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574章

拣宝-第574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

这一瞬间,王观眼睛圆睁,难以置信的失声惊叹。此时此刻,不仅是他有所发现,一些细心的人也注意到展台上的异常情况。

“烟,哪来的烟气。”

“什么烟气?”

“瓶子啊,在瓶口有雾气冒出来……”

在细心人的提醒下,一些人仔细打量,然后就看到了让他们毕生难忘的一幕。只见在这个时候,搁在展台上的瓶子,果然有淡淡的云雾升腾出来,朦朦胧胧,就好像是水烧沸之后冒涌出来的水蒸气。

开始的时候,蒸气十分轻淡,似有若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蒸气凝聚成团,变得十分浓厚起来,好像云雾一样清晰可见。

见此情形,许多人有些惊讶,然后猜测是展台中暗藏的仪器呈现出来的效果。然而下一秒之后,他们又推翻了自己的结论。因为此时此刻,在朦胧蒸气的笼罩下,本来有几分枯萎的荷花,居然变得娇润起来,然后含苞欲放……

不对,不是含苞欲放,而是切切实实的绽放起来。

“怎么可能!”

一时之间,许多人叹声惊叫,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瓶中的那支荷花,居然真的开始绽放。就好像是昙花绽放一样,苞蕾花瓣层层展开,从婴孩拳头大小的花骨蕾,一下子就成为了艳丽绚烂的花朵,自然让人惊叹、不可置信。

要知道荷花不是昙花啊,只听说昙花一现,没听说荷花一现。最最重要的是,荷花已经折断下来了,并且有些枯萎,一看就知道是失去了生机。就算有瓶中矿泉水的滋养,最多能够维持基本生机而已。就算能让它绽放,少不了继续加水,然后多等几天。

可是大家却看到了,从荷花苞蕾恢复生机,再到鲜花怒放,最多是五六分钟而已,就好像是特意推快了录像镜头,让大家清晰目睹这个神奇的过程。

“……眼花了吧?”

“是在变魔术吗?”

半响之后,一些人才从呆滞之中清醒过来,然后挺安静的场面,就好像招来一群蜜蜂似的嗡嗡嗡哗然起来。

普通人就算了,难以接受这样离奇的事情,但是在场之中却是有不少行家,尤其是故宫的大专家也来了不少。在这个时候,他们震惊之余,也若有所思起来。

“枯木逢春!”

就在这时,一个大专家惊喜交集道:“钱兄,你这个是枯木逢春瓶吗?”

“枯木逢春瓶,又是什么玩意?”

旁人听到这话,自然是十分迷惑不解。枯木逢春这个词语他们倒是知道,但是加上一个瓶字,就让他们难以理解了。或许说心里已经隐约知道怎么回事,却不太愿意接受这个有些超乎常识的事情。

毕竟大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已经形成,甚至于固定了下来,想要打破他们固有的认知,自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够做到的。哪怕是亲眼所见,他们也会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错了。毕竟亲眼看到的东西,未必就一定就是真实。比如说魔术……

“是在变魔术吧,帮腔的人都是托……”

这个时候,持着这个观点的人大有人在,目光充满了怀疑。然而在片刻之后,他们坚定的信念就发生了动摇。

“周老,什么是枯木逢春瓶啊?”

与此同时,王观也好奇打听起来。毕竟各种奇珍异宝见多了,他的心脏也锻炼出来了,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刚才的神奇状况。不过肯定有些好奇,想要知道瓶子的底细。

“枯木逢春,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让枯萎的植物重新焕发生机。”

适时,周老才笑呵呵解释起来:“当然,只是枯萎的植物,而不是完全枯死,没有任何生机的花枝。对于枯死了的植物,那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在周老解说的时候,钱老也淡然将瓶中绽放的荷花抽取出来,然后轻轻招手,又有人递上来一枝半枯萎的桃花。

此时此刻,大家眼睛睁得更大,目不转睛地打量,看着钱老把花枝插入瓶中,然后过了五六分钟,粉红色的桃花就重新变得润泽起来。可谓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妖娆娇润的颜色,尽管没有荷花绽放那样离奇,却同样让人瞠目结舌。

“怎么样……”

“拍下来了,整个过程没有任何问题。”

在场之中也有不少聪明人,直接拿出手机录像,然后再回播。桃花焕发生机的整个过程一点一滴重演,根本没有丝毫破绽,自然让许多人信念动摇了。

不过,那是之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不仅是王观向周老请教枯木逢春瓶的事情,其他人也纷纷向那个开口的大专家讨教。

