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警监 >

第258章

超级警监-第258章

小说: 超级警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均沉吟道“女孩子喜欢吃零食,案发当天又在赶路,不能用正常进餐时间去推测死亡时间。”

“处长,您认为问题还是出在五汉?”

“不是我认为。是除此之外我们找不到更具价值的线索,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调查。既然没其它路。那只能走这条路。能查到最好,查不到我们也尽力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查一下。典型的“01”风格。

江慧如乐了,掏出手机笑道“好吧,我让下午刚到五汉的邰超带几个实习生去查。老样子,只要陶素芹接触过或有可能接触过的成年男子,尤其那些有私家车的,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不能漏掉。”

韩均想了想,又接过平板电脑翻看了一下,旋即掏出手机上查询了大约两三分钟。自言自语地“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孩,又离开了学校,怎么可能不交男友?案卷上显示她使用的应该是这款手机,双卡双待,让邰超查查,她到底有没有第二个号码。”

“是。”

“另外再查查她的经济状况,最好安排两个人去她老家,看看她父母收拾回去的个人物品,问问她毕业之后给家里汇过多少钱。遇害时银行卡上还有多少钱。”

这点事根本不用发协查通告,江慧如脱口而出道“京门有初查组,我跟曹局沟通一下,让京门初查组安排两个人去落实。”

“全省同时清查。省内办案就是方便。”

韩均拍了拍手,转身笑道“走,送你们去驻地。顺便看看剩下那两具尸体。把调查方向确定完我们就走,江北是李时珍的故乡。张爸张妈是学医的,早就想过去朝圣了。”

皇石没什么好玩的。他们一家肯定不会在这儿多呆,江慧并没有感到奇怪,而是笑问道“要不要跟初查组通个气?”

“曹维清有全盘部署,我们就不用打乱他的安排了。你们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完全可以先去周围逛逛,等七天初查完再接手。如果他们全破了,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时至今日,“01”已没必要跟人家争功了。

江慧如一边扶着瑶瑶往公路走去,一边笑道“行,我们听您的,就当出来旅游。”

………

与此同时,姜怡坐了一天火车,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阔别一个多月的西山别墅。

2号花园洋房有两个姐,她是其中之一,半个主人,身份地位高,并且又是警察,娜娜不敢以“韩大哥”的干妹妹自居,一见面就接过行李埋怨道“生姜,回来怎么不打个电话,我拿到驾证了,我可以去火车站接你。”

姜怡往沙发上一躺,有气无力地“打车挺方便的,用不着这么麻烦。再萍姐快生了,物业公司就你一个人盯着,哪能耽误你工作。”

娜娜从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帮她打开,坐到对面笑道“物业没那么忙,谈不上耽误。”

刚问了问韩大哥、嫂子和瑶瑶的情况,刚知道嫂子有喜,刚知道不久的将来不仅要当清洁工而且要当保姆的时候,梁慧研和梅梅从外面回来了。

从来没见过,不等于没听过。

生姜洋葱、洋葱生姜,事实上早如雷贯耳,梁慧研倒没什么,梅梅真有些忐忑不安,一脸歉意地“姜警官,我们来江城给你添麻烦了。下午看了一套房子,离这不远,感觉挺好的,等白律师回来我们就去买,等装修好了就搬过去。”

时过境迁,姜怡再也不是去年那个爱吃醋的丫头了,嫣然一笑道“梅梅、慧研,你们是我师傅的朋友,就是我朋友,就是我们全家的朋友。中国这么大,能认识,能成为朋友是缘分,住这儿挺好的,没必要过意不去。再你们又不是白住,帮我们看家,帮我们打扫卫生。要不是你们和丽在,我们呆外面真不放心。”

妻子漂亮得像个仙女,女儿可爱到极点,连徒弟都这么漂亮。

梁慧研暗赞了一个韩大教授有福气,一边削着水果,一边笑盈盈地提议道“姜警官,既然丽晚上不忙,那晚饭就不用在家做了,我们出去吃。”

“不用了,随便吃点就行。”

姜怡回头看了一眼,掏出手机苦笑道“有件事要跟你们一下,我们这马上要搬来个新房客,男的,不知道要住多久,你们让他住一楼还是住二楼。”

“男的?”

“姓常,叫常家明,从欧洲回来的海归,在江大物理学院任教。从娇生惯养,没吃过苦,不知道天高地厚,混得不怎么样,不然也不会沦落到寄人篱下的地步。”

一听是海归,是大学老师,娜娜顿时没了兴趣,指了指头顶道“要不让他住二楼,反正艾教授不怎么回来,他一个男的住上面方便。”

“我呢?”

