楼,再坐电梯上了十层,最终进入一个套房之中。

套房应该是刚装修不久,肯定谈不上多么奢华,不过也有几分素雅。

“快请坐。”

此时,大姨热情倒水招呼,又解释道:“阿杰上班去了,估计要晚些才能回来……”

推荐作品

推荐一本老朋友的新书:《武极之道》。此君更新上还是有人品保证的,大家放心收藏即可,养肥了再杀!

杨棠本来资质平常、天赋普通,武道修为平庸,在家族里没有什么地位。

当有一天他莫名其妙地得到了一个与他同名的绝世强者精神印记的传承,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绝世强者,号称大陆之王,三千年来第一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

那么,资质平庸,修炼缓慢的杨棠,将要如何追求武道的极致,重现当年天演之王的辉煌呢?

以武为战!

为自己而战!为家人而战!为武道而战!直至武道之终极!

徒手裂天,笑看沧海,纵横天下,敢问武道之上,还有更高的存在么?!

第562章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ps: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支持。

在大姨的招待下,大家坐下来喝水,贝叶母亲直接道明了来意。

“你太客气了。”大姨十分感激,然后连忙摆手道:“阿杰说这事不用我们操心,好像有个什么婚庆公司,交给他们处理就好。”

“婚庆公司那是迎宾接送新娘的,但是新房的布置,应该由大姐你来办。”

贝叶母亲笑着说道:“虽说现在的婚礼多数是西式的,但是一些传统也不能丢下。比如说红枣、花生、桂圆、瓜子什么的,也要撒一些在床上吧。”

“对对对,这个可不能少。”大姨深以为然,慈祥笑道:“我就盼着明年抱个大孙子呢。”

“所以说,该布置的还是要布置的,好讨个吉利。”贝叶母亲笑道,然后与大姨热切的商量大红双喜字应该是贴在房门,还是房间墙上。

关于这方面的话题,王观和贝叶根本没有插嘴的余地,只有乖乖的旁听。之后贝叶母亲和大姨又聊了片刻,就决定去房间实地考察,留下王观和贝叶在客厅闲坐。

就在这时,王观听见门铃响了,多少有几分意外。由于他就坐在门口旁边的椅子上,也没有太多想法,顺势就站起来开门。

门开了,只见外面站着两个人。一个身穿蓝色耐赃的衣服,手臂还戴着袖套,一看就知道是做技术活的老工人。另外一人就比较讲究了,一身复古的白绸长衫,手里还执着一把描金骨白纸扇,很有艺术家的风范。

“咦。”

此时,看见是王观开门,老工人有些惊疑:“请问余大姐在家么?”

“谁呀。”

这个时候。大姨也听见了门铃声响,在房间走了出来。

“余大姐,是我啊。”老工人连忙笑道,脸上表情却微微放松下来。显然刚才是在怀疑王观的身份,所以有几分紧张。

“啊,是张师傅呀,快些请进来。”大姨连忙上前招呼,也有些迷惑的看了眼张师傅旁边的白绸长衫中年人:“这位是……”

“大姐你好,我是隔壁楼的宋英华。”中年人笑容可掬。彬彬有礼道:“听张师傅说这里搬来了位热心肠的大姐,所以特意过来认识一下。”

很明显是客套话,不过让人听了也觉得心里舒畅,不会有什么反感。反正大姨挺高兴的,连忙迎请两人进来。奉上茶水。

“余大姐,你让我帮忙修补的东西已经补好了。”老工人也是个直性子,一坐下来就把手里的一件用几层黑塑料袋包着的东西搁在茶几上,憨厚笑道:“你看看中不中。”

“张师傅的手艺肯定没话说……”

大姨称赞起来,顺手把塑料袋解开,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王观看了过去,只见那个东西是个木制的佛龛。也就是用来供奉佛像、神位的小阁子。佛龛的起源现在很难说得清楚了,不过一开始的时候,佛龛体积比较大,而且是要开凿石窟以供奉大型的佛陀菩萨像。

