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级警监 >

第73章

超级警监-第73章

小说: 超级警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新的有价值的线索现,被害人家的上万份悬赏公告也是石沉大海,这个案子同样不好查。

韩均沉思了片刻,回头问“那个脚印呢?”

“查了,是国内一个知名品牌的旅游鞋,总部在闽省,总经销地在hz。在现场留下鞋印的这一批次鞋子,往包括我们江省在内的十几个省市,销量非常大,根本无从查起。”

“除脚印之外,案现场一点物证都没采集到?”

“不是没采集到,而是太多。被害人是大老板,家里人来人往,毛之类的dna样本、纤维之类的物证和指纹采集了几个,在没有圈定大概调查范围,没有锁定嫌疑人的情况下,根本无从查起。”

姜怡喝了一口水,又补充道“宾馆酒店也排查过,案前后只要有住宿登记的外来人口,专案组一个没漏掉,同样一无所获。”

这才是海东县局最关心的案子,她这么年轻,“626案”专案组成员肯定不服她这个丫头片子,压力肯定很大,韩均慢声细语地安慰道“生姜,先别急,新的调查方向等我看完尸体和现场再。快七点半了,跑完这一圈就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跟师傅办了几个案子,姜怡也养成了破案前看尸体和勘察现场的习惯,脱口而出道“我跟您一起去,不亲眼看一下心里没底。”

正着,刑侦局杨副局长、市局邱副局长和海东县公安局刘局长从招待所大厅走了过来。韩均示意她们先上楼洗澡换衣服,然后笑容满面的迎了上去。

刘局长两眼通红,看上去这一夜肯定没睡好。

他很急,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道“韩处长,我连夜研究了一下12年前那起奸杀案的材料,感觉你得非常有道理,应该查查,不能让它变成悬案。”

生姜压力大。

死亡两人,影响恶劣的命案没破,他们压力更大。

如果能把12年前那起命案破了,虽然不能称之为“翻身仗”,虽然同样要承受被害人王一平家属的压力,但多多少少能挽回点面子,能给上上下下一个交代,至少可以证明海东县公安局不会放弃侦破,要不绝不会翻12年前的旧案。

何况昨晚不仅用大胆的假设吊了他们胃口,甚至用一句“之前没查到,之后没去查”刺激了一下,韩均并没有因为刘局长态转变得如此之快感到意外,解开毛巾道“既然刘局有这个决心,那我建议撤销王思强同志的清查组,由县局成立专案组。”

邱副局长当然知道他这是给县局机会,不失时机地“韩处长,由你们‘八零幺’清查,还是由海东县局侦查都好,关键是怎么查?刘局不但研究了一夜案卷,并且命令凌河镇派出所同志连夜去被害人下葬的地方转了一圈,现那地方很偏僻,在一条河边,镇里又正好在墓地不远的地方搞水利灌溉工程。

我们商量了一下,认为暂时不要通知被害人家属,不做被害人家属工作。以施工名义把那一片圈起来,周围全挡上,秘密开馆验尸,寻找线索和证据,以免打草惊蛇,以免凶手脱逃。”

找到线索和证据就查,找不到就重新安葬,把现场伪装好,就当什么事都没生过。

不惊动被害人家属,不勾起人家痛苦的回忆,不给自己找麻烦,对市县两级公安局而言这确实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

花季女孩已变成了森森白骨,找到证据和线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想侦破这个案子,想把凶手绳之以法只能靠“唬”。在此之前必须先搞清楚凶手是谁,先锁定他,然后才能跟他打一场全方位的心理战,把他逼出来。

以后的事以后再,开棺验尸看到被害人遗骨才是当务之急,韩均权衡一番,答应道“我没意见,不过最好能快一点。”

刘局长回头看了一眼,凑到他耳边低语道“韩处长,我已经安排好了,人员全是从其他几个派出所、刑警大队和技术中队抽调的,这会儿正在施工,就等你和齐科长过去验尸。”

“殡仪馆在哪个方向?”

“正好顺路,快的话,上午就能搞完。”

“行,三位稍等一下,我上楼洗澡换衣服。”

“穿这身去现场不太合适,我也上去换身衣服。”

省厅刑侦局杨副局长并肩跟了上来,刚走出几步,他突然道“韩处长,以前我总感觉‘一心二用’这个词太夸张,人脑又不是电脑,怎么可能一心二用?现在算见识了,你不仅真能一心二用,甚至是一心三用。”

韩均忍不住打趣道“杨局,您这是在我精神分裂?”

杨忠旺摇头笑道“什么精神分裂,我是真佩服。”

“难道您没几起案子同时办过?”

