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522章

拣宝-第522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干净的桌子,上面搁了什么东西,绝对可以一目了然。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张老看了一眼,没发现什么状况,仔细观察了一会,才算是发现了一点端倪。

“咦?”

发现了端倪以后,张老惊愣起来:“这是……毛笔?”

“还是毛笔啊。”

此时,方明升也看见东西了,自然也十分惊诧:“在大笔之中,就是藏了这支小笔?”

当然,方明升口中的小笔,那只是相对来说。实际上这支笔也不算小,只能说是比较正常的型号,但是对比手臂粗的大手笔,却实是小笔一支。

另外就是,这支应该是木笔,笔管的颜色与黑酸枝颜色十分相似,所以搁在桌面上才会那么不起眼,以至于让人看了就忽略过去。

“亏了,太亏了。”

见此情形。张老忍不住摇头叹道:“王观,你赌输了,看来真要等到明年了。”

“不至于吧。”

王观摸了摸鼻子,又挠头道:“毕竟藏得这样严实的东西,应该不会普通吧。”

“这个难说。”

张老摇头道:“把东西藏起来,未必就是珍贵宝贝,说不定具有什么特殊意义。就好比古人藏信扎家书一样,属于一种纪念性的行为。”

“是吗。”

王观一脸不死心的模样,直接伸手把桌上的毛笔拿了起来。

“啊。怎么回事?”

就在这一瞬间,奇怪的事情突然发生了。本来黑中泛紫的笔管,忽然在晃荡之间就变成了微微的淡黄色,就好像王观手掌的肤色一样。

张老和方明升自然看到了这个情况,刹那间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忍不住揉搓了下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疲惫了,以至于出现了幻觉。

“张老……”

适时,王观也有几分惊喜交集:“这东西……好像有些不对啊。”

说话之间,王观顺手把毛笔搁下,只见毛笔果然又在瞬息之间变了颜色,无声无息的与桌面色泽完美融合起来。

“……这简直就是变色龙!”方明升冷静下来。眼中透出灼热的光芒。看到这样的情形,哪怕是再蠢的人,也应该知道这支看似不起眼的毛笔,肯定非同一般。

“你们别动!”

在方明升跃跃欲试之时。张老却抢先伸手把毛笔攥到手中,察看瞬间变成淡黄色的笔管,眼中充满了惊叹离奇之色。

在观察之余,张老也顺势把毛笔拿到不同的地方。察看它的颜色变化。只见毛笔果然不辜负变色龙之名,在不同的环境立即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在桌子中是微黑泛紫之色。在手中是淡黄的色泽,在灯光下却是微白的颜色,在盆景的树叶旁边却是绿油油的模样……

张老兴致勃勃的试验,起码过了半个小时以后,才算是逐渐冷静下来,关注毛笔的材料:“这笔的质地,不是木质材料,反而有点儿像是……玉石。”

“玉石?”王观和方明升有些意外。

“如果不是玉石,也应该和玉石有关系。”张老沉吟道:“其实相对笔管来说,我更加在意毛笔的笔锋,不知道是用什么动物的须毛制作而成,居然也能够与笔管一样随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对,非常神奇。”

方明升连连点头,然后努力回忆道:“我记得曾老和我说过,在古代似乎有一种白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这种熊其实不是真正的白熊,只不过由于北方常年冰雪不化,天地白茫茫一片,所以熊毛才是白色的。”

王观听出了弦外之音:“你的意思是说,这种熊的熊毛本来没有颜色,而是随着环境的色泽而改变?”

“没错,就是这样。”方明升肯定无疑,又有几分感叹:“由于没有实物证据,我本来以为只是传说,不过看到笔锋的情况,感觉曾老说的很有可能是真事。”

“有这种异熊吗?”

适时,张老惊讶道:“以前却是没听说过,果然是学无止境。”

“张老,笔锋是不是熊毛,以后再慢慢研究。”

与此同时,王观饶有兴趣道:“我现在十分好奇,这支笔到底是什么来历?这样神奇的宝贝,在古代应该有一鳞半爪的记载吧?”

“你说对了,这东西在古代不仅有记载,而且非常有名气。”张老郑重其事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东西应该是大名鼎鼎的五色笔。”

“五色笔?”

王观一怔,忽然反应过来,顿时惊声道:“梦笔生花的五色笔?”

