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451章

拣宝-第451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现在是有大师,却没有天青泥。”

王观耸肩道:“所以非常明显,那个美女肯定是非常不满你这种搭讪行为,不过看在你爷爷的面子上,不好义正词严的痛斥,所以只有拐弯抹角的拒绝了。”

“什么拒绝了?”就在这时。田老走了过来,笑眯眯道:“王观,已经中午了,苏馆长请客招待大家,你去不去?”

“不去。”王观毫无犹豫的拒绝了,然后轻笑道:“田老,能不能帮个忙?”

“什么?”田老好奇道:“有事就说,能帮我的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这事简单,对于您老来说。肯定不是什么难事。”王观笑道:“我准备回去了,这幅前后赤壁赋就借给您老欣赏了,回头我再去您那拿。”

“滑头小子。”

田老一听,哪里不明白怎么回事。顿时笑骂起来:“你这是要拿我做挡箭牌啊。”

“您老不愿意就算了。”王观直接承认了,然后笑道:“实在不行我打电话叫张老过来了,他肯定有兴趣。”

“不用激我。”田老淡笑道:“这个忙我帮了,不过东西我要观赏一个月。”

“成交!”王观果断点头。随即笑容满面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回去了,到时候再上门向您老致谢。”

“去吧去吧。”田老挥手道:“年轻人确实该少应酬。多用心学习才是正理。”

王观认真点头,然后拍了拍刑秋的肩膀,告别道:“我要回去了,有空常联系!”

“这么快就走啊。”刑秋这才惊醒过来。

“再不走,就要被生吞活剥了。”

王观摆了摆手,与刑秋聊了两句,就干脆利落的走了。现代的生活就是这样,什么都讲究快节奏,告别也差不多,哪有伤春悲秋的时间。

几个小时之后,王观就已经回到了家中,正好赶上了晚餐。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话视,顺便说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一天就算是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王观游览电脑的新闻页面,果然看见了黄州文化节惊现苏东坡真迹的消息。再看看评论,有人支持,有人支持,有人中立,有人纯粹打酱油,有人干脆发小广告,反正乱七八糟,不一而足。

看了两眼,王观干脆关了新闻页面,再到后院帮父亲浇花淋草去了。

就在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王观拿出来一看,顿时感到有几分意外,然后接听起来:“刑秋,找我有事?”

“我到瓷都了,你家在哪里?”

适时,听到手机中传来的声音,王观立时一阵错愕,半响才反应过来:“在火车站?好,等着,我去接你。”

说话之间,王观和父母打了个招呼,立即开车而去。不久之后,果然在火车门大门之前看见了刑秋的身影。

“这里……”

打开车门招手,等到刑秋上车了,王观才惊奇问道:“你怎么突然跑过来了?”

“嘿嘿,怎么,不欢迎我啊。”刑秋笑道:“昨天你可是说常联系的。”

“不是不欢迎,而是觉得你突然过来,似乎不是什么好事。”王观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然后熟练开车调头回家。

“这是你的多疑。”刑秋义正词严道:“绝对是你的多疑。”

“希望……”王观瞥了一眼,轻微笑道:“那么等下你千万不要改口就行。”

“肯定不改口,毕竟我找你可是有好事,而不是坏事。”刑秋笑嘻嘻道,fǎngfo没有看见王观鄙视的表情。

“你还没有死心啊。”

与此同时,王观多多少少有些明白刑秋的来意,所以皱起了眉头:“我不是说过了吗,天青泥已经失传了,基本上已经绝迹,很难找得到。”

“你不是说,在古老的梳妆台抽屉还有吗?”刑秋反驳起来。

“我也说了,那是八十年代的事情了。”王观无奈道:“距今已经有三十年了,哪里还有什么古家具给你翻抽屉。”

“有的,肯定还有漏网之鱼。”刑秋坚信道:“中国那么大,紫砂壶更是从明代就开始兴盛到现在,就算天青泥在民国时期断绝,但是明清五六百年之间,肯定有天青泥传下来。”

“有或许有,但是找不找得到,那才是关键。”王观提醒道:“毕竟不是谁都知道这种泥料的珍贵,或许有传下来的,却被人当成普通泥土扔了,这也无可奈何。”

“所以我才来找你呀。”

适时,刑秋腆着脸笑道:“田老说你的运道极强,由你出马去找的话,能够找到的几率至少高达五成以上。”

“呃!”

王观有些无语,没有想到居然被田老给卖了。

“王观,帮个忙吧。”刑秋期盼道:“兄弟我下半生的辛福,就全指望你了。看在党国的份上,拉我一把……”

“你是认真的?”王观皱眉道:“不是由于被拒绝了,所以要赌一口气?”

