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340章

拣宝-第340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侥幸。”王观谦虚一笑,然后说道:“不知道这样的东西,贵公司有兴趣收购吗?应该可以列入拍卖的流程之中吧。”

“当然没有问题。”

一瞬间,宋英华恢复了生意特有的精明本色,眼中掠过一抹狡黠之意,一脸和善的笑容:“只要余大姐把银行帐号给我,我立刻把五十万转到她账上。”

“真值五十万?”大姨感觉头有些晕沉沉的,有些难以置信。

“您账号是多少?”宋英华立即掏出手机:“我马上给你转账,最多五分钟就可以搞定。”

“宋先生,不急吧。”

此时,王观轻笑道:“五十万买一颗高僧大德的舍利子,未免太廉价了吧。”

“那小兄弟觉得多少钱合适?”宋英华讪笑了下,心里多多少少有此遗憾。如果没有王观这个行家在旁的话,今天应该能够拣漏,大大赚上一笔。

当然,宋英华却是很自然的忽略了,如果没有王观的提醒,就算他把东西买回去,估计也发现不了暗藏在佛龛中的舍利子,更加谈不上拣漏。

“如果宋先生真心想买,倒是可以便宜一点。”王观笑眯眯道:“一口价,两百万,谢绝还价。要不然……还是直接上拍吧,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两百万……”

宋英华眼睛溜溜一转,忽然撇开王观,转头笑道:“余大姐,听说你的儿子要结婚了,恭喜恭喜。不过在沪城这个地方,物价十分昂贵,尤其是举办婚宴,想要办得喜庆热闹一些,里里外外的花销可不是小数目。”

“你看这样好不好,只要你点点头,我马上转账一百万到你卡上,或者直接拿现金过来也没有问题。一百万,足够举办一个十分风光的婚宴了。”

宋英华微笑道:“当然,想要上拍也不是不可以。问题在于拍卖会不是天天可以举行的,要看拍品的征集情况。另外就是拍卖的价格也很难把握,谁也吃不准这枚舍利子就一定能够拍出一百万的成交额,其中也蕴含了一点风险……”

不得不承认,宋英华剖析得很有道理。一方面是未知的成交额,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一百万元,应该做什么选择,确实要认真思量。

而且,王观也不能怪宋英华耍手段,因为东西不是他的,人家绕开他和正主商量价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也不能有所责备。王观也没有理由,更加没有任何立场表示反对。所以到底是要长远的利益,还是先顾着眼前,就要看大姨自己选择了。

第565章海捞瓷

ps:更新了,求月票支持。

“阿杰,你觉得应该怎么样?”

在宋英华的蛊惑下,大姨有几分左右为难,直接看向了儿子。

“妈,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婚礼都安排妥当了。”

此时,余杰笑着说道:“婚礼不在乎风不风光,只要合适就行。各种花销我也计划好了,没有改更的必要。况且,老师的女婿是专家,我们听他的准没错。”

“对,听你的。”大姨想了想,觉得儿子说得对。宋英华再和颜悦色,却始终隔了一层,大姨还是比较相信贝叶母亲,进而选择相信王观。

毕竟大姨只是性格也比较纯良质朴,但是并不代表她愚昧无知。最基本的亲疏远近她还是分得清楚明白的,况且舍利子还是王观发现的,更帮助她把价钱从三五万一直谈到了五十、一百万,从情理上自然更加偏向王观了。

刚才之所以犹豫不决,主要是顾虑儿子的想法而已。现在连儿子都是这样想,那么肯定是一边倒,毫无保留的倒向了王观。

当下,大姨诚恳道:“大侄子,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一切拜托你了。”

“大姨你放心,肯定不会让你们吃亏的。”王观郑重点头,然后转头笑道:“宋先生,看来我们要继续谈下去了。”

“不用谈了,上拍吧。”宋英华苦笑道,表情也有几分无奈。各大拍卖行的春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他所在公司肯定也不例外。大部分资金都投放在宣传工作上了,两百万也不是拿不出来,只是拿出来了之后,公司资金的周转就更难了。

况且正如同宋英华所说,他也捏拿不准舍利子的最终成交额是多少。如果是赚了自然是不小的功劳,但是赔了就是他的眼光问题了。尽管他是拍卖公司的经理,不过说到底还是高级打工仔,自然要求稳为上。免得功劳没有捞着。反而吃了挂落。

有了决定,宋英华立即邀请几人前去拍卖公司。主要是王观和贝叶陪同余杰去,大姨和贝叶母亲留下来继续布置新房。

不久之后,几人来到了拍卖公司,这是一栋十分豪华大气的商业大厦。拍卖公司占据了第一层,实力或许比不上荣宝、嘉德这种大拍,但也算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了。

