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632章

拣宝-第632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不对。”王观摇了摇头,忍不住好奇伸手一抓,柔韧亮泽的秀发仿佛具弹性一样,丝丝顺滑在他的指缝间淌过,更让他惊奇不已。

“头发什么时候变长了?”王观笑道:“我还以为是假发呢。”

“哼。”

听到这话,贝叶多少有些嗔怨:“我们多长时间没见面了,而且连我留长发也不知道,真是一点也不关心人。”

“行行行,是我错了,给你赔礼道歉。”王观马上低头,第一时间承认错误。因为他也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解释基本等于掩饰,反而更糟。

事实胜于雄辩,看到王观的态度不错。贝叶满意点头,不计较这事了。与此同时,她也有几分紧张、期盼:“那你觉得,我留长发怎么样?”

“好,非常好。”王观赞不绝口:“人漂亮,什么发型都好看。”

“就知道哄人。”贝叶俏目一白,但是眼中的盈光笑意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天地良心,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从来不撒谎。”

不知道这是不是男人的天性。或者是一种潜藏起来的本能,反正王观甜言蜜语的能力,尽管有一段时间没用了,但是却没见有什么生涩。

几句话下来,贝叶眼睛就弯成了半月。心情自然格外舒畅。与此同时,王观视线还在她的长发上打转,忽然若有所思起来。

贝叶也被看得有些忐忑,有些不自然地梳理了下秀发,踌躇:“真的好看?”

“当然好看。”王观认真点头,嘴角却泛出笑容:“只不过是在想,才几个月你的头发就过肩了。估计过不了多久,也该及腰了吧。待长发及腰……我们结婚吧!”

“啊!”

贝叶惊住了,主要是太突然了,尽管憧憬过。但是根本没有料到会在这个时候从王观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来。这一瞬间,她脑子一片空白,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半响之后,贝叶总算是清醒过来了。俏脸自然有几分娇羞,咬唇瞥了王观一眼:“没诚意。谁理你……”

说话之间,贝叶逃也似的走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过在纤步之中,却是充满了雀跃的感觉,可见主人心情的欢快。

“怎么这样快就走了?”

这个时候,俞飞白和唐清华才走了过来。两人可是很有眼力,贝叶与王观聊天的时候,就远远在一边待着,直到人才了,才围了过来。

“走的时候还骂了一句。”

适时,俞飞白一脸八卦的表情:“什么事情没诚意啊?”

“没什么。”王观淡笑道:“求个婚罢了。”

“什么?”

一瞬间,俞飞白和唐清华睁大了眼睛,确认王观没有撒谎之后,齐齐竖起大拇指表示了拜服之意:“你牛!”

“这有什么。”王观坦然道:“看着吧,过不了多久,你们肯定要被催促。”

俞飞白和唐清华对看了眼,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看来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感受到家人催婚的烦恼了。

就在两人诉苦的时候,王观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脸上就露出了笑容:“是安德森先生,才传了一张相片过去,这么快就打电话过来了,看来很急嘛。”

说话之间,王观自然不会让人多等,立即接听起来。

“王……”

尽管安德森先生的心情很急切,但是表面上却是云淡风轻,如沐春风般招呼道:“最近怎么样,一切还好吧。”

“好,非常好。”王观微笑回应:“安德森先生你呢,还在英国吗?”

“不不不,我在米兰。”安德森先生说道:“在看时装表演,却是没有留意你发来的相片,真是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王观不以为意,甚至不相信安德森先生没有留意相片,或许是已经把相片打印出来,仔细研究之后,这才给自己打电话。

“王,相片是怎么回事啊?”

此时,安德森先生又问道:“是想让我帮忙翻译上面的文字吗?”

“差不多。”

明白安德森先生是在装傻,王观也乐意奉陪:“听人说,那是希伯来文,对吗?”

“……对,是希伯来文。”

安德森先生承认了,然后拐弯抹角道:“王,你怎么对希伯来文感兴趣了?”

