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7章

拣宝-第7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新一周,求收藏推荐,请多支持。

第14章少说多看

“飞白,你仔细想想。如果在古代,出现了一辆汽车,或者有一架飞机,就知道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碗也就如此,我刚才一拿起来,就发现不对了。”

高德全说道:“你看这盏,做得实在是太工整规矩,显得十分的刻意。古代的工匠,没有这样做的,他们由于技术的限制,不可能做得这么整齐。”

说话之间,高德全把几只建盏摆放在一起,示意道:“你自己对比,几乎就是一个模样,分毫不差。像是用模板套出来,再慢慢修整的。”

“唐青花这个混蛋,居然拿赝品忽悠我。”一时之间,俞飞白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满面通红,破口大骂起来。

“哈哈,你觉得可能吗。估计他也是上当了。”

高德全笑道:“这盏仿得非常逼真,如果我没有料错,这些盏的胎土,应该是选用古窑址旁的黑色釉石,选洗粉碎后加入黑粘土,精心烧制而成,属于高仿瓷。这样的精品仿古瓷,别说你和小唐会看错,恐怕一些行家,也会打眼。”

“哈,听德叔你这样说,我心里舒服多了。”

俞飞白拍拍胸口,呢喃道:“反正,已经被打击惯了。”

“主要是釉色不对。”

这个时候,钱老也开口了,拿了只放大镜,对着建盏道:“真品兔毫盏,釉面开细小蝉羽纹,点缀着雪花片的金星、银星和红星。流淌下垂的兔毫纹,呈现着浓淡深浅、曲曲弯弯不规则状态。可是这只盏,却很笔直,好像是用刷子,描摹上去一样。”

“东西不对,收起来吧。”

评点了片刻,钱老带着几分期盼道:“不过,买错东西不要紧,就算是交学费了,下次吸取教训就行。”

“谢谢钱老。”俞飞白有些垂头丧气道:“既然东西是假的,还收起来做什么。水开了,正好泡茶……哎呀!”

说话之间,俞飞白伸手去拿炉上的水壶,却被滚烫的壶柄灼了一下。

“小心,明知道自己性子急,也不小心一些。”高德全关心道,看见俞飞白没有大碍,这才松了口气。

“我来吧。”

王观微微一笑,随手拿了块毛巾,执起滚烫的水壶,倒下开水,把几只建盏烫洗了遍,然后再掰碎小龙团茶饼,碾成粉末,均匀放到每个盏中。

“咕噜噜……”

最后,王观抬起水壶,轻轻倾斜,一道水柱在空中坠落,冲到了盏中,与盏中的茶粉激荡的交融起来,勾勒出一层层奇妙的图案。

受到热水的冲击,茶粉变成了泡沫,就好像是啤酒花一样,挂在盏沿之上,聚而不散。这种效果,就是所谓的咬盏。

一会儿,泡沫散去,盏中出现了黄白色的茶水,袅袅轻烟升腾起来,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让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你学过茶艺?”俞飞白有些惊讶道。

“没有,只是在电视上看过,知道冲泡茶饼的程序而已。”王观笑道,又继续冲泡茶水。水花四溅之中,一盏盏茶沫,变幻莫测,有几分奇妙。

“呵呵,那就奇怪了。”俞飞白有些困惑道:“我可是专门向茶艺大师请教过的,都没有你冲泡得那么好。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诀窍?”

王观执壶的手一顿,看了眼俞飞白,微笑道:“没什么诀窍,手稳就行。只要你锻炼两年多时间,就可以变成我这样了。”

“哦。”

俞飞白点头,没听出什么意味来。

然而,钱老与高德全的阅历丰富,自然明白王观话里的辛酸。两人相互看了眼,钱老轻轻颌首,高德全顿时笑了,高声道:“来,大家先品茶,然后再欣赏王观的宝贝。”

“好。”

俞飞白也振奋起来,笑着说道:“钱老,也尝尝这精品小龙团,滋味不错。”

“飞白,不是我打击你,这小龙团是不错,但是称不上精品。”

高德全捧起了茶盏,笑呵呵道:“根据古书记载,茶饼的好坏,主要是看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

“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高德全侃侃而谈:“现在这茶水呈青黄色,明显是茶叶老了,而且加工的工艺不够完美。”

“德叔,你这还不叫打击我呀。”

俞飞白苦笑道:“其实,我也不是不清楚,这小龙团的档次不够。主要是高档次的东西,以我的能力,也弄不来啊。除非钱老亲自出马,以他老人家的面子,别说精品了,就是极品,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呵呵……”

