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621章

拣宝-第621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白净无须的脸颊,现在多了一些络腮胡子;额头上、眼角的旁边,更多一些肉眼可见的皱纹;另外画了眼线,使得眼睛多了几分深沉的感觉。总而言之,王观这个时候一下子老了十几岁,有点儿像三十多岁,接近四十左右的壮年形象。

换了身灰黑色的西装,再戴上一幅金边眼镜,王观对着镜子打量片刻,顿时惊叹起来:“好手艺,鬼斧神工啊……”

第1004章捡漏的好机会

ps:二更求月票,月中求月票支持。

此时此刻,王观打量自己在镜中的形象,就仿佛职场精英人士。以现在这个模样走出去,恐怕只有十分熟悉的人,才会看出一些端倪来。

对于王观的称赞,化妆师却轻轻摇头,有些不满意,表示如果能再多给他一两个小时,容妆肯定更加完美无缺,哪怕是亲人也看不出破绽来。

“这样已经很好了。”王观笑道,就是觉得有些难受。毕竟脸上敷了一层膏粉,多少有几分不适应,但是为了逮住朱大先生,也只能忍了。

“嗯,我觉得也差不多了。”

与此同时,方老微笑道:“既然这样,我们也出发吧。”

“好……”

王观肯定没意见,当下随着方老出门而去。

途中,方老再次叮嘱起来:“记得了,你叫王林,是我请来的鉴定师。到了地方之后,能不开口就少说话……”

“知道。”王观连连点头。

在方老的叨念之中,车子也平稳而快速抵达了码头。在码头的旁边,也有一辆游艇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等到两人登上了甲板,在方老的示意下,游艇已经如箭般穿梭而去,奔向了茫茫碧波大海。

好久之后,游艇已经驶出了台湾海域范围,来到了公海之中。然后再行驶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看到眼前出现了一艘超级巨大的邮轮。

“到了。”

在方老的提点下,王观也精神一振,知道秘密聚会多半就在邮轮上举行。而且他也可以理解,类似于这种十分隐秘,又充满了灰色色彩的聚会,肯定不可能明目张胆在陆地上举行。免得被一锅端了,那就成了大笑话了。

另外,在公海之中交易,各国法律也约束不了,各地的大富豪多少有些放心。说白了,主办方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而已,到时候怎么处理买到手的东西,那就是客人自己的事情了。

“走了,上去。”

与此同时。游艇和邮轮之间,应该是经过互发信号,相互确认对方信息之后,游艇也大大方方接近邮轮,而且已经架起了稳固的舷梯。让人通行过去。

在保镖的搀扶下,方老慢悠悠走上邮轮,王观自然跟在后面,同时打量了下四周的情况,也发现附近的海面上,也有七八艘游艇奔来,应该是另外的客人。或许蔡先生就在其中的一艘游艇上……

王观暗暗忖度,表面上却是亦步亦趋跟在方老身后,慢慢地进入了邮轮内部。

当然,在正式入内之前。肯定是要经过一番安检,确认保镖身上没带什么危险物品之后,自然有人引请他们进入巨大的会客厅中。

才进门,王观就听见了一阵阵欢快的弦乐声。真正走到了厅中,他立即感受到其中的浮华奢糜气息。色彩斑斓的波斯地毯。金碧辉煌的装潢风格,还有巨大的水晶吊灯,使得这里完全就是欧洲宫廷的布局。

这个时候,在角落之中,正在有一支乐队在现场演奏动人悦耳的旋律;在宴会厅之中,不时可见各种肤色的美貌少女,正捧着各种酒水饮料,仿佛翩跹的蝴蝶穿梭,留下了一缕缕温馨的香气……

自然,方老与王观来得不算早,在厅中也有几十个客人,或是三五成群闲聊,或是独自一人在欣赏音乐,品尝醇香的美酒。

王观目光扫视,却发现这些客人很杂。所谓的杂,肯定是指年龄。其中有像方老这样的老人,也有像蔡先生这样的中年人人,自然也不缺少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不过,王观心里也清楚,不管这些人的年纪是老是少,反正能够出现在这里,足够说明他们非富即贵,属于普通人口中的社会名流。不是大土豪,就是富二代。

“方兄。”

在王观观察情况的时候,人群之中却有人招呼起来。

“袁兄。”

这个时候,方老也露出了几分笑容,示意王观跟上,然后向侧边的几排沙发走去。几排沙发围成了一个小圈子,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沙发上喝茶。