直到后来。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有人改用木石材料把佛龛做成小巧玲珑的模样,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将佛龛安放在家里供奉佛像神位了。足不出户就能供奉神佛,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小巧玲珑的佛龛自然盛行起来。

然后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本来很单调作橱子形的佛龛。也逐渐发展出更多的样式。最基本的就是仿宫殿样式制作的佛龛,另外还有亭台楼阁等等款式,相当于古代建筑的微型缩影。

此时,茶几上的佛龛却是宝塔状的,看起来好像是七层宝塔,而中间位置镂空,应该是用来摆放供奉的佛教神位之类。

纯木质结构的塔形佛龛,似乎已经有些年头了,底座稍微有些开裂。现在被张师傅用薄铁皮片围箍起来,重新予以加固。大姨也没有谬赞,张师傅的手艺确实有两把刷子,铁皮片箍得很严密,没有任何松动的痕迹。

对此,大姨十分高兴,感谢连连。

“一点小事,甭客气了。”张师傅摆手道:“邻里之间,相互帮忙也是应该的……”

虽说现在的社会风气,邻里关系越来越淡薄了,有的时候甚至不知道对面住了什么人。但是在大姨、张师傅老一辈人的眼中,还是很重视这层关系的。毕竟在某些时候,远亲不如近邻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与此同时,宋英华忽然开口笑道:“大姐,恕我冒昧问一句,这个佛龛您应该供奉好长一段时间了吧。”

“嗯?”大姨微微一怔,据实点头道:“没错,已经很久了,那是老家的东西,当年由孩子爷爷供着,然后轮到我继续使用到现在,也有二三十年了吧。”

“大姐你说错了。”宋英华微笑摇头道:“佛龛可不止二三十年,你少说了一百年。在我看来,这东西起码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什么?”

一瞬间,大姨和张师傅愣住了。

旁边,贝叶悄悄地扯了扯王观衣角,俏目浮现探问之色。王观凝视佛龛片刻,然后微微的点头,也颇有些明白宋英华的来意。

另外,王观对宋英华也有几分良好感观,因为他足够诚实,直接点明了佛龛的年代。不像某些黑心古玩商,利用物件主人什么都不懂的心理,哄骗似的把东西以十分低廉的价格买了下来。那不叫拣漏,而是欺诈。

当然,这只是初步印象而已,也不代表什么。毕竟作为行里人,王观也清楚什么叫做欲擒故纵。暗暗给贝叶使了个眼色,让她放心之后,王观举杯喝茶,冷眼旁观。

适时,宋英华直言不讳道:“也就是说,这个佛龛也能够称为古董了。”

“古墓?”

张师傅惊诧道:“就是电视上常说那种,很值钱的玩意?”

“呵呵,张师傅看过电视,那么也应该也清楚,古董也有不值钱的。”宋英华笑了笑,指着佛龛说道:“好比这个佛龛,由于是纯木质结构,而且又不是紫檀、花梨、楠木之类的珍贵材料,在价格上肯定不占优势,没有办法与镶嵌金银珠宝的佛龛相提并论。”

“不过,凡事也应该相对来说,这个佛龛毕竟是一百多年前清末时期的东西,流传至今也挺不容易的,而且做工考研精良,应该是当时的大户人家专门订制的物件。”

宋英华沉吟道:“综合起来考量,这个佛龛的价格也不会很低,三五万肯定有许多人要。或者遇上真心喜欢的人,价格还可以更高一些。”

“三五万?”大姨脸上露出几分惊喜之色,虽说她辛劳大半生,银行中的积蓄肯定超过了三五万。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别说好三五万了,就是三五千,都不是什么小数目。

况且儿子婚礼在即,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大姨自然想把婚宴办得风光一些,好让儿子在同事朋友面前长长脸……

想到这里,大姨也有几分迫不及待道:“大兄弟,你说这个小塔子真能卖三五万?”