俞飞白的话里,明显有撺掇的意思。不过,无论是钱老,还是高德全,都没有搭理他,只是一笑置之。

但是在这只言片语之中,王观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这几人的背景,果然非比寻常。

当然,王观也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能够来到这里,也算是机缘巧合。关系不够熟悉,最好是当闷葫芦,少说多看。

王观捧起茶盏,喝了两口茶水,感觉这才龙团的茶饼味道有些特别,与散茶有些区别,不过滋味的确是挺香的。

与此同时,高德全也放下了茶盏,拿出了锦盒,微笑道:“钱老,这就是我和王观特意带来的宝贝,请您鉴赏。”

不等钱老开口,俞飞白也满心好奇,率先问道:“钱老,能不能让我先看。”

“当然可以。”钱老含笑示意。

得到了允许,俞飞白连忙伸手把锦盒打开,一只精致小巧的缠枝莲影青小碗,立即呈现在众人的眼前。

在柔和的光线下,小碗釉色青中泛白,就好像是一块碧玉,晶莹润泽,充满了美感。

“好漂亮。”俞飞白忍不住赞叹起来。

由此可见,真正的好东西,一眼看去的时候,总是让人赏心悦目。

“飞白,我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你,这东西是真的。”

高德全笑道:“不过,你能不能断一下,它的确切年代。”

“德叔,小瞧了我不是。”俞飞白自信道:“判断真伪,我可能有些含糊,但是说到断代,这还不容易……”

俞飞白很有把握,小心的拿起了影青小碗,轻翻碗面,仔细打量底足。

。。。。。。。。。。。。。。。。。

新书,求收藏推荐,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15章可以送给你

“沐斋居士!”

一看,俞飞白就愣住了。

“飞白,懵了吧。”高德全轻笑道:“知道这个沐斋居士,是什么人吗?”

“真是沐斋居士?”

这时,钱老的眼睛也一亮,目光落在影青小碗上,有几分激动。

“钱老,你知道这沐斋居士是谁?”俞飞白连忙问道。

“钱老肯定知道,不过不能告诉你。”高德全笑道,提前打了预防针。

“不说就不说,别以为我没有办法。”俞飞白眼睛微微一转,拿出了金属银质的手机,手指滑动,飞快的登陆上网,搜索起来。

高德全见状,一怔之后,立即摇头苦笑道:“居然忘记了,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不像我们当年,为了寻找几个文字,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翻找。”

“时代不同了,现在方便多了。”

钱老也点了点头,莫名感叹道:“不过,寻找线索是简单了,但是也让人不容易记住。要是在我们那个年代,找几个字,往往要翻寻几天的书。最终不仅得到结果,还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全部理清楚了。而且深深的印记在脑中,想忘也忘不了。”

“找到了。”

就在两人感叹之时,俞飞白欣然道:“沐斋居士……唐英,字俊公、隽公,号沐斋居士……嗯,我再看看,唐英是什么人……”

“不用看了,我来告诉你,唐英是什么人。”

这时,钱老伸手,把影青小碗拿了过来,一边欣赏,一边说道:“他就是瓷都,清代雍乾时期,最有名的督陶官。在任三十年期间,把清代的陶瓷业,发展到最顶峰的状态,被世人称之为唐窑。”

“我说这名字怎么这样熟悉,原来是他……”俞飞白恍然大悟。

与此同时,钱老举着影青小碗,专注的观赏,反复的观察打量,甚至拿出放大镜,一点一点的观摩考证。

良久之后,钱老吁了口气,点头道:“的确是真品,历经两百多年,却保存得这样完好,几乎一点瑕疵也没有,实属罕见。如果不是,胎质、釉色、款识、工艺等等细节方面,都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我真的要怀疑,这是高仿伪作。”

“刚才你说,这是王观拣的漏。”

钱老抬头望去,赞许道:“年轻人,眼力非凡啊。”

“侥幸而已。”王观谦虚道。

“我觉得,肯定是卖家觉得这碗太真太好了,所以把它当成了高伪赝品,卖给了王观。没有想到,反而让他拣了个天大的便宜。”高德全笑道。

“哇,这样的好事,我怎么从来没有遇见过。”

俞飞白羡慕道:“兄弟,你在哪里买我,我有空也要去淘宝。”

“一个包袱斋,正好在我住的附近摆摊,那时我看见这东西不错,就买下来了。之后,也没见那人的踪影了。”王观说道,心里也在苦笑。果然,说了一个谎言,就需要千千万万个谎言来弥补。

所谓的包袱斋,是指一些眼力好的人,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赚取其中的差价。

这些人与小摊小贩不同,他们没有固定的位置。经常走街串巷,居无定所,甚至在几个省市之间来回游走。就算是特意去找,也很难找到他们的踪影。

“你的运气真好。”俞飞白叹气道。

“不只是运气,也有一定的眼力。”高德全道:“飞白,换成是你,在地摊上看到这样精美的东西,你敢果断出手吗?就算你出手了,你敢确定它是真品吗?”

