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474章

拣宝-第474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满足了这几个条件,锔钉好的瓷器就会严丝密合,绝对不会出来渗水漏水的现象,可以称得上是巧夺天工。

一般来说,锔瓷不怎么值钱。尤其是百姓家锔钉的大水缸,就算流传到现在,那肯定也是不值钱的玩意。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说在日本就有一个十分显著的例子。

传说中国南宋时龙泉窑有一个精美的碗被传到日本,一直被当做国宝收藏。到了日本室町时代。这只碗被掌权大将军足利义政收藏。

大将军非常珍惜它,但还是不小心碰裂了。于是大将军派使者带着碗来到中国,恳请大明皇帝依照原样再赐一只。但是礼官遍访各窑,却由于工艺原因,已经仿不出原件的釉色。使者无奈。只好请高明工匠把碗锔钉好,又带回了日本。

从这个案例就可以知道,锔瓷这件事情,在明代是十分普遍的。

不过由于时代的审美观有异,现代的许多古玩收藏家,对于锔器很不喜欢,觉得一排锔钉很难看。所以就算有人买到了锔瓷。也会特意请人把锔钉拔开,再用粘胶仔细粘合起来,这样看起来确实更加美观。

当然,不喜欢锔瓷。并不代表锔瓷没有价值。在2007年的时候,有一件钉了一圈接痕锔钉的明正统青花龙纹大缸,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之后,最终以209万元成交。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起。许多藏家才开始正视锔瓷。

“既然锔过,那就是残器了。”

与此同时。俞飞白皱眉道:“那大盘到底有多好,竟然敢要价六千万?”

“东西很好,非常精美。”

看见俞飞白怀疑,欧阳居然立即维护起来:“尽管大盘从中间开裂在两半了,但是锔钉的手艺十分精良。高明的巧匠在盘底锔钉起来,十分的细密。如果在正面观望的话,根本看不出有裂纹的存在。”

“总而言之,除了这点瑕疵以外,再也没有什么毛病。青花的发色漂亮,荔枝绶鸟纹饰又十分罕见,全世界再也没有同样的东西,属于独一无二的珍品。”

说话之间,唯恐其他人不信,欧阳快步走了出去,片刻之后返回,手里却多了一叠相片。不是小相片,而是九寸左右的大相片。

“你们看……”

欧阳把相片亮出来,王观等人连忙看去,只见相片是一个青花大盘,盘心绘绶带鸟立于的荔枝树上,悠然俯身,欲擒小虫,活泼生动,栩栩如生。

在盘心四周的弧壁边沿,则是六簇荔枝纹饰。美丽的青花纹饰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大盘中,却不显得有丝毫的繁琐痕迹,相反还十分的清秀雅致,自然细腻之极。

最重要的是,无论王观他们怎么观看,硬是没能从高清相片之中发现裂纹的存在。直到欧阳出示盘底的相片,大家才看到一条细密好像是拉链的锔纹。

“就是这样钉起来?”慕容光很是惊奇:“这样牢固吗?”

“当然牢固,就算盛热汤也不会渗漏。”欧阳十分肯定道:“而且表面如果不是认真打量,或者拿高倍放大镜特意去寻找的话,绝对看不出缝来。”

这已经是欧阳第二次强调了,可见东西真的很好,让他十分动心。

“看起来挺不错的。”这个时候,王观斟酌起来,逐一把相片仔细看过之后,才笑问道:“对了,不知道这个盘子有多大?”

这是相片,没有参照物对比,还真是不好分辨大小。要知道物件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东西的价值。不是说小物件就不值钱,主要是大的东西,肯定有一定的加分。毕竟以古代的工艺,想做出又大又精美的东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再说了,但凡大物件,在流传的过程之中,最容易磕碰坏了。这个大盘就是最好的例子,不然也不会让人锔钉起来了。如果能够完好无损的流传到现在,价格肯定还能再翻一倍。

“这个是大盘,很大的盘。”

此时,欧阳兴冲冲道:“我亲自量过了,盘的直径有59。5厘米,属于不可多得的大器。但是在观赏的时候,却没有任何臃肿的感觉。相反还显得十分庄重大气秀雅……”

欧阳赞不绝口,这情形分明是十分意动,打算把东西买下来的征兆。对此王观也不感到意外,毕竟通过照片欣赏这件东西,他也有几分怦然心动的感觉。

然而,在没有看到实物以前,王观还是有几分疑虑:“欧阳大哥,恕我冒昧打听,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来历呀?”