“百分之百的认真。”刑秋郑重其事道:“一见到她,我就知道她是我下半生的归宿了。”

“这样矫情……”

王观轻轻摇头,随口道:“你运气不错,我本来打算去一趟苏州,既然你求上门来了,那我就陪你到宜兴看看吧。”

苏州和宜兴,都在太湖边上,从地图来看,也算是一右一左,相互对衬。到了苏州之后,再前往宜兴,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刑秋一听,自然是喜出望外,连忙致谢起来。

“别高兴太早,能不能找到东西,还是个未知数呢。”王观事先提醒道:“要是找不到,千万不要埋怨我就行。”

“怎么可能。”刑秋目光坚定,下定决心道:“找不到也没关系,那我就豁出去了,干脆直接上她家拜访……”

“嘿,看来我说对了,真是宜兴的姑娘。”

说说笑笑之中,王观开车回到家,介绍刑秋给父母认识之后,再亲自下厨房煮饭炒菜,然后吃了午餐就与父母告别,带上刑秋前往苏州而去了。

途中,刑秋好奇道:“对了,还没问你干嘛要去苏州呢。”

“受女朋友之托,去拜访未来的岳父母。”王观随口道。

“那你女朋友呢?”

“在京城……”

就在闲聊之中,两人慢慢的到了苏州。那时差不多已经晚上了,不过由于提前打了招呼,所以贝叶父母也没急着吃饭,等到两人过来了才开宴。之后肯定在贝家留宿,顺便汇报给贝叶父母汇报一下她的最新动态。

第二天早上,两人又告别了贝叶父母,然后前往宜兴。不过两人不是坐车过去,当然也不可能走路,而是坐船穿梭太湖,最终抵达宜兴。

宜兴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称。地理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景观也十分悠久,属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当然,提到宜兴,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紫砂壶。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泥质、造型和古朴的自然美感,已经名扬海内外,成为响当当的招牌。

不过,有些人却不知道,宜兴除了紫砂以外,还有精陶、青陶、均陶、美彩陶,与紫砂并称为陶瓷五朵金花。所以说宜兴的制陶业十分发达,远在新石器时代,当地先民就开始烧制陶器,到了今天之后,大家更是把宜兴称为陶都……

第739章紫砂壶摇篮

PS:三更了,还有月票的话,请支持一下,谢谢了。

抵达宜兴之后,两人在街道上随意闲逛起来。

“话说……”

打量四周环境之余,王观也询问道:“决定来找天青泥,你应该有个计划什么吧,打算从哪里开始着手?”

“呃……”刑秋犹豫了下,摊手道:“没什么计划,我想来就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王观摇头叹道:“你呀,就是典型的头脑发热,一时冲动。”

“不要打击我的热情。”刑秋摆了摆手,又笑嘻嘻道:“不过我知道,你肯定有办法的对不对。不然的话,也不会是胸有成竹的模样……”

“所以才说,这是你的运气。”王观随口道:“走了,想找东西,先去拜码头。”

说话之间,王观随手拦了辆车,上车之后就直接报了个地址。司机微微点头,立即飞疾而去,不久之后就驶出了城市。

见此情形,刑秋轻声问道:“我们这是要去哪?”

“丁蜀。”王观解释道:“那里的陶瓷作坊比较多,我要拜访的人就在那里。”

“谁呀?”刑秋好奇追问起来。

“一个认识的人。”王观耸肩道:“说过几句话,也交换过联系方式,就是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而已。”

“哦。”刑秋了然点头,知道王观说的是生意场上认识的人,属于点头之交。

在两人交谈之时,司机也慢慢开车来到了一个小镇上,然后在镇上一条比较热闹的街巷停了下来。王观付了钱,再招呼刑秋下车,随后再次逛街。

幸好小镇不大。慢悠悠转了一圈,王观就发现目的地了。

“春秋坊!”

此时,刑秋打量起来,忍不住称赞道:“名字挺不错的嘛。”毕竟他的名字之中也有一个秋字,所以难免有几分爱屋及乌。

“是不错,如果你知道作坊主人姓什么,估计感觉更加不错。”王观这一句话,却让刑秋感到非常好奇:“作坊主人姓什么?”

“丁,丁春秋的丁!”王观轻笑起来。然后在刑秋错愕的表情中,轻快走了进去,同时高声叫道:“丁老板在吗?”

“谁呀。”作坊之中也有十几个人在工作,看见有人进来了,一个中年人立即抬头看了过来:“谁在找我?”