“我不能……”

俞飞白老实承认,不过也有些不服气,看向王观道:“你能吗?”

“我也没有多少把握。”

王观笑了笑,当然不会把话说满,谦逊道:“所以,才会拿东西过来,让高经理与钱老帮忙掌眼鉴定,从中学习。”

“这种心态很好,不骄不躁,才会保持进步。”钱老赞许道:“收藏古玩,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太多了,谁能保证,能够全部掌握精通了。有很多知识,我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需要认真的钻研探索。”

“比如说,这个缠枝莲影青小碗。”

钱老举例道:“这是清代的瓷器,然而却是一个仿古瓷。说起来,我们的仿古之风,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最为鼎盛的。这三个皇帝,都是学识源博,喜好文雅的人,他们的鉴赏能力很高,为什么要仿古?”

“这恰恰说明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真正的宝贝,后人要传承下去。而且我们不仅要传承,更要发扬创新。”

钱老触摸影青小碗,眼中带着喜欢之色道:“你们看这小碗,仿的就是宋代的影青瓷。但是与宋影青相比,这碗的胎质、釉色、做工,显得更加的精致。”

“这充分说明了,唐英的创新精神,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钻研、创新。所以烧造出来的瓷器,不仅保留了古风,而且更胜古人一筹。”

“就是得益于唐英的继承与创造,他的名声也享誉中外,后人对唐英督陶期间窑厂生产的瓷器品类丰富情况,都大为赞叹。”

“厂窑至此,集大成矣;泄造化之秘;佑文明之瑞;称自唐英督陶创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的盛况……”

看得出来,钱老对于唐英,非常的欣赏,一点也不吝啬赞美之词。高德全应该清楚这点,不然也不会在鉴赏出影青小碗是唐窑的精品之后,就匆匆忙忙带王观赶来了。

而且,钱老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喜欢,拿着影青小碗,爱不释手的把玩起来。

见此情况,高德全笑道:“钱老,你动心了?王观,这影青小碗,你有没有转让的意思?干脆让给钱老得了。”

本来,高德全这话,只是有几分凑趣的意思而已。

然而,王观却当真了,稍微考虑了下,就点头笑道:“东西不卖。不过,如果钱老真心想要的话,可以白送……”

“什么!”

众人愣住了。

与此同时,钱老脸色一变,皱眉道:“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巧取豪夺的地主豪绅么?我钱令希,一辈子堂堂正正,从来不做有昧良心的事情。”

“东西你拿好,回去吧。”

把影青小碗摆在台上,钱老下起了逐客令。

。。。。。。。。。。。。。。。。。。。。

新书不容易啊,请大家多点支持,求收藏推荐。

第16章日久见人心

一时之间,气氛变得有些怪异。钱老表情不变,高德全皱起了眉头,却是有几分怒意,而俞飞白目光闪动,依稀有些许鄙视的味道。

“怎么回事?好像是说错什么话了。”王观心里有些莫名其妙,茫然不知所措。

半响,感觉几人好像误会什么了,王观挠了挠头,连忙解释道:“买这东西的时候,我也没花多少钱。钱老为我介绍工作,我还欠他人情呢,怎么好意思要他的钱。”

这绝对是王观的真心话,大家都知道,人情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世界上最难还的东西了。王观人不傻,怎么看不出来,钱老等人的背景深厚,肯定不是一般的人。

这样的人物,什么东西都不缺,更加难以偿还人情了。

尽管王观现在,不是特别需要集古斋的工作,但是人情欠下来了,就是欠下来了,不得不还。难得有这样的机会,钱老喜欢影青小碗,送给他还有何妨。

反正,在王观心里,这只影青小碗,只是他花了三百块钱,买回来的碎瓷片罢了。哪怕现在这小碗,已经焕然一新,价值几百万了,但是王观依然觉得,用这样的东西,来偿还钱老的人情,非常的值得。

毕竟,以他现在的能力,东西没了,可以再淘。人情还了,才会感到轻松自在。

王观的心理活动,完全表面在脸上,让人完全感受到他的真诚。钱老与高德全看见了,以他们的阅历,却也觉得这不像是在作假。

钱老深深看了眼王观,脸色也慢慢缓和下来,淡声道:“王观,不好意思,可能是我误会你了。主要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让老头子我心烦。”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