娜娜这才意识到她和瑶瑶的房间都在二楼,挠了挠头笑问道“你暂时不走?”

姜怡长叹了一口气,倍感无奈地苦笑道“不帮他真正安顿下来,我师傅师娘不让我走。”

梁慧研是韩大教授都盛赞的聪明人,想到娜娜提过韩警官逼她去bj念研究生找男朋友的事,不禁笑道“姜警官,搬上搬下麻烦,你就住二楼,离近点好照应。”

“我照应他,谁照应我啊?”

“那就互相照应。”

“好你个梁慧研,竟然取笑我。”

“你是公大硕士研究生,他是海归教授,正般配,哪里是取笑。”

娜娜醍醐灌顶地反应过来,吃吃笑道“慧研姐得对,郎才女貌,正般配。”

姜怡羞得俏脸通红,抓起抱枕往她身上一扔“什么正般配,他真人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呢。不他了,去洗澡,坐一天累死了,我要先好好睡一觉。”(。)

第三百五十九章算计!

英国是大神探“福尔摩斯”的故乡,英国警察以专业而闻名,但命案破获率却远没有公安高。︾,美国警察尤其联邦调查局特工,被大导演们演绎得神乎其神,其命案破获率平均下来只有60%左右。

90%以上的命案破获率让外国同行望其项背,50%以上的积案侦破率则让国内同行自愧不如。

前江省公安厅长、现江省政法委书记彭向远归纳的“发散性思维”太抽象,到底怎么个发散法谁也不清,但必须承认确实很神,神得令人难以置信。

为搞清楚韩大仙的“神奇”之处,从“滚雷行动”开始的那一刻,部里就组织了一个由刑侦专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以及公大和刑院资深教授构成的专家组,专门研究韩均及他正在指导侦办的每一起命案。

行动指挥部到哪儿,专家组跟到哪儿。

把赫赫有名的“人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江省想方设法从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当“白鼠”研究,要是传出去影响肯定不会好。

黄元良组长非常低调,打着调研的幌子了解案情,实时掌握侦办进展,声称是来“总结经验、分析教训”的,真正目的连曹维清都不知道。

行动指挥部设在厅指挥中心,专家组则驻扎在调大厅楼下的会议室。

看完吴刚统计好的数据,黄元良起身关上门。掏出根香烟自言自语地“尸体保存完好的破获率高4%,如果不算没查清身份的无名尸,破获率高100%。被害人尸体已火化或下葬的仅9%。这个悬殊是不是太大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专家举起一份材料,似笑非笑地“黄主任,我也感觉很奇怪。不但刚结束清查的两个省如此,江省一样存在这种情况,只是数据悬殊没这么大。”

“有尸体能破,没尸体难破,难道尸体对侦查有这么重要?”

“两省几十起积案开始立案侦查时。参与检验的法医没显著失误,尸检报告经得起推敲。并且尸体保存时间那么长,期间挪动过不止一次。有些甚至解剖过好几次,我不认为他能够从尸体上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事实证明他重新确定的侦查方向,与尸检也没有接联系。”

黄元良若有所思地“这就怪了,难道尸体真能话?”

一位五十多岁的教授摇头苦笑道“某种意义上尸体确实能话。但仅相对于法医。可他既不是专业法医。尸体又已经‘’过了话,我思不得其解,实在无法解释。”

吴最年轻,思维最发散,鬼使神差地冒出句“或许只跟他,不跟别人。”

黄元良乐了,拍着材料笑问“吴,要不你代表专家组向部领导汇报。他像《灵媒缉凶》的主角一样,能够通神、通灵、通鬼。只要尸体在。鬼魂就在,鬼魂会告诉他谁是凶手,会请他伸冤,于是他就把案子给破了?”

坐在这儿的全是无神论者,谁也不信这套鬼话,不禁哄笑起来。

“主任,钱教授,你们别笑了,当务之急是搞清楚怎么回事。要不我跑一趟,跟他一起办几个案子,零距离研究,再旁敲侧击探探口风。”

黄元良不假思索地道“也不想想他是什么人,能破那么多起投入大量警力和财力破获不了的积案,既是赫赫有名的大律师,又在美国担任过检察官,破案无所不用其极,堪称心黑手辣,跟他玩心眼,你玩得过吗?”

“可是……可是……可是我感觉他没那么老奸巨猾。”

一位专家放下杯子,慢条斯理地“吴,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体制内的一言一行,确实跟老奸巨猾沾不上边。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他,我有那么多钱,有那么多选择,身份又那么超然,我也用不着跟别人勾心斗角。

句不中听的话,他压根就瞧不起官员,破案对他而言只是兴趣,仅仅是兴趣。所以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懒得跟地方公安部门领导打交道。感觉没必要在无关的人身上浪费口水,浪费他宝贵的时间。”

“特立独行?”