招呼方老的,却是其中一个比较干瘦的老人,在方老走过来的时候

,少不了站起来迎接。两人一阵寒暄,倒也有几分高兴。接着老人又给方老引见旁边的朋友,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所谓物以类聚,这些人的身份肯定不简单,王观在旁边听闻了几句,也是忍不住暗暗地咋舌。反正几人联合起来,或许不能翻天覆地,但是在东南亚掀起一场暴风雨肯定不成问题。

不过,王观也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现在是类似跟班的随行人员,没资格与几人坐在一起喝茶闲聊,所以识趣的站在一边,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厅中的客人越来越多,气氛自然也逐渐热闹起来。

期间,王观也看到了蔡先生和卢先生的身影,也证明他的猜测没错,卢先生最能通过了蔡先生的测试,应邀参加聚会了。不过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在看到方老等人之后,蔡先生立即走了过来问候。

说实在话,当蔡先生在自己旁边走过的时候,王观心里也有几分紧张。但是要感谢神奇的化妆术,蔡先生居然对他视而不见,笑呵呵的向几位老人家问好之后,直到转身离开,却一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也就是说,蔡先生根没有察觉他的破绽。

一时之间,王观轻轻吁了口气,信心立即爆棚了。连才接触过的蔡先生也没察觉出来,那么素昧平生,只通过相片认识自己的朱大先生,更加不可能有什么发现了。

想到这里,王观也放下了包袱,光明正大的观察厅中的客人。不仅是客人,还包括了他们的随行人员,心里暗暗揣测,到底谁才是朱大先生。

当然,观察的重点肯定是那些大胡子,又戴着眼镜的。类似这样的人不多,却也不少,反正观望了片刻,王观就发现了七八个这样的目标。特别是还有一些中亚民族的富豪,在厅里还包着脑袋,却是让他摇头感叹,多了几分苦恼。

不管怎么说,王观也锁定了这些目标,一直暗中留意他们的言行举止,期望能够发现其中的破绽,确认朱大先生的真身。

与此同时,可能是客人已经来齐了,在举办方的示意下,欢快的音乐也随之停了下来。然后有个西装革履的金发碧眼高鼻子外国人走了出来,叽哩咕噜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然后迎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王观迟疑的时候,却见一帮客人纷纷站了起来,井然有序的向厅外走去。此时看见方老也是这样,他也意识到可能是聚会的重头戏要开始了。

聚会交流,联络感情,认识新朋友,肯定是目的之一。但是出手一些见不得光,又十分珍贵的物品,却也让许多人感兴趣。

不过,随着人流来到另外一个宽阔的船舱之后,这里的情形有些出乎王观的意料。在他的想象之中,这个时候应该是举行拍卖会之类的。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巨大的船舱,并不是拍卖场而已,而是展览厅的模样。

来到这里,一眼望去,只见厅中有许许多多物件。不仅是中国的陶瓷书画,还有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金银宝石,书籍字画,名表红酒,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让人眼花缭乱。

“大家快看。”

就在这时,一个老人好像是发现了什么好东西,立即招呼大家过去驻足观赏。走近之后,王观立即发现一抹黄灿灿的光泽映入眼帘,只见东西却是一尊鎏金佛像。

细看之下,可见佛像躯体浑厚,造型敦实,体态优美大方,面相宽平,双目平直,衣纹都采取内地传统的写实手法,有较强质感。佛像头饰螺发,身着袒右肩袈裟,菩萨戴发冠和梳发髻,上身饰网状的璎珞,下身着长裙。

表面镀金处理,金质纯厚,亮丽悦目,被灯光一照之后,立即缩放出璀璨的金色闪光,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尤其是对于东南亚的富豪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所以在这个时候,不仅是方老等人而已,一些人也注意到这尊精美佛像,纷纷围了过来。欣赏片刻之后,不少人露出了感兴趣之色。

“这是永宣年间的东西。”

与此同时,有人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却是让更多的人蠢蠢欲动了。

要知道就佛教的收藏而言,国内藏家更热衷于明清年代的佛像,尤其是明代永宣年间的佛像,更是大家追捧的焦点。

毕竟在大家看来,永宣年代的东西都是顶尖的。永乐的甜白、剔红,宣德的青花、铜炉,无一不是稀世珍宝。在这些东西被炒火了

以后,大家的目光也随之集中在这个时期的佛像上。而且由于海外市场的成熟,精品佛像的价格也早早迈入了亿元时代。

比如说今年苏富比香港秋拍,一尊明永乐鎏金铜佛终于突破两亿港元,令人十分瞩目,也带动了佛像市场的持续升温。

在场众人既然关注佛像,自然明白市场的动态,也更清楚东西的价值。

当然,最重要的是,出现在这里的东西,来路多少有些问题。那么在买卖的时候,价格肯定要低于市价,那么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是捡漏的好机会。