“没错,我觉得就是这件东西。”

此时,张老点头叹道:“自从毛笔被发明以后,古代文人对于这种东西就有了比较特殊的感情,关于毛笔的奇闻逸事就多了起来。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大笔如椽。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王询,活跃在东晋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南北朝。然而,从那个时候开始,不仅是王询睡觉梦到笔而已,另外还有一些梦笔的典故。”

“其中一个典故的主人公,或许比王询更有名气,他就是江郎才尽的主角江淹。”

张老兴致来了,娓娓而谈:“根据南朝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记载,才子江淹以出众文采称著于世。晚年时他在梦中遇见仙人郭璞,并且向他索要五色笔,他自然给了。从此以后,江淹发现自己再也没法作诗,江郎才尽这个成语也是从此而来。”

“梦里的事情,肯定不能当真。众所周知,江淹之所以出现才尽的情况,无非是他当上了高官以后,专注于政事,在诗赋文章方面的才华自然退步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关于五色笔的第一个记载。”

张老竖起一根手指,随即继续说道:“第二个记载,就是有个叫廉广的人在泰山采药时,从一名隐士手中接下一枝笔,凡是用这枝笔画出来的事物都会从画中跑出来变成真的东西。可是廉广也因为这枝笔而被人认为是懂妖术的人,结果被关进牢狱。后来他听了隐士在梦中的提议,画中一只巨鸟并成功越狱。”

“这个故事是不是听起来有些耳熟能详?”

适时,张老忍不住笑道:“据说神笔马良的动画片,就是根据这个典故改编出来的,而故事中的笔,自然是五色笔无疑了。”

“当然,最经典的典故,还是王观刚才所说的妙笔生花。”

说话之间,张老笑容更加浓厚:“一般人听到妙笔生花这个成语,估计也知道是比喻文章写得很好,但是未必知道妙笔生花的出处……知道你清楚。”

瞪了王观一眼,张老摆手道:“你别开口,让我来说。”

“张老,您说的典故,我们都清楚,没必要说下去了吧。”

王观笑容满面道:“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记载,李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这就成了诗文里最常用的典故之一,如李商隐《江上忆严五广休》里就有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的诗句。”

“不仅是李白……”

对于王观抢话的行为,张老有几分悻悻:“另外还有唐朝的李峤,还是儿童时梦有神人遗(送)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北宋的范质出生之夜,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也就是说,关于五色笔的传说,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宋代,可谓是屡见不鲜。”

这个时候,张老的表情却有几分斟酌:“只不过,就是不知道是先有这支五色笔,所以才有诸多的传说,还是先有了传说,才有人根据传说制作了这支五色笔。所谓的五色,或者是无色的谐音。毕竟毛笔无色,才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张老,您是想说,如果是先有五色笔的话,那么你刚才罗列的那些人,恐怕不是梦到了五色笔,而是他们收藏了五色笔吧?”王观揣测起来。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张老点头道:“不然的话,这些梦未免太频繁了点,而且几乎是一脉相承下来。不过身怀异宝,难免要小心慎重,所以假托是梦。”

“往事如烟,没必要较真。”王观轻轻摇头,笑容灿烂道:“只要能够证明这是传说中的五色笔就成。张老您说这是异宝,那么应该比吴镇的渔父图值钱吧?”

“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一瞬间,张老摇头叹道:“现代还好点,如果是在古代,这支笔对于文人来说,相当于梦寐以求的无价之宝,恨不能当成传家宝代代相传,根本没人愿意出让……”

第850章方明升的提议

PS:三更了,有点底气求票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张老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古代对于文化的尊重,那是后人难以想象的,而五色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是才华的象征。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毕生的追求不就是人才华出众,让世人敬重吗?只听说努力学习,增进才学的,应该不至于有人把送上门来的“才气”拒之门外吧。

“只是象征而已么?”然而王观却有几分贪心不足:“只有文化的价值,象征的意义,却没有经济价值?”

