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警监 >

第114章

超级警监-第114章

小说: 超级警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怡环顾了下四周。拿出下车时打印的地图看了看,一脸沮丧地“问题是从南到北这条线上没印染厂。他们要偷排污水只会排到第一抛尸现场东边或西边。”

河水不流动,就算冲也冲不出多远。而排涝口与排涝口之间的距离很远,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看着他们一脸失望的样子,韩均指了指马路斜对过的污水处理厂“看见没有,没印染厂不等于没污水,事实上这里的污水比印染厂更多。”

邓南晴一脸不可思议地问“处长,您是专门处理污水的工厂会排放污水?”

韩均点点头,看着已经干枯的集水井“污水处理厂也是企业,是企业就会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完全有向外偷排污水的可能。如果这里才是真正的第一抛尸现场,如果对面污水处理厂真通过排涝管偷排过污水,如果抛尸和排放污水间隔时间过三时,那么就有很大几率能在下面找到被害人的血迹。”

人体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就是靠这种蛋白质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

血红蛋白含有铁,铁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让过氧化氢变成水和单氧,单氧再氧化就能在紫外线灯下出蓝光,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鲁米诺反应。

这种检测方法极为灵敏,被各国执法机构广泛应用,能检测出只有万分之一含量的血,即使滴一滴血到一大缸水中也能被检测出来,由此可知想把它冲掉有多难。

姜怡油然而生起一股希望,掏出手机道“师傅,我给柳莹打电话,让她通知技术人员带鲁米诺试剂过来勘查。”

让专案组排查了一下东阳村,结果一无所获。

韩均不想再打没把握的仗,摇头道“有没有排放污水,去对面问问就是了,用不着这么麻烦。”

天底下没那么多巧合,如果对面污水处理厂在案前后确实偷排过污水,那这里才是第一抛尸现场的可能性将会非常高,毕竟除此之外无法解释行李箱为什么会出现在东港河里。

姜怡想了想,忧心忡忡地问“偷排污水被抓到是要罚款的,他们会实话吗?”

韩均冷哼了一声,面无表情地“人命关天,他们敢不实话?”

詹升荣点点头,跨过护栏道“刘,把车开到污水处理厂门口去。通知柳和老李,让他们赶快过来。”

城西分局干警扶着方向盘道“是!”

不一会儿,所有人全部赶到污水处理厂大门外。

两辆警车,一辆沃尔沃大拖车,三个穿警服的警察,七个便衣,把门卫吓了一跳。得知公安厅的人要找老总了解情况,连忙开门让他们进去。

东海污水处理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实力雄厚,在黄港市有六个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只是其中一个。

这里臭气熏天,大老板自然不能呆在这儿。接待他们是一个姓向的经理,热情无比的把众人请进接待室。又是敬烟,又是让人去倒茶。

“向经理。别忙活了,我们就问几个问题。了解一下情况。”

向经理非常健谈,坐下身来一脸凝重地“对面死人了,我知道。公安同志,你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抓到那个凶手,他太残忍太疯狂了,杀人了还分尸,想想就怕。”

韩均可没时间跟他绕圈子,言不讳地“向经理,我们是公安厅来调查这个案子的办案人员。不是黄港市公安局民警,更不是城西分局民警,我们要问您一个问题,希望您能够如实回答。”

“当然,当然要如实回答,您尽管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紧盯着他双眼问“向经理。我想知道去年12月日至12月11日,贵公司有没有通过园区排水管道往东港河排放过污水。您别急着回答,想好了再,因为人命关天。这接关系到我们正在侦破的这起杀人分尸案,您现在所的每一句话都要负法律责任。”

东海污水处理公司建于2oo年6月,当时设计处理能力是每天2万吨。负责集中处理园区内6家印染企业的废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园区内印染企业由最初的6家变成现在的14家。远远过其处理能力。

再加上前段时间在搞设备改造,准备从印染行业的二级排放标准。提升到一级排放标准。所以利用排涝管偷排的频率比以前高,偷排的量也比以前多。

这不是一件事,实话是要被处罚的,可不实话又要承担法律责任。向力华吓出了一身冷汗,沉默了半天都不敢开口。

夏莫青掏出警官证在他眼前亮了亮“向经理,贵公司到底有没有偷排并不难查。你心里清楚,楼下那些职工心里也清楚,我相信你不一样会有别人。”

“公……公……公安同志,我们是搞污水处理的,怎么会……怎么会做那种破坏环境的事。”

眼神闪烁不定,话支支吾吾,一看就知道没实话。

韩均笑了笑,意味深长地“向经理,我知道作为一名高管,你要为你的雇主负责,要维护他的利益。同时作为警察,我们也不会替你们保密。如果真偷排了,你们肯定会受到环保部门处罚。

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不实话,那接下来调查这个情况的将会是省环境保护厅,而不是黄港市环境保护局,更不会是城西区环境保护局。”

詹升荣趁热打铁地提醒道“向经理,韩处长得很清楚,到底哪样更负责,哪样更能维护你老板利益,你心中应该有数吧?”

