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之高手过招 >

第798章

官场之高手过招-第798章

小说: 官场之高手过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崇德听牛省长言外之意并未一棍子打死深港项目,心里多少放心些,冲着牛省长附和道:“谁说不是呢?最近省里的十三五规划方案即将出炉,底下市里那帮大员一个个都按耐不住了,纷纷跑到省政府来要项目,要支持,一个个还不是都想要从省里多争取一些资金支持?南部城市也好,北部城市也罢,手心手背都是肉,省里又不能不给,可是给多少,到底分给谁,这都是最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啊!”

牛省长对常崇德这番话深有同感,不无感慨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也只有你这个常务副省长才能真正了解我这个一把手的难处,想要尽量做到让各方都满意,的确不容易。”

常崇德三言两语的功夫,便把牛省长的心思揣摩通透,在牛省长心里,常崇德对自己掏心掏肺,算得上是值得信任的圈内人。

而对于常崇德来说,牛省长不过是他曾经服务的领导之一,他的任务是把领导伺候的服服帖帖的同时,还得顺带着把自己心里想要达成的目标促成。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官场中人跟其他社会人本质上没什么不同,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得到利益最大化,这世上有人占便宜必定有人吃亏,到底谁能占便宜多一些,那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凭良心说,常崇德绝对没想到今天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胡副省长居然会突然跳出来跟他唱反调?此人离开定城市好几年了,居然还对定城市的大项目如此用心?

突发状况虽然并未彻底打乱常崇德的阵脚,却让他暗暗在心里懊悔自己过于大意,也让他对胡副省长开始有了警惕之心。

从一把手领导对彼此的信任程度以及双方政治地位略有悬殊来说,常崇德从未把胡副省长列为他的对手范围,但是今天政府常务会上见他字字带刺针对性极强,让他对胡副省长的政治智商和此人的作风有了重新认识。

凡是能一步步爬到省政府副省长位置上来的,必定都是经历过多少风霜雪雨的老官场,胡副省长应该能看出自己对深港项目的态度是积极支持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挺身而出明确表态反对自己在常委会上的建议?常崇德觉的,这件事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陪着牛省长在办公室聊了一会闲话,确定牛省长并未因为刚才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的分歧对自己有所罅隙,常崇德这才放心回到自己的副省长办公室。

刚进门,秘书进来汇报道:“常副省长,湖州市委王长安书记来了,正在休息室等您呢。”

“哦,让他十分钟之后过来吧。”

常崇德心里大约猜到王长安这次过来八成跟其他市委书记一样,是为了争取湖州市多几个大项目列入省里的十一五规划,这些都是公事公办的事,倒也没什么好顾虑的。

不过,王长安却又跟其他一些市委书记不同,他是曹书记的嫡系下属,当初提拔到湖州市当一把手也是曹书记推荐然后自己亲自提携,算得上圈内人,哪怕是稍微怠慢一点,他也不会多想。

常崇德特意留出十分钟时间想要让自己身体休息一下,大脑冷静一下,刚才常委会上的状况脱离他的控制范围,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对于常崇德这种官场半仙级的老官场来说,十分钟的时间足够他理清思绪,从各个方面揣摩领导以及对手的心态。

有志者事竟成。

常崇德从来都不是言而无信之辈,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答应了陈大龙尽量促成深港项目,他都会尽力完成,这不是跟谁赌一口气,更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

因为此事一旦不成,引发的连锁反应是他不想看到的,作为常务副省长,若是他连一个小小的深港项目都搞不定,以后在众多省政府的那些的副省长面前说话怎么可能有分量?

官场的食物链是一个很奇怪的构成方式,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这里一样通用,常崇德心里明白,到底能不能彻底压倒胡副省长的气焰,恐怕自己还得费点心思才行。

十分钟后,王长安踩着点进了常崇德的办公室,一进门叫一声:“老领导,我贸然来访没打扰到您的工作吧?”

这一声老领导喊的常崇德心里一热,虽说他从未当过王长安的直系领导,但是王长安一向是他欣赏的省内少壮派官员之一,否则的话,当初曹书记极力推荐此人,他也不会挽起袖子拼力帮忙。

这一声“老领导”,足以证明王长安是个懂得感恩的下属,身为湖州市委书记,也算是说一不二的地方诸侯,到了自己面前能够真心诚意俯下身子摆低姿态实属难得。

常崇德心情很好冲他笑笑:“王书记太见外了!我的工作就是准备随时接待你们的来访,和你们接触多了,才能了解下面的具体情况,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道:“坐!”

