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49章

拣宝-第49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吧!”

俞飞白惊愕,瞠目结舌,彻底呆了。

旁边的杨老,情况也差不多,浑浊的眼睛定定的望着钤印,充满了不可置信之色。

一会儿之后,俞飞白率先回过神来,眼神复杂的望着王观,一边苦笑,一边感叹道:“你小子,又拣了一个大漏。我现在已经麻木了,不知道是该祝贺你,还是该嫉妒的揍你一顿。对了,有这层薄纸敷着,你怎么能这样肯定,这幅画就是文同的真迹?”

“呵呵……”王观干笑起来,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好解释。

就在王观琢磨着合理借口之时,杨老站了起来,一把揪住他,急切道:“小哥,走!”

。。。。。。。。。。。。。。。。。。。。。。。。。

感谢书友“恒峰hf、无聊de闲人、悠悠摆渡”打赏。

强推了,求收藏,推荐票,请大家多支持。

第110章三分画,七分裱

“杨老,怎么了。”

王观愣住了,不明白杨老揪住自己做什么。

“去找人,揭画。”杨老兴冲冲道:“我认识一个字画修复大师,他的手艺精湛,绝对能够完好无损的把这幅画上的一层掩饰物揭下来。”

“没错。”

这时,俞飞白也顾上不刚才的问题了,连忙点头道:“我也想要见识一下,一代竹画宗师文同的真迹,到底是什么模样。”

“那就麻烦杨老带路了。”

王观闻声,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由于发福中年人已经埋单了,所以三人直接下了茶楼,在街道旁边招了辆出租车之后,就直接朝杨老所说的地址去了。

半个小时之后,出租车停在了一个小区之中,一栋普通的民宅前面。

付钱下车之后,王观左右打量,发现这个小区,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又远离了热闹的商业街道,倒显得有几分安静清雅。

尤其是眼前这栋宅院,有点儿像四合院的布局。在前院之中,搭了个竹棚,篱笆上缠绕了许多爬山虎。绿油油的藤条丝叶,随风飘扬,十分青翠惹眼。

“叮咚……”

杨老随手按响了门铃。

一会儿,宅院之中,走出来一个保姆模样的年轻女子,看见了杨老,立时笑道:“杨老爷子,是你来了。”

杨老点头,随口问道:“黄老哥在不在?”

“在呀。”保姆笑道:“不过,刚才有个什么公司的人上门,老爷子烦他,借口忙,现在躲在工作室里看书呢。”

“呵呵,黄老哥的脾气好,换成是我,真烦了,把人撵走得了。”杨老笑呵呵道:“去,告诉黄老哥,是我来了,而且带来了件好东西。”

“知道。”保姆笑嘻嘻点头,转身回屋里去了。

看得出来,这个地方,杨老很熟悉,也不需要人带,反而当成自己家一样,引着王现与俞飞白,大大方方的穿过通道,走进了客厅之中。

与此同时,在客厅之中,有个西服革履的中年人,安静的坐在沙发上,百无聊赖的翻着一本杂志,看见杨老进来了,连忙惊喜抬头,起身迎了上去。

“杨老,你来看黄老啊。”中年人十分热情。

不过,杨老似乎也不认识这人,或者不愿意搭理他,只是敷衍的点头,淡然道:“我找黄老哥有正事。”言下之意,你这种没事的闲杂人员,赶紧走吧。

然而,不知道是中年人脸皮厚,还是没听懂,继续笑容满面道:“杨老,您快坐。黄老在忙,不过知道你来了,肯定会十分高兴的。”

虽然说,会把人撵走,但是真正遇到这种死皮赖脸的人,杨老还真是无可奈何。加上对方态度恭敬,又是笑容可掬的,确实很难恶语相向。

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况且,中年人烦是烦了,但是还没有烦到让人不能忍受的地步。

在这两三分钟的时间内,王观可以感觉到,这个中年人谈吐风趣幽默,博闻广见,而且身上有种亲和力,能够让人勾起与他聊天的兴致。

也难怪,那个黄老先生,尽管觉得这个中年人烦,最多是躲起来罢了,还真不好意思把对方硬生生轰走。

王观觉得,具备这种强大的沟通能力,多半是什么公司的联络部经理之类。

“杨老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就在这时,一个须发银白的老人,慢慢的在二楼走了下来。

王观注意到,这个老人虽然走得慢,但是步伐非常的稳健,而且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时不时流掠像年轻人一样的神采亮光。

“黄老哥。”杨老连忙上前招呼。

两个老人在厅里坐下,保姆又端了几茶杯进来,摆在众人的桌子前,又退了下去。

“杨老弟,又淘了什么宝贝,让老哥我见识一下。”黄老笑道,喝了口茶之后,一脸十分好奇的模样。

“小哥,把东西拿出来,让黄老哥也开开眼。”杨老笑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老哥看过之后,怕要烦劳你露一手绝活了。”