那个大专家沉吟了下,也慢慢冷静下来,有几分感叹道:“你们不要觉得东西十分离奇,就觉得有什么蹊跷。实际上这样的东西,在古代的文献资料上有过记载。”

“什么记载?”其他人自然好奇追问起来。

“清代的文人笔记耳食录中,就有过类似这种瓷瓶的详细记录。”大专家看了眼钱老,目光之中透露不加掩饰的惊羡之色:“据说在金溪有两个人,在山打猎的时候,追逐一只白兔到了偏僻的地方,可是由于追之不及,使得兔子钻入草丛中消失不见了。”

“两人不甘心,把草丛挖开,却发现底下是一个大墓。墓中有大缸,里头存放了两个花瓶瓷器,其中一个在挖掘的过程中已经碎了。剩下一个,就被一个人拿回家养花。”

说到这里,大专家轻叹道:“花瓶拿回家之后,没过几天,那人就发现瓶中有烟气浮出,氤氲犹如云雾。那人仔细观察,却找不到云雾缭绕的原因……”

第931章窑变之宝

ps:三更求月票,请大家多多支持一下,谢谢了。

“……发现瓶中烟气飘浮,又找不到其中的缘由。那人就尝试折了一枝梅花放到瓶里,却发现瓶里就算没水,花卉却没有枯萎的迹象,而且还能抽长新芽……”

说话之间,大专家感叹道:“当初看到这段记载,我还以为只是当时文人的虚构臆想,但是后来研究瓷器多了,才知道以前切切实实有过这样的东西,现在看到这个瓶子,终于可以确定无疑了。”

与此同时,大专家也忍不住埋怨起来:“钱兄,我们好歹也认识七八年了,你手头上有这样的珍宝,居然没有透露任何口风,真是不应该啊。”

“卢兄说得太对了,是该问罪谴责。”有人附和起来,随即又笑道:“不过在此之前,我更好奇瓶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无水而发枝催芽,这未免太玄乎了吧。”

听到这话,许多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众所周知,水和土壤是植物的根本,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水来滋养,喜水的植物确实不会很快枯萎,甚至可以抽根发芽。然而在没有土壤和水的情况下,植物居然还能保持生机,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其中的原因……”

面对大家质疑的目光,大专家顿了一顿,却轻飘飘说道:“我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具体是怎么回事,你们还是问钱兄吧。东西在他手里四十年,就算有什么奥妙,想必也已经研究透彻了。”

一时之间,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钱老,希望他能够解释清楚。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此时,钱老微笑道:“你们也不要把东西想象得多么神奇,说起来这不过是窑变的杰作罢了。”

“窑变?”

一瞬间。许多人有些恍然,又陷入深深的不解。

在场有许多行家,自然清楚什么是窑变。用书面语言来阐述,就是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

由于其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古人又不清楚其中的原理,只知道在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所以就称之为窑变。就是因为这种偶然性,所以才有窑变无双的俗语,说明每件窑变瓷都是独一无二的东西。

宋代五大名窑之中的钧瓷,就是最著名的窑变瓷。从现存的钧瓷来看,颜色确实非常的绚烂漂亮。有的如红霞满天,彩云追月;有的如高山飞瀑,珠帘垂挂;有的如节日夜空,焰火奇放;有的如钱江怒潮。波涛翻卷。

反正就是变化莫测,没有任何的类同。

连古人也感叹。这种窑变是水土所合,人力之功,不复能与。

不过窑变瓷很少能够流传下来,究其原因却是由于东西属于偶然烧成的,不属于工匠能够控制的范围,所以一但有窑变瓷出现,监窑官往往直接砸了。

不是他们不知道窑变瓷十分珍贵难得。主要是害怕将东西呈现上去之后,皇帝要求他们再烧造同样的东西,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寻死路?

而且众所周知,窑变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那千变万化的色彩,可谓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经过高温的烧造,就在会釉面上形成瑰丽无穷的釉色。

然而大家也看得十分清楚,展台上的瓶子,却是朴素的米黄色,怎么看都像是烧制白瓷失败的作品,怎么可能是以色彩绚烂多变而著称的窑变瓷?

看出大家的怀疑,钱老轻轻笑道:“不要觉得奇怪,一般人以为窑变只是可以变形或者变色而已,却不知道窑变还有变质之说。”

“变质?”