想查真的很容易,问几工人,化验一下东港河的水,想赖都赖不掉。

如果由黄港市环保局处罚,老板找找人情,或许能少罚一点。如果闹到省里,罚款肯定是黄港的几倍。

人命关天,这件事居然跟命案扯上关系,他们不查个水落石出肯定不会罢休。

向力华暗叹了一口气,不得不苦着脸承认道“公安同志,那几天我们确实流出过一次污水,真不是故意的,是改造工程的施工人员操作失误打开了污水池的水阀,导致污水流出的。我们监管不到位,管理不完善,我检讨……”

推测得到证实,韩均欣喜若狂,摇头笑道“向经理,我们是警察,不是环保执法人员。监管不到位,管理不完善,您跟他们去检讨,相信他们会理解的。我们想知道是,贵公司排放,不,应该是操作失误导致污水流出的确切时间,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师傅就是师傅,真幽默,生姜差点爆笑出来。(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未完待续……)

ps刚才看了书评区,现有书友对这几天的更新不太满意,这里给各位兄弟姐妹解释一下。

我不是专业写手,要工作要谋生,要“肯干肯拼”。否则凭现在这惨淡的订阅,不仅养活不了自己,更不用养老婆和即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牧闲了。

所幸的是过几天应该能忙完。

每天两更肯定能保证,从下周开始争取每天三更。再多不行,一没那么多时间,二来要保证质量,要反复推敲,要符合逻辑,不然太不负责任。

最后再次求有条件的大大订阅支持一下,订阅真有些少,少得都不好意思再求编辑要推荐,不好意思管大家求订阅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一个又一个进展

一起作案手段残忍、影响极为恶劣的杀人抛尸案,牵扯出一起影响同样恶劣、简滑天下之大稽的环保案。

专门处理污水的工厂居然利用排涝管偷排污水,居然接误导了公安机关的侦查方向!市委曾书记和方市长大为震怒,接到市局汇报后立即责令市环保局彻查,并委托分管工业、信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水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许副市长亲临现场。

市委市政府如此重视,市环保局动作很快。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技术人员刚到,正在姜怡的引导下准备勘查集水井,市环保局领导就带着技术人员和环保执法人员跟来了。

侦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黄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公安局长宋昌盛,突然想起他同时是省厅积案清查领导组成员,决定亲临城西工业园区慰问慰问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领导组办公室三科副科长等名义上的部下。

值得一提的是,韩大处长是领导组顾问,级别虽然没他高,但在领导组里的地位却与董副厅长相当,不是他名义上的部下。

事实上正因为他婉拒了担任领导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的提议,上下级关系好理顺,彭副省长才亲自兼任领导组组长,才由两位副厅长∑,兼任副组长,才把全省十四个地级市公安局长拉进领导组兼任成员的。

“o1”虽然独立于刑侦局之外,但同样是厅单位,连几个骨干都是从刑侦局调去的。更何况业务上根本分不开。至少在刑事技术检验一块离不开刑侦局的刑事技术中心。

“o1”一连取得两个突破性进展,韦乐山非常高兴、非常有面子。一边像主人一样邀请宋副市长参观“镇厅之宝”,一边笑道“宋局。两个集水井勘查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迅调整侦查方向,利用园区监控,组织图侦人员进行视频分析,在最短时间内锁定犯罪嫌疑人,进而查清其身份,争取在除夕前将其抓捕归案。”

厅里成立“o1”,宋昌盛真没当回事。

以为像一个兄弟省厅把人口服务管理总队与出入境管理总队合并一样,搞个全国创。

好听点叫“警务机制改革”或者“机制创新”。不好听点就是个花架子,就是个哗众取宠的噱头,从未想过他们真能破案。

以至于没认真对待“o1”组织的借调考试,市局和几个分局一些干警报了名却因为在案子上,没给他们批假,去得全是些相对清闲的,结果16个人中9个提前交卷,剩下个全部落榜。

大意了,太大意了!