“谢谢常副省长!”

王长安一屁股在领导指定位置坐下来,正要开口说话,听见常崇德主动问询:“王书记,今天来找我有事?”

“是的。”

王长安微笑作答,向常崇德汇报道:“常副省长,我到湖州市上任也快两个月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潜下心来对市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本地资源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研究。”

常崇德不自觉冲他流露赞许眼神,王长安和陈大龙是同一批省里调整的干部,两人也同样都是省内少壮派官员的杰出代表人物。

王长安工作起来颇为扎实,陈大龙展开工作相当有魄力,两人分别被调整到湖州市和定城市后,都在自己的领导岗位上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摸出门道并一心有所建树,这样的工作作风自然是令领导满意的。

“有什么收获吗?”常崇德问。

“倒是有些心得,对以后的湖州市经济发展方向也有点思路,这不今天先到您这里来汇报一下,想要听听您的意见再做定论。”

王长安的一番话说的常崇德心里说不出的熨帖舒服,心说,“到底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官员,大事小情首先想到征求自己的意见,来自下属发自内心的尊重最难得,王长安做事的确有谱。”

说白了,王长安这也是自觉站队到常崇德阵营的意思,向常崇德表明忠心,从今往后,湖州市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大事上,没有常崇德点头绝不会轻易自作主张。

大树底下好乘凉。

换一种思维考虑,王长安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稳妥起见,哪怕是决策大方向万一有点失误,自己也有回旋余地,好歹上头有领导罩着。

两句话的功夫,已经让常崇德和王长安之间原本亲近的距离更加紧密了不少,常崇德主动招呼道:“来来来!王书记你先喝点水。”嘴里说着话,摆出一副要亲自替王长安倒水的姿态。

王长安这点眼力劲哪能没有?赶紧抢先从椅子上起身,先帮领导水杯添满水,又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水杯倒满后,这才又坐下来向常崇德继续汇报工作。

王长安说:“常副省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调研,我发现湖州市的经济发展综合情况比相邻的普安市和定城市要好的多,湖州市的老百姓普遍经商意识比较强,市里的财政收入在全省也算是排的上号,但是……”

官员讲话,真正的重点往往是“但是”这个词往后的一段,常崇德深谙此理,耳朵不自觉伸长了几分,听王长安继续往下说:“但是,从长远的经济发展规划来看,我们湖州市的各方面自然资源没有普安市和定城市优越,普安市里有优越的铁路资源还有很大的淡水湖,定城市有港口资源,可以把深水港项目建成扩大经贸通江达海。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若是交通便利条件优越,对于经济发展的效果肯定是非常显著的,因此我心里琢磨咱们湖州市是不是可以借邻市的优越自然资源的东风,更大力度促进湖州市经济发展?”

王长安一番话让常崇德感到很吃惊,身为江南省的常务副省长,他不得不佩服王长安对湖州市未来经济发展壮大思路的广阔。

现在底下的市委书记市长,往往一个个为了各自从省里争夺一些蝇头小利相互心有隔阂,再不济也是彼此把对方当成竞争对手,生怕对方的哪方面的工作成果超过自己,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面前夺了头彩。

第1282章遥遥相应

王长安却不然,他是真真正正从湖州市的发展大局出发,并客观分析了湖州市未来经济发展短板以及相邻两市有可能对湖州市经济发展又所益处的地方,从一个更高格局考虑本市经济发展趋势。

常崇德心里暗道,“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样一个胸怀大局高瞻远瞩的市委书记,怎么可能不为湖州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全新质的飞越?”

常崇德点头赞道:“好!这个想法的确是不错,对整个省经济的发展都很有推动作用,但是具体实施起来恐怕有些难度,毕竟涉及到两个市区域内的合作问题,这一点恐怕你还得仔细琢磨琢磨才行。”

王长安见常副省长对自己提出的发展思路颇为赞赏,心里底气足了不少,赶紧向常崇德汇报道:“常副省长,其实我今天过来主要就是向您汇报一件事,听说最近定城市正在准备省报深水港项目,因为资金问题阻力很大。我倒是想着,定城市港口位于两市交界地带,如果我们湖州市能够参与建设深水港,在定城和港口之间铺设互通道路,那么这个深水港岂不是一样为湖州市所用?”