不管是什么样的东西,尤其是珍品的古玩,最讲究它的来历,也就是所谓的传承有序。祖上传下来的,自然是有脉络可寻,又或者是挖地盗墓打捞海底宝藏得到的,也是一种来历。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说法,不可能凭空变出来。

赝品就是凭空变出来的,所以卖赝品的人总是喜欢给东西编造故事。然而故事终始只是故事,无论编得多么逼真,也比较容易让人识破。

“这是海归瓷。”欧阳迟疑了下,又立即改口道:“严格来说,也不算是海归瓷,这是我在香港认识的一位藏家手里的东西。”

“香港的藏家?”王观一怔,表情更加惊疑了。

毕竟香港到酒泉,至少跨越大半个中国的疆土了,距离似乎有些远。在他的印象之中,香港的瓷器一般是在沿海地区出现比较多,很少跑到内陆城市。

之所以这样,首先是路途的距离,其次就是经济发达因素了。毕竟相对内陆来说,沿海地区的经济肯定比较发达,玩收藏的人更多一些。

“是你自己联系的,还是他上门推销的?”俞飞白皱眉问道,他比较直接,也不掩饰自己的怀疑:“感觉好像有些不对。”

“有什么不对?”

欧阳惊愕了下,然后也明白两人的担心,连忙解释道:“东西真的很好,而且还有苏富比的鉴定证书,应该不是赝品。”

“证书之类的东西,能信,又不能尽信。”俞飞白摇头道:“只要舍得撒钱,别说苏富比鉴定证书,就是故宫大专家的亲笔评定,我都可以拿一个给你。当然,我只能保证上面的签章是的,至于那些评定是不是出自大专家之手,那就不好说了。”

“欧阳大哥。”王观语气比较委婉:“也不是说东西一定是赝品,只不过这样的大器重宝,可以称得上是价值连城,无论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我在香港也认识几个著名的艺术品经纪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却是可以告诉我那个藏家的姓名,我找他们打听一下。毕竟都是在一个圈子,说不定他们也知道这事。”

古玩行里有潜规则,在一笔交易没有完成之前,第三方不应该打听卖家的消息。因为这样做有截糊的嫌疑,也就是所谓的拦一道,所以王观才这样婉转。

“这是好事呀。”慕容光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只是觉得知道对方底细肯定最好不过了,当下催促道:“欧阳,赶紧说呀,那人叫什么名字。”

“怎么可能信不过王兄弟,还要谢谢你的热心帮忙呢。”

适时,欧阳稍微犹豫就笑道:“那人是我去年到香港参加一个拍卖会时认识的人。当时他坐在我旁边,大家都觉得有些无聊,就聊上了。”

“他很和气,很热心的指点我一些瓷器的收藏知识,后来拍卖会结束,我们就相互交换了联系方式。一年下来,也时不时的通话,其实主要是我向他请教一些问题,他也十分耐心的解答……”

欧阳说了一大段,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那人是自己的朋友,不可能骗他。

第775章扑空

ps:二更了,求月票支持拣宝。

对此,王观不置可否,只是忽然问道:“欧阳大哥,你这里的收藏品,有他推荐你购买的东西吗?”

“没有。”

欧阳直接摇头,然后解释道:“东西都是我自己淘回来的,不过是在几天之前,我觉得收藏馆中缺少了一个镇馆之宝,无意中和他谈到了这事,他就向我推荐了这个永乐青花大盘。严格来说,应该是我主动,不是他向我推销……”

“喂,人家就是问你那人的姓名而已,你啰嗦说一大堆做什么?”

此时,王观和俞飞白还没说什么,慕容光就有些不耐烦了:“我看呀,就是你潜意识中也觉得有些不对,但是又觉得自己如果上当受骗太丢面子,所以干脆自欺欺人,拼命的为那人辩护,也算是维护自己拣宝。”

“滚。”

欧阳横了一眼,这才回归正题道:“那人姓朱,单名一个达字,朱达!对了,他不是香港人,而是欧裔华人……”

“朱达!”这个时候,王观和俞飞白已经听不见欧阳的下半句了,齐齐看了眼,顿时惊叹出来:“朱大先生?”

一瞬间,王观连忙追问道:“欧阳大哥,那人年纪有多大,是什么模样,有没有相片?他向你推销盘子,是不是他亲自带过来的?”

一连串问题,直接把欧阳问懵了,不知道先回答哪个。与此同时,慕容光惊诧道:“怎么了,这个朱达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有问题,而是问题很大。”俞飞白郑重其事道:“如果朱达真是朱大先生,那简直就是要捅破天的大事。”

“夸张了吧。”慕容光自然是半信半疑:“那个朱大先生又是什么来头?”

“高手,天下第一高手。”

这话慕容光肯定不信的。然而俞飞白却快速补充道:“清代以降,古玩界第一造假圣手,赝品以假乱真,天下能够识破的人屈指可数。”

“真的假的?”