“机缘巧合。”

王观轻笑道:“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古英语,或者拉丁文之类,但是找专门研究西方语言的专家看过之后,才知道是希伯来文,内容好像是摩西十诫……”

“嗯嗯……”

安德森先生有几分含糊其辞:“摩西是我们犹太人的先知,十诫更好像是你们中国的三个代表,八荣八耻一样,属于道德规范,很平常……”

连三个代表,八荣八耻都知道。真不愧中国通之名。

当然,王观更清楚安德森先生为什么强调十诫普通平常,当下也不敢绕圈子,笑着说道:“十诫或许平常,但是铭刻了十诫的金属片,好像不是普通的东西。”

“……怎么说?”安德森先生好像很惊奇的样子。

“发现金属片之后,我心里一时好奇,干脆拿去做检测了。”说话之间,王观笑道:“安德森先生。你猜猜看,检测之后有什么样的结果?”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反正王观隐约听到在手机中传来急促的呼吸之声。当然在短暂的一瞬间之后,安德森先生却依然平静问道:“检测之后,有什么结果。”

“结果表明。金属片居然是三千年以前的东西。”王观感叹道:“对于这样的结果,我肯定是深表怀疑,琢磨着要不要干脆切一片做个全面检验。”

“不,千万不要……”安德森先生一惊,急忙阻止起来。与此同时,他也回味了过来,无奈苦笑道:“王。你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嗯,我也不知道你觉得我应该知道些什么。”王观饶舌道:“反正,我觉得该知道的,应该都知道了。”

“……我马上去中国。”

就在这时。安德森先生果断道:“我要亲自验证。”

“欢迎。”

王观微微一笑,也结束了通讯。接下来,自然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

“笑得这样奸诈。”

适时。俞飞白撇嘴道:“看来事情很顺利嘛。”

“成功一半了。”

王观笑道:“不说了,走。去看看半山大师。”

另外两人却是没什么意见,当下一同离开度假中心,慢慢向山上的寺院走去。经过一番修整之后,山中更多了几分禅意。

所谓的禅意,自然是指路边的旗帜,以及一些树木上悬挂的平安符,和一些香枝。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大家很愿意相信山中的古树有灵性,所以不仅是山上寺院香火鼎盛,连带着附近的大树也被香火熏陶了。

当然,香火最盛的地方,肯定还审寺院大殿。不久之后,三人来到了山门,王观就注意到在殿宇之中,却是阵阵香烟袅袅,香火十分旺盛。另外也要说下,负责迎接香客的知客僧,却是很有眼力的人。发现王观三人之后,立即笑容满面迎了上来,十分客气。

不客气不行啊,外人就算了,但是半山寺的和尚,哪个不知道王观是寺里的大恩主。不客气的说,如果没有王观的大力支持,有没有半山寺还不知道呢。

饮水思源,哪个和尚敢对王观不敬啊。

当然,王观也不是有了小成绩就翘尾巴的人,一脸笑容谢过知客僧的热情接待,然后在他的迎请下,慢慢来到方丈室拜访半山和尚。

一路上,王观最大的感受就是寺院的人气果然很足,尽管没到人流如梭,十分拥挤不堪的地步,但是几乎每个殿堂都有香客礼拜,这可是名寺才有的待遇。一般的寺院,如果不是遇到佛诞庙会什么的,恐怕十分冷清,门可罗雀。

然而在这里,不仅是香客游人较多,甚至连寺院里的和尚好像也多了不少。一打听才知道这半年来,看到半山寺的香火越来越旺盛,律宗各寺也不断地支援,使得僧众数额突破三位数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寺院。

人多势众,派头自然就彰显出来了,却是更加让信徒安心。毕竟小庙烧香,大佛供养,规模大了,根本不用再宣扬,自然有信徒慕名而来。

而且,现在以现在的宗教政策来看,只要半山寺别闹什么花样,安心地发展下去,迟早会成为闻名于世的名刹宝寺。

关于这一点,半山寺上上下下的和尚深信不疑……

第1022章八大山人

ps:月下旬了,求月票支持一下,谢谢。

半山寺能不能成为名寺宝刹王观不清楚,只是知道一段时间不见,半山和尚却是变得愈加庄严,一副德道高僧的模样。

当然,半山和尚本身就具备大师风范,再经过大半年的培养,修为肯定是愈加精进,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是越来越有派头了。

“阿弥陀佛。”

适时,半山和尚展颜笑道:“王施主又在开玩笑了。”

“真话,绝对是真话。”

一番寒暄之后,王观坐了下来,接过半山和尚递来的茶,微微抿了一口之后,就感受一阵安详的气息环绕。

然而,这不是茶的作用,而是方丈室的布置,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纯木质结构的房间,充满了唐代风格的茶几桌案,以及一块块编织精密的蒲团。

坐在其间,可以看到窗外的高墙红瓦,还有几株苦竹迎风招展。山风吹拂之间,不仅可以听见竹枝摇摆的挲挲声响,也能够听闻阵阵木鱼钟声。

这样的环境,自然营造出安静祥和之感,让人舒缓下来,觉得十分惬意。说起来,就是饱受城市生活的喧扰,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深山古寺的寂静,却是一种难以抵御的诱惑。

王观稍微坐了片刻,也很享受这种安静的氛围。

“这充分说明王施主与佛有缘。”与此同时,半山和尚老调重弹道:“既然知道红尘俗世之喧嚣,何不干脆出家避世?”

