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601章

拣宝-第601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多想了,明天去看看就知道了。”然而就在这时,王观话峰一转:“如果你迫不及待,不想多等了,我倒是可以帮忙。”

一边说着,王观掏出了手机,打开了储藏照片的地方,然后笑道:“差点忘记了,我好像拍了照片……”

“真的假的?”陆崇明连忙看去,只见王观的手机之中确实存了两张相片,稍微调整了角度就可以清楚看到石碑上的绘刻。不过由于手机屏幕有点儿小,看得不太清楚,等到把相片上传到电脑之后,才算是看得一清二楚。

相片竖立的时候,半圈状的勾结线条确实好像是片片龙鳞,但是把相片侧过来之后,就如同层层波浪,更像是一座座山峰。仔细打量,也可以惊奇的发现,这些线条好像是颇有几分规律。然而在一时之间,大家也琢磨不透其中的含意。

“这是哪里的山形地势吗?”陆崇明皱眉道:“或者说地图什么的。”

“不知道,再研究研究……”

说话之间,王观正要细看,但是手机突然响了。看到来电显示的时候,他却是有些意外,随即若有所思起来,有几分明白对方打电话过来的用意。

心念转动之间,王观也连忙接听电话:“诶,段老,是我……”

“孔子圣迹图是怎么回事?”

不出意料,段老劈头就问,显然是看了今天的新闻,知道了在沪城博物馆展览的情况。对于新冒出来的孔子圣迹图的来历,心里多了几分怀疑。

“武宗元的作品啊。”王观装傻道:“形神俱备,肯定是真迹。”

“谁问你是不是真迹,我是想知道东西的来历。”段老声音压低了几分:“是不是在孔家村发现的?”

“咳咳……”

王观避而不答,目光游移之中,忽然心中一动,连忙说道:“段老,你现在有空吧,能不能帮我看样东西?”

“看什么?”段老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

“我上传到邮箱了,我给账号密码你,你叫人帮忙打开看看……”

王观述说起来,顺便操作,却是让段老完全忘记了初衷,拿到了账号密码之后,就找人帮忙上网登陆下载相片打开观看了。

与此同时,陆崇明好奇道:“怎么回事?”

“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这些山形山势,有点儿像是风水格局,所以找高人请教一番。”王观笑道:“好歹也是个研究的方向……”

“风水格局?”陆崇明愣了一愣:“是吗?”

“就是不知道,所以才找人探问啊。”王观摊手道,然后继续研究绘刻。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段老再次来电了,王观也有几分期待,急忙接听起来:“段老,怎么样,看出什么端倪来了没有?”

“废话,这么明显的地势,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说话之间,段老也有些惊讶道:“你不是说不信这个的吗,怎么现在又研究起来了?”

第973章堪舆

“真的是风水格局图?”

一瞬间,王观有几分喜不自胜,为自己的灵机巧动而高兴。

“错不了。”

此时,段老十分肯定,又奇怪道:“你给我看这个,不是已经确定了吗?”

“只是怀疑而已,所以才找你老确定。”说话之间,王观有些急切道:“段老,你说说看,这幅风水格局图,有什么内涵?”

“能有什么内涵?”段老纳闷道:“就是风水格局啊,回龙望首之势,环顾有情,这是比较经典的格局。”

“呃……”

王观感觉有些说不清楚,干脆问道:“段老,最近你有空吗,能不能来苏州太仓一趟?”

“太仓?”

与此同时,段老也十分惊诧:“你不是在沪城吗,怎么又跑到太仓去了?”

“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反正你过来就是了。要不然,我去接你。”王观又多解释一句:“你现在看到的风水格局,就在太仓之中。”

“真的?”

段老一听,立即多了几分兴趣:“不要蒙我呀,不然可饶不了你。”

“怎么敢,还指望您老帮忙寻龙点穴呢。”王观也不讳言,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意图。毕竟在他的感觉之中,风水格局之中的灵穴,应该就是其中的关键。

不过,段老好像误会了什么,沉默了片刻之后,居然安慰起来:“王观,人呀,难免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谁也避免不了……”

听到这话,王观自然十分错愕,旋即反应过来,有些啼笑皆非道:“段老,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我可没有什么亲人过世,你千万不要咒我啊。”

“……不是就好。”

段老意外之余,也开玩笑道:“不过,我的出场费很高的,你要有心理准备。另外孔子圣迹图的事情……算了,当面再问……”

说话之间,不给王观解释的机会,段老就挂机了。

“怎么样?”