这下子不仅是慕容光吃惊,连欧阳也感到非常错愕:“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那是因为你没有师承。”

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所以俞飞白语气很不客气:“你是半路出家,从来没有正式拜师,属于野路子一派,古玩界的许多隐私秘传。你自然不清楚。”

“呃……”

欧阳愣了一愣,然后认真考虑起来,隐约之中感觉俞飞白说得很对。凭什么王观这样年轻就取得这样大的成就?肯定是由于有名师指点啊。在自己努力翻书看资料的时候,人家却有师父手把手的教,想不成材都难。

“不对吧。”

与此同时。慕容光满脸怀疑之色:“清代以降,到现在将近四百年了吧,那个朱大先生是妖怪吗,可以活到现在?”

对于慕容光的问题,不仅是俞飞白,连欧阳也收回思绪,然后以怪异的目光看向他。就好像是在看一个白痴。

“咳咳。”王观比较好心,尽管也想笑,不过还是忍耐住了,并且给出答案:“朱大先生是一个称号。就好像现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一样,可以代代相传。”

适时,慕容光才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蠢问题,脸上一红。尴尬得立即闭嘴,老实的保持沉默。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不过,王观却没有停下来,而是仔细的向欧阳解释清楚朱大先生的来历,以及朱大先生作品的危害性。

“说白了,就是害怕引起市场恐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所以大家才拼命捂盖子,所以你才没有听说过这事。”俞飞白一针见血道:“如果要让大家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人的存在,估计瓷器价格肯定一落千丈,就好像泡沫一样破灭。那个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跳楼。”

俞飞白这话不是危言耸听,反正在他的描述下,欧阳的额头已经隐约冒汗了。

显然欧阳也想到了其中的严重后果,也不用提别的,如果他把那个永乐青花大盘买下来了,却得知是赝品,估计他也有撞墙的冲动。毕竟几千万他可以损失得起,却并不意味着他可以眼睁睁地看着几千万打水漂。

“欧阳大哥,你也别太急。”

俞飞白才唱了白脸,自然轮到王观站出来唱红脸了:“这个朱达,未必就是朱大先生,也有可能是我们多心而已。不过这种事情,也是宁可信其有,小心无大错嘛。不知道你对他了解多少,能不能和我们详细说说?”

“我真的没有多少了解。”

这个时候,欧阳也有几分彷徨道:“只是知道他是外籍华人,甚至连他是哪个国家的人都不清楚,平时只是通过电话联系……”

“他是什么模样?”王观又问道:“多大的年纪?”

“五六十岁吧。”

欧阳努力回忆:“我们就是在拍卖会上遇见,然后就再也没有见过,现在隔了一年多了,记忆也有几分模糊。我就依稀记得他很和蔼可亲,很绅士的打扮,头上戴着帽子,和我一样挂着一副眼镜,身上充满了儒雅的气质……”

“声音?声音有些磁性,有些慢条斯理,可是极具说服力。而且是十分标准的普通话,没有什么明显口音……”

“显著特征?没有……想不出来。”

听到欧阳的描述,王观和俞飞白有些失望。这些形容词太抽象化了,很难在茫茫人海之中把这人找出来。最可惜的是欧阳不是画家,不然直接把人画出来,那就省事多了。

“最后一个问题,那人卖东西给你,是亲自过来了,还是托别人送过来的?”俞飞白询问道,一脸郑重表情。如果是前者,那就不要怪他求大哥帮忙,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了。

欧阳迟疑道:“他说最近很忙,所以托别人送来的。”

说到这里,他也有些疑心了,这样珍贵的东西,居然托别人送过来,合理吗?在一般的情况下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人家信得过委托的人,自然十分合理。可是听王观和俞飞白这么一说,欧阳就开始怀疑起来,这事正常吗?

此时,王观连忙问道:“那人在哪里?”

“市区酒店。”欧阳下意识的解释:“我想请他住我这的,可是他却拒绝了,说是想浏览酒泉的景观。当时我觉得他是不想承情,免得不好讨价还价,所以就不强求……”

俞飞白没有心思听欧阳的解释,闻声立即站了起来:“回市区。”

“这么晚了还去?”

“事不宜迟。”俞飞白果断道:“如果是朱大先生的人,正好把他瓮中捉鳖。如果不是……那也没关系,正好我们也想看看永乐青花荔枝绶鸟图大盘到底有多么精美。而且也可以帮你参谋参谋,给个意见什么的。”

欧阳一听,觉得也是,当下立即答应下来。接下来的事情也不用多说,几人又开车出门,十几分钟之后,重新回到了市区,然后直接来到市区之中最豪华的酒店。

下车进入酒店之后,俞飞白忽然想起什么,连忙问道:“对了,那个人的身材怎么样?有没有带保镖?”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