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463章

拣宝-第463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唐夫人把那些大老板引请进来的时候,王观他们就在方丈室旁边的房间待着,而且更参加了半山和尚主持的法会,不过没人关注他们而已。

此时,大家也在谈论香气的事情。关于须弥香,在场的人都知道,更亲身感受过,所以很了解这种香气的特性,自然愈加觉得奇怪。

按照钱老的提议,王观把珠子交给半山和尚,请他帮忙重新开光加持,稳定磁场。没有想到,居然在法会上出现这样的异常情况。

对此,皮求是十分不解:“兄弟,情况有些不对呀,以前不是要拿起珠子才能闻得到香气吗,现在怎么大家都能闻到了。”

“不知道。”王观轻轻摇头,然后若有所思道:“或许是磁场的作用吧,法会的诵经声和法器乐声互相交汇,与须弥香形成了共振,这才有这样的效果。所以法会一结束,香气就立即消失不见了。”

“有道理。”半山和尚深以为然:“佛门至宝,自然与佛门法会相辅相成。”

说话之间,半山和尚微笑道:“王施主……”

“停!”

刹时,王观翻白眼道:“你不用说了,东西可以再借你一段时间,不过事后我要拿走,不能长期放在半山寺。”

半山和尚一听,自然也有几分失望,不过还是表示了感谢。

“不用谢了,我觉得你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惦记着我的须弥香,而是认真的筹划一下怎么应对接踵而来的香客吧。”王观笑道:“免得手忙脚乱,给香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话没错。”

唐夫人十分赞同道:“在见识过今天的热闹场面之后,那些香客肯定会一传十,十传百。呼朋引友过来参观。明天的人数可能会翻倍,后天或许还要再增加几成。我估计在开寺的前半个月,寺里怕是闲不下来。”

事实证明,唐夫人的估计对了,不过也有些偏差。她说明天人数增加一倍,那是低估了人的猎奇心理。现在是网络时代,资讯十分的方便快捷。今天前来寺院的人之中,也有不少年轻人。他们看见宣德宝炉之后。纷纷用手机拍照,然后上传到网上。

开始的时候,一些人觉得宣德宝炉眼熟,想了一想,马上就恍然大悟,那不是和焦尾琴一起亮相的东西吗?毕竟东西也曾经热闹了一阵,大家多少有几分印象。后来东西消失了,大家也不再关注了。

所以乍看之下,这些人以为这是旧帖,被人挖坟顶上来了。就下意识的想要关闭页面。可是再多看一眼,却惊奇的发现。这是今天的新帖。

“是打算炒冷饭?”

个别人比较好奇,没有选择关闭页面,而是仔细的浏览起来。看了之后,他们才发现这帖子原来是在宣传封建迷信。

“什么封建迷信,这绝对是真事,有图有真相。”

“谁知道是不是p的。”

“p你屁!”

一番争吵,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与此同时。又有许多帖子冒了出来,内容也是大同小异。不过拍摄的角度不同,再加上id的差异。有些还是经常活跃的老账号。自然比较让人信服。

一时之间,纷纷扰扰,有人干脆相约去看个究竟。如果是真事,那自然可以看个热闹。如果说是假的,也可以打脸。

所以在第二天的时候,不仅附近的村民继续过来烧香拜佛。更来了许多脖颈挂了相机的年轻人,他们的目的不是拜佛,而是来查明事实的真相。

不过来到之后,这些年轻人却发现半山寺的环境比网上的描述更加优美,而且那个大炉的品相更是瑰丽得难以形容,特别是烟气化莲的场景,更是让许多人瞠目结舌。

见此情形,一些人二话不说,马上实拍上传网上,自然引起了轰动。如果是几个人造假,那还说得过去,但是没有理由一帮人造假吧。

当然,或许也有人不信,但是发帖的人赌咒发誓,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了。

少部分不相信的人,则是打算亲自出马过去看一看。然后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也让半山寺里的和尚快乐兼痛苦起来。

半山寺的人气,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爆涨,一时之间天南地北的人都知道京城远郊有这样一个寺院。香火鼎不鼎盛不好说,神佛灵也不灵验也不清楚,反正就是非常有名。如果不是由于新闻管理条例,不好多报道这方面的事情,估计半山寺肯定能上新闻头版头条。

不过,网上的热议,终归只是热议。除了家住附近,并且有钱有闲又好奇心旺盛的网民过来看个热闹以外,真正让半山寺人流爆满的还是口碑。

口耳相传之下,不仅是附近的市民蜂拥而来,一些富豪老板更是天天驾车出现在半山寺的脚下。当然这些富豪老板在烧香拜佛之余,也在考察这个项目的潜力。如果潜力够大的话,却是想要参与其中。