陆崇明也在旁边听得明白,不过还是要打探具体的情况。

“答应过来了,明天我们去接人。”王观笑道:“他就是我说的那位风水大师,水平很高的,过来之后,肯定能够帮我们把绘刻研究透彻。”

“那就好。”陆崇明也十分高兴,当然也有几分疑虑:“不过,这绘刻或许就是普通的风水图而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含意。”

“有没有。”王观随意道:“要研究了以后才知道。”

“嗯。”

陆崇明轻轻点头。

一话无话,在第二天早上,两人就驱车来到沪城,不过不是返回沪城博物馆,而是迎接从鲁省赶过来的段老。

两人原本打算在沪城招待段老,先请他吃个饭,歇一歇的,但是段老知道怎么回事之后,却二话不说,直接让他们两人开车前往太仓。在老人家的坚决要求下,两人自然是顺水推舟,再次辗转来到了太仓。

开车的时候,王观随口问道:“段老,以前来过江南吗?”

“当然来过。”段老点头道:“不过,没有到过太仓,只是去过南京,看了看当年秦始皇埋金断龙脉的地方。”

“断龙脉?”

一时之间,王观和陆崇明来了兴趣,连忙询问起来。

对此,段老也乐得讲解:“南京古称金陵,这你们应该知道吧。具说在地下挖出了许多黄金,这才有了金陵这个名字。但是金子是谁埋的,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春秋时期楚王的遗藏,也有人说是越王勾践的宝藏,但是在我们风水师流传下来的记述之中,埋藏黄金的却是秦始皇。”

段老娓娓而谈:“据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自觉功高三皇,胜过五帝,所以干脆自号始皇帝,希望帝位二世三世……一直传下去,直到千秋万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听信了当时方士的谗言,决定断掉各地的龙脉。”

“南京就是典型的例子,传说秦始皇巡视南京的时候,身边的方士断言,金陵地形险要,气势磅礴,乃龙脉地势,王气极旺,若不采取对策,五百年后会有天子坐镇。听到这话,秦始皇自然坐不住了,立即下方士断了南京的龙脉,并且埋了一批黄金镇压王气。”

说话之间,段老又笑道:“当然,也有人说,做这事的不是秦始皇,而是当时的楚王。但是不管怎么说,断龙脉的说法深入人心。毕竟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定都南京的大多数是比较短命的王朝,国运都不长久,也难怪断龙脉的说法经久不衰。”

“那您老觉得,南京的龙脉是不是被断掉了?”陆崇明好奇问道。

“这个不好说。”段老笑道:“你觉得它被断掉了就是被断掉了,你觉得它没被断掉就是没被掉断。风水学说,信与不信,都在一念之间。”

“哦。”

没有得到预期的答案,陆崇明多少有些失望。

“如果你相信的话,那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龙脉是断不掉的,只能够暂时的镇压。”

此时,段老侃侃而谈:“在风水师的眼中,龙脉五十年一小变,百年一大变。时间到了,龙气自然会转移,根本镇压不住,自然截断不了。”

“要是你不相信风水,那么更好解释了。”

这个时候,段老笑眯眯道:“从地理上来说,南京依山傍水,虎踞龙盘,易守难攻。在此处建都的天子们,一开始就着眼于守成求稳,缺乏攻略开拓,问鼎中原的进取雄心。而且南京处于整个中国的东南一隅,一道长江天堑把它与辽阔的北中国隔断,最易于偏安苟且。”

“从经济上来说,江南向来为鱼米之乡,富庶的经济条件反给统治者提供了加速腐败的温床,使帝王将相沉醉于温柔乡中。除了地理、经济等外部因素外,定都南京的几个王朝,都没有问鼎中原、统一中国的决心和实力。也许正是这种种原因,使得六朝短命而亡。”

段老逐一列举起来:“这样的解释,你应该满意吧?”

“段老。”

适时,王观轻叹道:“段老,你真是风水师吗?怎么感觉好像是历史学家啊。”

“风水,又称堪舆之术!”

一瞬间,段老傲然说道:“根据古籍记载,堪,天道也,舆,地道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特征。如果不通天文地理,历史数学,根本没有资格称为风水师。至少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风水师,首先要是个杂学家。”

“杂,并不是贬义词,杂而不专,这才是贬义。如果杂而精,那叫博学多才。”

说话之间,段老也有几分感叹:“想想古代的风水师,就算是中庸之才,也能够称为是满腹经纶。就是这样,也只能走街串巷,在民间混饭吃而已。真正的风水大师,一般是供职于宫中,为皇家服务,直到厌倦了官场斗争,这才返回乡野著书立说。”

“至于现在,现在翻了两本书,就敢摆摊子忽悠人了。这在古代根本不能想象,要是被发现了,估计要被人乱棍打死……”

听到这话,陆崇明错愕道:“这么严重?”