“文化本身就具备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张老摇头道:“且不提最直观的作家富豪,以及各种文化产业,单单是五色笔所代表的含意,就足够让人哄抢了。不得不说,你又赌对了,这件东西的价值,确实远远高于渔父图。”

“哈哈,我就说嘛。”

此时,王观笑意盎然:“我的运气向来很好。”

“不仅是好而已,简直就是……让人嫉妒恨。”

听到张老这个形容词,旁边的方明升连连点头,深以为然。不过是租借了紫檀阴沉木珠,却得到了一件与紫檀阴沉木珠价值相当的珍宝,这样的运气,那是逆天的节奏。

“这笔……”

知道两人受到刺激了,王观也不继续再卖乖了,立即转移话题:“张老,方老板,你们要帮忙保密哦。免得张清他们知道了,打算反悔赖账。”

“放心,这样没品的事情,他们做不出来。”张老摆手道:“当然,你不想张扬,我们倒是可以理解。反正我可以保证,这事绝对不会在我口中传出去就是了。”

“谢谢张老。”王观微笑表示感谢,对于张老的人品。他没有任何怀疑。至于方明升,他爱说就说,大不了到时不承认有这事。

如果方明升知道王观的想法,肯定觉得十分冤枉,毕竟他还是比较重视承诺的,既然答应了下来,肯定不会随便乱说。

“当然,也不能这样白便宜你。东西借我观赏两天,算是封口费了。”张老笑眯眯道,有几分“趁火打劫”的意味。

“没问题。东西搁您那,等到过了中秋再还我就行。”

王观也十分爽快点头答应,这样的情况多了,他也习以为常,早没有当初的战战兢兢,害怕有借无还的担心。

“嗯。”

张老笑逐颜开,一边把玩五色笔,一边问道:“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是明天就回去。不打算请道真帮忙书写黄庭经了?

“这事不急,我再考虑考虑。”王观迟疑道:“以后再说吧。”

“随便你……”

对于这事,张老打算置身事外,自然不会多说。而是继续观赏五色笔。许久之后,天色已经很晚了,他才在王观的劝说下返回房间休息。

与此同时,王观也打算回房睡觉。却被方明升拦了下来。

“有事?”王观有些不解。

“确实有事。”方明升点头,有些迟疑道:“有件事情,我一直想问你……你真的能够听出那个金匮的密码锁机械齿轮方位?”

王观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奇怪道:“好端端的,你为什么要问这个?该不会是忘记别墅藏室的密码了吧。”

“不是我忘记,而是别人忘记。我记得好像和你说过这事……”方明升提醒起来:“我在英国的一个朋友,他忘记藏宝库密码了,一直都没能打开。如果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他肯定十分感激。”

“金匮的事情,那只是巧合,说也可以理解为运气。”王观一听,立即摇头道:“现在再让我破解密码,估计我也无可奈何,所以这事还是算了,你不要真的以为我有这个本事……”

方明升听得出来,王观这是在敷衍自己,当下连忙说道:“你先别急着拒绝,我知道你不在乎几百万英磅的奖金,但是在他的宝库之中却有不少稀世珍宝。他承诺有谁帮他解决了这个麻烦,他就允许那人随意挑选一件东西。”

“如果你有这个实力的话,倒是可以帮这个忙。”

不知道基于什么理由,方明升极力鼓动起来:“他的藏宝库我没有参观过,但是却知道里面的珍宝肯定很多。不仅有西方的宝物而已,其中更有东方的瑰宝。”

“东方的瑰宝?”

王观顿时眉头一皱:“你朋友祖上是八国联军的英国军官?”

“呃……”

瞬时,方明升有些尴尬,突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有什么好犹豫的。”王观坦然道:“那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也记恨不到你朋友的身上。”

方明升不搭腔,主要是不清楚王观这是正话,还是反语。

不过,王观不是在开玩笑,以前的屈辱历史,牢记在心头就行,没有必要经常挂在嘴边。连古人都知道知耻后勇,发奋图强的道理,现代的人更应该明白风水轮流转,以前吃的亏,以后总有机会偿还回去的。

当然,王观也知道那应该是许久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他对那个地下宝库多了几分兴趣:“你没撒谎吧,真的可以随便挑一件东西,价值连城的珍宝也行吗?”

“绝对没问题。”

听这话的意思,好像有答应的趋势。方明升有些欣喜,急忙点头道:“他的家族在英国也算是老牌贵族了,视名誉如生命,不可能说话不算数。再说了,相对宝库的全部东西来说,区区一件珍贵宝物,也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他没理由不答应。”

“这样呀。”

王观沉吟了下,又摇头道:“这事再说吧,等过了中秋我再给你一个答复。”

“行行行……”方明升自然没有意见,连忙礼送王观回房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连早餐也没吃,王观就直接回家了,坐车返回江州和家人度过了一个圆满的中秋节。

不知道什么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条件越来越好,节日的氛围反而越来越淡。然而不管怎么说,在中秋团圆的时候,能够回去和家人团聚,本来就是不错的事情。至于节日的气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