瞬时,许多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然而,一些资深行家却若有所思,微不可察的点头表示赞同,显然也知道变质之说。

“变形比较好理解,那是指在烧造的过程中,瓷器伤残、开裂的状况。一开始的时候,变形的瓷器都是废品,大家直接砸烂扔了。后来有人化废为宝,逐渐掌握了瓷器开裂的规律,加以改进以后,就成为了开片……”

这个时候,钱老娓娓而谈:“至于变色,这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情况,也不需要我多费唇舌。然而变质,许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在古代却不算罕见。”

“《古窑器考》有记载,余家有镇瓷宋碗二,暑天盛腥物,不臭腐。”

“《苏东坡集?瓶笙诗引》书中提到,有人闻笙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粗中音节,徐而察之,其音则出于双瓶……”

“《幽雅志》书中也有记述,卢府君门前有大瓮,可受五百石,风云出其中。”

钱老逐一列举,引经据典,让人不服不行。

“以上诸多的例子,由于古人知识水平不够,以为是妖异,所以打碎了许多东西,实际上不过是窑变的结果罢了。”

说话之间,钱老也有几分惋惜,随即指着展台上的瓶子说道:“就好比这件东西,看起来好像是能够促使枯木逢春,自然非常的玄奥神奇,然而其中也有一定的科学原理。”

“什么科学原理?”

众人一听,自然格外感兴趣,纷纷关注聆听。

“首先是瓷瓶的胎体,那是用比较特殊的泥土做成,而且在烧造的过程之中,偶然性发生了变质,使得瓷瓶内产生了不稳定的磁场。”

钱老笑道:“刚才卢兄说瓶子无水而花枝抽芽,那是由于每当夜晚的时候,瓶内就会自动收集露气,到了清晨就形成了露珠,然后受到磁场热力蒸发,自然形成了云雾。加上这个瓶子中的磁场十分紊乱,我直接注水进去,也很快化成了蒸气……”

“在磁场和蒸气的共同作用下,花枝生机就被激发出来,自然恢了复滋润的模样,等到润养一段时候,抽枝发芽也不奇怪。”

在钱老的解释之下,有人恍然大悟,也有人将信将疑,更有人忍不住大声问道:“荷花绽放又是怎么回事?”

对呀!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大家看得十分清楚,花苞一下子就绽放成为海碗大的花朵,这个过程总不会是弄虚作假吧?

“弄虚作假不至于,就是取了点儿巧而已。”

钱老轻笑道:“这是睡莲,夜里合拢,白天绽放的睡莲。只要在黎明时分,把即将绽放的花苞截取下来,然后搁置四五个小时,再放到瓶子之中,在水雾磁场的催发下,自然有你们看到的神奇效果。”

“居然是这样。”

一时之间,许多人恍然大悟,心情有几分复杂,不知道该作什么反应。是大失所望呢,还是暗暗松了口气?

但是不管怎么说,知道这是窑变之宝以后,大家的兴趣更加浓郁了。毕竟钱老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产生窑变之宝的几率微乎其微,可谓是万中无一的东西。就算偶然形成了,却又很容易被愚昧无知的古人当成是妖异物件砸了。

也就是说,眼前的东西可谓是孤器,稀世珍宝。一般人得到了,肯定是秘而不宣,珍重收藏起来。难得现在钱老愿意拿出来让大家观赏,不仔细打量的话,怎么对得起自己。

“钱老的运气,啧啧!”

此时,王观也忍不住叹道:“第一件收藏品就是稀世奇珍,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这话说谁都行,就你没这个资格……”周老闻声,立即摇头道:“属于五十步笑百步的主,一样招人恨。”

王观干笑起来,瞬间转移话题:“周老,您实话告诉我,除了这个枯木逢春瓶以外,钱老还打算安排什么珍宝亮相?”

“这个我怎么知道,要看他的心情了。”周老笑道:“你也不用着急,迟早轮到你出风头。”

“我不是急,而是期待啊。”王观轻声道:“就知道钱老肯定是私藏了一手,没有想到居然藏得那么深……”

“不是藏。”周老解释起来:“东西本来就不在他手上……”

周老的话才说了一半,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然而王观却立时恍然大悟,轻轻地点头表示明白。看来东西是被侯老所在单位借去研究了,等到钱老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还回来。

在两人窃窃私语之时,本来已经散开的人流又纷纷返回,显然是听说了刚才发生的事情,现在后悔得连肠子都发青了,强烈要求钱老再演示一遍。

对此,钱老只是淡然微笑,让大家明日请早,然后招呼一帮亲朋好友,浩浩荡荡地离开博物馆,准备举行庆功宴去了。

见此情形,那些人再不甘心也没有办法,毕竟几个身材魁梧的保安就站在附近,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去碰瓶子,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这个时候,适才有人拍摄的手机视频就成为香饽饽了,让许多人争相观看,感叹不已。当然,由于不是亲眼目睹,自然也有人表示了怀疑,然后与笃信的人发生了争执,最后决定明天再来看个究竟。

其实有争执也是好事,存在了争议,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