“我都准备结婚了,还出什么家。”王观翻起了白眼。

“阿弥陀佛,可惜了。”半山和尚一听,忍不住摇头。目光之中充满了大好青年,居然这样自甘堕落的感叹。

在这方面,王观感觉自己与半山和尚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自然不搭这个腔。视线也在方丈室内扫过,忽然之间也有所发现。

“咦。”

适时,王观惊讶道:“大师,好雅兴啊,这幅画是你自己画的?”

俞飞白和唐清华连忙看去,只见在墙壁之中。确实悬挂了一幅画。半山和尚书法不错,这是大家知道的事情,但是没有想到,他居然还懂绘画。

“不是。”

然而,半山和尚却摇头道:“这是一位客人送来的东西。希望贫僧帮忙开光祈福。”

“哦。”

王观等人恍然,也不觉得奇怪。毕竟这年头,不管是权贵还是富商,都比较喜欢找高僧帮忙开光,送来的东西的东西更是千奇百怪。字画还算正常,其它什么豪华轿车、奢华名表、钢笔手机之类的东西,更是应有尽有。

王观还听说。有人拿要喝的酒请大师开光呢。

对此,王观只能感叹,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话又说回来。眼下这幅画,好像画的就是鸟儿,一只比较怪异的鸟儿。

细看之下,王观惊诧道:“好像是八大山人的画。”

“没错。真是八大的画。”俞飞白打量了眼,也立即表示赞同。

“八大山人。清四僧之一吗?”

经营正雅轩久了,唐清华多多少少也懂一些常识,自然知道八大山人的底细。

作为明末清初,最富盛名的画家之一,八大山人的声名十分响亮。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很受人追捧。

比如说大画家齐白石老人就曾经写诗赞扬,其中有一句,青藤雪个远凡胎。青藤,却是徐渭徐文长,号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青藤老人。

至于雪个,自然就是八大山人了。他原本是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之下,干脆落发为僧,表示自己不属于世俗中人,不接受清朝的统治。时至今日,大家也十分佩服八大山人这种爱国情操。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八大山人的作品,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极富创造力,影响十分深远。

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等大师,都深受他画风影响。总而言之,八大山人的作品在市场上极具表现力,说白了就是价格很高,价值几千万是正常的,就算破亿也不稀奇。

“王施主好眼力。”

与此同时,半山和尚赞许道:“没错,这正是八大山人的画。”

“这谈不上什么眼力。”

这个时候,王观却摇头笑道:“说实话,在我看来,诸多画家之中,八大山人的字画最好鉴定了。尤其是花鸟、鱼虫图,肯定是一眼一个准。”

“对头。”

一瞬间,俞飞白也连连点头道:“我也是这样觉得的。”

“为什么?”唐清华却有几分惊奇,显然只是知道八大山人,却了解得不够透彻,不然也不会这样问了。

“简单。”

适时,王观笑道:“八大山人的花鸟鱼虫图,主题十分鲜明,特点更是异常突出。你只要细心留意,但凡看到鸟鱼的眼睛,好像翻白眼似的,十有八九就是八大的作品了。”

“翻白眼?”

唐清华一怔,然后对比了下墙上的图画,马上就领会了其中的意思。

主要是八大山人的画里,就是有这样显著的特点。在画到鱼鸟的眼睛的时候,比较喜欢使用象征寓意的手法,有几分夸张把眼睛画大,但是瞳孔只有一小点,大部分都是眼白。

就是这种白眼示人的特征,其实就是对清朝统治的不满,但是又无力抗争,只能这样表达自己的不屑,以及对明朝的怀念。

当然,就是这种鲜明的特点,却是给大家的鉴定带来不少方便。几乎是一眼望去,就大概能够肯定东西是八大山人的作品,随后就是验证其中的真伪了。

不过,敢送来开光的,应该是真迹吧。毕竟,以半山和尚的眼力,如果有人拿幅赝品来请他开光,他肯定会婉转拒绝,丢不起这个人啊。

“八大的画,需要仔细观赏才行。”

说话之间,王观也站了起来,走到墙边打量。对于八大山人,他也有些敬佩的。毕竟按照地域来划分,他与八大山人可是老乡。

八大山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