“也不算特立独行,应该跟他在国外的生活经历,所受过的教育以及所从事的职业有关。”

吴喃喃地“生活方式跟我们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这跟破案又有什么关系?发散思维,真是个好词,什么都可以拿来套。”

一位女专家不喜欢他们这种研究方式,面无表情地“从几十起积案的侦查方向上看,他确实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剩下一部分是专案组由于领导重视程不够和经费不够等原因没深入调查。”

黄元良沉吟道“侦查思路得通,关键不能对尸体有没有保存接关系到破获率这个重要问题视而不见。如果尸体保存确实有利于侦破,那现在实行的很多规定都要改,毕竟人命关天,保证命案破获率是第一位的。”

他考虑的是大局,不仅仅是韩均这一个人。

女专家沉思了片刻,轻叹道“黄主任,坦率地我认为我们是在做无用功,检验尸体与确定侦查方向到底有没有关系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像这样闭门造车根本研究不出什么。”

一位刑侦专家提议道“要不问问他,跟他好好谈谈。”

“要是他不呢,事实上很可能不会,他不愿意跟陌生人打交道,或许我们连面都见不着。”

“我们或许可以做些实验。慢慢验证他是怎么破案的。”

黄元良紧盯着角落里的一位专家问“刘教授,能不能具体点?”

刘教授深吸了一口气,端起杯子淡淡地“验证方案要好好研究一下。比如找一具正常死亡的尸体,伪装成命案被害人,立个假案,看他怎么查。”

吴反应过来,不禁笑道“请经验最丰富的法医协助,尽可能伪装得天衣无缝,如果他能在短时间内看出是假案。看出尸体是正常死亡的,那就有意思了。”

真要是能看出来,可不是有意思那么简单。换言之。这个世界上可能真有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尽管黄元良感觉这个办法太不靠谱,但又不想一无所获,权衡了一番同意道“可以试试,省厅我来协调。尸体我去找。你们想想方案,怎么方便验证怎么来。”

……

他们忙着算计韩教授,楼上指挥中心首长决策室里正忙着研究怎么为韩教授服务。

北湖好玩的地方多,按照他们一家制定的“马可波罗计划”,逛完李时珍故乡就要来五汉三镇,然后去神龙架,去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看大峡谷,甚至打算改陆路走水路。从义昌乘坐游轮去从庆,游览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

张琳又怀孕了。他可以用来破案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滚雷行动”能够取得最大战果,曹维清同王厅长商量了一下,同时经部领导批准,决定利用北湖公安的优势,重新制定一套用升机当交通工具,力争在四天内复查完北湖和南湖两个省的行动方案。

飞机不是汽车,不能点着火就走。

国内没开放低空空域,很多地方连警用升机都要受航空管制,无法飞行。遇突发警情,要先向空军等审批部门申请,半天能申请下来算快的,以至于很多时候指挥长到了现场,飞机还没到。

想象国外警察一样用升机追凶,无异于痴人梦。很多省市公安局都装备了升机,可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没几个。

借“滚雷行动”搞个演练,突破下空管部门对警用航空的限制,省厅感兴趣,部警航办更感兴趣,魏主任一接到陈副部长电话就赶来了,并且带来了经验丰富的bj市公安局警航总队袁总队长。

“制定航线、确定机组、制订飞行计划、飞行计划申报、批复、机组进场准备,陌生航线试飞,这些工作缺一不可。一个星期可能有些仓促,最好能给我们留出十天。如果天公作美、气候不错,十天之后想去哪儿都没问题。”

袁总队长是警航方面的专家,在bj曾创下从申报到飞机起飞只用了2分钟的记录。并且bj市局的五架警用升机,在他指挥下从来没发生过安全事故。

不是万不得已,曹维清绝不会让韩大教授采用如此“危险”的出行方式,一边记录着,一边问“袁总队,除此之外要做哪些准备,飞长途五汉市局飞行员没经验,这些工作都要以你为主啊。”

“01”复查是江省公安厅露脸,警航总队过来负责飞行是bj市局露脸,而且是在全国第一个装备警用升机的五汉。

局领导非常重视,要人借人,要飞机借飞机。

警航总队又是看着光鲜,事实上只会出事不容易出成绩的单位,能有这个机会袁总队非常兴奋,不无激动地“曹局,各位领导,我们要执行好任务,同时更有保证安全,所以地面人员要先赶往现场,带气压表、地面通信、风速仪等必要装备,提前监测天气情况、地形特点以及寻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