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611章

拣宝-第611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瞬间,沙滩自然变得千疮百孔,隐约可见一些小螃蟹在沙窝中钻了出去,随着海浪的退chao返回海中。也就是这些退chao,轻轻地将千疮百孔的沙滩抚平了,不留下任何痕迹。然后,再等到下一次海chao扑来,那又是另外一个循环了。

对于久居内陆的人来说,初步看到大海,肯定是比较兴奋的。所以曹cao才留下了名垂千古的观沧海,不过可惜王观没有这方面的文采,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观海了,尽管每次看海的心境都不同,然而却没有什么诗词文章诞生。

这次也不例外,在海边观赏了片刻,王观也随之在沙滩上漫步起来。

这里说是沙滩,其实就是一片浅滩罢了。毕竟礁石比较多,不是合适的港口。就算村子的人想要出海打渔,也不会选择在这里进出。

“要知道在当年,这里可是杀过人的。”陶豆没话找话道,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优点,不管别人有话没话,他自己却很能扯。

“哦?”

听到这话,王观多少有些好奇:“怎么回事?”

陶豆一听,立即jing神一振,连忙解释道:“那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我也是听村里的长辈说的,在以前我们这带经常有海盗出没。而且还经常掳走村里的人去做海盗,官府为了杀一儆百,派大军捉了一批海盗回来,然后就在海滩边上砍头……”

“听说杀了许多人,甚至把整个海滩都染成了红se。尤其是一到晚上,各种冤魂悲叫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人心惊胆战。”

说话之间,陶豆一脸惊怕的表情,揉搓了下胳膊之后,这才继续说道:“直到后来大家请来白云观的大师,连续开了七天超度大会,这才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

“海盗?”

适时,王观有些惊讶,不过也觉得正常。毕竟从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以后起,大家也意识到出海风险或许很高,但是收益更大。出海的商船多了,海盗自然应运而生。

毕竟海贸生意需要本钱,然而海盗却是没本的买卖,自然吸引许多人铤而走险。应该是从宋代开始,一直到元明清,千百年来,海贸不绝,海盗自然不止。不说古代了,就是在现代,海盗也不是传说,一样持续存在。

“暂时平息风波?”

这个时候,高庄敏锐把握其中的关键:“也就是说,事情还没完?”

“对。”

陶豆连连点头,又叹声道:“法会还没过去几天,因为手下被捉来砍头,却惹怒了当时的大海盗。生气之下,大海盗召集团伙,率领上百艘大船,浩浩荡荡地突破海防线,直逼岸边而去,与朝廷水师发生了大火拼……”

“听说那一战打了三天三夜,差点让大海盗把省城攻陷下来了。然而朝廷官兵也狡猾,早就料到大海盗可能会报复,所以已经布置好了,就等大海盗钻入套来。”

说起来,陶豆很有讲故事的天分,在叙述的时候,很有代入感似的缩了缩身体,带着几分心悸道:“那一战打得翻天覆地,翻江倒海,炮火横飞,血染大海……最后还是官兵更胜一筹,把海盗击退了。”

“只是击退而已?”王观惊讶道:“这样的话,那可是后患无穷啊。”

“击退之后,官兵肯定是乘胜出击,把海盗团伙消灭了,这才得胜归来。”陶豆笑道:“从此以后,琅岐一带海域才算是太平下来。”

“也就是太平一段时间罢了。”

这个时候,高庄补充道:“海盗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没有那么容易消灭的。不过以后的海盗,声势没有那么浩大罢了。”

王观一怔,好奇道:“咦,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是知道他说的是哪个大海盗。”

“对啊,高大哥你知道我说的是谁?”陶豆也有点迷惑,不过他已经决定了,不管高庄说得对不对,都要附和。

“在闽浙一带,能够召集百艘大船,而且敢与朝廷官兵直接火拼的大海盗极少。据我所知只有明末的郑氏海盗集团,以及清中期的海盗王蔡牵。”

明末郑家不用多说,那是以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为首的海盗集团,从事海上贸易,尽收其利,也曾率领千艘武装船队,屡败明王朝官兵,后入仕任海疆将官,垄断海外贸易,控制各种海船万艘,可以称之为世界史上第一个船王。

就是依靠老爹遗留下来的家底,郑成功才能够占据台湾,与清廷斗争了几十年。可以说郑氏集团的诞生,那是明朝禁海两百多年才制造出来的产物,充满了偶然xing和必然xing,没有复制的可能xing。

“占据台湾以后,郑家已经不是海盗了,而是一方势力,所以说陶兄弟口中的大海盗,肯定不是郑家的人。”高庄继续说道:“排除了郑家,那么只剩下海盗王蔡牵了。”