对此唐夫人表示欢迎,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多人参与了,蛋糕才能做大。

另外不仅是富豪老板感兴趣而已,附近一些聪明的村民,发现寺院人流滚滚的时候,也开始经营起一些小买卖,在寺院山脚下摆起了小地摊,出售一些廉价的小玩意。打着寺院法师开光加持的幌子,生意却也不错。

察觉这个情况,也促使那些富豪老板下定了决心,找唐夫人盘下了一些地皮或者店面。这样不仅使得项目工程的进展更快,甚至还没有开始营业就走上回本之路。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此时,在半山寺待了两三天,又巡视一番建筑工地,王观就直接返回大宅门。才打算和钱老说一说在寺里的见闻,没想刚进入客厅,却突然发现一抹雪亮的光芒在自己的眼前刺来,让他惊得后背微微冒出了冷汗。

还好只是虚惊一声,雪白的光芒只是虚晃而过而已。与此同时,王观又听到了一阵得意的笑声,好像有几分熟悉。当下他连忙定神一看,只见俞飞白手里拿着一把兵器,正笑眯眯的看着他,那模样说有多欠揍就有多欠揍。

一瞬间,王观有几分无奈。本来有几分气恼的情绪也随之烟消云散,没好气道:“就知道是你这个混蛋……”

“咦!”

随即王观也反应过来,有些惊喜道:“你不是在海上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什么意思,巴不得我不回来是不是?”俞飞白撇了撇嘴,然后一脸得意洋洋的表情:“昨晚就回来了,打算给你们来个惊喜……”

“不像是惊喜,倒像是惊吓。”说话之间,王观有些迟疑道:“那你是满载而归,还是找不到东西,又而不住寂寞,所以干脆回来了。”

“你说呢?”

俞飞白不满道:“我像是那种半途而废的人吗。”

“像,非常像。”

王观毫不犹豫点头,眼中带着几分笑意道:“不信你问钱老。”

“一边去,少扯虎皮。”俞飞白哼哧一声,手中兵器一抖,在阳光的映射下,雪白的光芒流转反照,有一种锋芒毕露的感觉。

见此情形,王观才仔细打量俞飞白手中的兵器,十分好奇道:“你这把剑……好像很有来头的样子。”

“嘿嘿,看出来了?”俞飞白更加得意起来,笑逐颜开道:“哼哼,不要以为你有大夏龙雀刀、龙鳞匕首就可以卖弄了,我手里的宝剑也不是吃素的。”

“我没卖弄啊。”

王观摇了摇头,看见俞飞白拿着锋利宝剑晃来晃去的样子,实在是不放心,干脆绕行半个圈子,走到钱老旁边坐下,小声打听道:“他那是什么剑?”

“宝剑,花纹钢剑。”

不等钱老开口,俞飞白就抢先说道:“古代的名剑,绝对不逊色于大夏龙雀刀。”

“咻!”

话声未落,为了证实自己没有撒谎,俞飞白手臂一挥,宝剑如电闪过,掠起了一阵微急的厉风声,然后干脆利落把旁边的草席斩成两断。再看草席的切口,十分的整齐平滑,可见剑刃的锋利程度。

“怎么样。”

适时,俞飞白趾高气扬道:“实话告诉你吧,这是当年大海盗五峰船主汪直的随身兵器,没少和别人对砍,属于实战型的兵器,比你那把大夏龙雀刀的样子货强多了。”

“嗯?”

王观一听,顿时多了几分兴趣:“拿来看看。”

“拿去。”

俞飞白把剑归鞘,高傲的递了过来,同时提醒道:“剑的分量不轻,别砸脚了。”

“果然有些沉。”

把剑接拿过来,王观就发现手掌一压,就知道俞飞白没撒谎,东西确实颇具分量。如果按照分量来划分,这把剑应该是属于重剑一类,比较适合劈砍,杀伤力不小。

心里忖度之时,王观也随之抽剑出鞘,仔细的观赏起来。只见剑长三尺余,剑身银光流转盈泄,似月华萦绕,又似清流行布,充满了特殊的美感。

打量片刻,王观若有所思:“这纹理好像有些眼熟。”

“废话,当然眼熟。这是松纹,松纹古剑……”

与此同时,俞飞白志得意满的大声宣布:“就是沈括梦溪笔谈提到的松纹剑,在宋代的时候也称为蟠钢剑!”

第758章当时名士

ps:今天的第二更,急需要月票,请大家多多支持。◎◎

“松纹古剑!”