“办过,而且经常,但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不像你这样把时间压缩得这么紧,必须一心三用。”

韩均扶着楼梯,不无得意地笑道“杨局,坦率地几起命案同时侦破我也是头一次,但同时代理几起甚至十几起案子就多了去了。在纽约时我曾经创下一天上五次庭的记录,先去地方法庭保释我的客户,再去联邦法院参加聆讯,再去移民法庭跟移民法官磨嘴皮子,然后去交通法庭帮我的客户陈情,最后去税务法庭帮另一个客户解决麻烦。”

杨忠旺将信将疑地问“忙得过来吗?”

“这不算忙,就是路上有点赶。”

韩均笑了笑,接着道“您或许有所耳闻,我曾干过几天蒙哥马利地方检察官。由于是兼职,一个星期的工作必须要在一天内干完,我的最高记录是从早上八点起诉到深夜十一点。案卷材料是用市里那种购物车装的,堆得高高的拉去两车,被告和辩方律师走马灯似地换了一拨又拨,差点把法官累成脑溢血。”

他真没开玩笑,不过起诉的通通是些鸡毛蒜皮的案子。

很多被告连律师都不请,上庭就认罪,没有陪审团,没有唇枪舌战,只有法官大人兼“老丈人”吹胡子瞪眼挑他刺儿。但话又回来,同时侦办三起命案对他这种曾努力打拼过的人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

上午要去看三具尸体和一具骸骨,其中那具无名女尸已高腐烂,韩均不想搞一身尸臭,姜怡更不想,大型警务指挥车终于派上用场,坐它去可以换衣服,可以冲淋浴。

同时要为三起命案提供情报对策支持,要及时向组长通报消息,尤其王思强那边的摸排结果,车上通信设备先进,可以遥控指挥海东县局监大队和海东县局刑警大队情报对策中队,夏莫青干脆把电脑再次搬到车上,准备就在车上移动办公。

“镇厅之宝”,彭厅长都没怎么坐过!

它好不容易来一次海东,机会千载难逢,刑侦局杨副局长、市局邱副局长、县局刘局长自然不会错过,安排一个便衣民警坐副驾驶给省厅司机老聂指路,也上车开起洋荤来。

点56分,沃尔沃载着包括韩均在内的三位三级警监、一位一级警督、一位三级警督(齐科长)、一位一级警司(夏莫青)、一位三级警司(姜怡)以及一只编制外的假警犬,没有警车开道,像很普通的一辆大厢式拖车一样,很低调的缓缓驶出了人武部招待所大院。

第一百零五章确定方向

殡仪馆早得到通知,三具尸体已全部送到解剖室。

齐科长换上一身手术服,甚至带来了他的家伙什。韩均师徒换上一次性防护服,里一件外一件,里里外外好几件,连手套都戴两层。

杨副局长、邱副局长和刘局长不想搞这么夸张,也不想把一身尸臭带到警务指挥车里,于是在他的强烈建议下留在外面等,并没有跟进来。

无影灯下,海东县局法医汇报道“现场勘查全身表皮没破裂伤,仅右侧头部有一肿块。衣物完好,没现精斑,没有性-侵痕迹。解剖后现头部内颅骨折,胃内容全部排空,没有酒精和其它农药之类的残留……”

跑完步上楼洗澡换衣服时,刑侦局杨忠旺副局长借“一心二用”的由头了个“轻重缓急”。言外之意“626案”死亡两人、手段残忍、影响恶劣,省市县三级公安部门压力很大,暗示他最好把精力放在“626案”上。

生命宝贵,只有一条,谁也不比谁的命更珍贵。

韩均不管那么多,进来后就从这一具两年前的无名女尸看起。

尸体被现时已高腐烂,脸部鼓胀变形,颜色很深,眼珠子突出,舌头伸在外面,真像师傅曾经描述过的那种“**巨人观”,比“钟海俊意外杀人抛尸案”中那具更恐怖,姜怡瞄了一眼,急忙走到一边去观察她应该观察的另外两具尸体。

齐科长托起死者头颅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一会儿,用近乎肯定地语气“处长,这个钝器伤非常像铁锤造成的,从背后猛砸,一击致命,连呼救机会都没有。结合现场环境,我感觉财杀可能性较大。”

死者背对凶手,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不知道,如果真这样就麻烦了。

韩均没看过这个案子的案卷,不了解情况,示意他让开位置,蹲在解剖台边一边观察着那一处致命伤,一边低声问“案现场在哪儿,是不是很偏僻。”

“离新汽车站一点五公里,在国道边上,不算偏僻,不过一到晚上就没什么人。尸体是一个下车便的旅客在草丛里现的,由于现较晚,无法确定是案现场还是抛尸现场。”

不知道身份,搞不清年龄,国道上不可能处处有监控,这个案子确实很麻烦。

韩均扶着解剖台,不动声色地“我再看看,你们过去陪姜,不能让她一个女同志一个人看尸体。”

“是!”