没想到他们真能破案。真有两下子。

宋昌盛暗叹了一口气,紧握着韩均的手,不无自嘲地苦笑道“韩处长,韦局。杨局,我们市局‘1212’专案组确实很失败啊。案子拖到今天,迟迟没进展。总结起来可以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八个字来形容。

现现场离真正的第一抛尸现场不到一公里,现行李箱的位置距排涝口不到二十米。可他们就是想不到。一个多月时间,愣是围着现现场团团转。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估计他们还要继续往那个牛角尖里钻。”

几个专案组主要成员匆匆赶来了,一个个尴尬不已地站在车外等指示。

韩均下意识看了一眼,摇头笑道“宋局,失败不是贬义词,至少在我们‘o1’看来不是。事实上专案组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正因为他们排除了其它可能,我们才能想到这种可能。况且这一切并没有得到查证,就算得到查证想破案,想抓获凶手仍要做很多工作。”

“失败就是失败,别帮他们好话了。”

宋昌盛跟夏莫青亲切握完手,转过身来痛心疾地“三位,上次借调考试,我们市局干警没考好。结束后我了解了一下,全省十四个兄弟市局中我们黄港市局居然扛榜(倒数第一),其它各项工作都在创先争优,这项工作没做好,这个人真丢不起啊!

韩处长,这件事你最有言权,不知道能不能再给我们市局干警一次机会。大学毕业考试还能补考呢,你是不是?”

这是对“o1”示好的一种方式,然而韩大处长却不能答应他。

一是他不想管这些事,二是每次借调多少人员厅里有计划有安排,不能因为哪个人几句好话就坏了规矩。

正不知道该怎么婉拒,夏莫青手机突然响了,她走到休息室里接了一下,很快走出来一脸激动地汇报道“报告四位领导,詹升荣同志的推测非常精准,谭雁冰和孙大勇刚在开一路与展大道交叉口附近的一座桥下,找到了一没找到的被害人左腿。”

太神了!

宋昌盛一脸不可思议地问“怎么找到的,那位同志是基于什么推测的?”

韩均翻出一张地图,拿起笔在上面画了一条线,微笑着解释道“詹升荣同志是一位犯罪心理学家,被借调到‘o1’之前一在警官学院任教。他从技术人员正在勘查的集水井和第二抛尸现场位置判定,凶手抛尸时很可能是走一路抛一路,并且离公路不会太远。

我们现集水井可疑,同时又知道第二抛尸现场,那么被害人剩下的一条腿也应该在这条公路的东西延伸线上,所以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了找,没想到真找到了。”

夏莫青补充道“可惜只找到被害人左腿和放腿的纸袋,那个纸袋跟第二抛尸现场的一样,无法通过其查到被害人身份。”

从现集水井到现第三抛尸现场仅用了一个半时。判断非常之精准,行动非常之迅。接下来的侦破工作由“o1”主导比由市局专案组主导靠谱多了。

韦乐山不想在黄港过年,不失时机地提议道“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找到被害人身体的最后一部分。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宋局,我建议接下来的侦破由‘o1’组织指挥。在江城、在东靖、在东州、在海东,‘o1’成功指挥侦破过五六起命案,其中包括一起12年前的陈年旧案,经验丰富,并且侦破非常快。”

“o1”主导就是刑侦局主导,杨忠旺立即附和道“宋局,连‘o1’最年轻的姜怡同志,都已经组织侦破过两起死亡两人、影响极为恶劣的大案。参与侦破过的命案更多。其中包括去年全省涉案金额最高的‘1oo1跨国杀人诈骗案’,交给‘o1’您完全可以放心。”

已经够丢人了,把黄港的案子交给“o1”组织侦破更丢人。

宋昌盛真不想答应,可是他们在短短三天内取得一个又一个进展,不仅通过行李箱锁定了被害人有可能来自的地方,并且已派人赶赴邻省调查。不仅解开凶手怎么把被害人躯体抛到东港河的谜团,甚至在解开谜团的一个半时内找到一没找到的被害人左腿。

专案组不争气,人家掌握绝对主动权,跟你商量是给你面子。

如果不借坡下驴。那他们完全可以独立侦查,没必要跟黄港市局通气。反正他们不但有自己的办案人员,同时可以调动其他市局警力,拥有比黄港市局更多的办案资源。

离除夕只剩下五天。万一到时候破不了,怎么跟省厅和市委市政府交代,怎么跟被搞得人心惶惶的黄港市民交代?

宋昌盛不敢冒那个险。只能同意道“韩处长,那一切就拜托你了。从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