“丁老板。是我啊。”王观轻快走了过去,笑容满面道:“龙虎山一别,将近一年没见了,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这个后生晚辈。”

“你是……”

中年人有几分迟疑,突然之间想起来了,脱口而出:“李墨……王兄弟。”

看来尽管隔了一年,王观手中的李墨。还是有人惦记在心里,至少是先想起了李墨,才记得王观这个人。

说实在话,王观也差不多。如果不是去年在斗宝会上,看见了丁老板拿出来一个由大师制作的精妙紫砂壶,他来到宜兴之后,恐怕也不会想到要来找丁老板。

先记得宝贝。进而记得拥有宝贝的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所以王观也不会见怪。反而笑得更加开心:“丁老板记得就好,十分冒昧的过来拜访,真是打扰了。”

“不打扰,欢迎来我这里作客……”丁老板连忙招呼起来。客套两句之后,他就引请两人向作坊的会客厅走去。

客厅比较宽敞,不过由于是工作的地方,所以摆放也比较简朴,就是一张茶几,几个椅子而已。不过在客厅的正前方,却是摆了一张供台,台上供奉着一个和尚塑像。

看到这个情况,刑秋自然觉得有些惊诧,不过王观却明白怎么回事。

要知道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比如说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酒的发明者是仪狄或杜康,缫丝制绸则推黄帝的妻子嫘祖,宜兴陶业供奉的是陶朱公范蠡。

据说当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立即带着美女西施归隐,然后做起了陶瓷生意,最终经商积资巨万,自然被陶业奉为祖师爷。不过紫砂壶在古代尽管归属于陶业一类,但是供奉的祖师爷却不是范蠡,而是一个异僧,始陶异僧。

中国这个地方比较神奇,不管是什么东西现世,总会伴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紫砂壶自然也不例外,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形象怪异的僧人经过丁蜀小镇,他一边走一边疯疯癫癫的问人要不要买富贵。

一般人听见了,肯定嗤之以鼻。不过其中倒有一个见多识广的老陶工心中一动,立即跟随异僧而去,然后在山上挖出了五颜六色的矿石。

老陶工就把这些奇妙的五色矿石带回去粉碎、捣练、烧制,按照不同泥料的配备,烧成的制品就会五光十色,缤纷多彩。梨皮色、海棠红、天青、墨绿、黛黑、深紫,品种繁多。粗砂制的,敦庞厚重;细砂调的,润而不腻,妙不可言。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紫砂壶才从陶业中脱离出来,自成一脉。那个异僧,自然就成为了紫砂壶业的祖师爷,受到大家的供奉。

当然,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紫砂才有五色泥、富贵土的别称。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十分乐意称紫砂为富贵土的,毕竟名字十分吉祥,寓意深长。

传说是真是假,没人会去较真。大家只知道发现了这种富贵土,确实养活了好多人,那么供奉发现这种土的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中国人还是比较讲究饮水思源的,喝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优良的传统,值得继承。

就好比现在,丁老板奉茶待客,王观和刑秋自然要在口头表示一下感谢。

与此同时,丁老板试探问道:“小兄弟,这是来宜兴游玩吗?”

“无事不登三宝殿。”王观不好意思笑道:“这次过来,却是想向丁老板打听一些事情。”

“你说,只要力所能及,绝对没有二话。”丁老板拍胸口道,倒也有几分豪爽。

“这事说起来,或许会让丁老板笑话,不过事出有因,也不得不过来打探一番。”王观无奈笑道:“想必丁老板知道天青泥吧,我们就是为它而来。”

“天青泥?”丁老板愣了一愣,随之释然笑道:“如果说小兄弟为其他东西而来,我可能还会惊讶一下,但是为了天青泥,我真的一点也不意外。”

“这样说吧,宜兴有紫砂壶企业二十多个,民间作坊一千多个,正式的从业人员大概有三五万,与之相关的人员不计其数。”丁老板估计了一下,笑容满面道:“再加上慕名而来的商人、收藏家、淘宝者,反正就是一大批人,大家都在找天青泥。”

“了解。”王观点头,笑问道:“有人找到过吗?”

“据说有人找到了。”丁老板笑眯眯。

刑秋眼睛一亮,急忙追问道:“在哪里?”

“淡定。”王观轻轻摇头,微笑道:“据说而已,真真假假,又有谁能够说得准。”

“没错,王兄弟不愧是行家,明白其中的意味深长。”丁老板笑道:“这样说吧,如果是这位兄弟单独过来,问我有没有天青泥,那么我肯定告诉他,有!我有一块天青泥,那是祖上传下来的,你要吗?”

刑秋尴尬一笑,他又不是真蠢,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有没有,那是分对象的,你一个外行人想买天青泥,不坑你坑谁?

“丁老板又在开玩笑……”王观笑了一笑,又把话题拉了回来:“就算没有天青泥,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