支走海东县局法医和齐科长,韩均伸手触摸起死者额头。

天色很暗,她背着包沿国道往南走,一辆大卡车迎面而来,大灯照得人睁不开眼。她下意识地抬起手,试图挡住灯光。大卡车带起一阵风呼啸而过,紧接着,头“嗡”的一下,眼睛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不知道了。

齐科长判断无误,凶手是从背后偷袭的,一击致命,根本反应不过来,没任何痛苦,也没给她痛苦的机会。

知道的不比海东县公安局多,该查的海东县局早查过,时间过去这么久,查明真相,抓到凶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对眼前这位死者,韩均油然而生起一股强烈的歉意,暗暗了一声“对不起”,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起身道“齐科长,这个案子的调查重点放在汽车站附近的可疑人员上,另外请夏科长查查省内外有没有类似作案手法的案子,看看有没有并案的可能。”

后面一句才是重点,齐兆友当然知道他的意思,回头道“好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出师不利,真不是一个好兆头。

韩均暗叹了一口气,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海东富遗体前。

身上多处刺伤,死得很惨,肯定很痛苦。

从头到脚仔仔细细观察观察了四五分钟,像在西郊殡仪馆检验尸体时一样,他背对着众人,不露痕迹地触摸到死者额头。

两个人二十岁左右的家伙,一高一矮。高个子五官端正,短,左耳边有一个颗痣,上身穿着一件像工作服的夹克。矮个子脸很长,跟他身材显得很不协调,也是短,衣着很普通。

他们很慌张,矮个子死死夹着女孩,用一口带西南省份口音的普通话威胁女孩不许哭。可能在掏刀的时候,一张上卡从口袋里不慎掉了出来,又俯身去捡;高个子用弹簧刀顶着死者脖子,问他为什么只有这点钱,问银行卡在哪里,银行卡密码多少……

案卷上写得很清楚,被害人丢了几千元现金,两部手机和一部高档数码相机。典型的谋财害命,跟“626专案组”的推测差不多,只是他们不敢分之确定是仇杀或情杀之后伪装成的财杀现场,也无法确定是不是流窜作案。

总算没白跑一趟,韩均终于松下口气。

知道了想知道的一切,掌握了两个凶手的体貌特征,甚至从口音确认他们是外地人,没必要再受那个罪,没必要在本应该苦尽甘来、本应该有一个更好未来的女孩身上再体验一次。

他叫上宝贝徒弟和齐科长,走出解剖间,脱掉最外面一层防护服,朝迎面而来的省市县三级公安部门领导问道“三位,案前后城区主要街道、出城主要路口的监控提取了没有?”

昨晚不研究案情,睡那么早。

今天起得虽然挺早,可起来之后依然不看案卷,竟然绕着人武部招待所停车场跑步遛狗。

出之后像换了一个人,玩笑不开了,话也不了,坐在角落里开始研究案卷。真不知道该他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还是会休息、会工作、会生活,懂得什么叫劳逸结合。

不是法医,却要像法医一样先看尸体。

他来时在车上研究案卷材料,刚才在里面研究被害人尸体,杨忠旺则从早上到现在一在研究他。或许是所生活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研究了半天都没能研究出个所以然。

杨忠旺掐灭烟头,低声问“哪个案子?”

“626案。”

“全部提取了。”

作为当时指挥侦破的指挥长,海东县公安局刘光延局长最了解情况,当仁不让地介绍道“案后我们立即提取了包括国道收费站、出县检查站在内的所有监控记录,案现场周边的民用监控也提取了一部分。”

似乎生怕他不信,邱副局长又补充了一句“县城很,不比江城那样的大城市,这个工作量不算太大。”

“邱局,你们对外来人口管理严不严?”

“韩处长,别看去年生了这起影响恶劣的命案,但在治安管理尤其在外来人口管理上,全国比我们更严的地方屈指可数。只要是外来人口,只要在我们这儿租房务工,都要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暂住证。”

江省民风不彪悍,治安在全国算非常好的。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一边招呼众人上车,一边命令道“夏科长,立即调取案前一年海东及海东周边几个县市年龄在1岁至2岁之间的外来男子记录。调取案前一个月海东及海东周边县市外来人口上记录。据我所知去吧上都要登记,应该有这方面的记录。”

“有!”

刘局长脱口而出道“我们这边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去吧上都要出示身份证,都要办理统一的上卡。”

“有最好了。”

韩均扶着车厢门,接着道“姜,换好衣服之后立即乘县局的车回清查组,组织清查组人员对这两份记录进行筛选,重点关注那些同时办理过暂住证和上卡的人。另外组织人手调看案前一星期全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