“能,绝对没错。”

宋英华斩钉截铁道:“大姐要是怀疑我在蒙你,你可以到城隍庙附近的古玩店打听一下。就算有黑心店家欺生,只肯给你几千钱,你扭头就走,他们肯定会涨价。或者遇上有良心的掌柜,他们应该会报一两万的价。”

“这也不是在坑你,而是行当里的规矩了,收货的时候要习惯性拦腰斩一刀。你只要和他谈一谈,也能谈到三四万。”宋英华悉心教导道:“当然,还有能够赚更多钱的办法,只不过也有几分麻烦。”

“城隍庙里有许多摆地摊的,你要是认识有人,可以找他们帮忙供销。或者直接给抽成,他们肯定卖力向行家推销,价格说不定能够超过五万。”

宋英华娓娓而谈,完全没有隐瞒的意思。

“但是我没有认识的人呀。”大姨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张师傅倒是明白了几分,忽然笑道:“余大姐,你是当局者迷呀,眼前不是就有认识的吗。”

刹那间,大姨恍然大悟,宋英华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上门说这番话,说不定是想买下这个佛龛。心里这样想着,大姨有些迟疑道:“大兄弟,你……”

未等她说完,宋英华就笑道:“不可否认,我对于这个佛龛也有几分兴趣,但是对于供奉在佛龛里的东西更加好奇。余大姐不介意的话,能把供奉的东西拿来给我看看吗?”

“果然不出所料。”

适时,王观的目光轻微一闪,猜测宋英华要图穷匕见了。先是通过佛龛的事情上取得大姨的信任,那么待会东西拿来,价格的高低就随他张口,想必大姨也会习惯性的相信。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一招在古玩行中十分常见。

“倒要看看你是忠是奸。”王观暗暗忖度,继续喝茶旁观。英雄嘛,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才登场的。况且也拿不准宋英华是好心还是歹意,所以不急,慢慢来。

王观不急,大姨却很快,连忙返回房间去拿东西,一瞬间的工夫就出来了。

“大兄弟你看,佛龛里供奉的就是这尊佛像。”

说话之间,大姨小心翼翼的把东西搁在茶几上,只见佛像庄严跌坐,手掌在胸前合十,眼睛似睁微闭,看起来就是很平常的佛陀坐像……

第563章与你结个善缘

ps:二更求票,请大家多支持。

佛陀坐佛样式十分常见,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佛像的材料好,最主要是铸造的技艺精湛,那么也十分值钱的东西。例如明清宫廷珍藏的铜质佛像,保存完好无损,品相又十分精致的,在拍卖会上的价格往往超过了三五千万,甚至于达到亿元以上。

由此可见,大富豪们都具备比较坚定的宗教信仰,而穷人大多数是无神论者。

扯远了,言归正传。这个时候宋英华看见了佛像,脸上自然有几分欣喜的表情。不过在把佛像拿起来观赏之后,欣喜的表情就慢慢暗淡了下来。

这样的表情变化却不是特意装出来的,因为王观多少也有这样的感觉。

王观就坐在旁边,自然看得很清楚,尽管佛像质地暗黄,看起来很像是铜器。严格来说确实是铜器佛像,问题在于这铜却不是好铜,而是掺有许多杂质的劣铜。

宋英华把佛像底座一翻,王观就看见了密密麻麻的棕眼,佛像内部居然还是空心的。也就是说,佛像就是用铜汁浇灌在模具上的产物。这样的质量,这样的工艺,不管有多少年的历史,价格都高不到哪里去。

适时,宋英华轻叹起来,摇头道:“余大姐,怕是要让你失望了,这个佛像质量太差,还不如佛龛值钱呢。唉,难怪古人要做买椟还珠之事,主要是珠子可能是鱼目,而盒子却是紫檀之类的珍贵木料啊。相比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