“反正在元代以前,应该是这样。”段老笑道:“元明以前,古人比较信这个,尤其是唐宋年间,简直就是社会的风气。但是到了明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太多了,自然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下,风气也就被败坏了。”

在段老的感叹声中,车子也随之抵达了太仓,然后也没有停留,慢慢地又来到了陆崇明的家乡之中。

“停。”

还没到村口,段老就喊停了,然后兴冲冲下车,纵目观望起来。过了片刻,忍不住叹道:“王观,你说得没错,这里真是好地方啊。”

“我没说错吧。”王观笑着说道:“这里肯定是风水宝地。”

“不不不……”段老却摇头道:“称不上是宝地,勉强算是福地吧。主要是代表青龙和白虎的山脉有些短了,而且四灵之中的朱雀,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立的这个位置,不能算多好。当然也不坏,总而言之,只能说是风水较好罢了。”

“再看天门地户……好吧,就是河水的源头和去向。”

段老示意起来:“水的源头,就是天门。天门要广,财源才足。至于地户,就是水流去的方向,要收得住。收得住的意思就是,地户要比较狭小,或者说要多曲折,又或许水中有关拦,水才能够留得下来。水多,财运才足嘛。”

这个时候,段老已经进入了状态,一边在村中漫步,一边评点其中的风水优劣。至于王观和陆崇明,有些是听懂了,更多的却是一头雾水。不过也没有关系,两人也没打算偷师,无论段老怎么说,在旁边附和就好了。

不知不觉之中,在陆崇明有意识的引领下,大家来到了他堂叔的住宅旁边。

“这里不错。”

就在这时,段老赞许点头道:“尤其是这户人家,在村里应该有些地位。”

“咦。”

刹那间,两人愣住了,要知道他们可没告诉段老,这里是陆崇明堂叔家,而他堂叔更是村里的支书,当然有些地位呀。不过,段老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怎么,不相信?”段老笑问起来。

“不是不相信。”王观眨了眨眼:“只是不知道您老为什么这样肯定?”(未完待续。)

第974章玄乎

ps:又是三更,大家有票就支持一下,谢谢了。

“这个简单。”

王观问了,段老笑了笑,也没有隐瞒,而是仔细解释起来:“你们注意看,在宅子的左边有一颗树,那是什么树?”

“松树啊。”陆崇明说道:“松树比较高大,应该有几十年树龄了。”

“是松树就对了。”段老又示意道:“你们再看看宅子,上下两层,又比较方正,像不像是官字的两个口?”

“像是像……”陆崇明还是有些疑虑:“但是村里这样的建筑很多。”

“不不不,不一样。”

段老摇头,再解释道:“村里同样的建筑是多,而且宅边有树的更是不少。但是我一开始的时候是先让你们看松,所以关键是在这棵松树上。”

“松树怎么了?”

此时,王观好奇打量起来,然后也发现了其中比较特别的地方。只见这棵松树要比普通的松颗高大多了,甚至于能够与住宅齐平,不相上下。

“不仅是齐平而已。”段老笑着提醒道:“再看松树的树冠,不向前后不向左,偏偏是倾向于右边,就像是一顶帽子,把宅子遮盖起来了,像足了官字。当然,考虑到树冠不够长,勉强与宅子齐平,那么也说明户主不是正式的官员,只是有些地位罢了。”

“……太准了吧。”

一时之间,王观和陆崇明瞠目结舌,叹为观止。支书肯定不算是官,不过在乡村之中,切切实实很有地位。

段老的兴致来了,忍不住又评点道:“树冠不高。确实是个硬伤,不过也不要紧,这是遗泽后人之相,户主的孙子有福了。”

“怎么说?”陆崇明连忙追问起来。

“这简单,树肯定能长,再过十几二十年,树冠也肯定愈加繁茂了,能够把宅子完全遮挡起来,就成了真正的官字了。”段老笑道:“其实从松树的松字。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松字有公,公就是祖父辈,自然是遗泽后人。”

“而且宅子是上下两层,说明这户人家只有两个孙子。只要认真培养的话。我现在就可以断定,不出二三十年,这户人家的孙子一定很有出息,必出真正的官员。”

说话之间,段老肃容道:“当然,前提是这户人家不要乱折腾,如果户主自己持身不正。使得运程发生了偏差,那就不是遗泽后人,而是祸害后人了。”

“大师,什么叫持身不正。运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