常崇德没想到王长安居然也盯着定城市的深水港项目想要做文章?这让他脑子里猛然想到“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心说,“到底王长安和陈大龙都是年轻干部,发展思维和观念居然不谋而合?那就是把能用的资源用好用足用到极点。”

见王长安再次提及定城市的深水港项目,常崇德心里数种滋味涌上心头,他想起省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刚刚发生的一幕,话里有话问王长安:“王书记,你这个想法跟其他领导沟通过吗?比方说省里的相关领导?又或者是定城市的哪位领导?”

王长安连连摇头:“没有没有,老领导,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我还不至于四处宣扬,我也是在脑子里斟酌左右,认为对定城、湖州、普安的经济都有好处,这才特意到省城头一个向您常副省长汇报,如果常副省长觉的这想法太不合时宜,我……”

王长安的话让常崇德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暗自埋怨自己实在是太小心谨慎了,王长安跟陈大龙一向关系和谐,怎么着,他也不会存什么坏心眼吧?再说,王长安可是曹书记的人,就是出了点事也不用自己担心。

常崇德冲他歉疚微笑解释:“你这个想法非常好!不过,关于定城省报深港项目一事,在你来之前省政府常务会议刚刚讨论过这一问题,有个别领导对这个项目的建设提出了不同意见,牛省长也就暂时中断以后在讨论,我这也正为这件事头疼呢。”

王长安领悟过来,补充说明道:“常副省长,我之前也听消息说,定城市港口一把手陈大龙极力推进深港项目,结果上了定城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时候,主要领导坚决不同意。正因为了解这个项目上马的难度太大,所以我才到省里来向您直接汇报此事,我想着,如果省里能从全省发展的大局出发,牵头这个项目,底下有些阻碍的声音倒也不足为惧。”

常崇德心说,“你和陈大龙两人倒是想到一块去了,只可惜,你们两人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我这个常务副省长的身上,却不知道我肩膀上的压力也不小啊。”

这样的话,常崇德自然不会当着王长安的面说出来,他为官多年,到底谁是一心一意想干事的官员,谁又是浑浑噩噩混日子等提拔的官员,心里跟明镜似的。

纵观整个江南省,类似王长安和陈大龙这种积极主动干工作,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绞尽脑汁竭尽全力的年轻干部实在是数不出几个。

难道自己身为省政府的常务副省长,要对这些实干型的年轻干部事业心和工作积极性视而不见吗?当然不能!

常崇德适时提点道:“这两天,定城市的陈书记也在省城,你们是老朋友了,正好深港项目问题上许多想法不谋而合,不妨找机会见面好好聊聊。”

听说陈大龙也在省城,王长安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冲着常崇德笑道:“是吗?陈书记也来了?他不会也是为了深港项目落地的事情吧?”

常崇德看得出来,王长安脸上突然改变的表情变化绝对是装不出来的,他的确事前不知道陈大龙早一步到了省城。

“你对于深港项目的思维跟陈大龙算是不谋而合,如果底下的领导干部都有你们俩这样的工作热情,何愁下面的经济不发展?你放心吧,既然你有这想法,陈大龙也积极推进深港项目,我会尽力给你们两家牵头合作,最重要的是让深港项目带动定城和湖州两个市的经济发展,这才是咱们一起努力的最终目的,是吧?”

王长安显然还没从刚刚听说陈大龙也在省城的好消息中拔出来,他满脸笑容冲着常崇德道:“老领导您放心,霸王龙只要下定决心干事,省里只要给他政策就可以,少有不成的,他呀,是个干大事的料,头脑又灵活,一会我跟他见了面,我会跟他好好商量一下再向您汇报。”

“行。”

常崇德轻轻点头:“你不妨顺便告诉他,省政府政务会议上有个别领导对深水港项目分歧很大,等你们两人商量过后,让他有时间在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王长安愉快应了一声:“好的。”

……

中午时分,陈大龙正准备去楼下包间吃饭,听见手机铃声响起,赶紧拿起手机看了一眼,一看居然是大师兄王长安打来的?心里一阵兴奋。

自从王长安到湖州市出任市委书记后,两人有日子没见了,他赶紧摁下手机接听键,高兴道:“大师兄!你怎么有空给我来电话?”

电话里传来王长安熟悉的调侃声:“你小子,要是不今天不打电话给你,你是不是准备这辈子都不主动联系我?我看你呀,官不大,架子不小嘛。”

“冤枉!不带这么骂人不吐骨头的,我到定城这段时间忙的焦头烂额,倒霉事一件接着一件,好不容易摆平局面,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正准备打电话给你,您这电话不就先打来了吗?”

对于陈大龙在定城市经历的种种波折,王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