来到之后,余杰跟着宋英华去办理委托拍卖的手续。而王观和贝叶就在外头等待,顺便观赏摆在柜台中的珠宝首饰。期间导购员小妹倒是热情过来介绍,却让王观委婉谢绝了。

小妹子也礼貌一笑,轻步退开了,绝对没有嘀咕什么买不起别看之类的废话。

说起来导购这份工作也挺难的,热情卖力推销吧,顾客觉得你很烦,颇不自在。要是你就站在一边干看,指不定又有顾客埋怨店大欺客,狗眼看人低等等。完全可以用近之则逊。远之则不恭来形容。

这是开店的几天王观的亲身经历,所以才会有诸多的感慨。

“你们经理呢。叫他出来……”

就在王观感叹之时,大门外走进来七八个人,为首的是个身材粗壮,脸上有几分横肉的大汉。旁边都是同样健壮的青年。一伙人气势汹汹的涌进店门,颇有几分来者不善的意味。

反正王观眼尖,看得十分清楚,一个待在柜台里面的小妹子一脸紧张表情。手指头已经偷偷搁在警报器上。要是发现情况不对,马上就会按响警铃。

“经理呢,你们经理呢。叫他马上出来……”为首壮汉很生气的表情,不过就是在吼叫而已,也没有别的什么动作。

见此情形,负责接待的小妹子暗暗松了口气,勉强挤出一抹笑容,小心翼翼道:“这位先生,请问你们找经理有什么事情……”

“别废话,让他出来再说。”

为首壮汉眼睛一瞪,把小妹子吓着小脸都白了,二话不说就匆忙回去跑去经理室。

不多时,宋英华快步走了出来,看见壮汉等人的架势,眉头微微一皱,然后脸上也露出和煦的笑容,试探问道:“我就是这里的负责人,不知道诸位找我有何贵干?”

“你就是经理?”

得到肯定的回应之后,壮汉脸色一变,咧嘴大笑起来,十分热情的伸手道:“经理你好,我叫高庄,请多多关照……”

“高庄(壮)?果然很高壮。”宋英华愣了一愣,然后反应过来,也轻松了几分。至少看高庄的模样,不像是来找麻烦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宋英华自然更加淡定了,笑容也愈加浓厚:“原来是高兄弟,也算是认识了,大家相互关照。”

寒暄客套两句,宋英华自然而然打听起来:“不知道高兄弟这次上门,有什么好关照?”

“把东西拿来。”

别看高庄模样粗壮,实际上也是粗中有细的人,也听懂了宋英华话里的含意,然后直接挥了挥手,身后就有人抱着一个纸箱上来。

此时,高庄弯腰把纸箱打开,脸上有几分神秘之色,小声道:“经理你看看,这些玩意能值多少钱。”

“嗯?”宋英华稍微有些意外,顺势打量起来,只见纸箱之中用报纸垫裹了一些陶瓷器。有完整的杯碗,也有残碎的盘碟。

“这是……”宋英华顺手拿起一个完好无损的杯子打量片刻,也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是在海上捞到的?”

“对,经理果然是行家。”高庄咧嘴笑道:“我们运气不错,一网下去就捞上来这些东西。琢磨着应该是值钱的玩意,所以拿过来给经理看看。”

宋英华闻声,只是笑了笑,自然不会相信高庄的话。要知道这些东西,可不是随便撒网就能够捞上来的。不过他也没有拆穿的意思,继续观察纸箱里的物件,鉴别其中的真假。

“海捞瓷?”

与此同时,王观也走了过来,有些好奇的打量。隐约听见几个关键字眼,足够他判断出箱中东西的来历了。

所谓海捞瓷,顾名思义,那是在海里捞上来的东西。要知道我们中国是陶瓷的发明生产制造大国,自汉代开始已有少量的向海外输出陶瓷器。

据史料记载,欧洲人认为拥有中国的瓷器是一种荣耀。他们大量收藏中国的瓷器,从而带动了中国瓷器的出口量。所以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非常盛行,几乎每天都有本国或外国的船只,装栽了满满的丝绸、茶叶、瓷器在海上穿梭往返。

由于船的装载量大,通常一艘普通中型商船就能装载上万件瓷器,因此在古玩市场上就有“一艘船十个墓”的说法。

本来海捞瓷的价格很低的,毕竟经常海水浸泡了几百年,瓷器的表面肯定会留下腐蚀的痕迹,出现了哑光,或形成斑块状,没有了光鲜亮丽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就算完好无损的海捞瓷价格也不高,往往几十或几百块就能拿到手了。

然而,而且随着近年来古玩经济不断升温,藏家手里的瓷器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大家的目光就转移到海捞瓷上了,也使得海捞瓷价格不断爆涨。

现在的海捞瓷,价格已经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也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拍卖行,不时定期举办海捞瓷的专卖,更加助长了海捞瓷的涨价风潮。

当然,海捞瓷火爆的结果,就意味着大量的赝品随之而生。但是真正的海捞瓷,那是经过了极长时间的海水浸泡,就算造假的人再有耐心,估计也等不了一两百年,所以就是拿东西丢在海里泡一两年就算完事。

这样一来,真品与赝品的区分就极为明显了。反正只要抓住几个要点,就能够轻易鉴别两者之间的区别。

适时,王观笑问道:“不介意我也看看吧?”