“蔡牵又是什么来头?”王观自然打听起来。

“就是闽省本地人。”高庄含糊道:“你也知道,由于工作需求,所以我比较留意这方面的事情。前些ri子查资料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在清代乾隆末年,有个叫蔡牵的人,因为家境贫寒,幼丧父母,在乾隆五十九年的时候,又遇上了饥荒,干脆下海为盗寇。”

“他率众驰骋于闽、浙、粤海面,劫船越货,封锁航道,收出洋税。由于心狠手辣,敢打敢拼,他的势力发展很快,没几年工夫就已经成为东南海面上首屈一指的海盗集团。部众也发展到两三万人,大小海船两百多艘。”

说话之间,高庄也有几分感叹:“这人纵横海上十几年,先后打败了围剿他的清廷官兵,最后干脆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号,攻占了台湾一个县城,奉明为正朔,建元光明,祭告天地,自称镇海威武王……”

第989章编故事!

“蔡牵自奉为王以后,他的部众也发展到极致,已经威胁到台湾安全了。”

高庄娓娓而谈:“如果只是普通的海盗集团,那么清朝廷再重视也有限度,但是蔡牵居然敢称王,而且还明目张胆的造反,自然超出了朝廷的容忍底限。听到消息之后,清廷立即调遣闽浙两省的水师予以征剿。”

“期间,经过了三四年的周旋,双方各有胜负。但是蔡牵部下毕竟只是海盗出身,打了几年之后,看到清廷势大,就萌生了退意,造成了分裂。再加上以一县之地,毕竟不可能抗衡两省官兵,蔡牵的势力越打越少,最终寡不敌众。”

说话之间,高庄也有几分嘘唏:“在最后一次被围剿的时候,由于船底漏水,无法逃脱。他不愿投降,就引炮把自己的座船炸沉,与妻小部众沉海而死。就是这样,蔡牵海盗集团就覆灭了,但是他的残存的部下,经过一番吞并之后,又形成新的海盗势力。”

“不过,新的海盗势力也变聪明了,不敢提什么反清复明的口号,直到清代晚期之后,看到朝廷势力衰弱,才重新变得猖獗起来。”

高庄摇了摇头,轻轻叹道:“说起来,明清的海盗,主要目的未必就是为了劫掠,而是为了走私。可惜当时走私的大多数是当地豪绅,以及水师官兵之类。看到有人抢生意,肯定是武力剿灭。本来不是海盗的,也硬先生被逼成海盗了。”

“闭关锁国,利益分配不合理,自然容易惹出祸端。”王观赞同点头,然后笑道:“你对这事这么了解,是不是觉得蔡牵可能遗留下来什么宝藏啊?”

“差不多。”

高庄呵呵一笑,也老实承认道:“在查找沉船资料的时候,无意中听人说了这事,也就顺势仔细研究了下。”

“宝藏沉船,什么宝藏沉船?”陶豆惊诧询问起来。

“打捞海底沉船啊。”

此时,高庄随口解释道:“我们的工作xing质,就是专门打捞海底的沉船,过程十分枯燥乏味,而且十分辛苦……”

或许,这就是高庄明白陶豆的暗示,却没有正面回答的原因。就算陶豆想在船上工作,但是吃不了这份苦,他又不能予以特殊照顾,那么干脆不要回应。免得厚此薄彼,手底下的一帮兄弟有意见。

一帮兄弟之所以愿意跟着高庄,不仅是他讲义气,发达了也没忘记兄弟,更是因为他做人十分公平公正,大家自然服气,自然有凝聚力。如果连基本的赏罚分明也做不到,人心自然也跟着散了,哪里还能带好队伍。

这个道理,陶豆不太明白,但是听说高庄是打捞沉船的,脑中顿时浮现各种新闻报导。什么从沉船中捞出多少吨金银财宝啊,什么沉船中有多少珍贵的文物瓷器啊等等。这些真实的事例,就是激励许多人了打捞沉船的直接原因。

对此,陶豆肯定也是抵抗不了这个诱惑,心里浮想联翩的时候,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如果不是勉强有几分清醒,估计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扑通跪下抱高庄的粗腿了。

“蔡牵是被剿灭的,应该不至于有宝藏传下来。”

与此同时,王观笑道:“至于他的沉船,倒是可以找一找。问题在于,两百多年过去了,沉船肯定已经被海底泥沙掩埋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没打算找他的沉船。”高庄摇头道:“只不过一时好奇,了解其中的情况而已。”

“那个……”

就在这时,陶豆忽然说道:“其实,也未必不能找到他的沉船……”

“什么?”