“哦,那我倒要仔细看看,倒是什么宝贝了。”黄老笑了笑,也不怎么在意。

“一幅古画,请黄老鉴赏。”

与此同时,王观拿起卷轴,双手递了过去。

“好……”

黄老点头,也十分讲究的戴上白手套,才把卷轴接拿过来。顺手解开了绳子,把画卷向两边铺开,只是画轴还没打开一半,黄老就惊讶道:“这个,好像是宋式装。”

王观不太懂,不过也听得出来,这应该是一种装裱字画的手法。

倒是杨老,不懂就问道:“黄老哥,这个宋式装,是怎么回事呀?”

“我国书画装裱的技术,很早就开始有了,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这种卷轴的形式。到了宋代,由于书画字帖空前繁荣,所以出现了许多装裱的技术手法。”

黄老微笑解释道:“其中在宋代,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宣和装了,有严格的尺寸与规格。不过,也是样式最复杂的一种。”

“这种专业知识,老哥你心里有数就行了。”

杨老半知半解的,笑呵呵道:“装裱只是辅助,你先看画。”

“谁说装裱只是辅助的,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没有装裱的保护,那些流传至今的古画早就破烂得不成模样了。”黄老辩驳道。

“老哥,是我错了,我们不辩这个,看画看画。”杨老连忙说道,他差点就忘记,黄老作为装裱的工艺大师,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小看了这门手艺。

看到杨老服软,黄老这才满意的点头,继续观看画卷。

打量了片刻,贡老轻轻颔首道:“嗯,是宋式装。只不过,是仿宋式装。真正的宋式装,裱料应该是绢绫,而这个是宣纸。看工艺,应该是明清时代,我们南派的手法。”

“黄老哥,工艺手法你慢慢研究,主要是看画啊。”杨老哭笑不得道。

然而,旁边的王观却感到十分的惊讶。他用特殊能力观看,除了墨竹图的画心,是紫色宝光之外。外层,装裱的边沿,却是淡黄色光芒。

由此可见,文同的墨竹图真迹,应该是在明代时期,被人以装裱手法,敷了一层伪装在真图的上面,以便掩人耳目。然而,黄老没有异能,却能够从装裱的手法之中,推测出大概的事实来,的确是让人敬服。

第111章露一手绝活

“这天杆地杆和轴头,倒是用木头做的,用料还算不错。”

在杨老的催促下,黄老终于把画卷全部铺开,稍微打量了下,顿时皱眉道:“只不过,用来裱这幅墨竹图,好像有些大材小用了。”

此时此刻,王观在画上滴沾的水渍,已经蒸发干净,墨竹图的钤印,自然消失不见了。黄老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作为大师级人物,黄老看似祥和,实际上也有几分心高气傲的,一般的东西,绝对不能入得了他的眼睛。如今,杨老却带了一幅普通的墨竹画来给他看,这对黄老来说,有点儿像在戏侃他的意味。

“哈哈,黄老哥,你也没有看出来吧。”

杨老笑眯眯道:“你仔细看看,这幅画有什么地方不对?”

“有什么不对的。”

黄老嘀咕,带着几分迷惑不解的心情,再次打量墨竹图。

过了一会儿,黄老摇头道:“画里的竹叶,倒也有几分逼真,偏向写实的风格,但是笔法一般,不像是名家之作。而且,连名款也没有,我估计应该是古代文人自娱自乐的作品。不过,这人也有自知之明,知道画得不好,干脆连名款也没有留下。”

“但是,这画不知道是给谁得去了,竟然精心装裱起来。我觉得这裱画的材料,恐怕要比这画值钱多了。”黄老打趣道:“当然,也不排除,作画的人,是个达官贵人之类。手底下的人为了拍他马屁,才把画裱起来讨他欢心。”

如果是不清楚这幅画的底细,王观几人肯定觉得黄老的猜测,很有道理。

“黄老见多识广,看得一定很准。”

这时,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趁机说道:“还有可能,只是普通文人的画,只不过被一些附庸风雅的地主豪绅得了,根本不懂欣赏,干脆供起来。”

尽管清楚中年人在奉承自己,不过黄老得着也感到舒服,和颜悦色道:“小赵,或许你的猜想,更加接近事实。”

“哪里,哪里。”中年人连忙谦虚起来。

就在这时,杨老嘿嘿笑了,有点儿幸灾乐祸道:“黄老哥,你平时不是号称,书画鉴定的大家吗,现在终于打眼了吧。我已经提醒过你,这幅画不简单,你还是看不出来。”

“说我打眼?”

黄老一怔,眉头一皱,不快道:“杨老弟,你不会是专门戏弄我的吧。这幅画哪里有什么地方不对呀。”

“就知道你不相信。”杨老笑容可掬,指着画上微湿的地方,神秘说道:“老哥,你看仔细了,觉得这里会有什么?”