“求之不得。”宋英华笑道:“王兄弟是行家,正好帮忙掌掌眼。”

“行家不敢当,大家相互学习……”

说话之间,王观顺手把一枚残片拿起来打量。上手的第一感觉就是残片很干很透,甚至有几分坚硬,这恰恰是海捞瓷的显著特点。

不要以为瓷器在海水泡了几百年,就应该变得潮湿松脆,那是错误的想法。要知道海水之中也蕴含了许多物质,能够与瓷器本身融合起来,就算不能增强瓷器的硬度,但也不至于让瓷器松脆。不然海水早就瓷器泡化了,哪里还有什么海捞瓷。

还有就是瓷器也和人一样,在海水泡久了,上岸之后就会出现缺水的现象。毕竟海水有盐碱,能够汲取水分。所以瓷器离开了海水并且在晒干了以后,就显得十分的干燥,完全没有瓷器原本的油亮光泽。

另外,由于瓷器在海底中沉睡了二、三百年,被海水和暗流的腐蚀冲刷,致使釉面损坏,形成釉的表层如同脱去一层皮。有的甚至还形成了一层氧化层,致使胎釉形成一体。

至于赝品,瓷器的釉表往往光洁如新,釉面没有海水腐蚀而脱皮的状况。加上胎脚潮湿,更没有氧化层的存在,显然与真品有明显的差异。

所以说只要把握住这些要点,就能够轻松鉴别出海捞瓷的真假了。

不仅是王观,宋英华稍微打量片刻,就可以确定纸箱里的物件,就是属于才打捞上来不久的真品海捞瓷……

第566章海鲜宴

ps:第二更求月票支持。

确定海捞瓷的真伪,宋英华立即微笑道:“高兄弟,这些东西还行……”

高庄一听,立即匆忙问道:“大概值多少钱?”不仅是他,在他身后的七八个青年小伙,也是眼巴巴的看了过来。

“这个嘛……”宋英华想了想,然后笑道:“如果高兄弟想要出手,我倒是可以给一个实价,大家交个朋友。”

“这当然最好。”高庄连忙点头,又问道:“不知道经理能给多少?”

宋英华一笑,轻轻伸出一个巴掌:“五万!”

“什么呀,这么少?”

“我还以为能值几百万呢。”

“几百万就不要做梦了,几十万也行啊。”

“该不是在坑我们吧。”

听到这话,七八个青年十分失望,显然这个价格与他们心里所想相差太远。失望的结果,自然是让他们觉得,宋英华就是传说中的黑心无良奸商。

“你们别吵。”

高庄回头一斥,不愧是带头大哥,威势很足,一帮青年顿时不吱声了。再之后,高庄脸上也有几分怀疑之色:“经理,这个价格是不是低了点?”

“高兄弟觉得不合适,可以拿到别家看看。”宋英华微笑道。

说实在话,这笔生意太小。如果不是看在这些人五大三粗,又人多势众的情况下,害怕招惹什么麻烦,他根本不必亲自出马,随便打发一个小妹子来招待就行了。

至于这些海捞瓷的价格,宋英华肯定是压价了。问题在于他压的价格也不算太狠,相反还属于比较高的价位。宋英华可以担保,在同行之中能比他出价高的估计也没有几家。谈得成自然最好,算是多花点钱免去麻烦。

要是谈不成……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大厦的保安反应过来。他们可不是摆设。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公司交了这么多年保护费,也该是时候得到回报了。

宋英华暗暗忖度,微不可察的退了两步。

还好,高庄也没有强买强卖的打算,听到了宋英华的推辞,眉头一皱之后。忍不住问道:“经理,能不能再多点。毕竟这些东西也是兄弟们好不容易才捞上来的,赚的是辛苦钱。”

“我知道……”

宋英华又不留痕迹的退了一步,笑容可掬道:“诸位兄弟真是辛苦了,不过店里毕竟也有店里的规矩,我名义上是经理,实际上也要听老板的。这些东西就是这样的价格,再多加一点就要做赔本买卖了。”

“真的不能加价了?”高庄皱眉问道,脸上的横肉一挤,颇有几分凶相毕露。却是把旁边的小妹子吓得手一慌,差点直接按在警报器上。

“高兄弟。”

宋英华也有几分发怵。不过还很镇定,脸上依然挂着笑容:“这些东西应该是南宋时期的民用器具,这类东西在市场上的量太多了,品相又好,价钱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