一瞬间,王观和高庄愣住了,有些不解其意。

“我是说,有人可能知道蔡牵沉船的下落。”

陶豆迟疑了下,把心一横,郑重其事道:“实不相瞒,其实我们陶家的祖上,就曾经被掳去做过海盗。直到海盗集团覆灭了,这才潜逃了回来……”

霎时,王观和高庄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怀疑之sè。这未免太假了,才说着海盗的事情,陶豆就迸出这一段“秘闻”,着实让人不敢相信。

“这是真的。”

察觉两人的怀疑,陶豆有些急了,忽然想起什么,连忙说道:“那幅龙画,你们也看到了吧。画的是海龙王,据我爷爷说,那是蔡牵称王的时候,特意请人画出来的。当时我祖上在被官兵围剿的时候,见势不妙,立即偷偷地潜逃,并且顺手牵羊把画拿了回来。”

“在岛上躲了十几年,等到彻底风平浪静之后,这才聚妻生子。期间也想把画卖了换钱,但是考虑到这画犯了忌讳,一直不敢声张,而是代代相传。”陶豆誓言旦旦道:“那是祖传的遗物,不然的话我姐怎么可能这样紧张,甚至愿意花钱赎回来。”

“真的?”

这话听起来,貌似也有几分道理。毕竟就是瞎编的谎言,也不可能这样合理。一时之间,两人有些相信了。

“那是当然。”陶豆指天立誓道:“如果我有半点蒙骗,叫我……这辈子都是穷光蛋。”

听得出来,这个誓言对于陶豆来说,肯定足够“毒”了。毕竟他十分不安心现状,想要改变这种清贫的家境。然而想要改变困境,有些人是踏踏实实的工作,直到出人头地的那天。另外一些人则是天天白ri做梦,期望天上掉馅饼。

毫无疑问,陶豆属于后者。从他没钱就敢去吃霸王餐的情况来看,这个人的品行……真的不怎么样。也就是这个原因,就算陶豆的誓言有多毒,王观和高庄还是将信将疑,不可能完全信任。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沉吟了片刻,王观笑道:“你真的知道沉船的地点?那你能不能带我们去,如果找到沉船了,打捞上来什么东西,我们可以算你一份。”

“呃……”

适时,陶豆尴尬笑了起来,迟疑道:“不是我知道,而是我爸……这种机密的事情,在我爷爷临终之前,肯定已经告诉他了。”

“哦。”

一瞬间,王观有些失望。弄了半天,原来一切只是陶豆的猜想,根本不能当真。也是他的涵养比较好,如果换了别人,指不定直接开骂了。想钱想疯了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胡乱编造故事啊。

“绝对是真的。”陶豆急切道:“记得小的时候,我经常看到爷爷在研究图画,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在找宝贝。你们不相信,可以去问我爸,他肯定知道详细的情况。”

听起来,好像又有点儿靠谱。

“也逛得差不多了。”

王观沉吟了下,转头说道:“要不回去吧?”

“好。”

高庄点头赞同,也有两分期待之sè。

“真的,我说的是真话……”以为两人不信,陶豆自然强调起来,恨不能把心肝剖出来让两人看清楚。

王观和高庄笑了笑,也没说不信,当然也不会立即表示相信。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单纯听信陶豆片面之词,就信以为真。不过,要说不信嘛,又有点儿希望是真的。之所以不表态,无非是希望陶豆拿出更多的证据来。

对于这一点,陶豆辩解几句之后,也恍然明白过来:“走,回去,去问我爸。他肯定知道一些内幕……”

说话之间,陶豆在前面引路。不久之后,重新回到了陶家。才走进了厅中,陶豆就直言不讳叫道:“爸,你知道海盗王蔡牵吗?”

“什么?”

陶涛一愣,莫名其妙道:“你问这个干嘛?”

“知道,还是不知道?”陶豆催促道:“给个准数。”

“肯定知道啊。”

陶涛随口回复,他的话音一落,陶豆就兴冲冲回头道:“高大哥,你们看,我就说了,他肯定知道一些情况。”

“什么情况?”与此同时,陶涛也有些不解:“蔡牵的情况吗?那我确实知道一些……”

“知道就好。”陶豆急忙问道:“那他的沉船在哪里?”

“什么沉船?”

霎时,陶涛愣住了:“哪里来的沉船?”

“就是蔡牵的沉船啊。”

陶豆皱眉道:“爸,你就别隐瞒了。以前我们没有能力,就算知道具体的地点也没办法打捞。可是现在却不同了,高大哥可是专门做这个的。他是厚道人,只要我们把消息告诉他,再把沉船打捞出来。得了什么好处,他肯定不会忘记咱们……”

“打捞沉船?”

这个时候,陶涛十分惊诧,然后摇头道:“豆子,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听来的什么消息,而且想发财想疯了,居然以为我知道什么沉船地点。不过我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你,我压根没听说过什么沉船。”

“怎么可能不清楚。”

适时,陶豆有些急了,干脆叫嚷起来:“小的时候,爷爷已经告诉我了。我们家祖上是海盗出身,后来被朝廷打败了,这才招安归顺成为良民。但是在招安之前,由于害怕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