“能有什么。”

感觉杨老不是在故弄玄虚,黄老专注的观察起来,甚至伸手微微的碰触。一瞬间,微湿的纸面上,又有一丝丝的泛红。

见此情形,黄老错愕,立刻拿起了放大镜,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来。而且,他不仅只是只看微湿的斑点,甚至从头到尾,把这幅画上上下下,正面反面都认真细致的观看了几遍。

良久之后,黄老搁下放大镜,皱眉思索起来。

“老哥,看出什么来没有?”杨老含笑问道。

黄老若有所思,却没有急着回答,反而问道:“老弟,你这幅画,是从哪里收来的?”

“不是我收的,而是这位小哥的东西。”

杨老指了指王观,十分感叹道:“黄老哥,我们不服老怕是不行了。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年强多了。”

“杨老,你这话有些折煞晚辈的意思了。”

王观微笑道:“我们再强,也是建立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前辈们的经验积累,悉心指导的话,我们只能从新开始,哪里还谈得上有什么树建。”

“小哥你谦虚了。”

杨老摇头道:“就是同一个老师,学生自己不努力,没有天分,也是枉然。”

“这倒也是。”

俞飞白深以为然,自己学了几年,还没有王观入行一个月厉害呢。

这个时候,黄老才迷惑问道:“杨老弟,这两位是……”

“才认识的两个来自瓷都的小哥,在送仙桥市场遇上的。”

杨老笑眯眯道:“说起来也是巧,我是亲眼看着这位小哥以五百块钱,不动声色的在一堆赝品之中,买了一条真品沉香手串。然后,再拿那条沉香手串,换了这幅墨竹图。其中的一波三折,完全可以拍成电影了。”

“咦,拿沉香手串换这画,岂不是亏了。”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惊诧之极。

杨老幽默说道:“我们是觉得他亏了,可他却认为自己赚了,所以只好来找黄老哥,让你来作个评判。”

“胡说八道。”黄老哼声道:“什么作个评判,分明是想看我的笑话。”

“哈哈,这样说,老哥是瞧出端倪来了?”杨老笑道。

“本来是不敢肯定的,但是知道老弟你的为人,不会存心糊弄我的。”

说话之间,黄老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轻轻抚着墨竹图,声音激动道:“我一直觉得,所谓的画中画,只是以讹传讹,演绎传说之中的东西。没有想到,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

“画中画!”

西装革履中年人闻声,满脸的惊愕。

“是不是画中画,那就要请黄老哥露一手揭画的绝活了。”杨老郑重说道:“这幅画非同小可,是极其文化价值的东西。不能再让它蒙尘下去,也该到了让它重见天日的时刻。”

“放心,一切就交给我吧。”黄老点头道,卷起了画,连招呼也不打,直接匆匆上楼,身影消失在角落。

“黄老哥见猎心喜,到工作室忙活去了。”杨老解释道:“揭画这门绝活,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要专心致志,保持安静的环境,我们就不要去打扰他了。”

王观等人轻轻的点头。其实,他们也有些明白,类似这种手艺绝活,也有点儿核心机密的意思,不是谁都可以在旁边参观学习的。

就在他们等待的时候,西装革履的中年人笑容可掬,朝王观说道:“这位小兄弟,鄙人赵谦,是正雅轩蜀都分部的负责人。”

“正雅轩?”

王观眨了眨眼,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还是客气的点头,笑道:“赵先生,你好!”

。。。。。。。。。。。。。。。。。。。。。。。

感谢书友“15824254139、断剑生、老唐v5、幸福★小明”打赏。

强推期间,急求收藏,推荐,请大家多多支持,拜托了。

第112章正雅轩

“小兄弟,你好。”

赵谦笑容满面,由衷说道:“小兄弟的运气,真是让人羡慕啊,居然收到了一幅画中画。恕我冒昧多问一句,不知道这幅画是出自哪位名家的手笔?”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不是珍贵的东西,谁会费这么大的心思掩饰起来。

“我觉得,或许是文同的墨竹图。”王观笑道。反正,一会儿就应该能够揭开谜底了,而且,俞飞白和杨老也知道怎么回事,他也不介意提前告诉赵谦。

“湖州竹派宗师文与可的真迹!”赵谦十分感叹。

看得出来,他对于字画,也有一定的造诣,也明白文同竹画真迹的文化价值。没有想到,一次例常的拜访,竟然有机会遇上这样的珍品,可以称得上是意外的惊喜。

惊喜交集之余,想到自己前来拜访黄老的主要目的,赵谦连忙取出了一张名片,双手呈送给了王观,然后客客气气道:“小兄弟,我们正雅轩准备在年底的时候,筹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