这个时候,在俞飞白的提醒下,王观这才恍然大悟,手指在剑纹上轻轻掠过,果然好像是松木的纹理,极具规律性。而且这种松纹古剑的锋刃极为坚韧犀利,锋口具有暗藏锯齿的作用,杀伤力肯定非常惊人。

稍微掂量了松纹剑,王观赞许道:“嗯,还行,不错。”

“什么叫还行不错。”俞飞白一听,顿时鄙视道:“这分明是绝世宝剑好不好,我看你肯定是嫉妒了,不肯承认……”

“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王观笑了笑,不提工布剑了,免得打击俞飞白的自信,随之他继续打听起来:“你说这是汪直的随身兵器,那肯定是找到汪直的宝藏了吧。”

“如果说所谓的宝藏,就是这把松纹古剑而已,你会不会翻脸?”俞飞白认真问道。

“不会。”

王观直接摇头,据实道:“就是怀疑你把宝藏私吞了而已。”

“切!”俞飞白哼声道:“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是那种人吗……其实我真想成为那种人。”

感叹之余,俞飞白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总算没有白浪费我的时间,将近两个月的辛苦也值了。在挖到宝藏的那一时刻,我差点想要远走高飞,直接移民到美国算了。”

“这话的意思是……”王观喜形于色道:“宝藏十分丰厚?”

“不仅是丰厚,简直就是……”

俞飞白有些激动,伸手比划起来:“很多很多,不仅有金银财宝而已,还有许多兵器。如果是在古代,完全可以利用那些兵器拉起一支超过千人的武装。”

“这个不奇怪。”

与此同时。钱老微笑道:“根据史料记载,汪直从事走私活动,往来于中日之间。甚至于定居日本平户,挂起徽王旗号,手下起码超过三千多人。这样的势力,准备一批兵器备用,也算是比较正常的事情。”

“对,很正常。”俞飞白眉开眼笑,然后又唉声叹气道:“可惜十分可惜。几百年过去了,那些兵器没有得到保养,大部分已经锈化。只有一些比较名贵的兵器,包括这把松纹古剑,由于妥善的安置在密封的箱子中。这才完好无损。”

“兵器之类的不用管了。”王观摆手道:“还是说说金银财宝的事情吧。”

“咦。”

俞飞白立时惊奇道:“你什么时候变得这样财迷了?”

“废话。”王观白眼道:“什么时候你花出去几亿,又尝试过银行户头一贫如洗的滋味,你也会变得财迷起来。”

“我倒是想体验这种滋味,前提是你先给我几亿再说。”俞飞白也是十分的不爽,在他看来这分明是赤/裸裸的炫耀。

“这个嘛……”

王观眨了眨眼,忽然笑道:“你不是说金银财宝很多吗,那应该有几亿吧。”

“嗯?”

适时。俞飞白摩挲下巴,沉吟道:“没有具体统计过,还真是不好说。”

“这还不简单,你把东西搁在哪儿了。我去统计。”王观摩拳擦掌道,就像他自己所说,现在是穷怕了,有一大笔金银财宝入账。自然有点儿精神振奋。

“津门码头!”

俞飞白随口道:“东西有些杂多,一时半会也搬运不过来。干脆先放在船上。”

“那还等什么,赶紧去看看呀。”

说话之间,王观呼朋引友,再在俞飞白带领下,浩浩荡荡来到了津门码头。然后登上了一艘巨大的货轮,宝藏就安放在宽阔的货舱之中。进入货舱,灯光全部打开,大家也看得十分清楚,只见舱中堆放了二十多个大箱子。

王观走进一看,只见每个大箱子都被人用铁钉封死了,用手一碰就感觉箱子非常地沉重,不知道里头搁了多少东西。

与此同时,俞飞白找来了工具,兴致勃勃道:“都过来,给你们瞧点好东西。”

说话之间,俞飞白把一口大箱子撬开,在打开箱盖的一瞬间,一抹微红色的光泽立即倾泄了出来,十分引人注目。

“是什么东西?”众人纷纷围了过来观赏。

“红珊瑚。”

乍看之下,王观也有几分惊讶:“而且还是珊瑚树。”

“好漂亮。”

其他人忍不住赞叹起来。要知道红珊瑚是珊瑚中地位最高、价格最贵的一种,也是现在市场上的珊瑚主流。毕竟颜色艳丽的红珊瑚,对于比较喜欢红色的中国人来说,红珊瑚自然有着特殊的寓意,象征吉祥如意、红红火火。

特别是珊瑚树,这样的东西可不普通。

话说在晋武帝年间,石崇和王恺斗富。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他常常帮助王恺。有一次送给王恺一棵二尺多高的珊瑚树,枝条很长,史书记载说东西是世间少有的宝物,价值可能比珠玉还要高几倍。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东西出产海底,古人又对大海有种无知的畏惧感。所以在海里产出的珊瑚,肯定当成是稀世珍宝。

而且不仅是在古代,就算是在现代,珊瑚树的价值也不菲。比如说眼前的这株珊瑚树,高达一米有余,殷红的颜色十分艳丽,而且散开的枝条就好像是孔雀开屏一样绚烂,品相十分完美。这样的东西,价格肯定超过百万。

“好东西啊。”

就在这时,皮求是的眼中掠过一抹精明之色:“拿去请半山大师开光,然后可以当成风水树出手,价格应该可以直接翻一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