第1005章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ps:月中了,求几张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这个聚会,在一些人眼中,就是捡漏的好机会。

当然,有得必有失。东西买回去了,肯定不能大肆张扬炫耀。不过也不要紧,佛像嘛,自己私下参拜就行。要不然直接赠给寺院高僧,也算是一份功德。

然而,无论是什么原因,也掩饰不住佛像非常值钱的因素。以中国佛像为例,卖价最高的肯定是明清时期的藏传佛像。

究其原因,主要是明清以前朝代的佛像,留存下来的以石佛居多,而且是以石窟的形式存在的,真的不好买卖。而明清埋藏的佛像,却是以金铜佛像居多,其中又分为宫廷造像与边藏民间造像。

其中宫廷佛像,却是更被大家看好。毕竟众所周知,但凡沾了“皇家血统”的东西,品质肯定不用多说了,好东西的价格肯定不会便宜。

这也可以理解,皇帝使用的东西,都是不惜工本倾力打造而成,尤其是在永宣年代这种国力鼎盛时期,制造出来的东西自然更加完美无缺。有钱了,大家肯定追求品质,东西贵不要紧,主要是值这个钱。

这种情况下,眼前这尊精美佛像,自然被惦记住了。注意到旁人的神态,王观心里透亮,知道如果佛像拍卖的话,肯定有许多人哄抢。

当然,前提是东西不假。毕竟这里只是一个平台而已,举办方也不能百分之百确保东西一定就是真品。不然的话,众人也不会带鉴定师随行了。

此时,也不知道是谁的授意,反正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向众人微微示意之后。就开始鉴赏这尊佛像。首先掂量其中的重量,再分析其中的镀金工艺,最后检查题记。反正观看了几分钟,立即走了回去向老板汇报情况了。

那个老板也是精明人,听了汇报之后,表面上不动声色,甚至于第一时间选择了离开,不知道是确定了东西是赝品,还是打算故弄玄虚。以便迷惑大家的判断。

不要觉得奇怪,所谓商场如战场,这些老板富豪哪个不是身经百战,才有了如今的身家。既然现在是竞争对手,那么耍些小手段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不期望能够蒙骗全部的人。只要是有人怀疑,那就算是成功了。

而且从一些人闪烁的目光,就知道那个老板的目的达到了,果真是有人动摇起来,稍微犹豫也随之离开。反正厅中的东西很多,也不必局限于这尊佛像。

“你怎么看?”

这个时候,方老却回头问道:“你觉得东西是真是假?”

“呃……”

适时。王观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可是鉴定师,其他人的鉴定都都上去鉴赏了,自己站着不动又算怎么回事?

当下。在方老的提醒下,王观也随大流上前观看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明清宫廷佛像,王观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在半山大师的收藏之中。就有几尊明清宫廷佛像。以他与半山大师的关系,早把几尊佛像借来研究透彻了。

说起来。在永乐年间,皇室就特别注重加强和西藏上层的联系。明朝建国后继续沿袭元朝的政策,给喇嘛教以优渥礼遇。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不断加强中央政府与藏地上层喇嘛的直接联系,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制度安排和统治秩序。

加强了明朝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监督和管控,永乐皇帝以推崇藏传佛教为名,设法笼络藏僧上层则是不争的事实,其中金铜佛像就是作为回赐入贡藏僧首领的贵重礼品。

也就是说,永宣时期的佛像将汉藏艺术完美地融合于一体,形成了比较独特的艺术风格,雍容而不失秀逸,浑厚之中又温文尔雅。而且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永宣年间的佛像,更加让人器重。因为这个时期的佛像,不仅具备了艺术价值,也具备了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有的时候,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密不可分。毕竟随着佛像市场的不断成熟,买家也由偏重投资的价值取向,慢慢地回归于佛像本身的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愈加注重佛像深远的宗教精神内涵。

片刻之后,王观鉴赏完了,也退了回去,方老随口问道:“怎么样?”

“……半真半假。”王观沉吟了下,低声道:“上半身是真的,但是底座却是后接上的,不仅材质不匹配,分量更加不对。”

“嗯?”

方老一怔,随后眼睛一眯:“你仔细说说。”

“佛像的面部丰满端正,方脸宽额,双目平直,眉眼细长,表情静穆。躯体宽肩细腰,四肢粗壮,衣纹流畅,质感很强。当然,最重要的是材质,那是用黄铜铸成的,整体合铸,胎体较厚。镀金处理,金质纯厚,色彩绚丽。”

王观仔细评点起来:“这些特征,足够说明佛像的上部分属于真品。但是其中的底座却有一些问题,比如说莲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